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

1860年4月11日,李秀成偕衆攻克建平,即召楊輔清、李世賢、劉官芳、黃文金、賴文鴻、古隆賢等議攻江南大營。

李秀成道:今年二月,和春妖兒攻佔九洑洲,切斷吾長江航道;前日,張國樑妖兒築營安德門外,西路長圍並聯一體,吾等與天王音訊幾絕。

劉官芳道:天京危在旦夕!吾等兵強馬壯,全憑忠王殿下差遣。

李秀成道:吾意,兵分三路,圍擊江南大營。輔王殿下偕右軍主將劉官芳兄弟攻江營之南;吾與世賢攻打溧陽,佯進常州,調和妖分兵,爾後折返句容,攻江營之東;英王正於江北圍攻全椒,不日即可南渡,攻擊江營之西。

楊輔清道:全椒南連和州、含山,東接六合、天長;實乃江北重地。兵貴神速,吾部明日即行攻擊高淳,啓開戰端,威懾和妖,聲援英王。

李秀成道:紅林橋一戰,輔王兄弟已將周天受妖兒打殘,張芾一介書生,不敢輕舉妄動;吾留李遠繼部監視周、張二妖。吾等循序漸進,分進合擊和春大營,俟英王一至,即行總攻。戰火四起,和妖顧此而失彼,焉能不敗!

4月12日,楊輔清、劉官芳合軍,一舉攻克東壩、高淳;李世賢西攻溧陽,兩日亦克。

高淳扼江營之南,溧陽乃蘇常門戶,兩皆失守,和春驚悚,謂張國樑道:李秀成乃賊逆之魁,其之去向,即賊逆攻向,吾以爲,賊勢趨重宜荊一路,蘇常乃我等防禦之重點;常州僅有王有齡、周天孚部駐紮,兵不足三千,必即施救。

張國樑道:兩月以來,賊攻涇縣、寧國、太平、績溪、廣德、杭州等,皆隨佔隨棄;今賊之攻溧陽,亦是隨棄之勢。但楊賊之於東壩、高淳,卻是全力攻防;全椒至金陵,溧陽至金陵,皆爲百里之途,陳玉成、李秀成二日可至;隨時可與楊賊互爲犄角。末將以爲,賊逆主攻之地,乃我江南大營。

和春道:四載以來,賊何日不攻吾江營之地。但賊逆若攻佔常州,扼我蘇南餉道,吾等不戰自潰。吾守得常州,依託蘇杭之餉資,與之角逐,力厚氣足。金陵周邊,吾等耗時四載,依託江營,浚挖百里長濠,足可抵抗月餘。再者,常州、金陵,二百餘里;金陵戰事若起,常城之軍,三日即至。

張國樑道:既如此,速遣援浙諸軍,迴護常州,常州得保,即刻速返江南大營,與逆決戰。

和春道:吾即令張玉良、劉季三、馬得昭三總兵,速返援常;副將向奎、馬佔癸二部,馳赴鎮江,佑護大營至蘇常水路;周天孚部,速至金壇,補馬得昭之缺;再諮何桂清,調蕭知音部馳赴丹陽,夯實大營與蘇常陸路。

張國樑道:賊之攻向,先常州,後江營,主次分明;吾大營之兵,亦要補充。

和春道:對弈之道,通則活,斷則傷。吾與蘇常,水陸通達,隨時互援;賊即傾全力攻我江南大營,吾依託百里長濠,勝或無可能,但絕不致敗。

長江之北,陳玉成圍攻全椒半月,不克,甚急。長江之南,李秀成心急如焚,謂李世賢道:陳玉成遲不渡江,徒呼奈何?。

李世賢道:陳玉成封王在前,必不聽調;陳部南渡,不可奢望。

李秀成道:如欲奮一戰而勝萬戰,先須聯萬心而作一心。天京圍解與否,陳玉成南渡,至關重要!吾即稟告天王,再促陳部南下。兄與楊、劉大軍,北進東擊,切勿遷延。

1860年4月16日,楊輔清、劉官芳由高淳併力北進,攻擊溧水。同日,李世賢東擊宜興,不克;翌日,再攻金壇,亦未得。李秀成見狀,飭令李世賢,暫舍宜興、金壇,力攻常州。

楊輔清、劉官芳圍攻溧水,鄭魁士不敵,求援和春。和春矢力常州,無力兼顧。鄭魁士無奈,抵抗二日,棄城而走。楊輔清、劉官芳馬不停蹄,再克秣陵關。

陳玉成再接洪秀全渡江詔令,不敢再延,4月23日,玉成率部自西梁山橫渡,直逼江南大營之西。

李秀成大喜,飭令李世賢,速舍金壇、常州,折攻句容;秀成自率主力,進擊淳化。

句容守將樑克勳,既不登城守禦,亦不在城外紮營;眼見太平軍逼近,竟讓城而走。

句容既陷,和春如夢初醒,急遣副將張威邦,率兵3000,出淳化鎮,迎戰李秀成。

張國樑道:淳化乃吾最後之屏障,張威邦素非勇敢,難抵李秀成。末將自率一部,飛至淳化,迎擊李逆。

和春嘆道:楊輔清據秣陵關,李世賢佔句容,李秀成攻淳化,陳玉成南渡,進逼西路長圍,四路賊逆,皆奔吾大營而來。悔不聽兄言,致成今日之困!

Wшw .ⓣⓣⓚⓐⓝ .¢ 〇

張國樑道:賊佔句容攻淳化,吾常州、鎮江、丹陽、金壇之軍,皆成擺設。亡羊補牢,爲時不晚,速飭外援各部,速即回返,護佑大營;速諮官文、何桂清、曾國藩、胡林翼、張芾等,分兵援助。吾等節節抵抗,遲滯各逆;俟援軍至,即與逆匪決一死戰。

和春道:賊逆攻勢淋漓,浙江、蘇南、皖南援軍皆爲賊逆隔絕,即便拼死來援,亦是緩不濟急!張兄此去淳化,多攜悍將精卒,倘能殲滅李秀成匪首;則江南戰局,立時豁然開朗。

和、張言語間,探報張威邦不敵李秀成,已然敗退;李秀成、李世賢,二逆合兵,進擊淳化。

張國樑不敢怠慢,親督精兵五千,馳至,血戰一日,亦不敵。

李秀成、李世賢擊敗張國樑,進佔淳化鎮。嗣後,二李悄然分兵,李秀成由堯化門挺進紫金山,李世賢進擊燕子磯,冀阻和春北退之路。中路楊、劉亦分,楊輔清進至雨花臺,劉官芳、陳坤書進至高橋門。西路,陳玉成督率三萬大軍,於29日進至板橋、善橋。翌日,玉成於鳳台門、安德門外起壘紮營,與楊輔清、劉官芳遙相呼應。

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三十四章 慈禧臨機決斷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八十一章 額爾金兵臨大沽口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4)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十章 璞鼎查攻城略地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
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2)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第六十二章 塔齊布魂斷九江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4)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一百八十一章 丁寶楨誅殺安德海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鶴章攻克無錫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6)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4)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五十八章 韋志俊三破武昌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1)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四十六章 林紹璋勢如破竹第一百四十一章 慈禧太后柔斷乾綱第九十六章 陳玉成回援天京第二十七章 蕭朝貴折戟長沙城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2)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2)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七十六章 胡林翼力扼陳玉成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9)第一百一十九章 胡林翼南遲北速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2)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輔清、李世賢轉戰徽寧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三十章 楊秀清一破武昌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1)第一百三十四章 慈禧臨機決斷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鴻章督任直隸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第十六章 楊秀清神魂顛倒第四十五章 曾國藩討粵匪檄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三十四章 林鳳祥北伐江淮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鴻章去舊納新(1)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鴻章裁撤常勝軍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六十章 胡林翼奓山潰敗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一章 許乃濟石破驚天第八十一章 額爾金兵臨大沽口第一百八十四章 左宗棠臨危無懼(2)第八十六章 李秀成樅陽定計第一百零三章 陳玉成鏖戰小池驛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8)第二十四章 洪秀全永安分封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4)第七十章 洪秀全笑裡藏刀第三十六章 江忠源援東救西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8)第一百零二章 李若珠六合慘敗第十章 璞鼎查攻城略地第四十一章 江忠源直入絕地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