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三十章 雪終

八月,黃河上傳出一件奇怪的事。

一個遊客無意中來到開封城北的黃河,突然喊道:“黃河清了。”

實際根本未清,不過這些年,宋朝投了許多錢帛下去,除了黃河上游幾百裡外,餘下的主流與支流兩岸九成以上地區遍佈樹木草地,河水泥沙含量漸漸降低。正好秋水伊平,又久未落雨,沒有多少泥沙衝向河水中,河中泥沙含量進一步減少。河水未清,還是很渾濁,但遠遠看上去,略略有些白意,而非是象以前那樣渾濁不堪。

對於久在黃河邊的百姓來說,這已經很神奇了。

並且又是在宋軍輕鬆地擊敗了契丹軍隊的辰光下,於是無數京城百姓涌出城外觀看。最後居然驚動了君臣,趙頊帶着諸大臣一起來到河邊。一條黃河養育了華夏文明,可人類過於透支,黃河造福百姓,也將百姓害苦了。

王珪誇張地伏在河邊說道:“陛下,這就是祥瑞啊,這纔是真正的祥瑞。”

但不久後一場秋雨落下,河邊又再度變黃了。但這件事迅速傳遍五湖四海,越傳越神奇。

在陰山那邊,卻有一場浩大的工程在施工。兩國戰爭結束,朝廷迅速撥下一千三百萬緡錢,先是在陰山各個峪口修建關卡,這是暫時的,若是以後得到幽雲十六州,一直要修到東陰山尾端,與燕山相連。然後於牟那山南部開始,一直到黃河,跨過黃河到宋朝府州地界,修建一條長達三百多裡的新長城。

這道長城修起來,也就是以後你們契丹不要打靈夏路主意了。

若打也可以,從北阻卜穿過茫茫的沙漠。襲擊賀蘭山西側沙漠綠洲裡的各個部族。但那樣,用兵少了不得功,用兵多了又不值。而且這一隔,西夏少數人也失去不軌的念頭。

也能看成另一個意思,我們宋朝只想得到西夏,不要說原因,西夏將我們宋朝害苦了,但對你們契丹沒有敵意,甚至用長城關卡主動與你們契丹的雲內州、東勝州、天德軍隔絕起來。

這項工程有點兒大。估計要到明年秋後才能完成,但那時候是交給章楶了。

鄭朗這才寫辭呈。

其實原先那幾封辭呈,是刻意唱給某些人看的。

非是想擊敗契丹,一旦正式與契丹開戰,也就是收復幽雲十六州之始。那得做許多準備工作,並且國庫也需要大量儲蓄,現在還未到時候。最少要等五年後,還要看契丹國內的情況,以及其他的時機。

之所以要打一打,如趙煦所說,宋朝多年生活在契丹陰影下。如今國力強盛,也應打一打,洗刷這個陰影與恥辱。主要還是針對靈夏路某些人,這些人又不大好處理。未謀叛之前,就是有了證據,若輕處理不管用,若處理得重。百姓多少有些怨氣。

於是用那個辭呈,造成靈夏路百姓人心動盪。再加上其他的種種假象,勾引契丹發兵。契丹發兵,這些人必叛亂。在開始時,鄭朗除了興慶府不能讓它亂外,其他幾個地方故意讓它們叛亂擴大。

那麼誰想謀叛,全部顯露出來了,而這些人中間良莠不齊,有許多人燒殺搶劫。這就讓鄭朗找到嚴懲的藉口與理由。擊敗契丹後,少數人十分聰明地逃向契丹,還有一些人到處躲藏。鄭朗將他們所犯下的罪狀一一列出來,公佈於各州各縣城門口,派人抓捕。

經過這次肅清,靈夏路境內不安定因素大幅度下降了。

這時候又發生一次變故,李秉常本來身體不好,經這一嚇不久病死。宋朝又扶立李秉常的兒子李乾順爲河西郡王夏國主靈夏節度使,但賜名爲趙乾順,並且因爲此次叛亂,各個宗室或逃或殺,剩下的人不多了,於是將這些宗室子弟與趙乾順一起帶到京城。

夏國主稱號還在,但至此,夏國真正實亡名也亡,西夏成爲一個歷史。

看着黃河兩岸勞碌的百姓,鄭朗說道:“質夫,雖西夏宗室一起帶到京城,但還是要善待百姓啊,沒有十年時間感化,靈夏路百姓未必對朝廷有多少忠誠。”

“放心吧。”

“另外多注意一下契丹動靜,以後幽雲十六州就指望你了。”

鄭朗要離開西北,將章楶請來,一是爲了指揮戰役,二就是代替鄭朗經營西北,經過這一役過後,契丹多半暫時不敢對西北有什麼想法。過了幾年後,非是契丹有想法,而是宋朝有想法了。當然,也要看,若是耶律洪基奮發圖強,或者趙頊去世,都不能對幽雲十六州下手,那怕國庫的錢帛再多。但也爲了防止萬一,有章楶坐鎮,契丹人就是來了,也會被打得頭破血流而去。

不過鄭朗辭呈到了京城卻沒有了消息。

直到十月末,京城纔有一封姍姍來遲的聖旨,讓鄭朗判西京。也不能真的讓鄭朗在西北苦寒之地呆上一輩子,並且鄭朗也到了六十九歲高齡了。難道讓鄭朗來一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因此將鄭朗詔回洛陽養老,但不準鄭朗致仕。

鄭朗未遵旨,直接拒絕。

既然要致仕了,那麼就得弄一個一清二楚,何必掛一個虛名惺惺作態?

傳旨的太監只好領旨回去。

就在這時,一個小道消息在宋朝開始流傳,它揭露了一個可怕的真相,那就是李貴的真正身世。世人所知道的是趙念奴爲婆婆所逼,離家出走,淪落到了鄂州,讓張亢手下找到了。

但這個小道消息非是如此,而是說趙念奴並不是在鄂州,她奔向辰州向鄭朗求救。因爲在路上失去了錢財,一度淪落成乞丐。剛找到辰州,兩人同時出事,綁架到了那個山洞,冬天寒冷,兩個抱作一團。然後什麼事該發生的一起發生了,這纔有了李貴。

消息傳出後,許多人恥笑。

甚至更多的人打抱不平,趙念奴在京城,但不好詢問,可崔嫺也在京城,於是有貴婦人旁敲側擊,但沒有想到崔嫺居然承認了此事。是真的,不是流言!

這一下子炸了營。

鄭朗功勞很高的。可功歸功,過歸過。

許多言臣上書彈劾,有的人話說得難聽一點,那就是雖人之有欲,但那是公主。如果實在憋得難受,寧肯能揮刀自宮,也不能與公主發生什麼。說者都是很輕巧的,真攤上他們自己,看他們能不能揮刀自宮。

鄭朗開始從神壇上一路下跌。

還有人大臣彈劾,既然犯下如此大錯,還有何顏面繼續在朝中做官。就在這時候。高滔滔於宮中設宴,對羣臣說了一句:“這件事自始至終鄭公就不想隱瞞。前面救出來,後面就將事情經過親自稟報了仁宗皇帝,而且哀家也知道此事。司馬光與王安石同樣知道。所以鄭公一再拒官爵,但無論是仁宗皇帝,還是哀家,或者是陛下。都強行勒令鄭公將此事隱瞞。不爲他故,若沒有鄭公。何來河工?若沒有鄭公,何來熙寧變法,國家富強,何來收復河湟靈夏?大宋又何來這等盛世華年?諸位,不要再以小人之心置君子之腹了。”

就是這一句話,讓所有言臣不能再言。

高滔滔又說道:“諸位彈劾鄭公,哀家理解,可想一想鄭公一生爲大宋所做的一切,就是這點錯誤又算什麼?並且知道此事真相的人不多,真相不會是哀家陛下與王安石、司馬光散佈出去的,散佈真相的人是鄭公自己……他要致仕,陛下一直不肯,這是鄭公逼迫陛下准許他致仕啊。”

“諸卿家,鄭公這一生爲了宋朝奔波不休,過得太苦,真相散佈出來,哀家與陛下也不得不准許他致仕……難道諸位還想讓他背上一個沉重的包袱度過晚年嗎?”

……

元豐十年,西曆1087年,鄭朗七十歲,威廉一世去世,但因爲他的出現,英國轉守爲攻,以後戰爭主要是在別人的國土上發生,爲後來的英不列顛王國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但整個歐洲仍然在黑暗時代,此時距離歐洲大航海時代僅有近三百年時光,距離歐洲工業文明時代還有五百多年時光。

宋朝剛剛與契丹進行了一場中型規模的戰役,並且贏得十分光彩,同時國內諸島主們還在拼命地勾引百姓向南洋遷移。遷移的百姓並不多,但這個古老又封閉的國度,終於步履艱難地邁出了第一步……

……

元宵佳節,滿京城火樹銀花。

國家財政轉好,想收復幽雲十六州,還得要儲蓄大量錢帛,不過朝廷不用再象以前那樣勒緊褲帶過日子了,趙頊拿出一些錢帛大肆賞賜,又免去了一些災區的兩稅,並且又從內藏庫撥出三百萬緡錢救濟京畿地帶的貧困百姓。

高滔滔一句話,替鄭朗下了一個定論。

鄭朗終於退致仕了,但宋朝仍在飛快地發展着。

想到鄭朗,許多百姓仍然唏噓不止,不過也阻止不了他們的快樂。

夜色來臨,御街上載歌載舞,趙頊帶着羣臣於宣德門上觀看燈山。其實鄭朗的秘聞傳出來,許多大臣都喘了一口氣,一個人品德到了這種地步,其他人除了敬重外,還有的就是十分難受,因爲他們根本做不到。這些年無論他們做了什麼,都生活在鄭朗龐大的陰影裡。鄭朗爲了致仕,自己主動走下神壇,許多人感到莫明的輕鬆,包括剛剛去世的王珪,以及蔡確、孫固……

不過趙頊一直不開心,自從下詔準鄭朗致仕後,他就感到惆悵萬分。

鄭朗想的實際是爲了整個這個國,但他不會說的,趙頊卻認爲鄭朗忠的是趙氏這個大家。

盯着外面歡鬧的人羣,孫固捻着鬍鬚說道:“盛世華年啊。”

趙頊也不作聲,就在這時,一個太監匆匆來到趙頊身邊悄聲說道:“陛下,鄭公返回速度很快,到了洛陽後迅速趕向鞏縣,大約不想驚動各地地方官員。”

趙頊苦笑了一聲,喃喃道:“鄭公,你真想撇得一乾二淨?”

確實撇得夠乾淨了。以前趙頊不知道怎麼回報鄭朗,於是封賞鄭朗爲河西郡王,居然還沒有幾人反對之。但讓鄭朗果斷拒絕。趙頊下旨准許鄭朗致仕,但還帶着一連串的官職爵位。鄭朗又寫奏摺說老臣以前犯了錯誤,得仁宗陛下,英宗陛下,兩位太后與陛下不嫌,繼續重用老臣。老臣所做的一切,也不足以回報幾位陛下與太后對老臣的器重。既然致仕。又有何臉面帶着官職爵位。

辭去了所有官職爵位,然後與章楶交接,以布衣身份返回中原來了。

身邊的幾個大佬聽後,一個個默默無語。

趙頊忽然又問道:“你估計他什麼時候能到鞏陵。”

繞道鞏縣,必是去祭拜仁宗陵墓的。並且趙念奴帶着李貴一家子也去了鞏陵。

“鄭公老了。西北苦寒,他身體漸漸不如往日,來的時候聽說又染了一些風寒,不得不改乘馬車回來,不過若是快,今天傍晚時分能到鞏陵。”太監嘆息道。

多好的一個大臣啊,說老也就老了。

趙頊在城樓上踱來踱去。突然說道:“備馬。”

範純仁一把將他拉住問:“陛下,你要做什麼?”

“朕要去鞏陵。”

“不可啊,”大臣們伏倒下一大羣。

“誰敢攔朕,難道你們真想鄭公如此灰暗地回來!”

說完趙頊飛快地下了城樓。

諸臣一個個傻了眼。阻止不了皇上,但也不能讓皇上這樣去,於是亂成一團,有的大臣宣侍衛騎馬保護。有的大臣會騎馬的四處找馬,要伴隨趙頊左右。

……

天未亮。鄭朗起牀,崔嫺翻了一個身問:“官人,你要做什麼?”

“我們起牀吧。”

“這麼早?”崔嫺看了看牀邊的沙漏奇怪地問道。

“終於能休息了,我一時睡不着,不如起來,悄悄祭拜仁宗陛下,我們就返回鄭家莊,省得官員來打擾。”

“是鄭鎮了。”

“唉,是工業化的代價,大約老家也沒有以前那樣幽靜了。”鄭朗有喜有憂地嘆了一口氣。

“什麼工業化?”

“就是作坊……”鄭朗解釋不清楚,索性穿衣服。

另一邊趙念奴也驚醒了,從隔壁房間裡走出來。隨之李貴夫妻與他的孩子也走了出來。

看着趙念奴,鄭朗愧疚地說:“殿下,這麼多年,我纔給了你們母子真正的身份。”

其實鄭朗派人將真相迅速散佈,非是爲了致仕,而是爲了這兩個字,身份!大臣對他喜也好,恨也好,彈劾也罷,反正他無官半身輕,都不會在意,但不能再讓趙念奴與李貴委屈下去。

天色仍然黑暗一團,一家人從客棧裡走出來,走向永昭陵。

……

趙頊在前面騎馬狂奔,後面許多老臣在馬背上氣喘吁吁,還有的大臣在心中打着草稿,準備用什麼言語彈劾皇上這次冒昧的舉動。

天色終於昏昏亮。

趙頊也不知道鄭朗住在哪兒,但似乎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似的,徑直奔向永昭陵而來。

來得巧,正好鄭家在永昭陵前燒紙錢,燒的還有另一樣東西,一個高大的木馬,上面騎着一個儒衫佩劍文官,樣子頗似鄭朗本人。文官手持着一張地圖,藉着火花,能看到那是一張大宋疆域圖,包括河湟與西夏。

趙頊扭頭衝着諸侍衛與大臣們做了一個手勢,讓他們禁聲。然後悄悄走了過去。

正月峭寒,並且天空中飄揚着一些小雪花。

西曆1087年天氣是比較冷的,史載自冬京師大雪連月,至春不止。雖然到了正月,京城仍然時常落雪。這個黎明所落的雪算是小的了。

走近,趙頊盯着那個木馬,這段來歷他是清楚的,宋仁宗死,所帶無物,唯獨帶着一個玉馬陪葬。雖國泰民安,未收復西夏,終是趙禎一生最大的遺憾。

其實後來有一個機會,但錢帛有限,選收復西夏或者河工,趙禎選了河工。不過這件事,鄭朗提及,也時常悶悶不樂。

此時,鄭朗認真的燒着這個木馬,眼神卻有些飄忽,他的家人也發現了趙頊帶着羣臣過來,趙頊仍然做了一個禁聲的手勢。然後認真地看着鄭朗,這一別就是好幾年時光了。

原來那頭白髮雖白,但還有些光澤。幾年過後,西北的苦寒,使得這頭白髮光澤全無,變成一團枯槁。就連原來健康的身體,也漸漸有些佝僂。趙頊盯着這頭白髮,這個佝僂起來的身影,鼻子酸酸的,眼睛裡忽然出現一滴滴溼潤。

天光漸亮,一輪紅日居然冉冉升了起來,在紅光拂拭下,雪染上了一層粉色,天地間似乎在剎那蒙上了一層瑰麗的光彩。

陽光溫暖的照着大地,滿地的白雪在陽光照射下,無比的晶瑩剔透……

ps:這本書就這樣結束了,有人不滿意後面的章節。其實可以理解的。因爲想要嚴謹,就必須往歷史上靠,可鄭朗的出現是改變歷史,量變結果就是質變。到後面脫離歷史越遠,嚴謹感下降得也就越厲害,諸位看得不喜歡,我寫得也苦逼。但終於結束了。是好是壞,各位定論了。新書《創天》見,不一樣的仙俠小說,應當也不算是敷淺的仙俠小說,最後拜託各位支持一下。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六百三十九章 始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四百七十三章 新政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第82章 四君子(下)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第186章 第二抓·抓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第24章 三疊陽春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五百七十章 平衡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第312章 刎六百八十章 夜郎第185章 第二抓·誤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第272章 衝動第177章 平靜第140章 問一(二)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第140章 問一(二)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第347章 在路上(上)第456章 不能答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第145章 唱和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五百六十章 魔術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第159章 撫琴(下)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第103章 大家(下)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第18章 詩社(一)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第612章 賢相(上)第796章 二更第221章 處女地(三)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第201章 捉女婿(上)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第200章 放榜(中)第296章 韓信第198章 省試(中)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五百八十章 指桑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五百十八章 五問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337章 小戰(下)四百五十五章 請行五百十一章 逆天第218章 找朋友(下)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九百十七章 臘梅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八百章 光暗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第85章 第一觀(上)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第31章 好多老浪花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第84章 臨江仙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159章 撫琴(下)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第277章 無敵(上)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
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六百三十九章 始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四百七十三章 新政四百三十三章 始下第82章 四君子(下)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第186章 第二抓·抓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第24章 三疊陽春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五百七十章 平衡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第312章 刎六百八十章 夜郎第185章 第二抓·誤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第272章 衝動第177章 平靜第140章 問一(二)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第140章 問一(二)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第347章 在路上(上)第456章 不能答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第145章 唱和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五百六十章 魔術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第159章 撫琴(下)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第103章 大家(下)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第18章 詩社(一)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第612章 賢相(上)第796章 二更第221章 處女地(三)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第201章 捉女婿(上)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六百十四章 古風上第200章 放榜(中)第296章 韓信第198章 省試(中)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五百八十章 指桑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五百十八章 五問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337章 小戰(下)四百五十五章 請行五百十一章 逆天第218章 找朋友(下)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九百十七章 臘梅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八百章 光暗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第85章 第一觀(上)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第31章 好多老浪花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第84章 臨江仙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159章 撫琴(下)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第277章 無敵(上)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