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

“臣等領旨!”

內閣三名閣老一臉鄭重的先後拱手回道。

雖然皇帝天馬行空的做法讓幾人感到有些愕然,但隨即便是心中竊喜不已。

內閣雖然位高權重,有着對部寺題本提出不同意見的票擬權,但本身卻沒有直屬部門,這回手下總算是有了可以騰挪的地方,將來再想辦法加強衛生署的權威性,將其他部司的權利一點一點挪過來裝進去就行。

朱由檢將衛生署置於內閣名下,而不是將其歸於禮部之中,考慮的就是使其地位的特殊性得到朝臣的重視與認可,到時候衛生署所有條令的頒佈,都將以內閣的名義進行,這樣地方官府自然會當做大事來對待。而如果衛生署只是禮部的一個司,那其下發的律令很容易被官員們選擇性忽視。

至於溫體仁等人如何從其他各部搶權,朱由檢早有預估並樂見其成,能搶到多少權利那就看他們的本事了。衛生署權力越大,對將來在大明全面推廣醫療衛生制度越有利,只要搶權時別耽誤公事就行,分權更能預防和減少強勢部寺濫權的行爲。

說話間,接到旨意的六部尚書先後來到了昭仁殿中,順天府衙門因爲距離宮城較遠,所以陳奇瑜還未到來。

時至未時末,幾名小太監給諸位大佬們奉上茶水後,又端着時令水果和點心擺放在每個座椅之間的小几上,朱由檢笑着招呼一衆臣子先墊墊肚子,等陳奇瑜到來後再行議事。

衆臣對於皇帝推行的諸多體貼臣子的細微舉措都是暗贊不已。這幾年隨着局勢的徹底扭轉,不管是太倉還是內帑都變得充盈起來,皇帝的性子也變得寬厚仁慈,將許多從前的規矩也做了改動,昭仁殿擺放座椅,上水果點心茶水,這幾樣都體現了皇帝對大臣們的尊重之意,這可是歷朝歷代的文臣武將從未享受過的待遇。

衆人一邊享用茶水點心,一邊與鄰座之人小聲議論着最近聽到的各種趣聞,一時間不大的昭仁殿內一片嗡嗡聲。

在座諸人中唯有坐在首位的溫體仁正在閉目養神,根本不屑與他下手位的王應熊交談。

朱由檢笑吟吟地看着階下衆人,伸手捻起一塊牛舌酥側身回頭往後一遞,正聚精會神注視着皇帝一舉一動的王承恩頓時嚇了一跳。

“大伴,吃塊點心墊墊肚子,有規矩在,你只能站着了,接着!”

朱由檢用如同對待家人一般的語氣笑道。

王承恩無意間與朱由檢對視一眼,皇帝目光中的暖意讓他眼圈一紅,心情激盪之下便想要跪下謝恩,但又怕被殿下的重臣們看到後多說閒話,遂將身子深深地彎了下去,雙手高舉過頭接過點心,然後慢慢直起身子,手捧着那塊牛舌酥,眼角已是泛起了淚花。

說話之間陳奇瑜終於趕到了宮裡,在向朱由檢以及殿內衆臣拱手告罪一聲後尋了個空位坐了下來。

這是他就任新職以來第一次進宮參與議事,眼見得殿內除了閣老便是尚書,全是正二品以上的高官,幸虧有皇帝賜下的東閣大學士頭銜,要不然自己這個正三品府尹雖然有單獨面聖的權利,但卻根本沒有資格參與到重大事情的會商中來。

“大伴,將題本發於衆卿傳看一下,之後衆卿議一議此事!”

王承恩捧起御案上的幾本題本走下御階,分別交到溫體仁等幾位閣臣手中後回到了朱由檢身側。

幾名御史的題本很快就被殿內衆臣傳看完畢,王承恩將題本收回來後放回到朱由檢面前。

“啓奏聖上,臣以爲,此數份題本雖內容略有誇大之嫌,但其定論卻是直指要害!南京諸臣於朝廷政令向來以不從爲榮,並將此視之爲極具風骨之舉,而此舉卻於朝廷之威望損傷極大,以至於大明最爲富庶之地,不管是庶民士子還是販夫走卒,都只知有南京而不知我皇也!臣不欲多言,但臣以爲南京留守當儘快裁撤!”

溫體仁首先表態,堅決支持御史們題本中給出的結論。

在溫體仁的印象當中,隱約記得皇帝在無意中提到過有將南京部司遣來京師的想法,這次皇帝突然將重臣召集遣來後,將幾乎不可能發生之事通過御史們的筆表達了出來,這不就是明擺着有了決斷了嗎?

什麼不忍言之禍,就南京那幫慫人,也就仗着手中有錢有糧才處處和朝廷唱反調,就算借給他們一千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另起爐竈,安享富貴榮華纔是那夥人的根本目的。有錢有糧是不假,兵呢?沒兵哪來的李唐之藩鎮割據?南京守備太監是幹啥吃的?那可是皇帝的家奴。

殿中的重臣都是官場中的老油子,朱由檢這套把戲誰還看不出來?這時候就算與南京利益集團有勾連的人也不敢站出來唱反調,御史們的結論可是太嚇人了,那可是謀逆,誰敢保證以後會不會出現這種狀況?一旦與謀逆沾上邊,皇帝可是誰的情面也不給的。

溫體仁之後衆臣紛紛表態,全都同意裁撤一事,但有人卻對如何安插南京諸官提出了疑慮。這種情形早在朱由檢的意料之中,他召集重臣前來商議裁撤一事,不過是擺出證據後堵住悠悠衆口,而真正要會商的是安置官員、重新劃分行政地域的問題。

“溫卿所言切中時弊,時移世易,南京留守有司現已無存在之必要,朝廷政令必須於大明境內暢行無阻!既是衆卿都無異議,那內閣諸卿回去後擬旨裁撤吧!現都察院李卿與親軍俱在南京查辦江南罷市案,朕會下旨給李卿與親軍,凡與策動民亂有牽連者均要依律嚴懲!接下來諸卿議一議南京留守有司官員安插之事吧,諸卿有何提議都可暢所欲言,只要是一心爲公之建言,朕自會從善如流!”

雖然朱由檢心中早有預案,但他依然要擺出一副兼聽則明的姿態來,以便讓羣臣對大事有更強的參與感,他也希望能從中找到讓人眼前一亮的好辦法,以對自己的預案有所補充和裨益。

“既是聖上有允,那臣便做個拋磚引玉之人吧!臣以爲,南京諸位同僚雖大多爲材質高潔之輩,有許多亦是資歷深厚者,但其中亦不乏於大事之上有過失誤之人,並因而導致朝廷相關策略之上進退失據、極爲被動。而此間種種事例實是不勝枚舉,故臣以爲,聖上欲安插事宜上須得慎之又慎爲好!”

禮部尚書張國維率先發表了個人意見,用先揚後抑的策略對南京諸人展開了攻擊。

南京禮部尚書林欲楫資歷深厚,萬曆三十五年進士及第後選爲翰林院庶吉士,崇禎初年至崇禎六年曾任禮部侍郎,後因欲爲袁崇煥翻案而觸怒皇帝,被打發到了南京任禮部尚書一職。

輪名氣和科場資歷,林欲楫遠比自己深厚,這要是回到京師禮部,自己這個尚書之位可以說會受到嚴重威脅。同處一個衙門中辦公,對方也是尚書,一旦因爭權有了齟齬,對自己的名聲前程都是相當不利。但眼下裁撤合併已成定局,那當務之急便是想辦法如何阻止對方返京,或者合併後如何掌控部裡的主導權了。

內閣的溫體仁等人並未搶先表態,合併一事對內閣根本沒有任何影響,所以他們幾人都是以旁觀者的姿態看待此事,等大局已定時再站出來幫忙也不遲。

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二章 駱養性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十八章 容情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
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奇瑜的策略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二章 駱養性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十八章 容情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