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

就在崇禎十五年春闈結束、皇榜發放後不久,荷蘭東印度公司代表巴列維特再次來到大明,準備就相關事宜與大明朝廷簽署兩國間的正式協議。

因爲在荷蘭訪問期間受到過巴列維特的熱情招待,方以智應邀與巴列維特再次會面,雙方愉快的回憶起在荷蘭的幾次接觸,隨後方以智按朱由檢的旨意,參加了大明與荷蘭之間就相關問題舉行的會談。

分管禮部事務的陳奇瑜只是在巴列維特初至時,大明舉行的歡迎宴會上露了露臉,但並沒有參加之後的會談,禮部尚書鄒維璉也是同樣如此。

陳奇瑜始終認爲,禮部之職責,重在教化民衆,與西夷打交道之事,交給鴻臚寺便可以,再說他現在正忙着出席新科進士們舉辦的謝師宴,既沒時間也沒興趣參加這種所謂的外交會談。

作爲今年春闈的主考官,陳奇瑜正打算藉着參加各種慶祝活動的機會,觀察和發現有沒有靠譜的官苗子,以便及早的收入自己門下,爲自家後代子孫多多積累更多的人脈。

他知道自己這樣做並不會引起朱由檢的不滿,自己能成爲主考官,擺明了就是皇帝眼見朝堂上,只有自己勢單力薄,所以纔有意識地讓他培養一下自己的勢力,以此達到平衡朝堂關係的目的。

“巴列維特先生,自從上次分別,到現在你我再次重逢,眨眼間便已過去了兩年的時間,我與鳴山再次感謝荷蘭政府及芭蕾維特先生,對我大明使團的關懷和幫助,希望兩國之間能將此友好關係持續發展下去,在各個領域開展合作,以獲取更多之利益,造福兩國朝廷及民衆!”

在異國他鄉待了數年時間,這期間的耳濡目染下,讓本來就崇尚王陽明格物致知事先的方以智變得更加務實起來,在會談的開場白中,方以智並未如大多數“恥於言利”的文人一般,而是直接提到了兩國之間合作的目的-------利益。

“方部長、鄭副部長,鄙人對能再次與兩位尊貴的先生會面感到十分地榮幸!

正像方部長說的,鄙人代表荷蘭政府,也希望加強與明帝國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在各個層面進行真誠的協商與合作,提高兩國的貿易水平,讓更多人從中得到實惠!”

在昨晚進行的歡迎宴會上,巴列維特已經得知,方以智和鄭芝鳳回國後都升了大官,這讓他在羨慕不已的同時,也對這次的會談充滿了信心。

相比起昨晚那位說話不鹹不淡的陳副相,更懂得外交禮節的方以智和鄭芝鳳纔是最合適的談判對象。

巴列維特在昨晚的歡迎宴會上告知明方,大明軍隊擊敗西班牙軍隊,並將其在馬尼拉經營多年的勢力徹底驅逐的消息,已經在歐洲引發了不小的震動。

據他所知,諸如法國、英國。普魯士等強國政府高層,已經在重新制訂今後與大明打交道的政策,這些新的政策明顯傾向於將來如何與明帝國保持良好的關係。

但是這些政策只是在醞釀中,實際的法案尚未出臺,因爲這些國家在等一個消息。

西班牙高層在得知本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被大明拔除後,已經開始了了戰爭動員,準備派遣軍隊奪回馬尼拉,搶回並維持在這片地區的統治權。

歐洲各國就是在等這場即將開始的戰爭的最後消息,如果大明軍隊再次獲勝,那這些巴結大明的法案會立刻出臺,若是明軍敗北,這些法案就會被束之高閣了。

歐洲人就是這麼現實,其實說穿了,他們與草原上那些部落差不多,都是奉行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只不過歐洲人在科技人文方面有更高的造詣,所以處理事情上總是打着誘人的旗號而已。

“方部長、鄭副部長,貴國在對待戰敗方俘虜的做法得到了我們歐洲各國的一致讚揚,明帝國這種充滿人道主義的行爲應當在全世界進行公開宣揚。

將來我們希望共同設立一個條約,就是戰爭的勝利方要妥善對待戰敗國的被俘人員,包括非軍事人員,尤其是婦女和兒童,都應當受到最好的保護。

根據我們荷蘭政府得到的消息看,我們的倡議已經引起了很多國家的興趣,我們希望有機會,各國的全權大使坐到一起,共同起草和簽署這份人道主義條約!”

巴列維特微笑着繼續說道。

如果朱由檢在場的話肯定會大吃一驚,難道因爲自己的無心之舉,竟然使得幾百年後的《日內瓦公約》提前誕生不成?

善待俘虜是後世的普遍思維,朱由檢對此已經有過明令,所以這次在馬尼拉擊敗西班牙人後,不管是軍隊還是其他人員,被俘者基本沒有遭受什麼虐待,沒想到這件小事竟然在歐洲引發了不小的關注度。

“這件事情我會稟報入宮的,到時只有聖上裁決。

不知巴列維特先生此行所爲何來?

在接獲我方賠償告知後,西班牙政府是何態度?貴國對我方此次之索賠要求有何看法?”

方以智點頭簡單迴應一下後,隨機忍不住笑着問到。

由於西班牙人第二次大規模屠殺大明移民的惡性事件爆發後,兩國之間經由馬尼拉的貿易中斷,所以西班牙往來東西之間的商船數量銳減。

當明軍突襲馬尼拉時,僅有的三艘西班牙商炮船分別前往了南美洲以及大明本土,所以導致大量的西班牙俘虜被長期羈押在馬尼拉而無人問津,直到到訪大明的商船返回馬尼拉,才得知這塊殖民地已經易主了。

明軍倒是沒有爲難回返的西班牙總督府人員,只是要求他們先行將小部分婦幼運回本土,並同時告知本國政府,西班牙政府和軍隊要爲屠殺事件負全責,在派遣船隻接回被俘人員的同時,要對屠殺事件罹難者作出賠償,每人按照五十兩銀子賠償,總額共計八十萬兩。

“尊敬的方部長,首先,我對於軍隊屠殺平民事件表示憤慨和遺憾,我國政府對悲劇的發生深表遺憾和譴責,戰爭是軍隊之間的事情,不應當把平民作爲襲擊的目標!

據我得到的消息來看,西班牙政府並沒有準備賠償金,他們打算以武力洗刷這次戰敗的恥辱。

哈布斯堡王朝現在已經逐漸腐朽,但是,他們的陸軍實力還是不錯的。

我們東印度公司已經獲知,西班牙政府已經與奧斯曼帝國達成停戰協議,然後把在地中海作戰的精銳軍隊抽調回國,準備跨越大洋前來複仇!

根據可靠消息,西班牙政府這次將會派遣一萬五千名精銳陸軍,他們的目標是先奪回馬尼拉,然後攻擊貴國本土!”

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三百六十章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三百六十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四十二章 計劃
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三百六十章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三百六十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四十二章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