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

俗話說,春宵苦“短”,此短還是彼短,各位自己細品就好。

在大婚後的第二天早上辰時,朱慈烺夫婦分別穿戴朝服和命服,依次到懿安皇后、朱由檢、周後面前行禮問安,太子三跪九叩,太子妃三跪三叩,從今日起,王芝蘭便正式成爲了天家的一員。

隨後,關於這場盛世大典上的一些趣事,也成爲了京城百姓之間津津樂道的話題,而這些趣事都是發生在海外藩屬國觀禮嘉賓的身上。

比如某位參加宴會的朝官,親眼看到酒酣耳熱之際,某藩屬國的嘉賓偷偷將桌上的盤子裝進懷裡的啦,某觀禮嘉賓因爲見世面少,誤將侍女端來的飯後漱口水當做飲用水一口喝乾的啦,某國王子看中一位侍女,想娶爲正妻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都被朝官們當做趣聞講給了家人,沒過幾天,這些事就傳的滿城皆知,百姓們在談笑的同時,都對自己身爲大明人而倍感驕傲。

要知道這些藩屬國嘉賓可都是本國的上層人物,在本國裡也是呼風喚雨的存在,沒想到竟然連大明的一個七品芝麻官的見識都不如。

蠻夷之地就是出蠻夷啊,這天下,唯有我皇明之人才配稱華夏,看來大明教化天下的職責還是任重道遠啊。

京城的百姓哪裡知道,這些前來觀禮諸如真臘、暹羅、占城、渤泥等等小國的王子,或者是高官貴族,在初臨北京時,小小地心靈便被大大的震撼了一把。

在他們本國的國土上,何時見過北京這種宏大潔淨的大城?何時見過如此精美絕倫的建築?何時吃過品種如此繁多的美食?何時目睹過如此多相貌氣質身材都屬完美的婦人(宮女)?

大明京城的一切人和物,都讓這羣藩屬國貴賓既感驚奇又覺自卑,原本在本國時,他們都自以爲自己平時所享用的物質已經是天下最好的了,但是今天才知道,用井底之蛙來形容自己,可以說分毫不差。

等到應邀進了紫禁城後,這羣嘉賓直接傻掉了,心裡的自卑感瞬間滲透到了血管骨髓之中。

原來大明天子居住的地方,堪比他們本國的一座大城,相比之下,自己日常所居,簡直就跟豬圈一樣,及髒又小。

當有人好奇而小心翼翼地問道:大明天皇陛下所住的皇宮到底有多大時,鴻臚寺官員眼底的輕蔑感一閃而逝,隨即輕描淡寫的告訴這羣土包子,這只是前殿,聖上所居在後宮,你們看到的這些,只是皇宮的一個角落而已。

在經歷了一連串的震驚之後,這些嘉賓們都變得麻木了,但他們的內心深處正在重新定位自己國家與大明之間的關係:兒子輩降爲孫子輩。

太子大婚儀式結束後的幾天裡,藩屬國的嘉賓們在鴻臚寺官吏的陪同下,開始在京城進行參觀和購物等活動,用大明銀幣購買大明的商品,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觀光項目裡增加了理工學院。

自從大明內閣下昂藩屬國發出了“邀請”後,各國國主先後將自己的子嗣送到了大明理工學院人文分院學習,方以智把這些人分別與大明舉子安置在一起,在叮囑舉子們與他們友好相處的同時,也懇請那些名士大儒好好教導他們,這次既是故鄉有人前來,那自然要去看望一下,順便給本國的留學生留下生活費。

來大明學習的費用可不低。

這些留學生除卻每人每年繳納兩百銀幣的學費外,另外還要支付被服、食宿費、文房四寶費、課本費、輔導費、外出觀光費等費用,雜七雜八加起來,每年總計需要五百銀幣左右,這還不算休沐時外出餐飲娛樂的花銷。

好在前來留學的都是各國頂尖家族出身,不差錢的主,就算其本人在家族排不上名號,但是這點銀錢還是拿得出來的。

內閣輔臣們心裡都清楚,這次各國打發來學習的所謂王室子弟,大部分都是在本國不受重視的那種,但這又如何呢?

在內閣制訂的計劃中,只要這些人真心熱愛和仰慕大明的文化,對大明忠心,那等他們學成回國後,大明會動用一切力量扶持他們上臺掌權。

這個策略會一直執行下去,要讓藩屬國從上至下,對華夏文明有徹底的認同才行。閣臣們認爲,頂層決策者是最重要的,既然皇帝想要建設華夏文明圈,那各國的決策層必須要對大明朝廷的號令並行不悖,否則便應該被淘汰掉。

與朱由檢心目中各國睦鄰友好、平等對待的理念不同的是,在內閣輔臣們,包括絕大多數重臣心目中,這些藩屬國與大明行省沒啥區別,那些個國主不過就是一省巡撫而已。

不聽話?換就是了,還怕沒人願意幹?

這幾年大明從藩屬國獲取了巨大的利益,而這些利益既有助於改善民生,穩定大明局面,同時又讓自己和家人從中受益匪淺,這種非常顯著的收益,也使得朝臣們對增加藩屬國數量變得更加熱切。

現在已經沒有人再對從大明百姓身上吸血感興趣了。

因爲大明太有錢了。

隨着銀幣的大範圍流通,僅僅是回收銀兩鑄成銀幣的利潤,太倉每年就可獲利四百萬兩左右,而呂宋銅礦的開採更是另外一大財源。

四海商行以廉價僱傭當地人開礦,然後將作局設在呂宋的分局再將礦石熔化後鑄成精美的銅錢,再用這些銅錢購買各藩屬國的稻米、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農產品,大明百姓會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購買這些海外糧食,再用這些糧食餵養豬牛羊雞鴨鵝,等到家禽家畜長大後拿到市面上銷售賺取高額利潤,這整個環節算下來,都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大明百姓自產的糧食除了口糧外,以每石三錢銀幣的價格售賣給四海酒業,而採購的海外糧食價格卻只有一錢銀幣一石,這一來一去,無形之中每石就賺了兩錢,說句不好聽的,現在大明百姓想虧錢都難。

其實有心人早就想明白了,朝廷這種策略,其實就是把原本該大明百姓負擔的,轉到了別人身上而已。

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五十章 殘暴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八章 皇莊4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四十章 大戰4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四章 洪承疇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
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贓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五十章 殘暴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五百四十八章 開海面臨的阻礙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八章 皇莊4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五十六章 接應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四十章 大戰4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四章 洪承疇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