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

乾清宮的一座偏殿內,四角放置的數個銅盆散發着涼氣,盆內的冰塊正在一點點融化,殿內溫度舒爽宜人。

崇禎踞坐於龍椅上,正在聽取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德化整頓後宮的情況彙報,王承恩依舊侍立在側,

前番皇帝在處置晉商之後莫名大發雷霆,王德化被皇帝用茶杯砸破腦袋;司禮監秉筆兼內官監掌印王之心更慘,因乾兒子杜勳出任宣府鎮守太監期間行爲不法,對晉商勾結宣府軍將交通建奴一事放任不管,且在其中大肆受賄一事而受到牽連。

錦衣衛查抄杜勳在宮外的府邸家產,共得銀八萬餘兩,宅院兩處。

王之心在皇帝的逼迫下,親自監刑將杜勳杖斃。事後王之心明智的選擇了獻銀乞活,忍痛將多年積累的家產獻出大半,用二十萬兩銀子才求得了去天津養老的敕命,算是舍財保命了。

王德化自崇禎在信王潛邸時便跟隨身邊,知道這位主人雖然性格急躁,但對身邊伺候他的人一向極爲寬容,從未見皇帝發過如此大的火。

驚懼之極的王德化恐步王之心的後塵,他才五十多歲,還不想早早歸鄉養老,他立即帶人對後宮的所有太監宮女進行了全面篩查。

王德化安排親信在宮內揚言,凡有檢舉可疑人等者賞銀五十兩,知情不報者即刻杖斃;投案自首者視情節輕重論處。

此舉果然奏效,隨後不斷有宮女雜役前來檢舉可疑人員和事項。在上萬太監宮女的大內,想保密太難太難了。

經過查實,交通內外的太監宮女有二十八人。多爲將宮內皇帝、皇后、皇子公主以及貴妃的隱私泄露給某人,以換取銀錢之用。這些人大都是能接近帝后或是其身邊親近之人,然後將其見聞泄與宮外。

天家無小事。別看他們傳到宮外的都是今日皇帝與皇后下棋、皇后與貴妃不合、皇帝因某巡撫奏摺發怒,太子因背錯論語被皇帝責罰等諸如此類的小事,但在有心人的細緻分析下就能得出不一樣的結論,大致判斷出皇帝的目的和喜好。

就在調查期間,尚膳監和御用監突然有太監自盡。一爲服毒,一爲上吊,死因不明。

尚膳監服毒而死的是一名掌司,負責掌管食材採買及宮內食用。十幾歲進宮,在尚膳監二十餘年。平日裡寡言少語,很少與他人打交道。事後搜索他的寢室,在牀下發現砒霜一包,宮外宅院一座,宅院地窖裡搜出白銀兩萬餘兩。宅中僕役都是京城人士,受僱於他。因他很少出宮,所以幾名僕役對這位主人知之甚少。

御用監上吊的是一名典簿,平素爲人和善,人緣極好,只是不知何故突然自盡。這名典簿在京城也有一所小宅院,家中只有一名老僕,也是其花錢僱傭,平日負責看門和打掃庭院,對其主家日常行爲一無所知。

王德化聽到有人自盡,立刻聯想到皇帝發怒時所說的話,不禁驚出一身冷汗。這兩人定是心懷叵測,有不可告人的圖謀。尤其尚膳監這名掌司,他的位置太重要了。他若是有了什麼不軌之心,那可就是滔天大禍。

但兩人即死,所有事情就無法追查了,兩人在宮內沒有交好之人。

尚膳監那名掌司一向獨來獨往,對人也是不假辭色,衆人也不喜與他打交道。

御用監劉姓太監雖然人緣不錯,但並不與人深交,衆人對他的評價就是:一個好人。

雖然這二十多人中有人是自首的,但王德化還是下令全部杖斃,併名其所在宮殿監司所有人等觀刑。看到被打成一灘爛肉的前同僚,所有宮女雜役俱是膽戰心驚,當場嚇尿褲的、昏厥的、嘔吐的不在少數,大多數人晚上都做起了噩夢。

崇禎對王德化的處置還算滿意。經過這次淨化行動,宮內應當會更加安全,家人的安危得到更大的保障。

兩名自殺的太監就隨他去吧。崇禎不認爲會是暗地裡有某個組織想對皇家不利,這些人說穿了都是利益驅使下的個人行爲,他拿正德帝和哥哥天啓之事作伐,不過是想敲打王德化等人,讓他們明白自己不是瞎子聾子,所有事情都在自己掌控之中而已。

崇禎看着滿臉是汗的王德化,開口道:“事情做得不錯。你是我潛邸舊人,現在貴爲內相,要明白今日的榮華富貴是誰給你的!只要我朱家在,你等才能平安富貴!要是大明江山易主,你等下場如何不言自明!往後要用心做事,莫要犯了禁忌!否則朕決不輕饒!”

“老奴明白!皇家纔是老奴等的家人和依靠!那些外臣終不可信!皇爺放心,老奴今後定會教宮中如鐵桶一般,皇爺一家人儘可安心!”王德化連忙保證。

這時一名小內監來到殿內,跪下磕頭後稟道:“皇爺,皇后遣奴婢來稟報,說是午時請皇爺去用膳!”

崇禎認得他是坤寧宮的內侍,於是笑道:“回去告知皇后,朕一會便去!”

小內監磕頭後起身離去。

崇禎道:“朕不僅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去吧!”

王德化磕頭後躬身彎腰出了殿。

崇禎對身側的王承恩道:“大伴,朕想重開東緝事廠,想委你提督。你考慮好之後,朕會讓駱養性配合你抽調人手。”

王承恩聞言後既喜又憂:提督東廠後便是司禮監二號人物了。據他所知的宮中秘辛,東廠提督太監權利非常大,文武百官,天下百姓皆在其監視範圍之內,包括錦衣衛,也是被其監視的對象。提督太監只需對皇帝一人負責,其他任何人無權指派他。

他語含不捨的道:“皇爺,您讓老奴做什麼都成。可東廠在紫禁城外面,老奴接了差事就得離開您的身邊,老奴心下不捨得!老奴要是走了,誰伺候您吶?”

崇禎笑道:“天下之人莫不是爲了名利二字。別人一聽這種好事,馬上喜不自勝,想着如何利用權勢爲己謀利!你倒好,想的是走了誰來伺候朕!東廠權利太大,若是握於劉瑾、魏忠賢之流的手中,那實是太阿倒持!你是朕最爲信任之人,東廠交於你手,如朕親臨一樣!”

王承恩垂淚道:“老奴說句大逆不道之言!在老奴心中,皇爺便如老奴親弟弟一般!乍一離開,老奴實是不捨!老奴也非貪戀權勢之人,老奴且把廠子開起來,等皇爺尋到忠心可靠之人,老奴便交於他,還是回到皇爺身邊伺候您!”

崇禎站起身來揹負雙手向殿後行去,邊走邊道:“都隨你!朕也捨不得大伴!李二喜暫且跟着朕,你那個外侄王世勤做東廠掌刑千戶!”

王承恩急忙跟上,二人出了乾清宮後門,徑往後面的坤寧宮而去。

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六章 皇莊2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一百章 心安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
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六百七十二章 擴大支柱產業規模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三百三十三章 賞功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六章 皇莊2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門爭奪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一百章 心安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採購、衣錦還鄉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