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

當日中午,松潘次郎設宴款待鄭七,田川昱皇、米倉帶人等平戶藩極爲重要人物全部出席宴會,這比鄭七初至長崎時,松潘次郎只是禮節性的露了個面相比可謂天差地別,日本人這番前倨後恭的表現更是讓鄭七暗自鄙夷不止,只不過面上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就在衆人推杯換盞之際,田川昱皇安排了數百名足輕,跟着鄭七帶來的隨從去往已經停泊在港口數日的鄭家商船上,足足花費了半天時間,纔將大明贈予的軍械搬運到庫房中。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田川昱皇、米倉帶人等人,各自帶着手下親信,持着松潘次郎的親筆書信分赴與平戶藩交好的山內氏、池田氏、藤堂氏、伊藤氏、松浦氏等九州島大名處,邀約各家家主務必親來平戶藩商議大事。

這幾家大名實力不一,都是俸祿十萬石到三十萬石的外樣大名,手下聽用武士都不超過兩千人,平戶藩在其中實力最強,日常交往時,各方也隱隱尊松潘氏爲首。

德川幕府雖然在各大名領地都設有巡見使和目付,用以監視各藩國有無異常情況發生,但由於各大名多年來表現的都較爲順從,平日裡與駐地巡見使、目付之間井水不犯河水,時間久了,這些幕府派駐的監視機構也就放鬆了警惕性。

而田川昱皇等人也都是刻意隱匿形跡去往外地聯絡,所以等到半月之後,受到邀約的諸位大名秘密潛至松潘次郎府中時,駐平戶藩的巡見使對此依舊是一無所知,他們也根本沒有想到,居然會有人膽敢聚衆密謀推翻德川幕府。

於是乎,一場改變整個日本命運的密會在松潘次郎府中密室正式開始。

與會諸人對於松潘次郎隱晦提到的倒幕一事並無任何驚訝之意,因爲同爲外樣大名的他們早就對德川幕府不滿,所以對倒幕計劃自然是雙手贊成,但與此同時,衆人也對這個計劃的前景並不看好。

自家人知自家事,各人有多少家底自己還是有數的。

雖說九州島地勢易守難攻,整個九州上親藩和譜代大名實力也不是很強,但是就算將這些與幕府親厚的大名滅掉,那幕府肯定會舉大兵前來鎮壓,以自家手下爲數不多的武力,很難與之抗衡,一旦落敗就是個身死族滅的下場,與其如此,還不如繼續給幕府繳納年貢呢。

“次郎既然有此計劃,那有沒有聯絡島津家?

整個九州諸多大名,唯有島津家實力最爲雄厚,手下武士最多,只要島津家加入倒幕行動,那這個計劃的成功性會大大加強!”

池田氏現任大名池田輝政接着衆人的話題開口道。

池田氏與松潘氏屬於世交,兩家關係歷經種種考驗,百餘年來一直非常密切,在聽到松潘次郎有想做倒幕首領的意思後,池田輝政隱晦地提醒了一句。

“島津家是九州最強,但是他們家一向是騎牆派,遇事總是畏首畏尾,缺少決斷和擔當,倒幕。島津家肯定不會有異議,但若是想讓他們家出頭,那就別想了!

我要在這裡告訴諸位,倒幕並非我松潘次郎一時心血來潮,實因有比島津家,甚至比幕府實力更加強大的奧援,願意扶持我們推翻幕府統治,還政與天皇,是以,我才力邀諸位前來共襄大事!

將來成功之後,我們將會在天皇陛下引領下,效仿大明制度,成立新的中央政權,到時諸位都會成爲參政大臣,我們會攜起手來,把日本國治理的更加強盛!”

察覺到老朋友的善意提醒,看到在座諸人極度不自信的表情後,松潘次郎不再遮遮掩掩,順勢將自己的底牌亮了出來。

“次郎說的奧援是哪一家?”

“是不是荷蘭人?”

“荷蘭人?他們能安什麼好心?”

“荷蘭人雖然強大,但還不具備足以撼動幕府的實力。次郎,你可不要被蠱惑!”

聽到松潘次郎的話語後,在座諸人先是一陣興奮,但很快便有人相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諸人都是用帶着疑惑和否定的眼神看向松潘次郎。

“荷蘭人算不得什麼,大家難道忘記我們日本一直仰慕和學習的國度嗎?”

松潘次郎氣定神閒的笑道。

“仰慕?難道松潘君說的是明國?”

“怎麼可能!明國建國時,太祖閣下便將日本列爲不徵之國!這可是寫入明國皇室祖訓之言,豈能輕易違背!”

“我覺得伊藤君言之有理!不僅如此,明國與德川幕府素無交集,怎麼會突然要支持他人倒幕!”

“明國不是一直動盪不安嗎?他們連自己國內都沒有治理妥當,哪有餘力管我們日本國內之事!”

松潘次郎的話隨即引發了更大的質疑聲,在座諸人都不相信,一衣帶水的大明會突然之間插手日本國內政局。

“自從幕府推行現有政策以來,我們對國外發生的大事一無所知,這實在是太令人羞辱了!”

待紛紛攘攘的質疑聲停止後,松潘次郎先是感慨了一句,隨後接着道:“早在數年前,明國內亂便已被平息,隨後明國自皇帝陛下起,上下一心、勵精圖治,短短十年時間,國力不但恢復如初,甚至已經是遠超最強盛的年代!”

松潘次郎的一番言論讓室內重新變得安靜起來,看到衆人臉上仍是一副將信將疑的神情,松潘次郎繼續說道:“諸位都知道,我們平戶藩之所以要略微富足一些,主要靠的就是明國的鄭一官家族。

鄭家的商船往來於海面之上,從長崎將我們日本的貨物販運出去,然後再將我們所需要的重要物資運到日本國內,我們平戶藩有地裡優勢,所以才能獲取一些錢財物資來維持現有軍力。

我們和鄭家的關係十分密切,這是幕府都知道的事情,鄭家也沒有必要欺瞞我平戶藩,我上述之言僅僅是概述,其中細微之處我就不多講了。

這些事情都是鄭一官,也就是現在明國靖海侯鄭芝龍閣下府上的總管事鄭七君說與我知曉的,諸位以爲,他有必要對我說謊嗎?”

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九章 皇莊5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五章 皇莊1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三百六十章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八章 皇莊4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
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九章 皇莊5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五章 皇莊1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三百六十章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八章 皇莊4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潛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