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

在商討完如何應對西班牙人可能發動的報復性進攻後,話題隨即轉向了有關呂宋島的其他事宜。

有感於後世中國在文化輸出方面吃的大虧,朱由檢着重強調了華夏文明對外輻射的意義和重要性,並決意以呂宋爲試點,在南亞地區全面推廣華夏文明,讓諸多國家世世代代沐浴在漢文明的光輝中。

“諸卿,若想使我華夏璀璨之文明普照世界,那麼,首先要做的便是文字的普及,只有讓諸國萬千民衆民智開啓,以識漢字、讀漢書、着漢服爲榮,長此以往,天下人大多以我中華文明爲宗主,如此方不負歷代先賢之教誨與願景!

此便爲有教無類也!

將來呂宋國主之選,當以上述標準爲基,不符條件者不得入選!

至於如何於呂宋普及我華夏文明之事,內閣可從多方面着手考慮並實施!”

朱由檢希望看到的是,後世整個東南亞地區形成巨大的儒家文化圈,什麼鶯語、閥語等其他語種所帶來的附加屬性統統被排斥在外(優秀和先進不在此列),東南亞諸國皆尊中華爲宗主上國,並且在宗主國強大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享受到自身應得的紅利。

當然,紅利也不是白白享有的。在此期間,各國應該付出不同的資源支援宗主國的經濟建設,等到宗主國徹底強盛之後,再反哺諸國及其民衆。

先富帶後富嘛。

東南亞現在是小國林立,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環境的緣故,只要有先進的文明伸出援手指點他們,這些國家的民衆很容易便能做到衣食無憂。

一年三熟的田地遍佈整個南亞地區,現在的情況是,各地爲數不多的土著只要隨意灑下點種子,之後便完全放任不管,不出幾個月,沉甸甸的稻穗便會壓彎枝頭,土著們只需要用工具收割便可以了。

諸如交趾、暹羅、真臘、占城等諸多國家,農業耕種技術其實非常地落後,但架不住人家腳下的土地不用精心伺候便能高產,與勤勞善良的大明民衆拼死拼活的整日忙於農事、到頭來卻是所獲甚微相比,南亞這塊廣袤的土地真是太肥美了。

“據北海艦隊所發呈報來看,西班牙常駐馬尼拉港共有三艘炮船,其中兩艘已經前往南美洲地區。

此兩艘炮船皆是裝載着我大明所產之絲綢、瓷器,前往墨西哥及智利貿易,之後再從上述兩國運來白銀,用之購買我大明之產出。

另外一艘則是由其駐馬尼拉總督府所遣,前來我大明澳門,欲以使節致歉之名,行試探我朝動向之實。

內閣大可以遣人將馬尼拉之役宣示其知曉,促其回返馬尼拉,之後接送其僞總督及其他人等返回西班牙!”

對於屠殺事件的實施者及參與者,朱由檢是絕對不會放過和饒恕的,但對其他並沒有參與其中的西班牙人,朱由檢採用了後世被廣泛認同和接受的方法予以釋放回國。

這也是爲了以後大明與歐洲越來越多的交流中留下好印象而採取的措施。

此舉可以向歐洲人表明,戰爭是雙方軍隊之間的遊戲,平民及其他無辜人員的權利都應當受到保護和尊重。

軍力強大不代表可以視生命如螻蟻,所有反人性的行爲都應被唾棄,大明要做文明世界的領航者,而不是規則的破壞者。

除了馬尼拉王城中與屠殺事件無關者之外,戰敗被俘的西班牙士兵也會被甄別對待,凡是手上沾有大明移民鮮血的軍校士卒,都會被以戰爭罪起訴及處死,其他的士兵也都會被施放回國。

至於參與屠殺事件的土著及其他國家的人員,有人命者統統處死,趁亂藉機搶劫八里安城大明移民財物者,會被判徒刑並服勞役。

“朕估計,此前西班牙國內對於是否派遣軍隊攻擊我大明一事還存在爭議,但只要馬尼拉失守之事傳回其國內,那動武之事已不可避免。

不過,由於距離太過遙遠之故,這一來一往之間,又要耗費較長時間,也就是說,至少一到兩年之內,這場戰事都不會發生。

內閣在儘快制定好相關策略後,要挑選精幹官吏遠赴馬尼拉,組織協調當地生產活動,以使呂宋之資源儘快爲我所用。”

在朱由檢的計劃中,未來的呂宋及南亞諸國除了礦產資源外,還要成爲大明的主要雜糧供應地。

大明的耕地將會以小麥、粟米、水稻等口糧種植爲主,在口糧事先自足後,再推廣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經濟作物的種植,以此來提高農戶的家庭收入。

在這個過程中,東南亞將會擔負起大明所需雜糧的供應任務。

經過連續數年高額的投入,隨着各地水利設施的逐漸完備,大明糧食自給自足的目標正在全面實現,估計最多還需兩年,大明的糧食危機將會全面消除。

但是,僅有口糧是不行的,要全面提高大明百姓的生活質量,還要大力發展畜牧業和養殖業,後世極爲普遍的肉蛋奶及水產品、植物油等諸多副食,在當下的大明還屬於奢侈品。

因爲缺少了品種豐富的諸多副食,大明百姓普遍存在着營養不良的現象,這對於整個民族的繁衍和發展都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

而畜牧業、水產業的大發展,主要得益於玉米、大豆等雜糧的無限供應。

就拿大豆來說吧。

大豆是植物性食物當中爲數不多的優質蛋白質,含量比較豐富的一類食物,大豆適當的攝入能夠爲機體提供豐富的蛋白質,含量大概有35%左右。

經常吃豆類能夠讓免疫力、受體組織等各項功能會更好,因爲畢竟有優質蛋白質補充的作用在裡面。

同時大豆當中鈣質的含量也非常豐富,所以鈣類非常重要的來源就是豆類和豆製品,經常吃豆子也能夠強健骨骼,大豆當中還含有植物、化學物,比如大豆異黃酮類似於雌激素作用的,對於調節女性的代謝都有一定的幫助。

大豆可以說是植物性食物當中非常好的優質蛋白質、鈣質和植物化學物的重要來源。

而大豆榨油後的豆餅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寶物。

豆餅可餵養牛,馬,羊等,還可當做肥料給農作物及結果樹木施肥,滋養果實,利用價值非常大。

這也是朱由檢曾經一再提及在關外種植大豆的原因。

由於各種條件所限,關外的土地開發剛剛起步,伴隨着大批移民的到來,口糧問題成爲了重中之重,至於雜糧的種植生產則要往後拖延,至少在三年內,大面積的種植大豆是不現實的。

而要想大力發展畜牧業,所需的雜糧就必須要有生產基地,東南亞就成爲了首選。

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十五章 譁變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四章 洪承疇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八章 皇莊4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
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軍潰敗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十五章 譁變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輛四輪馬車上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四章 洪承疇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八章 皇莊4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八百五十八章 遠征和目的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