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

“皇上午膳在哪裡用的?今日可是國事繁忙的緊?現下腹中飢餓不?

紫鵑,快去給皇上更衣!

坤興從哪裡得來的犬?快些丟到外面去!這東西又拉又尿的,無事之時總愛亂吠,弄得殿內烏七八糟!

你說你一個女孩子家,整日價都是學的何種物事!

你要不扔,改日我便叫人把它給溺死水中!”

看到朱由檢牽着朱媺娖的小手進了殿內,周後先是關切的詢問了幾句,隨後一眼看到朱媺娖懷中的肉肉,頓時鄒起眉頭呵斥到。

“我不!這是田國丈送於我的!我還要拿去給永王、定王看呢!

肉肉可乖了,我要看着它長大,還要親手餵它!

孃親要是不喜它,那我就帶着肉肉住到承乾宮田娘那邊!

哼!孃親爲何如此狠毒?還不是因着瞧不慣我!

還是爹爹好,無論我做何事,爹爹都不會兇我!”

剛一進門便被自己親孃噼裡啪啦一通數落,朱媺娖喜悅的心情頃刻間煙消雲散,一隻手緊緊抓着朱由檢的大手衝着周後嚷嚷着,話語間直欲將周後比作後孃一般。

“好了好了!女孩子就是喜愛貓啊狗啊的,這是愛心。

再說這是田國丈送她的,你要真讓人把它給棄了,田國丈知曉後會如何作想?

坤興乖,帶着你的寶貝去找永王、定王玩耍吧.

這般大的犬要喝奶,宮裡有牛乳,先用牛乳餵它,等個把月後再讓它吃其他食物,去吧!”

朱由檢看到周後被朱媺娖的話氣的面色發黑,眼看就要爆發出來的樣子,於是他趕緊出來打圓場,順勢把朱媺娖給支到了別處。

這娘倆不知爲何,彼此瞧着對方不順眼,一見面說不上幾句話就要呲牙。

“都怪皇上太過寵她!妾身說過多少次了,這麼大的女兒家,要學的物事有多少?

琴棋書畫不說,針線女紅該學吧?

可她倒好,除了刁蠻任性,其餘任何不會!連最該學的禮節都不懂!這般模樣,將來出嫁還不是給天家丟人!”

周後眼看着朱媺娖得意地衝她擠了擠眼鼻後抱着小犬揚長而去,滿腔怒火衝着朱由檢而來。

“俗語說,樹大自直,坤興還未滿十歲,現下還是小孩心性,這般大就要多由着天性來,等過幾年長大成人,你就是盼着她這般任性跳脫也不可得嘍!

坤興已是懂得很多事,以後跟她說話,要多講道理,儘量別訓斥纔好。

田國丈因爲何事入宮?皇后可曾耳聞?”

臉上帶着笑容目送朱媺娖蹦蹦跳跳的出了殿門後消失不見,朱由檢略帶感慨的回頭笑着把話題轉移開來。

時間過得真快。

腦海中,朱媺娖還是那個自己剛來時抱在懷裡的孩子,眨眼間卻已經有了大人的模樣。

很多東西過去了就不會再回來了。

“田國丈爲何進宮妾身並不知,嘉定伯倒是來過了,妾身將之趕了出去,並下令今後嘉定伯府之人若想進宮探視,須有妾身懿旨方可!”

朱由檢最後的問話果然成功地將周後的注意力轉移了過來。

周後氣咻咻地反身坐回錦榻之上,將周奎的來意撿着緊要的說了幾句,說到最後擔憂地看着朱由檢問道:“按理說軍國大事,妾身無權過問,只是夫君此次弄出這等大事,會不會引發不虞之事端?左都督進宮是不是也與此有關?京師中勳貴衆多,不知他們有何想法?”

“此事皇后不必擔心,陽武侯、新樂侯等人都已就此事專門進宮找我,都表態明年夏收時會率先照章繳納賦稅給朝廷。

其餘勳貴都未出聲,不出意料的話,這些人都在看風色行事,到時一旦眼見大勢難違,就算心中不願,也只得捏着鼻子認下此事。

何況我還有其他應對之策,待明日便召集京師勳貴宣佈,相信不會再有不識時務者敢逆勢而爲!

水哥兒還在熟睡?

我先去更衣,然後去其他兩宮轉一轉,皇后命人準備晚膳即可,我與大伴由會極門一路疾行,午膳倒是克化的差不多了!”

朱由檢簡單解釋了幾句後,邁步向偏殿行去,紫鵑緊跟其後,王承恩則是挪回殿門口處,等待着朱由檢出來,周後想了一想之後,輕嘆一口,起身向後殿而去。

不過片刻工夫,換了一聲寶藍色便袍的朱由檢從偏殿行出,帶着王承恩去往了田貴妃住的承乾宮。

朱由檢對這三個便宜老丈人的底細還是門清的。

袁也讓爲人最是低調老實,家中二子一女嫁娶的都是普通人家,袁家的收入以朱由檢賞賜的店鋪經營以及工程隊的分紅爲主,置辦的田地也不過萬畝左右,在豪門雲集的京師根本算不得什麼。

袁家一年經商的收入大概有一萬多兩銀子,加上田地出產,年入大概有兩萬兩左右,雖然比普通人強之百倍,但在歷代國戚裡可以說是非常寒酸的了。

田妃的父親田弘遇頭腦靈活,爲人四海,善於經營,結交廣闊,名下的店鋪商行每年收入不菲,再加上工程隊每年的分紅,不算田產的話,田府這幾年年收入大概有五六萬兩之多,這在京師中也算的上相當不錯的了,屬於接近與豪門大戶的水平。

朱由檢對田弘遇的印象還是不錯的,這位國丈在崇禎九年時曾經送了一萬兩銀子進宮。

而那個時候因爲朱由檢還沒有顯示出強君的姿態,很多人並不買皇家的帳,所以田家還沒有沾上多少光,這一萬兩銀子可以算得上比較豐厚的一筆捐款了。

最讓朱由檢齒冷的便是正宗老丈人周奎了。

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四十章 大戰4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九章 皇莊5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三百六十章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
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諳人心的王德化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第四十章 大戰4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九章 皇莊5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遺賢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三百六十章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務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