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商路

這些都是後話了,改革不會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漫長的過程和時間,更需要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一羣志同道合的支持者,一個安定的生存局面,這些條件缺一不可,一步步來吧,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崇禎還是很明白的。

張家口堡的行動謀劃了大半年,錦衣衛密探把有關人等的情況調查的非常詳細,這次應該收穫不小,不僅是範永鬥等八家的財富,牽連其中的將官士卒、官員吏目人數衆多,聚斂的錢財也應該不是個小數目,根據後世的資料來看,銀錢應該不下數百萬兩,八家不管是正要交易或者是屯在倉庫的糧食藥材等重要物資,數量也會相當驚人,並且還有各家的商鋪,以及掌櫃夥計馬車腳伕等,接手過來即插即用,這更是一筆無形的財富,有了這一大筆意外之財,至少在幾年之內日子會相當的寬鬆。

但是這次收穫雖多,卻不能當做長久之計,只有廣闢財源,幾條腿走路才能走的更遠更穩,範永鬥等八家留下的商路便是其中一條路,塞外的蒙古人對大明已夠不成很大的威脅,並且他們的產出正是大明所需要的,馬匹可以供給軍隊,不管是戰馬馱馬,都是大明所需要的。

牛更是大明所急需的,多年乾旱饑荒和疾病戰亂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陝西河南等地到處是無主之地,下一步剿滅流賊,安定地方後,就要讓災區官府展開安置饑民的工作,首要的任務就是開荒耕種,耕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生產資料之一,一頭牛耕地的效率超過至少五個青壯勞力,只要有了大批耕牛,耕地面積將會迅速增長,再輔以打井開渠等水利建設,新耕種的田地來年就會有了產出,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有了產出就會穩住人心,老百姓只要有一口吃的,就絕不會跟着流賊造反送命。

羊身上都是寶,肉可以食用,皮硝制後可以製作各種裘皮服裝鞋帽,甚至還可以入藥,羊毛可以擀成毛氈,編織成毛毯,也可以用紡機紡織成保暖的衣料,尤其是羊肉,如果數量夠多,對於缺少糧食的大明百姓來講,是很好的高蛋白的補充,羊奶也是營養價值豐富,對於缺少營養的孩童,羊奶足可使他們的身體強壯起來。

至於和蒙古人交易的商品,除了茶葉、布匹、瓷器、成品藥劑以外,在摸清交易的蒙古人數量以後,經過計算,糧食也可以按每人每日的定量酌情供給,保證他們在肉食以外還有穀物的補充,但數量一定不能多,餓不着就行,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讓蒙古人不會因爲饑荒而來大明搶掠。

在崇禎的計劃中,除了塞外邊貿以外,還有海貿這條更加寬廣利潤更加豐厚的商路。由於自家並沒有合適的從事海貿的人選,所以還需要動用錦衣衛的力量,道江南、福建、廣東一帶尋找有野心,有經驗和魄力,更有精明的頭腦和眼光,但本錢太小的商戶,讓其作爲代言人出面,考察好線路,招募人手,皇家作爲投資人出資,購買商船和商品,所獲利潤三七分成,這種合股的方法應該有很多小商戶願意。

乾清宮昭仁殿內,崇禎正在召見陽武侯薛濂、宣城伯衛時春,歷史上的二人都在崇禎上吊以後自盡殉國,屬於值得託付的忠臣,自該得到重用和利益分潤。

薛濂祖籍陝西韓城,其祖上遷居沾化薛家島,陽武侯的爵位是當年靖難之役時,追隨永樂皇帝從北打到南,爲朱棣奪取政權立下汗馬功勞的薛祿博取的。

朱棣登基後,對一班跟隨他的忠臣良將大肆封賞,薛祿因戰功卓著,一生征戰未曾敗北,且對朱棣忠心耿耿,所以得封世襲陽武侯,傳至薛濂已歷十三代了,但薛家對皇家的忠心始終未曾改變。

衛時春的祖上雖也是歷代官身,但家族中未曾出現過驚才絕豔的人物,直到景泰年間,時任五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的先祖衛穎,因在奪門之變中立下大功,被英宗封爲世襲伯爵,至今已是七代。

崇禎笑着開口道:“薛卿,朕聞坊間傳言,俱言卿勇略過人,日常喜讀兵書,頗有乃祖靖難之時的風采;當下時局動盪,官軍剿賊日見乏力,朕今欲重整京營,待其成軍後分一部往中原剿賊,卿可有何建言欲與朕知?”

薛、衛二人聞言心內都是一驚,二人雖一直未曾掌兵,但因爲祖上都是行伍出身的緣故,與軍中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也有親信人等在京營中擔任職務,所以對京營的瞭解還是比較詳細的。

京營向來掌握在英國公張家和成國公朱家的手裡,因英國公張維賢年老體衰,不能視事,所以現在提督京營三十萬人馬的是成國公朱純臣,依仗成國公一系兩百年來與軍隊錯綜複雜的關係,成國公一系的將領牢牢把控着京營的各級實權職位,皇家的京營實際上已經成爲朱、張兩家的私人隊伍。

崇禎自是知道,在歷史上李自成打進京城,皇帝上吊之後,成國公朱純臣和提督京營的襄城伯李國楨打開內城門跪降流賊,在史書上留下了恥辱的一筆,對這兩個有奶就是孃的,世代享用大明榮華富貴,最終卻是迅速改換門庭的勳貴,崇禎的惡感相當強烈。

京營對外號稱三十萬人馬,據錦衣衛通過各種手段調查得知,實際兵員只有三成多一點,也就是說,多達二十萬人馬的糧餉被朱、張兩家及其手下吃進自家肚子裡,按朝廷每月每人下撥七錢銀子的餉銀計算,單單這二十萬人的空餉,每月就近十餘萬兩,一年下來就是一百五十萬兩以上,當然,朝廷財政窘迫,不會按月實額發放的;如果算上其他軍資,比如刀槍銃炮,銃子火藥,盔甲帳篷,旗幟號衣,鹽菜醬醋等等,都是按人數下撥到軍中的,這些物資到賬之後,許多物資會被轉手倒賣出去,當初盧象升在河北籌建天雄軍,就是當地士紳籌措銀兩,然後從京營和兵部倉庫買來的兵器。

剩下的十萬左右的實際兵員,老弱佔據相當大的部分,更有許多京師中的土著混跡其中,這些油滑之輩,仗着世代居於京城,家中雖不是大富大貴之輩,但與各級中下級官員將領混的甚熟,平日裡遊手好閒,好吃懶做,所以就託了數層關係,混入軍中,領取每月的餉銀混日子,這樣的士卒,哪有什麼戰力,遇到真槍實刀的戰鬥,結局只有一鬨而散,崇禎八年護送王昺前往鳳陽祭奠皇陵的京營士卒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三百章 證據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十五章 譁變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
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戰第三百章 證據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十五章 譁變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議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務支出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