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

在崇禎九年離開離開天津衛碼頭後,方以智和鄭芝鳳率領的船隊,在僱請的葡萄牙船長和水手的駕駛下,掉頭南下,並於二十天後駛入了中國南海,沿着當年鄭和下西洋的路線一路向西行駛。

由十艘大船組成的船隊航行近兩個月後,穿過了馬六甲海峽,駛入了浩瀚無邊的印度洋。

在經過了這兩個多月的船上生活後,船隊中四百名錦衣校尉以及數百名皇莊收留的孤兒,還有幾十名負責照料這些孩童的太監,從最開始滿是興奮和激動的心情,到現在的後悔和想家,大部分人的情緒已是完全翻轉了過來。

船隊在大明沿海航行時,由於風浪較小,這近千人的隊伍中只有少數出現了暈船的現象,其餘的大部分人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後來在泉州港補充過物質後,方以智還讓衆人上岸休息過一個時辰,大夥兒的心氣還是很足的,都對未知的世界充滿好新鮮和好奇。

但是在進入南海之後,風雲突變,在經歷過一次風暴洗禮之後,雖然船隊安然無恙,但八成的人已是嘔吐的站立不住了,很多人內心的恐懼感也開始加大。

好在自那之後的航程還算安穩,沒有再遭遇到太大的風浪,暈船的人很快便恢復了正常,原本的擔心和害怕也在逐漸消失。

進入印度洋之後,壯麗無比的大洋景色再次讓人們重燃鬥志,看到碧藍如洗的天空下,一望無際的藍色海水,水面上不時躍起的各種不知名的魚類,不管是錦衣校尉還是那些孩童們都是雀躍不已。

在葡萄牙船長請示過方以智和鄭芝鳳後,船隊在馬尼拉港再次停靠休整,並補充後續的淡水以及其他生活物資。

馬尼拉港的西班牙人對這隻大明船隊的到來表現出了深深的敵意,也就是在看到船隊懸掛的鄭家認旗後,才勉強同意船隊暫時停泊修整,隨後總督府便派來武裝士兵監視着船隊,並禁止無關人等上岸休息,鄭芝鳳一怒之下本待下船與其理論,但被方以智給制止住了。

方以智的理由很簡單,他們此行的目的不是來和別人幹架的,到達歐洲,並把聖上交代的差事完成纔是最緊要的,至於西班牙人的這種無理舉動,等回返後上稟即可,相信聖上和朝廷自有論處。

在花費了比別人更高的價格補充完給養後,船隊只在馬尼拉港駐留了四個時辰便拔錨起航,再次駛入了廣袤無垠的印度洋。

遵從朱由檢的旨意,除了正常的靠岸補給外,方以智和鄭芝鳳並未在沿途的小國多做停留,沒有像當年的三寶太監一樣到處宣揚大明的強盛和文明,他們只想着後面還有更重要的使命需要完成。

如果順利完成皇帝交辦的差事,他們的名字將會如三寶太監一樣,被銘記在青史之上。

因爲他們即將走的是在華夏曆史來說,一條前無古人的道路。

一百多年前三寶太監下的其實是南洋,而他們將會比前輩走的更遠,這次他們纔是真正的下西洋。

方以智和鄭芝鳳年齡相仿,因爲這次從未想到的任務,兩個平時素未交集的人走到了一起。

如果不是朱由檢穿越過來,在前世的歷史中,別說共事了,兩個人根本都不可能知曉對方的名字。

在經過最初時的互相輕視和禮節性的客套後,隨着時間的延長以及航路上的寂寞枯燥,同在領航船上的兩人之間,接觸和交流也慢慢多了起來。

在意外的得知,自己身邊這位舉止沉穩、儀表堂堂、舉止不凡的年輕人,居然是湖廣巡撫這種一方大員的公子後,鄭芝鳳在驚訝之餘,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他自幼便生活在海上,成人後一直跟在鄭芝龍身邊,稍大後自領一軍參與到各種火併和廝殺中去,對於海上的各種複雜情況自然是熟悉無比。

鄭芝鳳心裡明白,這種數萬裡的遠航全看個人的運氣,稍有不慎,很可能就會葬身於茫茫大洋之中。

這次的出訪本來他是可以拒絕的,但是在王承恩關於大哥的爵位是他兒子繼承的言論過後,經過一番內心的掙扎和思慮,鄭芝鳳決定搏一搏,看看能不能給自己最疼愛的幼子留下一份永世可享的榮華富貴,同時也向鄭芝龍證明,離開自己這位大哥,他鄭芝鳳也照樣能混的風生水起。

正是抱着這種複雜的心態,鄭芝鳳才慨然應命,接下來這個九死一生的差事。

從這幾年在京師的所見所聞來看,今上待臣下仁厚這說法已經被大多數官員所認同,只要自己能夠平安歸來,並將皇帝所希望的事情辦成幾件,封爵之賞有很大的希望。

可是令他感到奇怪的是,以方以智的家世和舉子身份,明明可以拒絕被徵召,可他偏偏要接下這份差事,甘冒奇險遠航歐洲,這種品性的貴公子在大明可真是十分地罕見。

隨着兩人溝通的加深,鄭芝鳳對這位翩翩佳公子也是越來越佩服。

方以智敏銳而冷靜的思維以及博學多識。讓鄭芝鳳對他的評價越來越高,甚至生出了讓小兒子拜這位大才爲義父的想法,不過在考慮到兒子已經有一位東廠掌刑千戶的義父後,這才把念頭收了起來。

方以智起初在得知鄭芝鳳的身份後,心裡便自然而然的產生出輕視和鄙夷的想法,對於形同割據的鄭氏集團,他也有所耳聞,在他的眼中鄭家不過就是海盜強梁而已,這種遊離於朝廷之外的勢力應該被清除,而不該被皇帝所信賴。

不過在接觸和溝通交流一段時間後,方以智對鄭芝鳳的印象逐漸發生了轉變,尤其在得知鄭家一年多來給朝廷大量捐輸糧米,力助朝廷撐過難關後,方以智對鄭家這種俠義的行爲表示了極大的肯定。

仗義每多屠狗輩。

雖說鄭氏的出身令人詬病,但他們的行爲卻比衆多衣冠禽獸、羽扇綸巾之人強出數倍,實屬值得大力弘揚的義舉。

自此之後,兩人之間的關係迅速升溫,而善於交際的鄭芝鳳也是處處刻意以方以智爲尊,經常向他討教對當前局勢的一些看法,並從中獲益良多。

在離開馬尼拉後,船隊繼續沿着印度洋東岸向西航行,大概繼續前行了半個月之後,葡萄牙船長帶着通事找上了方以智和鄭芝鳳,申請嚴峻地告知兩位明國官員,希望他們通知船隊其他人員,用繩索將自己捆在船艙之內,平時一律不得踏上甲板。

再過兩天,船隊即將通過常年巨浪滔天的風暴角(好望角),所有人是生是死,全在接下來的這幾天。

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三十章 預謀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十六章 平叛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五章 皇莊1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二百章 客戶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
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三十章 預謀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十六章 平叛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五章 皇莊1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八百一十七章 鐵炮火銃對射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七百一十三章 議定出兵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檢下了狠手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十一章 勇衛營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四百零三章 慘敗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二百章 客戶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輔的兒子就是不一樣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