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

崇禎九年入春以後,京城到昌平之間的官道上突然熱鬧起來。田地裡勞作的農戶們,時常看到一隊隊的騎兵和步卒往來於兩地之間。

進入夏季之後,這條道路上設立了三道關卡。所有從南往北的行人商賈都要通過嚴格的檢查方能通行,並且只能到昌平爲止,再想途徑昌平往北禁止通行,因爲昌平北門業已封閉。

兩萬多人的縣城裡來了數百名錦衣衛,幾人一組,挨家挨戶訪問篩查。包括周邊的鄉村,重點是商人,尤其是行商。

這是崇禎考慮到歷史上滿清善於用間,爲以防萬一,讓駱養性調遣錦衣衛採取的一次清理行動。

清理結果證明,崇禎多慮了。

在當時的大明人眼中,建奴就是茹毛飲血,兇惡殘暴的蠻夷之輩。

崇禎二年的己巳之變,清軍攻陷香河、順義等數座城池,昌平並未遭受兵災。雖然建奴大獲全勝,兇名更勝,但絕大多數大明子民都認爲他們和韃子一樣,是一羣沒開化的強盜而已。

現在皇太極雖然已經自立稱帝,改國號爲清,但這件事並未引起多少人關注。你一個強盜頭子,沒事來搶一把就算了,居然還做起了皇帝,等我大明遣百萬大軍前往遼東,你這個山大王早就落荒而逃了,這種思想在當時的大明佔據了主流地位。

大明人依舊是驕傲的,依舊看不起偏居遼東的野蠻人,所以建奴想收買明人爲間,幾乎是不可能之事。再加上大明嚴格的戶籍制度,想往這邊派間也幾乎是不可能的。就像想在一樣,只要你沒有身份證,打工都沒人要你。晉商範永鬥等人開始也只是與建奴做生意,給他們走私朝廷禁止的戰略物資而已。只是財帛動人心,在想將利益最大化的貪心下,才逐漸開始給建奴提供各種情報。

在得到錦衣衛的報告後,崇禎隨即下令兵部,調派六門紅夷大炮前往昌平,分置於北門兩側城牆之上。

每門重達兩千餘斤的紅夷大炮,在耗費了數百民壯十天時間方纔安裝到位。

這種經過湯若望改進的大炮,能夠發射五斤重的彈丸,有效射程一千餘步,最大射程可達近兩千步。當然了,那種射程下的彈丸,殺傷力已經急劇減弱。

建奴自居庸關破口而入後,要想繼續南下騷擾京師一帶,昌平是必攻之地。

到時勇衛營將在北門外八百步的距離列陣迎敵。

崇禎考慮到這是勇衛營第一次與戰力強悍的建奴作戰,爲保險起見,還是要有炮火爲其提供掩護最好。勇衛營的第一仗不容有失,否則將產生一系列的嚴重後果。

蜿蜒曲折的萬里長城,在京城東北方向數百里的四海冶所,向西延伸出一道邊牆,這道把整個順天府環繞在內的邊牆,長度接近千里,經過天津三衛後在渤海邊才收了尾。

由於年久失修,邊牆很多地方已經殘破不堪,守衛也日漸懈怠。

居庸關位於昌平以北四十里的峽谷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由延慶衛的一個千戶所鎮守。

由於多年未見烽火,加上糧餉短缺,延慶衛的軍戶大量逃亡,駐守居庸關的千戶所如今只剩了不到百名老弱衛所兵。

山裡特有的清涼驅散了夏日的暑熱,半夜裡甚至還要蓋上薄被。

年近五旬的衛所兵張老三有起夜的毛病,每晚都要起來數次去解手。同伍的幾個人譏笑他,說他是因爲打了一輩子光棍的緣故,張老三也認爲他們說的沒錯。

衛所軍戶太窮了,哪家小娘子願意嫁給一個衛所兵?糧餉拖欠許久,一年發不了幾次。吃了上頓沒下頓,一年也見不到一點葷腥。張老三有時心想,就算有瞎了眼的小娘子想嫁給他,他也絕不答應,不能害了人家啊,這輩子就這樣了。爹孃死去多年,自己唯一的妹子嫁給了昌平一個做小生意的商販,小日子還過的去。有時會託人送來幾斤米麪和鹽巴,並帶來口信,自己兩個外甥都十幾歲了,妹子和妹夫商量過,等過幾年他還沒娶上媳婦,就過嗣一個給他養老送終,總不能讓老張家絕了後不是?

一想到自己將來也有了兒子,張老三心裡就美滋滋的,終於有臉去地下見爹孃了。要不然他下去之後,爹孃問他:俺的孫兒孫女在陽間過的咋樣啊?他張老三怎麼回話?

前段時日也不知怎了,有一隊盔明甲亮的騎兵突然來到了他們幾個人駐守的墩臺。一名年輕英武的哨管帶着幾個人查看了幾處墩臺之後,對張老三幾個人交代道:近期要小心一些,夜裡要提防建奴越牆搶關,晚上定要輪流值哨。臨走時還給他們留下了一袋白麪,一塊豬肉和一小袋鹽。

衛所兵們已經記不得多久沒見到有生人來過了,這次來的還是看上去威風凜凜的官軍。雖然人家沒說是什麼官軍,但清一色的高頭大馬,盔甲一看就是鐵質的,一個個都是面朝着天走路,根本沒把他們幾個當回事。只有那個將官說話很和氣,交代完留下東西后官軍就走了。令張老三奇怪的是,那個哨管臨走時複雜難明的眼神,既有憐憫和尊敬,又有悲壯和昂揚的鬥志,那個眼神張老三一輩子忘不掉。

這日丑時剛過,張老三又憋醒了,睡得最香甜的時候起夜,張老三自己都嫌棄自己,有時恨不得把那根東西剁了去。反正有後代了,留着它有鳥用?

他睡意朦朧的起身,腳伸到炕下搜尋着草鞋,試探幾下後,終於找到。他摸起炕頭的短袍披上,撒拉着草鞋走出了睡覺的墩臺,尋着往常慣用的垛口,扯開犢鼻褲衝着牆外開始發泄。

月亮突然從一片烏雲中跳了出來,將黎明前的黑暗照的通透無比。

張老三突然似有所感,微眯的雙眼猛地睜開,邊牆外的崎嶇山路上,一條長長的隊伍正在向邊牆逼近。

張老三頓時尿意全無,全身汗毛倒豎,冷汗順着脊背流了下來。敵襲!是建奴!那名哨管的話語彷彿就在耳邊響起!

他急忙探頭向邊牆下望去,在他左側幾十步外的邊牆下,數十道人影正在奮力向上攀爬,前面幾人還有幾步便要登上城頭!

怎麼辦?!自己想要溜掉並不難,建奴並未發現自己,只要他順着城牆往頂端跑,然後尋着一塊殘破的缺口翻到牆下,躲進茂密的樹木當中,等到建奴遠走他再出來,逃得性命並無問題。

可是墩臺裡還有三人,趙狗子、大鬍子和孫三才。

趙狗子才十八歲,爹孃剛給他定下一門親事,是本衛許家的閨女。定親那日,張老三隨了五個銅板去吃了喜酒。延慶衛已經很久沒人定親成親了,年輕的基本都逃往外地,只有少數人還戀着這個祖宗世代生活的地方,平日裡就靠着操持邊牆內的田地勉強度日。

大鬍子、孫三才和自己一樣,都是老光棍,年歲比自己小一些,也是靠着那點時有時無的糧餉度日,三人都是光着屁股一起長大,幾十年的感情了,說是親如兄弟越不爲過。

趙狗子去年剛來的墩臺,也是接了父親的班。糧餉雖然拖欠,但畢竟一年還能下發幾次,也算是個進項,軍戶哪有別的出路?

自己不能就這麼逃了!

張老三腦子裡瞬息間浮現出若干人的容貌身形。

妹子和妹夫還在身後的昌平!建奴破關而入,昌平要是毫無防備下,肯定會遭殃!

自己的兩個外甥,其中有一個會是自己的兒子!

俺死了不要緊!俺不能絕了後!

自己救不得趙狗子他們了!等到了地下相見,俺會給他們下跪磕頭!

張老三猛地轉身,向山頂的烽火墩跑去,墩裡堆放着大量的薪柴火油火鐮火絨,自從那名哨管叮囑後,張老三每天都要去檢視一遍。只要點着了,漆黑的夜空中數十里外都會看的清楚。

已經登上垛口的清兵發現了正向山頂狂奔的張老三,兩名清兵悶頭向他追來。

張老三撒拉着草鞋跑的不快,兩名清兵正在迅速拉近與他的距離。

張老三奔跑中將草鞋甩向一邊,邊跑邊高聲喊道:“敵襲!敵襲!”

寂靜的夜空中響徹着張老三的聲音,墩臺裡熟睡的趙狗子等人從夢中驚醒。

離烽火墩還有不到百步了,張老三鼓足力氣奮力奔跑,將本來已迫近至三四十步的清兵逐漸拉開。

一名清兵站住腳步,大喘幾口後調勻呼吸,擡弓搭箭向張老三射去。

張老三大口大口穿着粗氣,眼見的烽火墩近在眼前,突然背心一涼,一隻利箭射中他的後背後扎進了他的內臟中,建奴的重箭勢大力沉,殺傷力驚人。

巨大的衝擊力將他向前帶出數步,張老三幾乎就要撲倒在地。

自己就這麼死了嗎?

小時候爹爹將他抗在肩頭,去昌平縣城看花燈的一幕出現在他的眼前。

自己風寒發熱,燒的迷迷糊糊時,孃親哀傷的眼神出現在他的眼前。

妹子捎信來說把大外甥過嗣給他時,他開心的像個孩子般的場景出現在他眼前。

不!自己不能死!還沒點着烽火!妹子一家就指望着烽火活命!

張老三大口大口吐着鮮血,鋒利的箭頭已經射穿了他的肺葉,他快要喘不過氣來了。

他張口極力往胸膛裡吸着氣,發出嗬嗬的聲響。

親人們的臉龐逐一浮現在眼前,張老三驀的向前竄去,轉瞬間跑進了十餘步外的烽火墩裡。

他的思維已經逐漸開始模糊,但還保留着一絲清醒。他奮力將墩門關上,還不忘插好門栓。

火鐮火絨放置的地方他再熟悉不過了,幾十年的駐守,這一段邊牆的一草一木他都熟知。

腦子裡已經接近空白了,張老三摸到火鐮和燧石,委頓於地,下意識的擦出幾點火星,引燃了薪柴堆裡大團蓬鬆的火絨。

他側身倒地,眼神逐漸渙散,全身的力氣正在迅速消散。

追趕而來的清兵正在用力踹門,陳舊的門栓再幾下就要脫落,

幾十年在腦海中形成的潛意識,讓張老三用盡最後一絲氣力將微弱的火苗吹燃,淋着火油的乾燥柴堆猛地燃燒起來,明亮的火光迅速照亮了夜空,張老三看到了爹孃將自己摟入懷中。

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三百章 證據第二章 駱養性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六章 皇莊2
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四百一十章 彈幕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規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二百八十四章 設想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軍的秘密武器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六百五十三章 歐洲人與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六百零八章 又發財了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三百章 證據第二章 駱養性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六章 皇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