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

“哼哼,洪太這是撞得頭破血流才知道疼了?求和?你覺得依現下之情勢,朝廷會放着落水狗不打,反倒是和你清國議和?洪太未免小瞧天下英雄嘍!不過,你家主子倒也真是個人物,事到臨頭果決的很,只可惜晚了一些啊!”

漆黑的夜色下,錦州城內燈火斷絕,自戰事一起便開始宵禁的街道上空空蕩蕩,只有一隊隊披甲執刃的巡哨穿梭於城內各處。

整個城中只有數處宅院內有光亮透出,其中一處便是祖大壽後宅的書房。

當日傍晚時分,祖大壽接到了建州欲遣使入城,與祖帥商議重大事由的通稟後,本待斷然拒之,但架不住祖大樂、祖大弼等人的輪番勸說,無奈之下答應等天黑之後見見來使,看看皇太極又有何新花樣。

申時左右,錦州城上縋下一個竹籃,建州使者李率泰被拉上了高大的城頭。

在李率泰陪着笑臉將來意簡單說明以後,祖大壽一臉不屑的冷笑道,一旁的祖大樂、祖大弼和祖澤溥也是一臉不以爲然的神情。

清軍主力在南線大敗而歸,現在正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錦州以南只留下了少數機動性強的騎兵監視鬆錦明軍動向,整個大營向北後移了二十里之多,這種姿態表明,清軍內部已經出現了巨大的分歧。

雖然錦州軍一直龜縮於城內,就連洪承疇率部出擊堵截清軍的行動也未參與,但這不代表祖大壽對外界的消息一無所知,尤其是清軍數支人馬陸陸續續撤回到鬆錦之後,有關連場大戰的各種各樣情報陸續傳到了城中。

隨着孫傳庭、秦良玉率各路明軍進逼而來,當前的局勢已經非常明朗了。

“祖帥此言差矣!我大清此番雖是受挫,但並未傷了根本!此次南下,我大清並未動用全力,其意也不過是尋求些許糧草物資補我大清缺失罷了。我皇之所以上表求和,無非是不欲使兩國生靈塗炭,免生更多之仇恨而已。

在下奉命先入錦州說項,也是我皇爲祖帥設身處地考慮後纔出此策略,實是因我皇深惜祖帥之材,恐祖帥大禍臨頭而不自知之故!

其他不言,在下只想問一句:月餘以來,祖帥於錦州城內坐擁重兵而作壁上觀,此戰之後,祖帥覺明廷會對祖帥之作爲視若不見乎?明軍重兵北上,難道只爲與我大清決一死戰?若我軍退卻之後,遼西上下於大軍在側之情勢下當如何自處?

假途伐虢之典祖帥豈能不知?所謂脣亡齒寒,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此間道理,還望遼西上下三思啊!”

李率泰的話不可謂不歹毒。

除了前面那段打腫臉充胖子,醉死不認酒錢的言語之外,最後這一段誅心之言就像利刃一般扎進了在場幾人的心裡。

李率泰講出這段話之前,祖大壽等人並未意識到這些。

在他們的眼中,朝廷重兵齊聚關外,爲的就是想將八旗兵重創在鬆錦一線,經此一役後,使得八旗在十到二十年內再也無力寇邊搶掠,之後朝廷會藉機大規模減少遼西的糧餉開支,或者乾脆派員覈查,實兵實餉,往後再想撈油水就得再想別的辦法了。

但他們從來沒有認識到,朝廷也許會藏着將遼西上下一網成擒的的狠毒之策,如果真的出現那種狀況,他們又該如何應對?

是聽從聖旨,還是率兵反抗,抑或是在迫不得已下與八旗聯手抗明?

第一條絕對不行。

遼西軍頭們費盡心力才掙下如此家業,如果一道聖旨下來,衆人乖乖地交出軍權,那可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了,不光是積攢下來的鉅額財產會被相關人等吃抹乾淨,就連自家人的性命能不能保住還是兩說。

第二條路也不好走。

多年以來,遼西大軍在對陣八旗時一直處在絕對的下風,在衆多遼西軍卒眼中,八旗就是天下無敵的象徵,所謂的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其實就是從遼西傳出去的。

可是強如八旗這樣作風勇猛地軍隊,在朝廷大軍面前也是敗的如此乾脆,最後大軍竟然是以不惜命的方式才僥倖逃回,那他們孱弱的遼西軍隊又如何是官軍的對手呢?

更重要的是,假如他們煽動兵變,那就等同於造反了,在失去大義的名分下,遼西軍有多少將官士卒願意跟着他們造反呢?

恐怕到時也就指望各人手下的家丁,那種東拼西湊起來的隊伍,怕是一戰下來就十不存一了。

與八旗聯手抗明?那就是公開扯旗造反了。

這一條不說祖大壽等人接受不了,就算他們願意,那些家丁們聞訊後很可能就會鬨堂大散。

與八旗交戰十餘年,遼西上下哪一家沒有親人死在八旗的利刃之下?

這種血海深仇很難去彌合,要是他們突然之間宣佈聯手八旗與大明爲敵,哪怕平時糧餉豐厚、待遇極高的家丁們也會一片譁然。

別看遼西軍畏敵如虎,有不少人也經常與建州做着私下的生意,但這些並不代表他們願意與八旗成爲自己人。

祖大壽有些煩躁的揮了揮手,祖澤溥上前肅手有請,李率泰站起身來,衝着祖大壽等人拱了拱手,然後神態從容的轉身向房門走去。

他知道剛纔自己一席話已經成功的在祖大壽心裡釘上了一枚釘子,遼西上下做出何種選擇就不是他能左右了,但願其中能有讓大清利用的地方。

“大哥,李率泰適才所言雖是有誇大之嫌,可咱們也不得不防啊!一旦讓他說中,咱們可就結局難料啊!”

看到祖澤溥將李率泰送出門後轉身進屋關緊了房門,祖大樂率先開口道。

“大哥,你覺着李率泰之斷有無可能?會不會是建奴挑撥離間之計?我部乃是奉洪亨九之命緊守錦州,並非有懼敵之意啊!將來若是朝廷追究坐視友軍勢危之事,我等大可以拿此說事,未奉上命私自出兵可是朝廷定的規矩,這道理走到哪都說得過去!”

“這事現下不好說!待某尋空去那孫白谷處試探一番再說!澤溥,明日你便將李率泰連人帶信送至官軍大營,就說哨探擒獲建奴探子一名,順便帶上幾支上好山參送往洪亨九處。此人雖是心機深沉,但處事圓滑,不願輕易得罪人,他若是能及早康復,應該能爲我遼西說上幾句好話!

之後你攜重禮去往關內找孫承宗孫閣老,將我遼西苦衷傾訴與他,拜託其爲我遼西上下在皇上面前說項!我等俱爲孫閣老一手拔擢之人,香火情從未斷絕,加之孫閣老資歷威望俱在,料皇上應該能給幾分面子!你們幾個聽着,今晚之事不許泄露半分,各人爛在心裡便成!”

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三百章 證據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一百章 心安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十六章 平叛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四章 洪承疇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九十六章 心思
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三百章 證據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一百章 心安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險中求第八十三章 訛詐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訪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險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五百五十七章 終成眷屬、賜銀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十六章 平叛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四章 洪承疇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九十六章 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