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進

青州知府宋政遠在與府衙同知、通判等幾位主官商議一番過後,考慮到事情的特殊性,以及耽誤工期帶來的不良影響,遂一致同意,派遣李建業前往淄河水庫工地,作爲臨時主事,負責主持水庫修建等全面工作。

李建業這次看準機會挺身而出,就是想尋求在這項大型水利工程中立下功勞,以便有機會擺脫吏員的身份,從而一躍成爲朝廷經制官員,讓自己的家族成爲官紳階層,爲此,在青州府頗有勢力地李家也是下了不小的本錢。

朝廷選官制度早就有了鉅變,這是衆所周知之事。

衙門中的普通吏員如果在政務處理中表現出衆,只要活得上官首肯,在層層上報和審覈之後,是有極大希望獲取官身的,這也是各地官府中的能吏一改以前慵懶散的作風,極力表現才能的最大動力。

朝廷新規實施數年來,青州府下轄兩州八縣中,已經有三名各房吏目,憑藉自己在某項政務中的突出表現獲取了八品到七品不等的官身,這種成功的事例更加激發了像李建業這種家資頗豐、但卻並非官紳階層的吏員。

但是,想要讓家族邁入官紳階層,能力是一方面,機會也是相當重要的。

李建業雖然因祖傳技藝在身,精通大小水利土木工程的設計與施工,但卻一直苦於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因爲青州府這幾年並沒有什麼大型水利工程開建,平時各州縣頂多就是修個水渠、挖個稍大些的塘壩蓄水之類的,這些技術含量太低的工程根本用不到專家來知道,當地官府工房就給辦的明明白白的,李建業想立功都沒得機會,這也讓年近四旬的他鬱悶也不宜。

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

就在李建業越來越失望的時候,淄河水庫經朝廷批准開工了,並且工程量十分巨大,初步預算的話,整個工程至少需要三至四年的工期,這期間保不齊就有什麼機會。

果不其然。

工程剛剛開始兩個月就因意外被迫停止,而這個意外恰恰是李建業最希望看到的。

活該李家祖墳冒青煙,各種機緣巧合之下,終於輪到李建業閃亮登場了。

在獲准全面主持工程施工任務後,李建業帶着幾個同樣精擅水利工程的堂兄弟連夜趕到數十里外的淄州府衙,在第二天與州衙主官們取得聯絡並拿到相關資料圖紙後,不顧旅途勞頓,當即趕赴施工現場進行勘察。

由於工程已經停下了近十天的工夫,駐留在工地的萬餘青壯勞力每天的吃喝嚼用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而因爲沒有接到上峰遣散的命令,淄州府衙也不得不從庫房中拿出糧食物資供應這萬餘勞力,雖說不幹活的日子不用支付銀錢,但糧食物資的消耗也讓淄州衙門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就在州衙倉房眼看支撐不了數日,州衙已經向青州府衙去函詢問到底如何處置,順便再索要錢糧之際,好消息終於來了。

李建業的到來讓淄州主官們鬆了一口大氣。

畢竟這萬餘人聚在一起,要是一旦糧食供應不上,工地上再出現什麼意外,這麼多人以出事就不是小事。

現在州衙的衙役捕快早就被派去工地巡視,州衙主官們也是輪流每人去工地值守三天,就是爲了防備出現不可控之事,真要有什麼意外發生,那他們這官帽子可就難保了。

停工近十天,萬餘無所事事的青壯民工已經出現不穩的跡象,打架鬥毆等小事件屢屢發生,很多人吵嚷着要返回家中,要不是有拿着武器的快班捕快們強力壓制,再等上幾天,說不準真的會發生不測之事。

李建業等人在花費半天時間,對照圖紙勘測現場後,當即與值守的州衙主官商量一番後,將青壯們召集到一起當衆宣佈,工程即時復工,所有各村帶隊的里長工頭照原方案帶隊開始施工。

爲了激發士氣、穩住人心,李氏家族特意拿出上百銀幣,購買了百口肥豬,幾十只肥羊,安排家裡的管家帶着十幾名僕從將牲口趕到工地上,並在復工當晚宰殺後供施工青壯們食用。

此舉果然奏效。

在大吃一頓後,青壯們精氣神迅速恢復到原先那種良好的狀態,從第二天上工後也是個個幹勁十足,這種狀況也讓連日來神經一直緊繃的州衙人員徹底放鬆下來。

李建業在復工後去往各處工地巡視中發現,青壯們使用的推車裝載土方太少,這就導致從挖土裝車,一直到把土方運到壩基,大部分的時間都耗費在中間的路程上,長時間累積下來,工程的進展速度極慢,工期將會比預計的還要延長許多。

在經過幾天的思索考量後,李建業拿出了一張現用推車的改進圖,將其交到來工地巡視的淄州知州王家方手中,後者當即拍板,安排人手立刻拿着新型手推車的圖紙,回州衙組織人手,找到材料後馬上開始裝配試製。

這種新型推車其實很簡單,就是將現在的推車車架加寬,車輪還是一個,但車架加寬後,運土方的垛簍從一個變成左右兩個,並且在推車的前部裝上一塊木製擋板。

沒過兩天,新造的兩臺手推車便送到了工地上,李建業特地吩咐找了一名膀大腰圓的壯漢,一名瘦弱矮小的普通青壯,兩人分別用新推車進行裝運實驗,結果是出人意料的好。

那名壯漢使用新型推車,一次可裝運千斤左右的土方,那名普通青壯也可裝載六七百斤之多,這比之前那種單個垛簍、最多裝載三五百斤的舊式推車,效率提高數倍,並且平衡感更好,裝載土方雖多,但比從前行走起來更加穩當。

王家方見狀大喜。

他立即吩咐下去,州衙拿出銀錢,組織人手大力生產新型推車,並準備回到衙門後,將這一新的生產工具往上呈報,在給李建業邀功的同時,也讓自己的名字出現在朝堂大佬的視線中。

在沒有機械化的時代,任何新型生產工具的誕生,都是對生產力的極大推動,這可是大功一件。

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四章 洪承疇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
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四百八十一章 錯誤的排陣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五百章 戰報及善後方案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銃手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殺無赦!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論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四章 洪承疇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三百七十章 壯烈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