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齒、毆打官差

這名書生模樣的人慷慨激昂講說一番,圍觀者們大多數不知詳情,所以並未有人出身誇讚,不過他這副爲民做主的姿態倒讓朱媺娖對他的好感大增,心裡立刻打定主意,要是此人遇上麻煩,自己說不得要幫他一把。

因爲她知道自己父親從來都是講究讓利於民,絕不會無故弄出什麼名堂從民間斂財,剛纔這名書生口中的什麼費,聽上去應該不是父皇的主意,但是事情的前因她並不清楚,加之這幾名衙差好像顧忌這名書生的身份,至少不會對他動粗,所以還是先看看事情的進展再說。

“這位錢公子莫要亂扣帽子,宛平縣當然是歸屬朝廷治下!

正是因着替朝廷打算,我們縣尊老爺纔想爲朝廷減輕負擔,這徵收的附加費用,也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錢公子既是週報採編,那也是屬於朝廷經制官吏,與我們縣尊大老爺份數同僚,怎地在此事上反倒與朝廷唱起對臺戲來了?您就不怕上官知曉後降罪與你不成?

錢公子,您也是吃朝廷俸祿之人,可您今日這行舉,怕不是標準的白眼狼吧?”

爲首的那名衙差約麼四旬左右的年紀,從說話的腔調和縝密上看得出,定是在衙門裡供職多年的積年老吏,語言組織能力破強,一番話軟中帶硬、夾槍帶棒,把這位錢公子扣過來的大帽子反扣了回去。

最後那句話諷刺意味頗爲濃厚,暗指錢公子有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之嫌,要是這名堂落實了,那這名錢公子的上官就算嘴上不說,心裡也會厭了他。

“錢某行事向來光明正大,何懼小人妄言!

報社主編舜水先生一再對我等申明,報社採編要以手中筆鍼砭時弊,以促朝廷改舊出新,使天下萬民共享盛世之惠,但凡於民有利者,報社諸人務必據理力爭,不須畏懼任何強權壓迫!

某所料不差的話,今日所謂附加費用乃宛平縣擅加,此舉有違聖上及朝堂諸公與民生息之本意,以某看來,這纔是與朝廷唱對臺戲!

今日你宛平縣可以擅加某項費用,那明日香河縣也可無故施加某筆款項與庶民身上,若天下州縣羣起效仿,不言庶民之苦,只言聖上及朝廷之權威,今後誰還放在眼中?

你等今日所爲,是生怕天下黎庶不亂否?”

那名錢公子絲毫沒有被這名衙差的話語嚇到,反而是再次祭出一頂遮天大帽,兜頭蓋臉衝着這名衙差頭上扣了下來。

“好一張利嘴!

你一個小小的報社採編,論身份尚不入流,就敢強行出面阻撓朝廷公務,若是今日被你得逞,那朝廷之威還有誰害怕?朝廷政令還能暢行天下嗎?

本官看在朱舜水之面勸你一句,速速自行離開此地,莫要自誤,否則本官將以妨礙朝廷公務罪之名將你逮入牢中!

現下告知你,本官乃宛平縣主簿郭鬆年是也!”

就在那名積年老吏被伶牙俐齒的錢公子懟的無言以對時,一名身穿青色官袍、上繡鸂鶒補子的官員在幾名衙差的簇擁下,分開人羣出現在場地中央,隨即逼視錢公子雙眸,以極爲嚴厲的口氣威脅道。

“啓稟殿下,事情已經打探清楚了,凡是在宛平縣界內夜市經營着,除卻繳納正常商稅外,另外還需按照每月所得,每四十徵一,上繳管理雜費!”

就在這名官員出場、全場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的同時,那名其貌不揚的校尉來到朱媺娖身側,施禮之後小聲將事情原委做了簡單彙報。

“這位郭主簿開口就將此事與朝廷威信牽扯一起,此等生拉硬扯之能,在下倒是佩服的緊!

不過,在下倒是有一頓悟:損害朝廷威信者,並不在朝堂之上!正是某些人爲着不明之私利,假借朝廷之名義,行盤剝之害!

而升斗小民不明真相,在飽受苛虐之苦後,纔將積壓許久之怨氣歸結到朝廷身上!

郭主簿,您以爲在下此言有理否?

哈哈哈哈!”

郭鬆年本以爲對方年紀尚小,只要自己擺出官威一嚇唬,這名皇明週報的小小採編肯定就會灰溜溜遁去,沒想到的是,對方年紀雖小,但不僅是口舌便給、思維敏捷,膽子竟然出奇的大,竟然會在瞬間以出人意料的言語進行了犀利反擊,這讓郭鬆年頓時惱羞成怒。

“來人!

將此人拿下!押至縣衙大牢內好生看管!

小小年紀竟然敢公開對抗官府,你眼中還有沒有王法?!

此次本官定要與你一個教訓不可!就算與朱舜水打到內閣,本官也不懼!”

郭鬆年話音剛落,跟隨在側的幾名衙差便撲了過去,錢姓少年臉色一變,還未來得及做出反應就被摁倒在地,有衙差掏出繩索便要將正在掙扎不已的他捆牢帶走,圍觀者剛纔已經聽得分明,心中對錢姓少年都是有些佩服,但現在卻無人敢出面相幫。

“把他放開!”

已經明白事情原委的朱媺娖邁前一步,皺着眉頭嬌聲叱道,幾名衙差恍若未聞一般,繼續着自己的行動,郭鬆年聞聲看向數步外說話的這名少女,只覺對方身上有一種難言的貴氣,但衣着打扮上卻也是尋常的緊。

就在他猜測朱媺娖的來歷時,燈火照耀下幾道黑影急閃而至,隨後只聽得“乒乓、噗嗤、哎喲”聲接連響起,眨眼工夫,幾名撲在錢姓少年身上的衙差便被人連踹帶扯丟在一邊,趴在地上的錢姓少年稍微愣怔一下後,緩緩爬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被扯爛的衣冠後,衝着周圍幾名灰袍漢子拱手致謝。

“好大狗膽!這是要造反不成!

來人!去招呼南城兵馬司鋪兵持械來此!就說有人慾行不軌!”

眼前的一幕讓郭鬆年既驚又怒,隨即漲紅着臉高聲喝道,一名衙差領令後分開人羣飛奔而去,被打倒在地的幾人忍着疼痛爬起身來,有的掏出鐵尺,有的將腰間所挎長刀抽了出來,場上氛圍瞬間緊張起來。

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三百六十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
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後吐真情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八百七十七章 與日本的“江戶條約”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一十一章 鹽利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陣擊敗你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七百六十五章 戰前閒話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三百六十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與喝湯的道理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四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四百九十章 懲戒與栽培第二百零三章 應對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