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

就在李定國帶隊殺向前面的清軍、劉國能指揮後隊明軍跟上接應時,一條東西方向不算寬敞的衚衕中突然殺出一隊清軍。

先是數名弓手開弓射翻幾名後隊的明軍士卒,緊接着,幾名清軍手持狼牙棒、長柄斧頭等重武器趁勢殺入明軍隊伍之中,猝不及防之下,後隊明軍長槍手連忙轉身迎敵,但在被清軍突入的情況下,幾十名長槍手根本來不及施展就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行在隊伍中間的劉國能正密切關注着前方的動靜,就在這時,後面隱隱傳來了廝殺聲,劉國能停住腳步與兩名親兵避向街道的一側。

因爲視線受阻的緣故,劉國能雖是判斷出後隊遇襲,但無法觀察到具體戰況以及來敵的數量,正在焦急之時,身高體壯的親兵馬二彎腰躬身喊道:“將主!踩上去!”

劉國能二話不說,扶着另一名親兵的肩頭,踩着馬二彎曲的大腿登了上去。

站上高處的劉國能迅速地將後陣態勢收入了眼中。

只見後方數十步之外,五六名身披重甲的清軍正用重兵刃砍砸着明軍後隊的長槍手,一條衚衕中正有清軍源源不斷地冒出後加入其中,七八名清軍弓手正站在一旁不停的射出手中長箭,明軍長槍手不斷的有人被打翻在地。

總共兩隊共一百人的長槍手現在只剩下不到一半的樣子,餘下的幾十人因爲上官戰死失去了指揮,已經陷入了各自爲戰的狀況,再用不了多長時間,這一百人將會被屠殺殆盡,後路的形勢已是岌岌可危。

“手銃隊分五排上前輪射!吹號,長槍手退後向兩側閃避!”

劉國能站在高處大聲吼道,此時後路的長槍手已經只剩下了二十餘人。

因爲火銃手和擲彈手都已經去了前路,劉國能所在的位置只有五十名手銃隊了,事態緊急的情況下,前隊根本無法從人堆裡再行回返,現在只能看手銃隊是否能發揮出威力了。

被清軍殺得膽寒的長槍手突然聽到尖利地喇叭聲後,紛紛將手中長槍奮力刺出,隨後拖着長槍轉身就跑,在看到手銃隊迎上來後,二十餘名倖存的長槍手趕忙避向兩側,將後路的清軍亮了出來。

正殺得性起的清軍眼看明軍開始敗退,立刻舉步向前追了過來,當明軍長槍手避到兩側後,追過來的前隊清軍看到的是八名緊緊擠在一起的明軍,每人手舉着一種怪模怪樣的物事對準了他們。

前排的數名清軍稍微一愣之後還是加速前衝,準備一如先前般的近身搏殺。

當他們衝到距離這夥怪異明軍身前五六步時,一片噼裡啪啦的爆豆聲突然響起,八杆燧發手銃打響了六杆,六枚銃子激射而出,將幾乎要衝到眼前的數名清軍擊倒在地。

第一排手銃兵打完後迅疾矮身分頭從兩側撤向後隊,第二排手銃緊接着繼續打響。

在如此近的距離內,除了啞火的手銃之外,其餘的手銃想不擊中目標都難,隨着一排排的手銃持續不斷的擊發,在漫天硝煙籠罩下看不到前面狀況的清軍一個個奮力前衝,但是都不出意外的被銃子擊倒在地。

燧發手銃在關鍵時刻威力盡顯。

這些銃兵每人配備了三支燧發手銃,打完一支後退的同時已經將插在懷中的第二支摸了出來,然後將擊發過的手銃收起來,把紙殼彈藥咬破撒一點在引藥池中,再用通條將紙殼彈藥頂進銃管底部,就完成了下一次擊發的程序。

在這種持續不斷地密集火力下,清軍越往前衝死得越快,而銃兵們則是如行雲流水般轉換着,只需將手銃對準煙霧中打出,以保持着火力的持續性,就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等到這五十名手銃兵打完第二輪時,清軍後面突然響起了喊殺聲,劉國能聽聞之後頓時大喜,不用說,肯定是有明軍從清軍後隊後掩殺過來了。

他舉刀高喊道:“銃兵退下,長槍手八人一排,進!”

儘管手銃兵的火力持續不斷,但這個時期滑膛槍的準度實在不敢恭維,這種密集火力射擊下,只能是殺傷不知死活衝到銃兵眼前的清軍,但也只能起到了一個阻擊的作用。

最後決定戰鬥勝負還是要靠長槍手。

在這種街道上對陣,當長槍手排出緊密的陣型穩步平推時,除了大量的弓箭能對他們造成有效的傷害以外,只善於小股突擊之後大舉掩殺、而不善於以陣型推進的清軍就吃了大虧了。

在長達丈餘的長槍面前,無法閃轉騰挪的清軍根本來不及近身,就被雪亮的長槍刺中倒地。

已經緩過勁來的二十餘名長槍手排成了三排,穿過硝煙瀰漫的這段街道,以一種一往無前的氣勢向前平推而去,凡是擋在他們面前的清軍根本沒有一合之敵,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長槍刺向自己。

有的清軍儘管奮力將平刺過來的長槍格擋開,但第二排從高處往下穿刺的長槍接踵而至,隨後便是雪亮的槍頭破開甲冑深入體內,一時間慘呼聲不絕於耳,長槍手前面的清軍紛紛倒地不起。

率部突襲清軍後路的正是千總趙武,和他一起進城的還有軍紀官葉天閒。

劉國能和張文耀兩名主將親自帶隊入城突襲清軍,把幾名領軍千總放在了城外,命他們負責帶隊巡視和接應,這種赤裸裸的搶功行爲引起了幾名千總心裡的極大不滿。

因爲明軍的戰功裡,先登和先入是頭等大功,尤其是對赫圖阿拉這種具有象徵意義的地方,率隊攻進去的主將肯定會被記大功,這可是升遷最重要的資本。

但軍令一下,是誰也無法更改和違抗的,要不然立刻就會被主將砍下腦袋,就算朝廷知道了也會說砍得好。

無奈之下,幾個人只能各自領命後帶着手下分散到各個寨門去,看看能不能撿到點便宜,斬殺幾名清軍立點微末功勞,也算是對這次戰鬥的一點補償。

趙武負責的正是明軍攻入的赫圖阿拉東門,與他在一起的還有軍紀官葉天閒。

當聽到城裡傳來零星的銃聲時,趙武的心裡跟貓抓着一樣癢癢,恨不得立刻帶人衝進去廝殺一番。

後來就是震天雷的爆炸聲和火銃的射擊聲傳了過來,趙武知道,入城官軍已經和守城的清軍展開了激戰。

一想到自己離着遊擊將軍的位子就差了一點點,只要這次能立下大功,等打完仗回到關內,自己的父母真的就可以被人尊稱爲老太爺和老夫人的時候,趙武終於忍不住了。

他跑過去跟葉天閒墨跡一番,說是建奴在城裡肯定駐紮不少人馬,兩位將軍帶人太少,萬一遇挫後再遣人調集兵馬就貽誤戰機了,反正城外大隊人馬守着,也沒什麼異常情況,不如讓他帶小隊人馬進去看看,說不定能起到奇兵的作用。

因爲趙武讀書識字較多的緣故,所以日常和葉天閒走得很近,兩人相處的不錯,加上葉天閒也覺得趙武說的有理,雖然他沒有指揮權,但稍微變通之下,便決定親自和趙武帶一百人進城看看,用的就是糾察不法的名義。

沒想到,兩人這次帶隊進城恰好是幫了大忙。

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一百章 心安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十七章 樊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五章 皇莊1
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六百八十章 銀子多了愁的怎麼花出去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一百六十三章 圍困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一百章 心安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見棺材不落淚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狀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十七章 樊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五章 皇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