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追擊1

李重進接到準備衝鋒的將令後,一催坐騎率先開始往前小跑,手下的一千五百餘騎也隨之而動,盧象同的兩百騎兵也在隊列的末尾;等到震天雷爆炸聲響起,整個馬隊開始逐漸加速,隨着賊人大面積潰逃的開始,馬隊的馬速已經提了起來,李重進當先縱馬越過官軍槍陣,向數萬奔逃的賊人陣中衝去。

盧象升見狀便知今日又是一場大勝,他下令適才沒有參戰的川兵尾隨追擊,天雄軍和重甲步卒就地休息,後面趕來的輜重營負責救治官軍傷員,打掃戰場,清點戰利品。

騎兵最喜歡的就是追殺逃跑的步卒,後背完全敞開的步卒毫無反抗能力,一千五百餘騎高速奔馳的騎兵,猶如虎入羊羣般衝入敵羣之中,刀劈斧砍,戰馬踐踏,失去鬥志的賊人只恨自己少生兩條腿,有些身穿盔甲的賊人,一邊狂奔一邊脫下衣甲扔掉,地上到處是賊人丟棄的兵刃甲服,遼東馬隊殺得興起,對於跑得慢的賊人視而不見,催馬向前狂奔,奔馳的戰馬猶如坦克般碾過人羣,身後是一片死傷枕籍。

川兵只是與賊人的馬隊有過小小的接觸,眼見得賊人潰散,接到追擊的命令,一個個嗷嗷叫着向前衝去,追殺敗兵已經不用什麼陣型了,這只是個撿人頭的體力活而已。

官軍馬隊已經殺到看不到的地方了,漫山遍野都是四散而逃的賊人,六千餘名川兵幾人一組,輕易的就將背向他們的賊人擊殺,然後留下一人搜撿屍體,另外幾人繼續追殺,這些川兵都是鄉里鄉親,很多人沾親帶故,彼此之間配合默契,很快落在後面的賊人便被斬殺一空,六千餘人的官軍也確實不少了,況且養精蓄銳半天,對付只想逃命的賊人小菜一碟。

兩百人的重甲步卒傷亡近半,身體完好的士卒,身上的盔甲也是佈滿刀槍痕跡,剛纔的鏖戰耗費了大量的體力,很多人接到命令後不管遍地的血污,直接就地躺下,輜重營的青壯以及郎中還未趕來,部分弓手跑過來開始搜尋救治死傷士卒,有的拽起躺着的士卒,幫助他們脫下沉重的鐵甲,一邊他們更好的歇息。

盧象升這次沒有去追殺逃兵,他帶着武大定等親兵,參與到救治傷兵的過程中。

周雄是被從幾具屍體下扒出來的,身上的鐵甲胸前腹部被刀斧破開數處,右臂上的鐵臂手也被利刃砍破,露出皮肉翻卷的一道長長的刀傷,一條小腿肚子也被長槍貫穿,最重的傷是賊人用鐵錘擊打在他胸部,導致他胸骨斷折,內臟受創倒地,周圍的士卒將重創他的賊人擊殺,屍體壓在了他的身上。

隨着輜重營的到來,隨隊的十餘名郎中接手了救治傷兵的差事,一名年約中旬的郎中在診斷完周雄的傷情後,向盧象升稟道:“督帥,這位將軍外傷好治,內傷很重,需要就近靜心調養,半年之後方可恢復,如若遣人送往他處,路上的顛簸恐會加重傷情,如何處置還請督帥決斷。”

盧象升略一沉吟,開口道:“滁州之圍已解,賊人已逃散,本官遣人去城下通報此事,滁州官府想必很快就會過來,到時將周雄等重傷之人安置在滁州養傷即可,先生費心了!”

郎中連忙施禮,口稱不敢,心裡卻感到一陣溫暖,身爲位高權重的五省總理,能對自己一個小小的郎中以禮相待,怎能不讓人感動。

在盧象升的吩咐下,輜重營迅速搭建起數座大帳,大帳前後都有帳門通風,地上鋪上草蓆,將受傷士卒擡到裡面,然後帳外起竈生火,數口大鍋開始燒水,然後將寬條狀的白布放在鍋裡蒸煮消毒,供受傷將士包紮傷口之用,所有將士飲用水必須是燒開過的,還有其他種種舉措,都是崇禎依據前世中自己知道的措施,粗略整理過後,由兵部行文下發全軍遵照執行的。

在天雄軍士卒的監督下,輜重營挑選數百名有意願從軍者,手持利刃對受傷未死的流賊一一補刀,許多流賊傷情不重,眼看就要利刃加身,個個驚恐萬分,痛哭流涕,求饒聲此起彼伏,有些輜重營民壯臉現不忍之色,但天雄軍士卒根本不爲所動,他們與流賊交手多年,深知這些賊人的本性,眼前求饒之人,說不定剛剛在和州城裡姦淫擄掠過。

在天雄軍將士的大聲呵斥下,民壯開始砍殺這些受傷的賊人,有天生膽大的,一刀就把賊人首級砍下,有膽小的,幾刀下去賊人還未死,慘叫聲響徹四野,有的則在斬殺賊人後,自己掉頭跑到一邊狂吐不止,畢竟都是老百姓出身,哪見過如此血腥的場面。

數百名民壯分成幾組,正在挖坑,已是四月末了,天氣逐漸開始炎熱起來,屍體如果不及時填埋,將會導致疫病的發生,民壯們搜撿完屍體後,就把屍體拖來準備扔到坑裡填埋,天雄軍雖然也派出士卒監督,但對於幾個民壯私藏流賊財物之事,也是睜一眼閉一眼,大家都是百姓出身,誰都不容易,也就極少部分心思活絡的敢於私藏,大部分還是老老實實的全部財物交到士卒手裡。

因爲朝廷餉銀經常拖欠,所以大明官軍都有不成文的規定,流賊身上的財物誰搜到算誰,朝廷對此持默認態度。

天雄軍的規矩是賊人財物三七開,三成歸主帥將領,七成由士卒們平均分派,雖然崇禎穿越過來後,補發了不少積欠的餉銀,但他也知道士卒的不易,捨生忘死爲國征戰,每場戰鬥很可能丟掉性命,所以他並未要求一切繳獲歸公,畢竟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不符合人性的。

數萬流賊這次死傷慘重,地上屍體遍佈,大部分死於官軍騎兵的追殺;三裡橋下的滁水,因爲乾旱的緣故,雖然還在流淌,但水量已經不大,也就能沒到常人小腿部位,在騎兵的追殺下,賊人的屍體已經把滁水阻塞,形成了數個大小不一的水潭。

由於流賊屍體太多,並且太分散,輜重營的民壯又要挖坑,又要照顧傷兵,又要四處搜撿拖拽屍體,效率相當低下,盧象升正要再次遣人去滁州催促,此前去往滁州的親兵打馬回來了,下馬施禮後大聲稟道:“稟督帥,小的在城下已知會滁州知府人等,現下城門一開,滁州知府正在前來拜見督帥!”

三裡橋顧名思義,距滁州很近,約莫一刻鐘之後,許知遠、王仁元、趙與之皆是乘轎而來,董奇高則是騎馬跟在後面。

許知遠等人向盧象升拱手行禮,並通報官職姓名,董奇高則是單膝跪地行了軍禮,盧象升微笑着還了半禮,然後命董奇高起身。

許知遠再次拱手道:“滁州城上下數萬士紳百姓,深感盧督臣此次大恩,如若不是督臣領軍來援,滁州城此時已破亦,闔城百姓必遭流賊屠戮!待事態平穩,下官定於滁州士紳商議,爲督臣建立生祠,以表感激之情!”

盧象升聞言斷然道:“貴府此言講不得!本官乃朝廷命官,蒙我皇上不棄,拔擢於此等高位,正該居其位,謀其事!貴府上下如若定要建生祠,那也該是爲我皇上所建,盧某何德何能?貴府想致某與何地?”

許知遠等人俱是尷尬不已,王仁元連忙拱手道:“督臣不必動怒,許知府也是一片好意,滁州上下皆是對督臣率軍來援心懷感恩,並非曲意討好;督臣所講也是在理,要建生祠,那也是給聖上所建,下官等回去後自會照此辦理,督臣切莫計較。”

盧象升展顏一笑:“此事就如王大人所言爲準!當務之急是處理戰後事宜,此次殺傷流賊數目巨大,幾位大人也已看到,流賊屍體必須儘快填埋,以免產生疫病,我軍人手不足,還望貴府組織民壯前來協助,從速挖坑填埋屍體爲好!”

保住了滁州也保住了自家人的性命,許知遠等人心情都是輕鬆之極,對盧象升的要求自是滿口答應,許知遠對董奇高吩咐幾句後,董奇高向盧象升施禮後,上馬向來路馳去。

許知遠極力邀請盧象升進城歇息,追擊賊人的兵馬還未迴轉,盧象升遂決定進城暫且歇息等候,他謝絕了許知遠請他坐轎的邀請,帶着武大定和已經成爲他親兵的胡春,騎馬進了滁州。

來至城門處,一羣民壯正在清理城牆下賊人的屍體,城牆上和城下大灘的血跡已然變成黑色,招來無數的蒼蠅,盧象升一看便知,流賊的攻勢相當的猛烈,滁州僅憑爲數不多的衛所兵,能暫時守住城池,也是很了不起的。

朝廷官軍全殲流賊的消息已經人人皆知,城內的一些店鋪也開始正常經營,街上的人羣似乎比平日裡還要多出許多,百姓皆知流賊破城後的慘狀,如若不是盧象升率軍救援,滁州城已經保不住了,仿若死裡逃生一般,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發自內心的喜悅之情,看到知府等人的官轎,以及一身甲冑的盧象升等人,街上的百姓皆是主動讓開,然後站在兩旁尊敬的看着他們過去。

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三百六十章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八十章 困難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九章 皇莊5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
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二十九章 整頓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三百六十一章 雛形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一百八十章 爭議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三百六十章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術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八百四十三章 與衆不同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八十章 困難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功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九章 皇莊5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八百三十九章 變通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溫家的變化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一百八十二章 軍心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