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

聽了田畹的一番話語之後,王安成並未立刻表態,而是將身子靠在椅背上思襯起來。

看到王安成長時間沉默不語,田畹心中十分的不耐,但他也不好意思出言催促,只得沉下心來思襯着後續的應對之策。

“田千戶,你適才所言的鄒家、貢家皆爲蘇州本地名門望族,某對此兩家也有耳聞,但詳情知之不深。不如這樣吧,某即刻遣人打探一番,之後再做相應決斷!田千戶一行最好撿一處偏僻所在安身,切勿讓他人探得蹤跡,以免事情鬧大!”

半晌之後,王安成神色淡然地開口道。

他已經想明白了這件事的關竅:不管田畹出於何種目的,自己都要幫這個忙,但是不能太過張揚,以至於人盡皆知後對皇上的名聲造成很惡劣的影響。

他並不介意給田畹當槍使。

對於親軍來講,凡是對皇帝、對天家有利之事儘管放手施爲便可,這纔是親軍的本分。

王志安早已認定,多做能讓皇帝高興之事纔是立足之本,親軍本就是皇帝的僕從,事事處處就應當爲主人着想。

相比起歷朝歷代那些後宮妃嬪衆多的帝王來說,今上在這方面太過自律了,堂堂大明皇帝,後宮只有區區數人,這也是在是太過寒酸了。

王安成也明白,皇帝之所以如此自律,與近年來持續不斷的天災人禍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整日憂心國事之下,誰還有閒情吟風賞月、流連花叢?

但正如田畹所說的那樣,現今天下太平,人心已是徹底的安定下來,也該讓皇上享受一下了。

不就是個女子嗎?只要真的是花容月貌般模樣,那就想辦法弄到手就成了。

貢家、鄒家算什麼東西。

進宮服侍我皇,不比給這些豬狗一般的東西當玩物強之萬倍?

所謂的江南士紳在錦衣衛眼中一錢不值,若非顧忌到皇帝的名聲,王安成自會將他們連根拔除。

至於用何種罪名,那個更簡單,所謂的士紳大戶,哪家沒有巧取豪奪、傷天害理的惡行?

到時候找一家苦主,鼓動他告狀就成。

能借着爲民做主的名頭,順勢將之掃除,那也是一件不小的功勞。

現在最緊要的是探明具體情況,之後再定下相應的策略。

“既是王千戶已有定策,那田某便不打擾了,某自會尋找安身之處。只是田某還要提醒王千戶一句,此事最好儘快辦妥,不然中途恐會有其他變數生髮!”

佔地面積即可達十畝的鄒府坐落於蘇州城南城的甜水巷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園林式建築,府內建築雕樑畫棟,每一處院落中景色俱是優雅別緻、不盡相同。

就在田畹打算找錦衣衛幫忙的時候,模樣悽慘的鄒樞也回到了家中,被他用八百兩銀子贖買來的陳圓圓也一同跟隨而來,進府之後被一頂軟轎擡進了內宅的一處小院中安置了下來。

“父親大人,此次孩兒遭此無妄之災,傳揚出去實是讓我鄒家丟盡顏面,此恥不雪,我鄒家何以於吳江立足?其不讓那貢家背後嗤笑不已?還望父親與孩兒做主,儘速遣人找到田姓賊子後將其嚴懲之!”

等到請來的郎中上完藥膏走了之後,換了一身衣衫的鄒樞躺在錦榻上,忍着臉上傳來的一陣陣劇痛,將今日之事簡單敘述一遍之後,咬牙切齒地對聞訊而來的父親鄒仁忠請求道。

“我兒切勿心焦,且好生將養着,爲父自會想法處置此事。我鄒家世居江南,亦算本地排的上名號之大族,絕不容他人輕易冒犯!管家,你速速着人前去查訪此事,務必尋着田姓賊人蹤跡後將其拿下!此間花費不必計較!”

一身青色道袍的鄒仁忠陰沉着臉吩咐了下去,跟在他身旁的管家鄒春應聲施禮後匆匆出門而去。

年過五旬的鄒仁忠妻妾數人,但所育皆爲女兒,直到三十多歲時納了一名妾室後方才生下來鄒樞這個唯一的兒子,此後他的妻妾們便再沒生出男嬰。

巧合的是,屢試不中的鄒仁忠在鄒樞出生後這一年的秋闈中榜,這一年對鄒家來講可謂是雙喜臨門。

從此之後,本來就對這個老生兒子視若珍寶的鄒仁忠對鄒樞是更加的疼愛和喜歡,只要是鄒樞喜歡的東西他都要想盡辦法弄來,以滿足兒子的種種慾望。

雖說中舉之後未曾再次中試,但鄒仁忠已是相當滿足,他自知無有中試的天資,索性把精力用在了經商賺錢上面,經過十餘年的努力,依靠着鄒家親族的人脈,讓自家的財力變得更加雄厚起來。

儘管對這個從小便聰明伶俐的兒子十分的縱容,但鄒家畢竟是世家大族,在家教上還是相當嚴格的。

鄒仁忠對於鄒樞的管教還算是勉強合格,對其長大成人後交往的朋友也是經過限制和挑選,所以鄒樞並沒有沾上那些吃喝嫖賭的毛病,各方面雖說並不出衆,但家業看樣子還能守得住,不至於在鄒仁忠百年之後讓鄒家衰敗下去。

“我兒爲何要與貢家之子爭搶那名梨園女子?貢家於吳江亦屬大家,其人脈之寬廣並不弱於吾家,我鄒家與其雖有生意上之爭鬥,但兩家於大事之上卻是共同進退,若是因一名女子而撕破面皮,實是不智之舉!我兒並非不明事理之人,此番行舉怎地如此任性乖張?天下絕色盡聚於我江南之地,依我鄒家之勢,何等姿色不能尋來?我兒往後於此等事上還是要多多思慮纔好!”

在管家領命而去之後,坐在椅子上的鄒仁忠揮退了屋內的幾名婢女後,鄒着眉頭開口道。

他早就聽聞自家寶貝兒子與貢家少主爭搶女人之事,還知道現在只是雙方都礙於身份所限,目前尚處於鬥氣的階段,還沒有太過分的舉動。

沒想到今日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正準備暗中派人讓那個戲班徹底消失、以免因爲此事與貢家交惡的鄒仁忠有了措手不及感覺。

這個兒子簡直是色迷心竅,藉着今日的變故,竟然將人直接贖買回了府中。

貢家知道此事之後定會覺得顏面有失,以後肯定是會用其他手段暗中報復回來,依着貢家的勢力,定會讓本來就不如貢家的鄒家吃個大虧。

鄒仁忠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這次不管兒子怎樣,待尋到那名田姓之人並將其主僕沉與江底後,定要尋個時機將這名梨園女子暗中送到貢府,以此來向貢家低頭。

從兒子沾上之後就破財招災的跡象看,這就是個紅顏禍水,如果進了內宅,還指不定招來多大的禍事呢,與其如此,那還不如去禍害貢家。

他相信這樣做的話貢家也說不出別的來。

對於世家豪門來說,只要有禍及家族整體利益的事物,怎樣在轉圜後將大事化小,這纔是最明智的選擇。

鄒樞並不知道自己父親的打算,在聽到鄒仁忠的一番說教之後,他也只是語帶敷衍的表示以後再不會如此荒唐,但心裡想的卻是,等過幾日疼痛稍輕之後便和美人圓房,在成其好事的同時,也讓貢若甫在衆人面前顏面盡失,自己從此便能成爲吳江士林中的頭號人物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五章 皇莊1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
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雞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軍隊登陸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攔截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極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脈的優勢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二百一十九章 義閹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規劃第八百四十四章 見聞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五百八十三章 後宮閒話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頂山崗上的堡寨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測皇帝心思的溫體仁第五章 皇莊1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二百六十五章 變化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進忠的春天來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軍的反應和對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讀第三十二章 匠戶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