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

濟寧州狹小的錦衣衛百戶所署衙二堂內,都察院巡漕御史馮玉成正在與錦衣衛兗州府千戶李烈激烈爭吵着,堂外站立的數名校尉一個個都衝着馮玉成怒目而視,恨不得拿着刀鞘上前敲碎這廝的滿口利齒。

這廝前幾日便來過衛所衙門,當時還是一副公事公辦派頭,跟千戶爭執幾句便起身離開,沒想到今日重又登門,並且與千戶大吵起來。

“此案明明是我緹騎偵知,何時變成你都察院之功了?當前只要順藤摸瓜之下,無須費多少氣力便能網得許多大魚,敢不成你都察院盡是如此摘桃子不成?!”

李烈懶洋洋的斜靠在椅背上,雙腳搭在一側的案几上,斜睨着坐於下手的馮玉成,語帶諷刺的開口道。

他也是世襲錦衣衛出身,打從祖輩上算起,直到他入衛當值,還從未聽說有人敢打到錦衣衛門上討要說法之事,在感覺荒唐可笑的同時,心裡對這位年輕的愣頭青御史還是有一些佩服的。

“可笑!可笑之至!明明是本官早就發現此中端倪,故於月前就便裝相隨,期間曾數次遇險,最終方纔探得一絲線索!而今摘果之徒卻嘲諷栽樹之人,置其辛勞奔波於不顧,此舉非目盲也!實心黑也!”

一身青色雜花補服、頭戴烏紗的馮玉成身子筆直的端坐於交椅上,面對着堂上堂下一羣如狼似虎的錦衣衛卻絲毫不懼。

不到三旬年紀的馮玉成是湖廣襄陽府人氏,少年以聰慧而聞名鄉里,科舉之路也算是順遂的很,一路過關斬將,於崇禎七年進士中第後留在都察院觀政,因以正直敢言而受到時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李邦華的喜愛,觀政期滿之後被留任院中,擔任廣東道監察御史一職。

崇禎九年下半年,原巡漕御史孫靜敏因貪墨徇私一事被錦衣緹騎偵知並逮獲,按御史犯案、罪加三等的規矩,孫靜敏被處斬監侯,家產被抄,並將於今年秋後處斬。

因爲巡漕御史權柄極重,若是再有人走上孫靜敏的不歸路,那對都察院的名聲將會是毀滅性的打擊。經過都察院幾位大佬的審慎考量,以敢言無私著稱的馮玉成被李邦華點將後赴任巡漕御史一職。

馮玉成走馬上任之後隨即對整個漕運的所有環節進行了明察暗訪,經過大半年的探訪,對漕運也算有了大致的瞭解。回到位於淮安府的巡漕御史衙門後,馮玉成針對漕運中發現的若干弊端,專門給朱由檢上了奏本,以密奏的方式對漕運的現狀以及其中的弊病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看過馮玉成洋洋灑灑數千字的奏本後,朱由檢對這位幹勁十足的年輕御史好感大增。雖然這位缺乏全局觀念的年輕御史的建議有些幼稚,但其在奏本中表現出來的那股銳氣卻讓人激賞。

朱由檢收到馮玉成的奏本時,李邦華等尚未離京,於是他特地讓王承恩跑了一趟都察院,找到李邦華後對馮玉成的作爲提出了讚揚,希望這樣的人才不要被埋沒。

這句話的意思已經很直接了,既然不能被埋沒,那肯定就得提拔唄。

李邦華把聖意寫信告知了兩千裡之外的馮玉成,囑他戒驕戒躁,一定不能於私德上被人抓住把柄,至於在公事上,大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只要查到問題,不管涉及到誰,都要秉公處斷,一切後果由他這位制憲擔當。

馮玉成接到來信後興奮不已,沒想到自己熱血上頭魯莽上本,居然得到了皇帝的首肯,雖然對他的很多建言並未有明確的答覆,但至少對自己的行爲十分地肯定。

此後的馮玉成如同打了雞血一般,更加積極地投入到了辦差中去了。

就在上個月的時候,便裝出巡的馮玉成在宿遷縣城的一家小酒館獨自啜飲時,偶爾聽到臨近的一張桌子上有人提到了漕糧二字,這讓對漕運極度敏感的他頓時警惕起來。

坐在桌子上對飲的是兩名一身短打的壯年漢子。通過兩人之間的對話,以及裸露在外的服色來看,馮玉成斷定這是兩名駕船的漕丁,這肯定是船隊從臨清路過時停下歇息,這兩名日常交好之人便來到了酒館飲酒消遣一番,說話聽上去似是靠近山東一帶的口音。

“三哥,宿遷城北頭李家衚衕裡那個芳姐兒家你可曾去過?聽疤瘌頭說,他上月跟船時也在宿遷停駐過,聽說這個芳姐兒之後便打聽着尋了過去。疤瘌頭回來逢人便吹,說那芳姐兒模樣俊俏,且身上的白肉滑不留手咧!嘿嘿!要不咱哥兒倆一會去瞅瞅?嘿嘿嘿嘿!”

一名長着一張馬臉的漢子低聲賤笑道。

“屁!莫聽那疤瘌頭胡扯,老子跟他一起撒過尿,就他那小玩意兒也好意思拿得出手?哈哈哈!指不定門還摸着就推說有事扯呼了!”

一名口中嚼着一塊醬牛肉的粗壯漢子嗤笑道。

“噗嗤”一聲,那名馬臉漢子將口中的米酒噴了一地,人也笑的彎下了腰去,另外一張桌子上坐着的幾名生意人打扮的客人紛紛皺着眉頭看向二人,眼神裡帶着深深地鄙夷之色。

粗壯漢子毫不理會他人的異樣,將口中食物嚥下後,端起酒杯一仰頭飲了下去,臉上的神情十分的愜意。

馬臉漢子直起身子來,擦了擦眼角笑出來的淚水,提起酒壺給他重新斟滿,然後又給自己的杯中倒上,晃了晃手中的酒壺後開口道:“三哥,這壺中酒約摸着只剩下一兩上下,要不要再打一壺?今日兄弟俺請客,多謝你平時對俺的照看!”

“屁的照看!值當你請俺?俺趙老三爹孃早死,光棍一個,無牽無掛的,賺些銀錢花乾淨了事!六子恁和俺不一樣,恁家中還有一大家子人指着你吃飯呢!你的銀錢有用場!這頓算俺的!別跟俺爭搶!俺不喜人家和俺客套!”

那名粗壯漢子不耐煩的擺了擺拿着筷子的那隻手,另一隻手端起酒杯一氣喝了下去。

“三哥,俺有時靜下心來琢磨過,俺欠你的人情忒多,這輩子也還不完了!俺在這說句話,從今往後,只要三哥有啥吩咐,俺許六子就是豁出命也去做!”

那名馬臉漢子許是酒意上涌的關係,說這番話時聲音裡帶着的哭腔,馮玉成雖然並未正眼去瞧,但也能猜到,這名叫許六子的漕丁眼中或許帶着淚。

這兩人雖然言語舉止十分的粗魯無禮,但馮玉成聽得出,這兩人都是性情忠義之人,這個趙老三看來平時很是關照這許六子,言語中透着兄長對弟弟的那種關愛。

可兩人對漕糧的話題卻未再提起,這讓馮玉成的心頭不禁感到一陣焦躁。自己孤身一人未帶護衛,若是趕回衙門中漢人過來,人家早就走了。運糧的漕船都是百十艘爲一隊,加上其他的各種商船,就算帶人去了碼頭,漕船走不走不說,那麼多船隻你上哪找人?何況找到人又如何?你不能無故將人家抓起來屈打成招吧?

還沒等他想到對策,趙老三壓低聲音的一句話將他的注意力重新吸引了過去。

“等下站到濟寧州,夜裡俺喊你,恁可莫要叫旁人知曉,這回事成了,約莫能分到三兩銀子咧!”

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五十章 殘暴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
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國人的小金庫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衛2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還是太過年輕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軍事觀察團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五十章 殘暴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七百三十八章 駐軍是爲了保護你們的安全第七百三十六章 貴國歲入幾何呀?第二百零四章 憂慮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纔會雙贏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二百七十章 圍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掃盲班、搶人才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孫傳庭納妾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幹什麼呢?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十九章 大戰3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一百零六章 鏖戰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