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

各地婦幼醫院的建立將會略早於普通醫院,等到大明與周邊藩屬國、以及歐洲的貿易額穩步上升、財政狀況持續良好的時候,各地將會陸續建立普通醫院,惠及更多民衆。

朱由檢預計,各地公立醫院的建立,最少需要二十年的時間,耗費的資金也將會越來越多,所以,必須要加大對藩屬國各種糧食物資的採買額,用將來會一文不值的銀幣和銅錢,儘可能多與各國進行貿易,以此來給大明輸血。

隨着大明籍周邊各地市場上銀兩的流通數量越來越少,大明銀幣已經被華夏文明圈所普遍接受,而銀票也在悄然之間得到了大明商人們的更多認同,照此情形發展下去,如果不趕緊把手裡的銀幣花出去,恐怕不出十年,銀票就會替代銀幣,成爲市場上的主流貨幣。

公共衛生體系的建立是一個複雜而龐大的工程,現在的一切都是爲將來打下基礎,至於具體進展情況,那要看大明在科技方面的建樹了。

在釐定了醫療事業的方向和目標後,朱由檢又把目光投注到了農業賦稅的問題上。

在這個值得紀念的特殊年份,根據大明越來越健康的財政收入狀況,有必要對十三的農業賦稅動手了。

五十畝田產以下的家庭,賦稅將由十三減爲十一,餘者不變,此條政策自崇禎十七年夏收開始執行。

這樣的減稅力度是有史以來規模空前的,已經遠超歷朝歷代所謂的輕徭薄賦。

無償爲朝廷服徭役早就取消好幾年,而現在這種罕見的降稅措施,最直接受益者就是底層的百姓。

十一的賦稅對於所有農戶來說都是天大的利好,畝產一石農作物,只需拿出十分之一上繳官府,這種情況下,說是讓天下再無飢綏之口,一點都不誇張了。

朱由檢希望將來大明會全面取消農業賦稅,他相信這一條一定能夠做到,甚至在不遠的將來就可以實現。

但他不能去做。

他要把這項前無古人的壯舉留給未來的皇帝。

在他退位之後,新皇帝登基後宣佈這一偉大舉措,會在瞬間贏得無上的讚譽,獲取巨大的威信,地位會無比的牢固。

這算是他留給新皇帝最好的政治遺產。

WWW▪тTk дn▪C 〇

現在他的威望已經足夠高了,無論是在朝堂還是軍中,抑或是在民間,他都享有巨大的聲譽。多年來諸多事實證明,他所推行的各項策略,都讓大明受益無窮,也讓包括朝官們在內的絕大部分人享受到了更好的福利。

不知不覺間,現在的他已經做到了一言九鼎,而這一切並不是靠單純的殺戮和暴政取得的。

因爲他懂得,人的本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只要你能夠給大多數人帶來足夠的利益,讓人們切實感受到生活一天天變好,並且將來會更好,那你的威望自然而然就會建立起來,根本不需要用一些旁門左道去刻意的營造。

太子今年已經年滿十六歲,按照朱由檢制訂的計劃,朱慈烺在崇禎十七年上半年就會結束在理工學院(國子監)的學習任務,下半年就要開始踏上四年的遊學旅程。

萬卷書已經讀完,學識和修養都已具備,接下來該行萬里路,增加人生閱歷和經驗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任何事都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纔會在整個過程中悟出真理。

對於朱慈烺未來的執政之路,朱由檢還是很看好的。

多年來在朱由檢的潛移默化下,加上出宮就學四年中接觸到的真實世界,所見所聞的一切種種,讓朱慈烺從一個長在深宮、單純善良的少年,成長爲了一個初窺人間百態的穩重青年人,期間的變化是朱由檢所喜聞樂見的。

但畢竟朱慈烺的年紀還太小,心智成熟度遠遠不夠,只有經過更多的磨礪才能慢慢摸索出人生的路應該怎樣走,才能通過對事物的不斷認知來提高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

對於朱慈烺遊學路線的規劃,朱由檢將其放在了條件最爲艱苦的長江以北地區。

具體路線是由京師出發,走薊鎮出關赴遼寧行省遊歷,之後沿邊牆向西,走原宣大、延綏、甘肅、寧夏等邊鎮,考察沿途軍民具體的生活狀況,最後在陝西行省安置移民的臨洮、平涼、西安等府實地訪查屯田安民工程後返回京師,整個遊學以四年爲計,仿照的是後世的大學本科學期制。

爲了保障朱慈烺的安全,朱由檢特意從勇衛營調遣五百名精銳騎兵作爲護衛,負責遠出哨探及左右遮護,以防意外情況的發生。

這五百精騎會按照朱慈烺的行程安排,在外圍五十里內暗中保護,而朱慈烺身邊的安全則是由最擅長近戰搏殺的一百名錦衣緹騎負責。

這些錦衣緹騎的裝備可謂是武裝到了牙齒,軍器監所有最新式的近戰裝備他們全部配齊,毫不誇張的說,就算遇到上千名非大明官軍裝備的武裝人員襲擊,這一百名緹騎也會將其徹底擊潰。

這些措施只是做最壞的打算和準備,現在的大明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度,建奴流賊相繼覆滅後,官軍精銳奉命對全境內的小股土匪進行了嚴厲打擊,一年之內,許多爲禍地方多年的土匪團伙被徹底剿滅,而隨後開展的嚴打也將城市裡的城狐社鼠一掃而光。

鑑於各地治安狀況良好、很多地區已經出現了夜不閉戶的現象,內閣遵照朱由檢的旨意,在全大明境內取消宵禁,推行夜市,以讓民衆有更多休閒娛樂活動,推動民間風氣向更加開放轉變,也能讓更多民衆獲得一份額外的收入。

朱慈烺已經把自己下半年開始的遊學隨員報給了朱由檢。

貼身侍衛依舊是程堅和另外兩名錦衣近戰高手,隨身太監還是趙信,與朱慈烺一起結伴而行的還有已經舉家搬到皇莊定居、自身也在理工學院就讀了兩年的張定遠、溫體仁的長孫溫佑、盧象升的次子盧方。

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二百章 客戶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七章 皇莊3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十五章 譁變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一百章 心安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
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八百七十六章 醫療不能私有化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二百章 客戶第一百一十四章 壟斷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四百四十一章 宮裡的陰暗面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二百三十二章 複雜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爲世界財富匯聚地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六百零六章 強硬的福王第四百五十章 多爾袞的果斷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七章 皇莊3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十五章 譁變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七百五十章 醫療和教育決不能商業化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內閣 新章程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緒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一百章 心安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三百零六章 斷腕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滿八旗集體改姓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搶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