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

崇禎十年六月十九未時左右,抵達城下的勇衛營分做三部,在幾名參將、遊擊的帶領下開往東西南三個城門處,開始準備對義州發起進攻。洪承疇、祖大壽等人在重兵護衛下,端坐於輜重營掘土壘砌的平臺上,於義州南門外數裡之地觀戰,勇衛營副總兵茅元儀則擔綱攻城的指揮。

因爲發源自遼西羣山的大淩河流經義州城北後又折向南,正好將義州城半裹在裡面,加上當時是爲了防備來自東北方的建虜,既然已有大淩河這條天然的屏障,所以建城時並未修建護城河。這次明軍自南而來,也省卻了還要填埋護城河的時間和精力。

不出湯古岱所料,勇衛營將主攻方向放在了南門,四千名士卒在距城門三裡許排成四個方陣嚴陣以待。四門由牛車拖拽、重約一千五百斤的紅夷大炮佈防在了方陣前面,黑黝黝的炮口指向了兩邊城頭上的守軍;二十門重約五百斤的佛郎機炮被在距城門一里之地一字排開,每門火炮的炮手正在迅速調整炮口對準城門。火炮陣地兩側不遠處各有一千馬隊護衛,騎士們已經站在馬下等候,戰馬的耳朵裡都塞着棉布,以免被大炮施放時巨大的聲響所驚擾。

在明軍馬隊的驅趕下,五百八旗騎兵根本無法接近明軍步卒,湯古岱制訂的所謂騷擾延緩之策失敗了。雖然有十幾名白甲兵帶隊,並且這五百名八旗騎兵也都是精銳,但面對十倍與己的對手也不敢貿然上前,那不是勇敢,那是送死。

就在明軍炮手們緊張的忙碌着的時候,立於南門一側城頭上的湯古岱正在觀瞧明軍的陣容。

遠處明軍騎兵的甲冑旗幟湯古岱非常熟悉,他知道那些都是祖家那些將領們的家丁,雙方交手多年,彼此之間再熟知不過。

可城下的明軍步卒卻讓湯古岱感覺既陌生又驚異,心裡隱隱有些不妙的感覺。

明軍排成的數個方陣陣容嚴整,無數面大小旗幟迎風招展,士卒皆披黑色札甲,目視前方昂首而立,手中的火銃長槍刀牌看上去都是精心保養過的。整個陣列散發着一股濃濃的肅殺之氣,單從這一點上看就是一隻訓練有素的精兵。

這絕對不是寧錦明軍!寧錦一線的明軍雖然也有不少勇悍之士,但陣列時絕對沒有這股氣勢,甲冑兵刃也沒有這樣精良。

這是從哪裡來的一隻軍伍?難道是剿滅關內反賊的明軍?

更令湯古岱感到奇怪的是,既然是來攻城的,但城下的明軍卻並沒有攜帶雲梯等攻城器具。難得明軍想依仗人數上的優勢,做長久圍困的打算不成?可圍城不是要四處深挖壕溝嗎?

看到明軍將數十門大小不一的火炮推到陣前時,湯古岱的心臟大跳幾下,一種極其強烈的危險感陡然出現在腦海中。

他識得這種紅夷大炮,也見識過這種大炮的威力。孔友德、尚可喜、耿仲明率部降清時帶來了數門差不多同樣的大炮,在漢軍旗日常操演時,皇太極曾帶着各旗的旗主以及重要將領現場觀看過,那驚如天雷般的巨響,以及鐵彈造成的毀傷效果讓人不寒而慄。

“全都撤到城下,貼着牆根站好!”

湯古岱知道如何防範炮擊,隨即下令讓城頭的八旗兵和包衣們扯下去待命。

隨着湯古岱的將令被迅速傳達開來,城頭上的八旗兵和帶着包衣一隊一隊的沿着階梯下了城牆,本來人頭攢動的城頭上瞬間清淨不少,只有湯古岱和數名親衛依然站在原地向下觀瞧。

就在城牆上的建奴下去不久,一聲霹靂般的炸響聲傳遍四野,隨即一股濃煙緩緩升起,勇衛營的一門紅夷大炮率先打響。

負責指揮並親自操縱大炮發射的是十五名葡萄牙人,這些人都有過在本國軍中服役的經歷,是錦衣衛奉朱由檢之命專門從濠境(澳門)重金聘請來勇衛營當炮兵教頭的。爲首的是一名曾在葡萄牙軍中服役的中尉----迭戈、亞索斯。他五年前自軍中退役後便跟隨本國的商船來到大明,因爲迷戀大明的風土人情以及飲食,所以便一直留在了澳門,時間長了也學會了說一口比較地道的大明官話,在得知大明朝廷聘請外籍炮手時,亞索斯聯絡了一些和他經歷相似的軍人接下了兵部的聘書。

除了熱愛大明的文化以外,最能打動亞索斯的主要是大明開出的價格太優厚了:首領每月一百五十兩紋銀,其他炮手月薪八十兩,若能在戰鬥中取得決定性的作用,另有重賞。這樣的收入比在葡萄牙國內那些軍隊校官還要豐厚的多,對於漂泊萬里的這些人來說,這種誘惑是致命的、無法抵禦的。

經過在澳門簡單的測試,錦衣衛的校尉們確認這十五人都能熟練的操縱大炮後,便一併將這些高鼻深目的外夷帶回了京城。

其實早在崇禎三年,當時的崇禎皇帝便下旨招募過葡萄牙炮手,這些受僱的葡萄牙人在與建虜的戰鬥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並且在戰鬥中表現的既勇敢又忠誠,在崇禎四年全部陣亡。

孔友德、尚可喜等人的部下很多接受過這些葡萄牙僱傭兵的訓練,這隻火器部隊的降清給明軍帶來了極大的威脅。穿越過來的朱由檢當然瞭解這些,這次由他主導的僱傭行動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

經過亞索斯等人的精心調教和指導,勇衛營和京營的炮手們在發射火炮時的熟練度、精準度上有了大幅提升,也學會了程序化的操作方式。聞訊之後的朱由檢大喜之下又自內帑中拿出三千兩銀子賞賜了這十五人。亞索斯等人在欣喜之餘也是沒口子的稱讚大明慷慨仁慈的皇帝,併發誓定要幫助大明政府消滅那些野蠻的叛亂者。

隨着彈丸劃破天空發出的厲嘯聲,十斤重的實心鐵彈劃出一道弧線,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義州城頭砸去。一聲悶響過後,彈丸將一堵雉堞摧毀後餘勢不減,繼續向前飛行一段距離後落在寬闊的城牆通道上,然後瞬間彈起,越過城牆後砸在一戶人家的屋頂,將屋頂的瓦片擊穿後落在屋子裡。

一陣慘呼聲響起,被擊碎的雉堞變成了數十上百個散彈,將周圍趴伏在地的建虜和漢人包衣砸的頭破血流。還沒等他們回過神來,接二連三的巨響接連響起,南門處剩餘的三門紅夷大炮和二十門佛郎機炮次第打響。緊接着,東西方向也傳來了大炮開火的聲音,一時間,恍如天庭的雷公震怒一般,義州的上空和四野被驚雷聲籠罩,城牆上包括湯古岱在內的所有人都被一連串的巨響聲震得魂飛膽喪。

紅夷大炮想過之後,經過一輪試射,從第二輪開始,一字排開的二十門佛郎機炮發射的一斤重的彈丸全部準確的命中了城門。等到湯古岱猛地明白過來明軍的破城手段時已經遲了,四輪炮擊過後,厚重的城門已經被轟擊的支離破碎,義州的門戶已經徹底洞開。

遠處觀戰的洪承疇、祖大壽等人也被眼前看到的一幕感到無比震驚。

雖然祖大壽等遼西將領也見識過大炮的威力,並且錦州城頭也放置巨炮若干門。當年守寧遠時,在袁崇煥的指揮下,寧錦軍也用大炮給建虜以巨大殺傷,但紅夷大炮笨重無比,發射一次需要小半刻鐘的時間,並且準度極差。哪像這次勇衛營的炮兵這般利索,數十息之間便能發射一次,並且精度極高,發射的彈丸基本都落在城頭上。如果城頭上人數衆多,那會給守城方造成大量的殺傷。

而發射速率極快的佛郎機炮竟能在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內將城門打破,有這樣的利器在手,那以後再厚再高的城牆還有何用?蟻附攻城這種損傷極重的戰術從此將會徹底消亡。

洪承疇雖然剿賊十年,但其指揮的官軍基本以傳統的弓箭刀槍爲主,而流賊們的兵器更是遠遜於官軍。他雖知曉大炮的威力,但從未親眼目睹過如此密集的炮火打擊。在心驚之餘,本來心憂皇帝操之過急的洪承疇,對來年與建虜的決戰忽然充滿了信心。

這次的炮擊戰術是茅元儀刻意安排的。其實本來不用紅夷大炮出場,直接用佛郎機打破城門即可,但茅元儀對遼西上下對朝廷的不忠感到不忿之極,這次便特意將紅夷大炮拉出來,以此震懾遼西將門。

隨着一聲尖利的喇叭聲響起,南門外的炮聲戛然而止,炮兵們開始收拾陣地準備回撤,東西兩門處的炮聲還在不時傳來。

茅元儀身側的親兵將掌中紅旗左右揮動幾下後向前一指,中間的方陣中一百名手持巨斧、身披鎖甲的步卒出列後邁步向城門處行進,一千名銃手和一千名長槍手左右相隨。

知道義州城已經守不住的湯古岱並未從北門撤離,在明軍火炮停止射擊之後,他便下令將包衣中的上千名婦人挑選出來,分別送至東西南三門處,讓這些婦人擋在了最前面,後一層是手持兵刃的包衣男子,最後纔是城內的一千八旗兵。

湯古岱妄圖用婦人做盾牌,驅趕包衣們衝亂明軍陣型,然後八旗兵趁亂掩殺,就算最後義州城破,也要給明軍造成重大殺傷。

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十八章 容情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
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四十五章 鄭芝龍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六百三十八章 軟的不吃就來硬的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八十二章 驕橫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五百四十章 驅虎吞狼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怪物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七百零九章 現皇后找前皇后訴苦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二百六十四章 廢籍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十八章 容情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六百七十五章 師範纔是教育發展的基礎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