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招供

左進忠帶着幾十名弓手和數名銃手趕到了範府後花園,花園的一角建有一座兩層木樓,百餘名校尉正分散躲在花園的大樹和假山之後,一棵樹上插着一隻長箭,顯是樓上射來的。

那名百戶招了招手,兩名校尉扛着卸下來的門扇跑了過來,將左進忠遮護住,要是錦衣衛千戶在這裡被冷箭射殺,傳出去會讓衆人一輩子擡不起頭來。

左進忠問道:“裡面是什麼人?人數多少?”

那名姓劉的百戶答道:“大概有五、六人,一直沒說話,也不知是哪路的;有兩把弓箭,射的很準,一名兄弟被射中帽盔沿,差點沒了命!”

左進忠吩咐道:“拆幾扇門當盾牌,護住銃手站在樓下往屋裡打,蒐集木柴菜油,堆到一樓,準備放火!”

劉姓百戶道:“大人,不要活口?還不知道是哪路神仙呢,能藏這裡說不定來頭不小!”

一名校尉匆匆跑來,來到近前稟道:“大人,範永鬥招認,樓裡藏的是建奴,一共五人,領頭的是一個牛錄章京!”

左進忠哈哈大笑:“哈哈哈!這回來着了!這他娘還是個頭領啊!該當咱們弟兄們升官發財啊!就按我說的辦!快去!”

範家連同下人在內有近兩百口人,大小廚房竈臺十幾個,不一會,大批的木柴菜油便被運了過來,左進忠一聲令下,在數扇寬大的門板遮護下,七名火銃手前進到樓下十步左右,舉銃對準樓上的房間準備開火,數十把步弓也已瞄準樓上的窗戶和屋門,一旦有人露頭反擊,保準能把還擊之人射成篩子,抱着引火之物的數名校尉也準備就緒,火銃打響他們就往一樓屋內跑,只要堆在一個屋裡即可,木質建築一旦引燃,火勢很快蔓延開來。

樓下這麼多人忙忙碌碌,樓上卻一點動靜沒有,隨着一聲令下,七杆火銃次第打響,銃子把樓上的窗戶門扇打的噼啪作響,碎木到處亂飛,院子裡大股的硝煙升起。

抱着引火物的校尉們一擁而上,迅速跑進一樓屋內,快速的把木柴堆積好,大桶的菜油淋上,隨時準備放火燒樓。

火銃響過之後,樓上房間破碎的窗口處閃現出兩道身影,隨即兩隻長箭帶着風聲射向樓下的銃手,篤篤兩聲輕響,長箭釘在了門板上。

樓下的弓手紛紛鬆開手指,幾十只羽箭飛向目標,只聽一陣噼裡啪啦的響聲,樓上的建奴射完箭後立即多藏起來,數十隻羽箭大部分釘在牆上,少部分順着缺口飛進屋內。

過了幾十息之後,銃手終於裝填完畢,左進忠下令後,一樓的校尉用火折引燃木柴,火焰迅疾跳動起來,隨着銃聲響起,點火的校尉們爭先恐後奪門而逃,大火已經熊熊燃燒起來,嗆人的濃煙向上發散着。

火銃打完之後銃手們撤回,弓手們緊接着射了一輪,引火的校尉們脫身後躲到了安全的地方,衆人緊盯着樓上,防備建奴的拼死一搏。

大夥越燒越旺,很快樓層之間的地板被引燃,濃煙順着燒穿的縫隙涌進了二樓屋內,沒過多久,隨着幾聲怒吼,數道人影衝出房間後就要踹破護欄躍下來搏殺,一陣弓弦響動,這幾名建奴身上插滿了三棱長箭,除了一人從樓上栽倒樓下外,其餘四人全部中箭倒在樓上。

左進忠大喊道:“上去補刀梟首!樓上的不要管了!火太大!”

數名校尉手持繡春刀涌上前去,將這名死透的建奴身上又戳了幾個血洞,一名校尉乾淨利落的一刀將建奴的首級砍下,提着腦後面的金錢鼠尾顛顛的跑到左進忠面前:“大人,您要的首級!”

左進忠擡腳虛踢,笑罵道:“又不是金子做的,老子要他何用!滾去找石灰醃製,用木匣裝好!咱們帶回京去交於駱大人,就說這是那個什麼牛的首級!這可是大功一件啊!遼東十幾萬邊軍何曾斬獲過建奴頭領的首級!”

一聲悶響中,隨着大火將房樑立柱燒斷,二層小樓終於坍塌倒地,幾名建奴的屍體也化爲灰燼,由於這座小樓是獨立建築,並無其他房屋相鄰,所以大火到不會蔓延到整個範府,這座豪宅最終會被拍賣變現,也代表曾經富甲一方的範家徹底的煙消雲散。

抄家是錦衣衛的傳統手藝,多少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和手段豐富無比,範家藏匿於隱秘角落的金銀古玩不斷被搜撿出來,範永鬥開始只是說出來一些無關緊要或者公開的事情,一些隱秘重要的東西根本不招;錦衣衛的刑訊高手二話不說,把範永斗的十歲的小兒子提來,然後將他綁在牀上,脫下褻褲,拿着明晃晃的牛耳尖刀四處比劃,口中自言自語道:“這麼清秀的男童,去了勢送給那些王爺,這輩子肯定衣食無憂啊,嘖嘖!”

十歲的孩子從小錦衣玉食,何曾見過如此場面,嚇得渾身發抖,哭喊着爹爹救命,範永鬥目眥盡裂,狀若瘋虎般就要撲過去,兩名膀大腰圓的校尉死死的把他按在椅子上,眼看着自己最疼愛的兒子就要變成閹人,範永鬥終於堅持不住,紅着眼睛連聲喊道:“我說我說!我什麼都說!求你們放過鬆兒!”

那名刑訊的百戶笑道:“範員外,早這樣不就行了,只要你老老實實招供,你的後代自會得以保全,這是皇上特意吩咐我們指揮使大人的,皇上說了,只問首惡,罪不及妻兒,這可是金口玉言的天憲,也就是當今仁慈,要擱以前,你這種大罪都是滿門抄斬!趕緊的,痛快點!爲了妻兒老小,把你的事全部說出來!”

其餘王登庫等七人,在看到錦衣校尉特意解來的親人後,心裡最後一絲幻想也破滅了,敢情人家這次是一鍋端啊,早就探查詳細,只是等着上面的指令而已,這下數代辛苦經營賺取的鉅額家產,全都成爲別人的囊中之物,早知現在,悔不當初啊,銀子是白花花的,可自己的心卻變黑了。

負責刑訊的錦衣衛宣讀罪不及妻兒的旨意,並給衆人傳看蓋着玉璽的聖旨後,衆人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既然朝廷把自己定位等同於謀逆的通敵大罪後,他們唯一的期盼就是能留下一絲骨血,而崇禎作爲後世穿越而來,內心深處帶着根深蒂固的律法公平,同情弱小的觀念;範永鬥等人也清楚自己的行爲等同資敵,謹慎起見,這些隱秘之事他們從未讓家人蔘與甚至知曉;但就算這樣,如果不是朱振卿穿越過來,按照此前的規矩,至少是要誅三族的。

隨着查抄八家鉅商資產的深入進行,錦衣衛帶來書吏已經根本不夠用,八家的家產實在是太豐厚了,各種金銀玉器,古玩字畫,店鋪倉庫,以及各種貨物,包括這次準備與滿洲交易的幾百車物資,都要一一清點核對記賬,最後只能徵用總督和巡撫衙門沒被牽扯進去的書吏幫着清點記賬,就是這樣的情況下,一百餘書吏用了十天才把所有東西清點完畢,當然了,這中間有人趁機上下其手也是在所難免的,一頭豬被宰了,只要過過手的人肯定會沾點油。

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
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閒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六百九十章 未來的接班人選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毀江南利益集團核心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檢的籌謀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陽謀第一百六十五章 蠱惑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二十二章 誅殺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四百五十一章 從流賊到王師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網以待、終有所獲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國運第三百零二章 趨利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銀幣、朝臣建議擴大藩屬數量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