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

“保國公的意思是,此次朝廷有可能會調派官軍南下,以備局勢動盪時予以強力壓制?

保國公會不會是有些杞人憂天?

江南可是國朝賦稅重地,一旦有大兵匯聚與此,其破壞力或可使兩百年繁華勝地毀於旦夕之間,今上當不會有如此不智之舉吧?”

一直未曾說話的忻城伯趙之龍忍不住開口質疑道。

自崇禎六年起,原先的崇禎帝爲防南京勳貴一家獨大,遂將南京守備勳臣的職權授予了趙之龍,以此在勳貴之間形成牽制作用,趙之龍也因此得掌南京兵權數年之久,忻城伯府也因此由勳貴中排在末尾的地位一躍成爲有數的實力派,府中財富也是迅速增長起來。

然而,就在趙之龍春風得意之時,崇禎十年,朱由檢下旨,將江南地區除孝陵衛以外的所有衛所全部裁撤,軍戶轉爲民戶,存在了兩百年的南京守備勳臣也成爲了歷史,趙之龍的權勢眨眼間蕩然無存,此舉讓趙之龍心內實在是憋屈不已。

執掌江南兵權期間,隨着權利和地位的大大提升,趙之龍也膨脹了不少,在勳貴中行事說話也表現的比較強勢,幸虧他心裡還算有分寸,所以才爲沒被其餘勳貴聯合起來進行打壓,但自從丟了兵權之後,忻城伯府還是很快恢復到了原先在勳貴中排在末尾的地位,他的話語權也幾乎消失殆盡。

“朱老弟適才所說並非危言聳聽,老夫覺着,若事情嚴重到不可控時,以武力壓制將會成爲朝廷之首選!

這幫文人要是不知收斂與節制,妄圖以民亂要挾朝廷,最終或許會有不可測之禍生髮!

總而言之,此事咱們還是勿要摻和進去爲好。

諸位回府之後,明日便開始着手遣散各府私奴,把身契發還,之後全部改爲僱請,並使其每人都要簽字畫押。

至於朱老弟所言能否從中得利一事,那我等接下來便細細商議一番,一旦事態發展到我等所估之況,那咱們便有的放矢按策略行事!”

就在南京勳貴們研判形勢並商討對策時,蘇州府衙門後院的書房內,蘇州知府方文也正在與同知任元山商議着當下的局勢。

自從上次通判焦雲峰等人試圖煽動蘇州民亂、然後頃刻間便被錦衣衛鎮壓、任元山當機立斷跪求方文原諒,並徹底倒向了朝廷這邊之後,方文在事後出具奏本保下了任元山,後者在心懷感激的同時,從此也是事事處處以方文馬首是瞻,兩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十分地融洽。

因爲還沒有接到聖旨的緣故,所以松江府襲官案案犯大規模斬首行動還沒有開始進行,還沒有被鐵血震懾的蘇州府士紳們已是叫囂不已。

蘇州府各州縣的許多生員已經被動員起來,開始陸續向蘇州府進行聚集,大街小巷的牆上都被人連夜貼滿了揭帖,內容無非是指責和痛罵朝廷奸臣當道、蠱惑皇帝出此惡政,妄圖強搶民財、破壞江南安定繁榮的局面,已達到不可告人之目的。

方文雖已派遣了府衙中的衙差們幾人一組,整日遊走於蘇州城內各個主要路段,專門負責清理這些揭帖,但衙差們白天剛把揭帖撕掉,第二天又被貼的滿城都是,並且隨着各種謠言的漫天飛舞,揭帖的內容也變得越來越過分。

剛開始時,絕大部分揭帖還能引經據典的對即將實施的新政進行反駁,基本沒有涉及到人身攻擊。

但最近幾天出現的新揭內容已經開始變味了。

很多揭帖對閣臣和其餘六部主官進行指名道姓的進行辱罵和攻擊,編造各種荒誕不羈的故事來污衊這些朝堂重臣,相關內容實在是令人不堪入目。

有些士紳大戶還僱請一些平日裡舉止輕浮,言行放蕩的生員,在各個茶館酒樓公然對朝廷進行攻擊,並把給那些重臣編排的橋段演繹開來,以此來詆譭朝廷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對於這種十分惡劣的行舉,方文下令府衙中的捕快盡出,但凡發現有聚衆以言辭侮辱朝廷者,立刻予以拘捕。經過兩天的雷霆行動,這種行爲纔得到了有效地遏制。

“府尊,您看看,這是今日在某處巷口剛剛撕下來的揭帖,其內容着實荒誕不堪,寫貼之人實是猖狂已極,若是不採取措施加以懲處,就怕今晚會有更多相似之揭帖現身街頭巷尾,城內百姓大多無知,要是輕信帖中之言,怕是於聖上之形象造成難以估量之傷害啊!”

任元山一邊說一邊將一份揭帖遞向隔桌而坐的方文,此刻他臉上的表情也是十分地凝重。

方文趕緊接過揭帖展開仔細觀瞧,眨眼之間便瀏覽完畢。

“無恥之尤!真是狗膽包天!

這是在自尋死路!

天下竟然有如此卑鄙齷齪之徒!

小人也!

該殺!”

方文霍地站起身來,臉色瞬間變得鐵青,雙手迅速揮動,嗤嗤聲響中,那份狀如後世報紙般大小的揭帖轉瞬間被撕得粉碎,隨後被方文狠狠地揮向空中,碎紙如同數十隻大小不等的蝴蝶一般紛紛揚揚落到青磚鋪就的地上。

這份揭帖直接對朱由檢展開了攻擊。

幸虧是有名吏目早上帶着衙差巡視時發現了這份內容惡毒的帖子,並且立刻將其撕了下來,當時周圍還沒有圍觀者觀看,要是再晚上半個時辰被人發現併到處宣揚開來,那不光是天家形象受到巨大侮辱,整個蘇州府衙的主官們也別想善終。

“老任,你即刻親自跑一趟親軍千戶所,將此事告知千戶許有成,他自會採取相應之手段!

某些人既是想滅族,那此次便成全他!”

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八十章 困難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三百六十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四百章 佈防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七十章 商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三十五章 事定
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三百零三章 亂起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權分給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愛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八十章 困難第八百六十一章 斬首計劃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來一次十三副?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三百六十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四百章 佈防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敵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敵第五百零一章 新設府縣與駐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佈局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四百一十六章 選官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八百七十二章 財政是統治的基礎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五百九十一章 錦衣衛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九十三章 對交趾的蠶食政策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議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勝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二百零二章 禁運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稱霸九州島嗎?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遲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八百六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七十章 商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八百零一章 驅虎吞狼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三百六十四章 敵至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遷,只靠着納糧可不夠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五百零五章 會商裁兵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夢也沒想到能吃飽飯的李保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槍第一次實戰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戰略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二十八章 難拆的拒馬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擋不住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設兵團第三十五章 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