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

和衣而眠的士卒們經過短暫的紛亂之後,在皎潔的月色下整理行裝,隨後在一聲聲低沉的口令下排列隊形,等到小半個時辰全軍列隊完畢,劉國能一聲令下,最前面的一隊士卒在上官的帶領下以兩排縱隊的隊列向山坳口行去。

湛藍的天空下,銀色的月光鋪滿大地,爲大軍的行進提供了良好條件,雖然仍不時地有視力不好的士卒跌跤,但宛如長龍般的隊伍依舊在磕磕碰碰中向東北方向蜿蜒而去。

近五千人的隊伍走出胡山坳之後,在負責押後的一小隊明軍監護下,千餘名明人青壯才亂糟糟的從山坳最裡面行了出來,之後沿着明軍的足跡跟了上去。

古代的人由於缺乏足夠的營養成分,大部分人患有或輕或重的夜盲症,所以夜行和夜戰是很少發生的,現在的明軍雖然在飯食上比從前有了極大的改善,但仍然有很多士卒存在着視力障礙。

幸虧劉國能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特意挑出了視力沒有問題的一千人作爲了先鋒,在出了山坳之後,他和張文耀帶着這一千人在夜不收們的引領下,加速想赫圖阿拉行去。

後面的大隊人馬只需慢慢跟隨,等到天色亮起來再趕到目的地就可以,因爲他們不用入城參戰,只需在外圍負責接應就行。

前鋒一千人在花費了近一個時辰後,在剛過丑時便進抵赫圖阿拉城東側的山林中,此時的夜色仍然極爲深重,大隊人馬的到來驚起林中大羣的宿鳥和小獸,無數的鳥糞自空中飄落下來,鳥兒們啼鳴着飛向了安全地帶。

“呸!真他X的晦氣!老劉,聽說奴酋的祖墳都在這地界上,恁說咱打完了要不要把他家祖墳給挖了?”

張文耀伸手將落在臉上的一灘鳥糞抹去後,小聲地開口問道。

正在試圖透過樹木間的空隙,觀瞧夜色中城內動靜的劉國能頭也沒回的道:“這可使不得,上峰既是沒交代下來,咱可別去犯了忌諱。聽那些兵部上差說過,皇上有過吩咐,只要建奴跪地請降的都不能殺,咱只管打仗,萬不可多生事端!”

“也罷!究是缺德冒煙之事,額們現下是官軍,不是流賊,還得給子孫後代積德才好!等打完這仗俺看也沒些仗打了,要是能混個總兵,找個地界窩下娶妻生子,這輩子也就足了!”

張文耀倚着身旁一棵大樹的樹幹一屁股坐在地上嘟囔道。

隨着時間的推移,掛在天空的月亮慢慢西移,天邊也開始泛起了白色,又過了片刻,一不留神間,無邊的黑暗猛然褪去,大地上的景物變得清晰起來。

“各隊查看武備!”

隨着低沉的命令聲,一片窸窸窣窣的聲音響起,士卒們紛紛開始檢查攜帶的裝備有無問題。

“出!”

待全軍檢查完畢,劉國能一聲令下邁步向前,踩着地上厚厚的落葉帶頭向裡許外的赫圖阿拉行去,十餘名肩扛着簡陋梯子的士卒緊跟其後,數百名士卒以小隊爲單位尾隨着,寂靜地山林中頓時響起了一片雜亂地聲音。

沉睡中的赫圖阿拉一片寧靜,太平已久的日子讓城門值哨的清軍士卒徹底放鬆了警惕,悄悄摸過來的明軍士卒已經紛紛把粗陋的木梯架在了寨牆上,此時依舊沒有看到值哨建奴的身影。

孫奎率先順着梯子爬上寨牆,然後在跨坐在狹窄的牆頭上,伸出雙臂發力把攀爬的梯子提溜上來,隨即將梯子豎在了寨牆之內,然後從梯子上迅速下到了城內。

就在這時,突然響起的狗吠聲打破了清晨的寂靜,先是一隻狗的狂吠聲,隨後整個城內的狗吠聲響成了一片。

“X的!”

孫奎隨口罵了一句。

這麼多狗一叫喚,肯定驚動了建奴,現在計劃中的偷襲只能變成強攻了。

他伸手一揮後舉步疾行,十幾名攀爬進城的夜不收迅速跟在他的身後向東邊的寨門飛奔而去。

就在孫奎距離寨門還有數十步時,幾名被狗吠聲驚醒的值哨清軍或是赤着臂膀,或是身穿布袍,持弓拿刀從寨門旁的木屋中竄了出來。

當這幾名清軍看到孫奎等人身穿的盔甲顏色和樣式後,一個個顯然是吃驚不小,其中一人甚至伸手使勁揉了揉眼睛,好像生怕自己出現了幻覺一樣。

在這幾名建奴竄出屋子的瞬間,孫奎心中暗暗叫了一聲苦,這幾人中有一名弓手!

常年生活在深山老林中、以漁獵爲生的清軍最善弓箭和肉搏,他們所用的都是射程遠、精度準的長大步弓,箭只也都是鐵頭重箭。

很多射術精湛的清軍尤喜用箭頭尾部帶着倒鉤的三棱箭,只要被這種箭射中,哪怕中箭部位並不致命,但想起出來可就要了命了,非得給你帶下一大塊肉來不可,

趁着幾名清軍一愣神的功夫,奔在最前面的孫奎猛地加速前衝,迅速將雙方的拉近到了十餘步之內,眼見得那名弓手張弓搭箭就要將重箭射出,孫奎手中的燧發短銃搶先打響,一聲轟然大響中,一團冉冉升起的白色煙霧將孫奎包裹其中,並且也稍微遮擋住了兩隊人之間的部分視線。

聽到後隊中有人發出一聲慘叫,孫奎身子從硝煙中疾衝而出,揮臂奮力將短銃擲向那名弓手,隨後長刀倉啷出鞘,趁着對方躲閃的空檔,矮身大喝一聲直衝向那名弓手。

呈分散站位的一名清軍舉步上前舉起長柄虎牙刀猛然豎劈,那名赤着臂膀的弓手趁機向一側移動,孫奎顧不上再去追趕,倉促中跳步斜閃,險險避開對方的劈砍。

又是兩聲慘叫響起,那名建奴弓手移動中長弓連續開合,又有兩名明軍中箭倒地,短短几十息之間,這名弓手已經殺傷三名明軍士卒。

孫奎的身子剛剛閃過虎牙刀的劈砍,一柄長槍悄無聲息地疾刺而至,孫奎雖是反應迅速,但無奈舊力已竭、新力未生,只能勉強側身避過要害,那柄本來刺向他腹部的長槍狠狠紮在了他的右側肋部。

劇痛之中孫奎大吼一聲棄刀雙手攥住槍桿,正要發力與對方爭奪,一支小巧的弩箭從後飛來,命中用槍清軍的右眼後深深扎進了腦子裡,那名清軍撒手後仰面倒地斃命當場。

正在發力的孫奎驟然間身子失控,噔噔噔疾退數步後握着槍桿一屁股坐在地上,身後的七八名明軍疾衝而過,幾聲短銃的大響中,那名長刀手和弓手先後被當場擊殺。

“速去打開寨門!老子死不了!”

眼看手下人都要涌過來查看他的傷情,孫奎情急之下大聲吼道。

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五章 皇莊1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六十章 追擊2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
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響和思考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經濟發展要均衡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敵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一百四十章 宋應星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三百零一章 誘惑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五章 皇莊1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撐腰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萬民同賀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一百八十七章 衝陣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六十章 追擊2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帥第五十九章 追擊1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問計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九十九章 抵達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三百四十六章 舉薦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興市場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七十九章 鳳陽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七百九十一章 給阿三找點麻煩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七百七十六章 對外援助、強制遷移貧困人口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親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