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聯軍

不論是德川家光還是其餘幕府高層,從來沒預料到一個小小地平戶藩會突然造反,在得知相關消息後,幕府高層們雖說有些憤怒和意外,但諸人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只要九州島最強藩國薩摩藩島津氏沒有參與造反,其餘大名根本不足爲懼。

全日本數十家藩國大名,除了親藩和譜代,那些外樣大名少有與幕府一心的,但因爲幕府實力強大的緣故,儘管外樣大名們對幕府心懷不滿,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敢公然與幕府對抗的。

對於各家大名實力瞭如指掌的德川家光甚至根本沒打算派遣幕府主力前往征伐,只是下令讓若年寄頌平一郎親赴九州島,統一協調指揮九州五家親藩、譜代聯軍,爭取在最短時間內絞殺平戶藩。

松潘氏名下頂多只有三千名武士足輕,在沒有別的外樣大名參與的情況下,只要湊齊五千以上聯軍征討,平戶藩反賊旦夕可滅。

德川家光密令頌平一郎,在他抵達九州島開始召集聯軍時,務必要對實力較弱的外樣大名發出徵糧通告,以此來試探是否有人與松潘氏一樣有對抗幕府之心,只要察覺某大名有異,那就在攻滅平戶藩之後,以大軍威逼,迫其割讓領地人口,敢於抗拒者就地滅之。

殺一儆百已經不夠,要採取更加嚴厲的措施,加強對外樣大名的控制和威懾,這樣才能更好的防範極端事件的發生。

德川家光已經在考慮,要不要將直屬軍隊分別派駐各地要害部位,以更加直接的形式威懾別有心思之人,維護幕府統治的穩定性。

頌平一郎抵達九州親藩福岡藩後,立刻召集秋月、熊本、延崗、柳河等四家親藩、譜代家主前來福岡藩議事,商討征伐平戶藩策略,並給三萬石以上外樣大名駐地的巡見使發出指令,要求這些大名徵調糧食物資運來福岡藩,以供大軍食用。

議事結束後,諸藩迅速回返領地,開始調兵徵糧,頌平一郎坐鎮福岡藩,等候大軍和糧草集結。

半月之後,整個九州島諸藩只有半數外樣大名按時送來糧食物資,其餘大名都以各種各樣藉口推諉扯皮,因五千名聯軍已是齊聚福岡藩之故,頌平一郎也只能將這些不聽話的大名記錄在冊,以便在平滅平戶藩後再來個秋後算賬。

大明崇禎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頌平一郎親率六千聯軍、一萬農夫組成的輜重隊,由筑前國福岡藩出發,浩浩蕩蕩的向位於筑後國的平戶藩進發。

這六千人是五家親藩、譜代大名能拿出手最爲精銳的力量,這其中有鐵炮手兩千人、弓箭手一千人、長槍手一千五百人、跳蕩手五百、藤牌手五百,餘者爲各家藩主親隨。

經過五天行軍,幕府聯軍抵達筑後國平戶藩領地附近,先鋒來報,前方三裡處有軍隊攔路,所打旗幟正是松潘氏,人數當在三千左右。

身在中軍的頌平一郎聞訊騎着高頭大馬,與幾名藩主在百餘名隨從護衛下趕到前面,聯軍先鋒閃出空當,頌平一郎等人在馬上放眼觀瞧。

只見對面軍隊排開一個“凸”字陣型,近五百名鐵炮手處在陣型最前端,鐵炮手兩側偏後各有兩隊長槍手,人數大約各有七百人左右,一隊約莫兩百人的弓箭手組成一個小方陣立在右側長槍手旁,五百名盾手則是在鐵炮手左側位置。

“頌平君,對面平戶藩之軍伍有些古怪!

鐵炮隊所用鐵炮明顯與我不同!陣型也與我軍常用橫排不一樣!

其餘長槍、盾牌也是如此!都不像是我日本軍伍所用!

難道這便是松潘氏之依仗?

這些軍械看上去很是精良,稍後接戰,我軍可不要大意!”

福岡藩家主福岡日隆年輕眼神好,在觀望對方陣型幾眼後即刻發覺有異,於是他趕緊出言提醒作爲主將的頌平一郎道。

“軍械再精良也無甚用場!

此處一馬平川,反賊並無更多人馬埋伏!

傳我將令,鐵炮隊出一千人打頭陣!弓箭手上五百人,射住反賊弓手!只要對方射手敗陣,跳蕩手即刻掩殺,由側翼衝亂反賊鐵炮隊!”

福岡日隆的提醒並未引起頌平一郎的重視,在他眼中,打仗就是鐵炮手輪番打過一輪後撤回後隊裝填,弓箭手射亂對方陣腳,剩下的交給武士刀和長槍隊就行了。

既然是主將下達軍令,那其餘人等聽令行事就可,福岡日隆雖然心存疑惑,但仍舊是與其他藩主躬身接令,轉身安排軍陣去了,頌平一郎一帶繮繩,帶着親隨去往一側,給中軍讓出了位置。

這邊的平戶藩主將田川昱皇看到聯軍開始調兵遣將,於是他吩咐一聲,席地而坐保持體力的五百鐵炮隊紛紛站起,然後在鐵炮隊首領的吆喝聲中,排出三段擊陣型,靜待聯軍鐵炮手上前。

這種三段擊陣型,也是鄭七奉命教給日本人的,經過兩個月的操訓,這種能夠充分發揮火銃威力的陣型,讓平戶藩鐵炮手們更添信心。

約莫不到一刻鐘的工夫,聯軍一千名鐵炮手在首領的指揮下,排成兩排橫隊向前而來,這邊田川昱皇一聲令下,平戶藩鐵炮手紛紛將大明燧發火銃舉起,黑黝黝地銃口對準了兩百步外向前行進的聯軍鐵炮手。

聯軍鐵炮手的首領一馬當先走在第一排隊伍前面,兩名護衛舉旗跟隨在兩側,這名首領一邊向前一邊目測雙方距離,以便在距對方五十步左右時停步整隊,引燃火繩後再向前十步進行排射,這一切都是按照多年來戰鬥經驗進行的。

然而令聯軍方面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名首領帶着第一排鐵炮手走到雙方相距五十步左右、鐵炮手們剛剛停下整隊時,平戶藩鐵炮突然打響。

在短短十餘息時間裡,五百杆燧發火銃有八成擊發成功,正在整隊的聯軍鐵炮手瞬間被擊倒近百人,在瀰漫的硝煙裡,響徹四野的慘嚎聲中,聯軍鐵炮手們被徹底打懵。

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九十章 平息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七十章 商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一百章 心安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七十章 商路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
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難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九十章 平息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漢奸,舉族北遷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打算給西班牙人一個教訓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五百二十八章 內閣中的實用型人才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貸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二百四十章 奏對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個好身體,帶家裡人去擼串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鮮人打算送禮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變源自於皇帝鷹犬遍佈天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聖意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八百二十九章 溫體仁的心思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一百九十章 改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七十章 商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敵與佈置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三十八章 大戰2第一百章 心安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複雜的移民工程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七十章 商路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蘭人的考量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還是錦衣衛更內行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六百三十五章 嚇破膽子的士紳們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六百三十四章 許某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撫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