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

崇禎十一年六月十二日,隨着一道道號令傳下,盛京城外無數面旌旗迎風招展,明軍特有的紅色鎧甲猶如一片汪洋大海,以摧毀一切的態勢向着盛京城涌來。

各路總兵大將均是披掛整齊,意氣風發的騎在高頭大馬上,按照事先劃分的區域,率領各自的手下列陣向前。

所有的將官士卒面上都洋溢着滿滿的自信與豪情,因爲他們心裡清楚,自己參與的是一場滅國之戰,這是自太祖擊破蒙元的兩百多年來,大明歷史上第二次覆滅他國,能夠親身參與這場戰役,將會是無上的榮耀,等待他們的也將是豐厚的賞賜與拔擢。

自從大明各路各部官軍全都配備了錦衣衛監軍後,士卒們再也不用擔心上官會貪墨自己的賞功銀了,自己立下的功勞都會被監軍統計在案,事後朝廷的賞功銀會一文不少的發放到自己手上。

戰歿者、傷殘者的燒埋銀、酬功銀都會有朝廷派人發送到家中,這個更不用擔心朝廷食言。

每次戰後統計陣歿傷殘名單上報後,頂多半年,監軍就會向士卒們展示蓋有陣歿傷殘將士原籍官府大印的文案,上面有里正的畫押、其家人鄰居鮮紅的手印,以此證明燒埋撫卹的銀錢都已到位,朝廷這種光明正大的行爲是兩百年來從沒有過的,正是這種看似微小的舉動,激勵着每一個士卒在對敵時奮勇爭先。

因爲他們不再害怕戰死受傷後沒人管了,他們的心裡有了最穩定的依靠,自己的家人也會因此受益終生。

這一切改變都來自於皇帝,每一名監軍都不厭其煩的無數次提到,將士們近幾年享有的待遇,都是皇帝下旨後朝廷經辦的,甚至皇帝還動用了內帑的銀錢,用皇帝的話說,此舉就是爲了不讓將士們流血流汗又流淚。

這種潛移默化的改變,已經讓所有士卒以及中下級將官的心理髮生了巨大的變化。

原先那種自己是某某大將的兵這種傳統觀念已經徹底消失,絕大多數士卒已經知道,自己是皇帝和朝廷的兵,自己享有的所有待遇都是皇帝給與的。

在這種普遍共識下,如果再有將領想不服從皇帝和朝廷的命令,甚至想擁兵對抗朝廷,那結局將會是非常悽慘。

辰時整,隨着孫傳庭的一聲令下,盛京城東、西、南三面的城門外先後響起了紅夷大炮的震天怒吼,明軍對清軍最後一次大戰役拉開了序幕。

負責攻擊清軍南門的是五千名秦軍,有總兵周遇吉親自指揮。

由於盛京城面積不大,而城外的明軍除了派遣出去的以外仍有近十萬之衆,再加上明軍並未採用傳統的蟻附攻城的戰術,所以絕大多數明軍只能列陣在外,羨慕的看着領到攻擊任務的友軍發動進攻。

距離盛京城南門一里遠的地方,在接到周遇吉下達的攻擊令後,一字擺放的十門紅夷大炮中的一門進行了試射,由葡萄牙教官弗朗西斯科親自操炮。

“Duang”!的一聲震天巨響之後,一枚五斤重的彈丸在空中劃出一道不算高的拋物線後,迅疾砸向厚重的城門,並且準確的命中了目標。

儘管城門後面堵塞了磚石麻包,但這枚帶着巨大動能的彈丸依舊在城門上砸出了一個一尺左右的大洞。

看到炮擊效果後,佛朗西斯科滿意的點了點頭,嘴裡咕噥了一句本國話之後,用不太熟練的大明官話大聲下令道:“復位、清膛、裝彈!”

旁邊的十餘名裝填手迅速涌上前去,喊着號子將沉重的大炮復位,隨後清膛裝填,不到百餘息時間內,這門紅夷大炮便恢復到發射狀態。

弗朗西斯科再次上前,幾名裝填手在他的吩咐下開始校正火炮的方位,幾名明軍炮手湊上前來仔細的觀摩着,並將這位高鼻深目的教官的一舉一動牢記在心。

在花費了數十息的時間重新校正好方位後,佛朗西斯科再次滿意地點點頭,然後他迅速走到相鄰的一門大炮前,指揮着裝填手們調整射擊方位,與他正在進行相同動作的還有兩名葡萄牙教官。

待到所有大炮全都重新校對一次後,佛朗西斯科大吼一聲,跟在他身邊的一名明軍旗手將手中的紅旗一揮,十門大炮幾乎在同一時間內打響,十枚彈丸不分先後的從天空急掠而過,然後狠狠地砸向了城門。

這十枚彈丸最終有八枚直接命中目標,有兩枚出現了些許的偏差,砸在了城門的磚牆上,稀里嘩啦一陣響動後,隨着一小股塵煙的升騰,數十塊磚頭被或被擊碎或是脫落,露出了裡面厚厚的夯土。

八枚先後命中目標的彈丸,瞬間將城門砸的支離破碎,城門後堵塞的磚石已經清晰可見。

佛朗西斯科再次高聲大叫,裝填手和明軍炮手開始緊張忙碌起來,十門大炮在百餘息後再次準備完畢,這次佛朗西斯科並沒有上前親自校對,而是下令明軍炮手根據剛纔的示範自己上陣。

其實在日常的演練中,明軍炮手們在這些葡萄牙教官的精心教導下,已經具備了相當高的操炮水準,但演練和實戰不同,在戰陣上還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才能把平時演練的積累最大程度的展現出來。

又過了數十息,十門火炮打響了第二輪,這次的齊射有五枚彈丸命中目標,一旁的佛朗西斯科勉強點了點頭,這成績比起平時要差一些,但也算不錯了。

最終經過四輪轟擊,盛京城南門終於被彈丸轟成了渣,後面的障礙物完全顯露了出來。

在明軍的轟擊過程中,除了城頭上有不少清軍露頭觀瞧外,清軍並沒有做出任何的反擊措施。

不是他們不想反擊,盛京城頭的大炮早就被皇太極親征時帶去了鬆錦,並最終全部丟在了那裡,現在除了一些小炮以外,守城的清軍根本無力展開反擊。

看到城門已經殘破不堪,周遇吉一聲令下,兩百名輜重營的青壯拿着巨斧、鐵鋸、鋤頭、鐵杴,推車挑擔向城門處行去,而此時的紅夷大炮再次發出怒吼,這次的目標變成了城樓以及附近的垛口,目的是壓制和殺傷城頭的清軍,掩護輜重營順利抵達城門進行破拆。

秦軍五千名銃手也是列陣向前,在到達城門下七十步距離時以五百人爲一隊,開始向城頭進行不間斷的射擊。

這七十步的距離正好處在清軍弓箭射程範圍之外,卻正好處在火藥改良後的銃陣之內。

明軍這一舉動果然奏效,原本埋伏在城頭和城樓上的清軍以及衆多旗丁,本來準備好用弓箭和礌石、金汁、滾木等殺傷逼近城門的明軍,但在紅夷大炮和火銃的壓制下根本擡不起頭來,只能任由輜重營毀掉城門、拆挖磚石。

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三十章 預謀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八章 皇莊4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十五章 譁變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
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與治吏第四百七十五章 賭命的祖大壽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三百六十章 臺灣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六百一十八章 穀賤傷農?不會的,那可是賺錢的機會。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陸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國中之國第三十章 預謀第七百零七章 帶着文臣武將去靶場第七百四十九章 學堂的永久免費制度第二十七章 初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任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五十一章 親情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鋪所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七百三十九章 戰略意圖、天大的人情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級制度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勢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八章 皇莊4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權下鄉纔是根本第三百九十六章 戰起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臨城下、搜撿土著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十五章 譁變第六十一章 範家第六百一十章 關外需要你們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戰第一章 來到大明第一百零七章 大勝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謀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無霸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輔之子的侯方域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七百一十一章 廢除選秀女制度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門前的流血事件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五百九十章 謀逆可是十惡不赦之罪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十三章 陛見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動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四百九十九章 斬將潰敵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九十二章 分進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