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第243章 雪後

李麗質道:“父皇放心,皇兄與女兒會安排好的。”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碗,道:“朕出去走走。”

營帳外依舊很冷,雪終於停了,大雪落在松樹的枝頭上,積雪多了便從枝丫上滑落下來。

李孝恭坐在一張胡凳上,面前燒着一個火盆,正在吃着胡餅。

見陛下走來,他遞上一張烤熱的胡餅。

李世民拿過餅也提了一張胡凳坐下來,吃着餅。

中年兄弟之間,不用言語,一個眼神就能知曉此刻彼此惆悵。

陛下如果心情很好,也不會此刻出來找兄弟要胡餅吃。

“你說朕是不是對承幹太過嚴苛了?”

李孝恭搖頭道:“太子殿下對京兆府更嚴苛。”

“是啊,朕向來公允。”李世民嘴裡嚼着胡餅,看着不遠處三三兩兩而坐的將士。

見到一旁神色同樣不太好的李孝恭,李世民又問道:“你在憂慮什麼?”

李孝恭擡了擡下巴,看向幾個正在爭執炭火的女眷。

總有人對長樂公主的安排不滿意,有人覺得吃食與炭火不夠,畢竟權貴人家向來不缺吃喝,也不擔憂冷暖的。

此番衆多權貴人家跟着陛下秋獵吃了不少苦頭。

李世民對這些爭執視而不見,她們也不敢在麗質與皇后面前爭執,小聲問道:“孝恭?”

李孝恭嚥下一口胡餅重重點頭道:“陛下請說?”

“長安送來消息,杜荷去見承幹,你平時與東宮走得近,伱知道杜荷與太子的事嗎?”

李孝恭手裡還拿着胡餅,正要送入口中,回道:“知不道。”

李世民嘆息一聲。

中年兄弟倆靠在一起,坐在火盆邊取暖。

遠處傳來了馬蹄聲,蘇定方快步而來,行禮道:“陛下,吳王殿下回來了。”

想起恪兒在陝州治水,現在纔回來,李世民笑道:“讓恪兒過來。”

李恪穿着一身甲冑,踩着穩健的步伐快步而來,行禮道:“父皇,兒臣於陝州各縣治水,如今鄉民已安定,房屋已重建,來年開春便可重新耕種。”

“好。”李世民笑道:“一路勞頓可有休息?”

李恪行禮道:“兒臣不累,聽聞父皇被困驪山,兒臣星夜兼程趕來。”

李世民拍了拍兒子的肩膀,中肯道:“這點雪困不住朕。”

李恪又是作揖行禮。

除了李承干與麗質,李恪這個孩子還是在掌握中的。

李世民接過呈報,聽着他講述此番治水的事宜。

李孝恭依舊坐在火盆邊,自在地烤着胡餅。

等陛下走遠了,程咬金在冷風中縮着脖子走來。

意識到一具龐大的身影,擋住了陽光,李孝恭神色不悅地擡頭看去,瞅見了程咬金的一張臭臉。

李孝恭沉道:“再擋着某家嗮太陽,就在此地一決生死。”

程咬金緩緩移動腳步,走到了另一側。

身邊站着一具如山般又有點中年的發福的龐大身軀,李孝恭挪了挪胡凳坐得遠一些。

程咬金往前一步,繼續在一旁站着。

“你……”李孝恭正要開口罵這個煩人精,只好將話又咽了回去,道:“知節,你好好的在長安的窩裡過冬,來驪山大營做算什麼?”

程咬金滿是虯髯的大嘴,開合着道:“奉太子調令前來馳援驪山大營。”

“你可以回去了,驪山大營一切都好。”

言罷,程咬金湊近道:“剛剛陛下與你說什麼了?”

“陛下說今天天氣很好,打算殺回長安。”

“殺回長安?”

“把你老程家的全家給剁了。”

程咬金反倒一笑,一手搭着李孝恭的肩膀,道:“你還是與當年一樣愛說笑。”

李孝恭道:“究竟何事?”

程咬金道:“聽聞河間郡王與京兆府的江夏郡王走得近?”

“莫逆之交。”

“他女兒還沒出嫁吧?”

李孝恭回過味來,目光瞅向大營的另一頭,見到了程處默。

此時,寒風凜冽吹來,程處默正眼中頗有深意地看着一匹戰馬,就差開口對戰馬說情話了。

看得李孝恭一個哆嗦,匆匆收回目光。

程咬金道:“吾兒如今任職太子右率,也是你一手教出來的。”

“太子右率?那右率就剩下七個人了。”

“上次說不是十個嗎?”程咬金驚詫道。

“又熬走了三個。”

“那也是右率,就算是剩他一個人,也是太子右率,這小子的婚事……”

李孝恭實在是看不得程處默對一匹戰馬如此深情,連忙道:“你去找承範去,與某家說什麼。”

言至此處,見一雙粗糙的大手握住了手腕,李孝恭想要掙脫,發現這個程咬金的力氣還挺大。

“做甚!”

“你是處默的老師,應當與某家一起去提親,如何?”

李孝恭終於是掙脫了他的手,一路走一路罵着,“有病!”

風雪過後,關中晴朗了三天,魏昶疲憊不堪地回到家中,一沾牀榻便閉眼躺下了。

在外面,他跟着京兆府的人手救助困在雪中的鄉民,已兩天兩夜沒閤眼了。

薛五娘手腳麻利地收拾着家裡,挺着孕肚還要用沾了熱水的布巾給丈夫擦拭着臉。

他的鬍子上還被凍上了一些冰碴子。

“你要有個好歹,該如何是好。”

聽到了妻子埋怨,魏昶反手抱住妻子的後腰,將剛被擦過還有些溼漉漉的臉貼着妻子的孕肚,低聲道:“往後都聽你的。”

薛五娘低頭撫着丈夫亂糟糟的長髮,蹙眉低聲道:“只要你不做惡事就好。”

魏昶迷迷糊糊點頭。

薛五娘想到了兩天前,聽說大雪埋了許多地方,京兆府召集各縣民壯救災,魏昶沒有多想,就毅然走入了雪中,跟着京兆府的官吏離開。

他是個好男兒,可他終究與京兆府有太多事了。

村子裡,出去救災的男人都悉數回來了,安靜的涇陽縣又熱鬧了起來。

冰雪開始逐漸消融了,京兆府在太子號令下,這大雪天竟然沒有凍死人。

就連各縣的縣官奔走相告,親自帶着人去縣衙避災,甚至還給糧食。

自貞觀九年太子殿下執掌京兆府以來,一次又一次,改變着各縣,改變着關中。

誰能想到當初這位太子剛執掌關中農事,爲了奪權將關中十二縣的縣令罷去了九個,各縣官吏都幾乎換了一新。

當時還有人藉此彈劾,在涇陽種出葡萄,渭北的葡萄大豐收之後,這種彈劾之聲也開始消弭。

到如今,京兆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民心。

關中最淳樸的鄉民言語粗俗,他們說不上多麼漂亮的感激之語。

可當京兆府的官吏從各縣各鄉回去覆命,有不少孩童相送。

顏勤禮回到了京兆府,這一次出去救災他打死了一個鄉長,因對方在救災過程中索要錢財。

怒火中燒的顏勤禮當着所有鄉民的面,活活將一個鄉長打死。

這件事送到李道宗面前,吏部對此不管不問,大理寺也不敢管,不僅因顏勤禮是太子門下的崇文館編撰,也有諸多鄉民爲顏勤禮叫好。

許敬宗是個酷吏,他是京兆府的少尹,在他手下行事的官吏多多少少都有相似的作風。

京兆府內,許敬宗一拍桌案道:“誰敢動顏書令一根毫毛,某家與他不死不休,老子還沒在長安城打死過人,倒想要試試。”

長安城內,許國公府邸內。

高士廉笑道:“聽聞你吃住都在中書省,現在能來看望老夫,多半是治理好了?”

李承幹接過高林遞來的熱茶,道:“算是吧。”

“算是?”

喝下一口茶水,李承幹神色略帶疲憊地道:“本來今年能平安度過的,都怪這老天。”

“嗯。”高士廉撫須點頭。

“,還留下了一地的事需要收拾,這些事都交給舅舅與鄭公了。”

高士廉觀察大外孫的神情,道:“你很失望?”

“有些鬧心。”

高士廉笑道:“是不是覺得,總有一些人不能按照你的意思去辦事?”

李承幹緩緩點頭,“孫兒慚愧,被舅爺看出來了。”

“你呀。”高士廉緩緩站起身,輕輕拍了拍這個外孫的後背,笑着道:“你已經很好了,自漢武帝始關中這條大河淹死了多少人,淹了多少田地,可史書上,往後的許多年,餓死的,淹死的有多少?可史官來說,卻已是極爲平常的一年又一年,他們將這些事都寫在了史書上。”

“後來漢武帝作了一首瓠子歌,下定決心治水了,那又是極爲尋常的一年,這便是史書上學到的故事。”

“孩子啊,你心有嚮往何懼道阻且長,你罷免了這麼多縣官,後繼補上的人誰敢怠慢政事,即便你嚴苛又刁難,可你深知,你不信聖賢所書寫的道理,你堅信不能總是用道德來約束一些人,因此你治下的關中官吏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李承乾點頭道:“謝舅爺教誨。”

高士廉道:“老朽半截身子都入土了,原來輔機那小子來的時候,老朽也這麼教過他,他總是聽不懂,現在好了,說完這些話老朽死了也可以瞑目了。”

李承幹捧着茶碗,感受着茶水的溫暖,道:“舅爺現在還打牌嗎?”

高士廉緩緩搖頭道:“不打了,沒意思。”

這一次的雪災有驚無險,京兆府的官吏又一次立功了。

當棉花順利送到長安的時候,杜荷很闊氣地給京兆府所有人分發了一塊肥皂。

原本在驪山的權貴紛紛回來了。

正是新年元宵的前一天,已經有不少坊民在準備花燈,他們在期盼着陛下取消宵禁,讓這麼多年以來一直沉悶的長安城有一個熱鬧的元宵。

皇帝也在這天回長安了,李承幹在皇宮北面的安禮門前迎接父皇。

這一次父皇沒有耍性子,安安穩穩地返回了長安。

李世民坐在車駕上,看到了站在門邊的兒子,微微點頭,又收回了目光。

“皇兄!”李麗質帶着幾個妹妹先走了上來。

看着父皇的車駕進了皇宮,李承幹揣手而立,道:“聽說你驪山大營還主持用度?”

她笑道:“皇兄是擔心妹妹會得罪人?”

“看誰敢對你有怨言?”

她驕傲一笑,領着妹妹們又叫上了稚奴與慎弟先一步去了東宮。

等人都散去得差不多了,太子還站在原地。

老太監上前道:“殿下可還有事要吩咐?”

“沒有了,孤還有些事要辦,你與父皇說一聲。”

“太子爲國事勞累,老奴怎敢耽誤,這就去告知陛下。”

李承乾點頭走向太液池的一側,這裡放着不少的棉花,爺爺與小兕子正在端詳着。

“李道長還沒出關嗎?”

“沒有。”明達聞了聞棉花的味道。

寧兒與小福將棉花全部鋪在了地上晾曬。

李淵努着嘴問道:“這就是你盼望得到的東西?”

李承幹解釋道:“孫兒打算讓麴智盛回高昌。”

“讓他回去?”

“給孫兒種棉花,順便建設安西都護府。”

李淵若有所思,遲疑道:“竟是爲了這東西,關中不能種嗎?”

李承幹搖頭道:“這個不像葡萄,葡萄是長在架子上的,棉花會佔用耕地,再者說郭駱駝還在培育種子,而西域有大片的土地,伊犁河沿岸能夠種數不清的棉花。”

剛去稟報的老太監慌張張又跑來了,他行禮道:“太子殿下,陛下召見。”

李承幹享受着陽光的溫暖,躺在鋪平的棉花上,道:“不是說過了嗎?孤還有事要忙。”

“可……可陛下他……”

聽對方結結巴巴說着,道:“你就回稟父皇,孤正在爲大唐謀求進步。”

“喏。”老太監猶猶豫豫,一步三回頭地去了。

“怎麼又召見皇兄了?”

“孤將雪災後的一堆事的呈報,還有近來的朝章總結以及今年各縣治理的改觀情況都放在甘露殿,一共十六份卷宗,請父皇總結歸納,以及下一個三年的目標。”

李淵喝下一口茶水,笑呵呵道:“看來這些天,你是廢了不少心力。”

“無妨,父皇若不看不理,鄭公會去勸諫的。”

“他該有多爲難?”

“朝中這麼多能臣。”李承幹翻了一個身,側躺在棉花上,又道:“這點小事,對父皇來說不足掛齒。”

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207.第207章 演武第45章 冒失舉薦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第527章 了不起的大唐安西軍200.第200章 皇兄很忙396.第396章 朕的老叔叔們第513章 華清宮267.第267章 蘇亶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419.第419章 要去西域第49章 上架感言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243.第243章 雪後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349.第349章 事關尊嚴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第80章 漠北恩怨第105章 被監視的太子386.第386章 新年425.第425章 越老越留戀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274.第274章 新年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第514章 驚蟄473.第473章 富貴與家412.第412章 帝國的養分第513章 華清宮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第524章 同盟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267.第267章 蘇亶第568章 長安之南第537章 皇帝的那有何妨430.第430章 朝堂的五臟六腑431.第431章 寒山寺往事390.第390章 上官庭芝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第559章 不可分割第149章 皇子的名聲第47章 伏允的下場243.第243章 雪後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第117章 善意的話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第141章 陳倉縣尉第104章 夕死可矣78.第78章 解氣?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第518章 塞人與汗血馬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第552章 一生的目標第132章 豪傑依舊304.第304章 寒冬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418.第418章 皇帝給的體面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471.第471章 河東裴第132章 豪傑依舊469.第469章 百代之過客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226.第226章 令人費解的變化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431.第431章 寒山寺往事191.第191章 查到底第559章 不可分割第117章 善意的話355.第355章 冬至家宴1.第1章 太子殿下第155章 狄家父子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240.第240章 老師的一貫作風386.第386章 新年第153章 崇文館第532章 能有幾個玄奘第540章 想回家的人382.第382章 長孫無忌那一生只用一次的勇氣第556章 乾慶十五年347.第347章 遼水戰爭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第94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第61章 迎接陛下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第137章 波斯奇物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232.第232章 平凡如他第30章 天賦異稟的弟弟妹妹358.第358章 軍心第83章 頡利的近況456.第456章 最堅定的護國將軍
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207.第207章 演武第45章 冒失舉薦111.第111章 喜悅與橫掃西域第527章 了不起的大唐安西軍200.第200章 皇兄很忙396.第396章 朕的老叔叔們第513章 華清宮267.第267章 蘇亶28.第28章 孤將來一定會羨慕你的成就419.第419章 要去西域第49章 上架感言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243.第243章 雪後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349.第349章 事關尊嚴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第80章 漠北恩怨第105章 被監視的太子386.第386章 新年425.第425章 越老越留戀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274.第274章 新年第318章 稚奴的事業第514章 驚蟄473.第473章 富貴與家412.第412章 帝國的養分第513章 華清宮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第524章 同盟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267.第267章 蘇亶第568章 長安之南第537章 皇帝的那有何妨430.第430章 朝堂的五臟六腑431.第431章 寒山寺往事390.第390章 上官庭芝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第559章 不可分割第149章 皇子的名聲第47章 伏允的下場243.第243章 雪後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第526章 謀士與險地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第117章 善意的話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第141章 陳倉縣尉第104章 夕死可矣78.第78章 解氣?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220.第220章 唐軍來了第518章 塞人與汗血馬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第552章 一生的目標第132章 豪傑依舊304.第304章 寒冬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418.第418章 皇帝給的體面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471.第471章 河東裴第132章 豪傑依舊469.第469章 百代之過客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226.第226章 令人費解的變化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431.第431章 寒山寺往事191.第191章 查到底第559章 不可分割第117章 善意的話355.第355章 冬至家宴1.第1章 太子殿下第155章 狄家父子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240.第240章 老師的一貫作風386.第386章 新年第153章 崇文館第532章 能有幾個玄奘第540章 想回家的人382.第382章 長孫無忌那一生只用一次的勇氣第556章 乾慶十五年347.第347章 遼水戰爭第103章 不一樣的孝心第94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祿東贊409.第409章 今有唐人種樹第61章 迎接陛下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後一戰第137章 波斯奇物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244.第244章 花絲鑲嵌187.第187章 合適的環境232.第232章 平凡如他第30章 天賦異稟的弟弟妹妹358.第358章 軍心第83章 頡利的近況456.第456章 最堅定的護國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