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第186章 杜正倫

第186章 杜正倫

談話被尉遲大將軍的稟報打斷,聽到佈置在崤山的兵馬,畢竟是一個皇子出行,皇帝多準備一手也沒什麼。

李承幹釣起一條魚,看着巴掌大的草魚,心裡舒服了不少。

“這些年,朕在想,要是你們這些人都不在了,朕一個人該如何是好。”

柴紹望着湖面,道:“末將還在的。”

看着柴紹已經斑白的兩鬢白髮,李世民有些不忍,收回目光,望着遠處又說起了當年。

許久不見的好兄弟之間,幾天幾夜都有說不完的話。

將空間留給父皇與姑丈,李承幹提着魚簍帶着自己的收穫離開了太液池。

柴紹擡頭看向這位太子遠走的背影,他低聲道:“太子殿下,有時的神色與秀寧又有幾分相像。”

當初的事都過去這麼多年了,他還留在過去。

李世民負手而立,仰頭不語。

長安城內,因權萬紀遞上一道洛陽水情的奏疏,讓中書省有了一次議論,而後便有了,吳王前往洛陽治水的決定。

吳王李恪出征的第三天,秋日裡,晴朗天空下的長安城,陽光照在身上能夠令人感覺到些許溫暖。

在朝中任職常侍的杜正倫來到一處宅院內,他向這裡的主人家行禮。

杜正倫是當年前隋科舉時的秀才,當年的名聲並不出衆,只是在軍中任職一個騎尉,再之後進入了秦府在文學館任職。

這些年一路走來,現在人到中年,陛下登基之後,自己也從當年的文學館編撰升遷到了兵部。

這間屋子的主人家是當下博陵崔氏的崔仁術家中。

杜正倫舉止端正,即便是與對方不和睦,此番是受陛下之命來這裡遊說。

因博陵崔氏不同於別的地方的士族,他們是真正的世家,在中原博陵地界盤踞數百年的世家。

自東漢起,乃至新朝,當年的博陵一系也不乏高風亮節之輩,當年崔氏祖輩甚至與當初的張衡,馬融交好。

只不過歷朝歷代的變遷之後,後人變了,情況也變了。

他們成了中原舉足輕重的世家,成了盤踞一方的氏族,七姓十家之一。

哪怕現在,他們的勢力已不如當年,殘存的人脈與門生,乃至旁支在地方的影響力依舊不敢小覷。

有些人早就不在乎先祖家風,反正他們覺得他們依舊是一棵參天大樹,樹大根深,不斷汲取着如今太平世道的養分,來恢復在戰亂中受傷的自身。

崔仁術逗着眼前的蛐蛐道:“這關中真不好玩,我養的蛐蛐都死了。”

見杜正倫還站在眼前,崔仁術蓋上陶罐的蓋子,蛐蛐的叫聲也被蓋住了,他舒服地伸了一個懶腰道:“皇帝讓你來的?”

杜正倫神色嚴肅,道:“正是,崔仁師何在?”

“兄長多半還需片刻時辰。”崔仁術站起身腳步有些虛浮,消瘦的臉龐眼窩深陷。

這具身體看起來,像是被長久的不良習性給耗光了氣血,這張臉看起來也不好看。

杜正倫站在原地沒有再說話,等着自己要見的人。

崔仁術繞着杜正倫走了一圈,他眼神打量着,低啞的嗓音道:“喲,皇帝給你們的官服看着還很不錯。”

說罷,崔仁術眼神中帶着玩味,伸手就要去碰對方的官服。

杜正倫伸手拿住對方的手腕。

崔仁術帶着病態的笑容,道:“我就想碰碰伱的官服……”

“啊!”他話說到一半發出一聲慘叫。

杜正倫將他的手腕一擰,沉聲道:“別用你的手,碰我的官服。”

“哎呀……疼,疼死了。”崔仁術被擰得整個人低了下來,他哀嚎着道:“放手!放手!”

聽到主人的喊叫聲,四周的家僕紛紛圍了上來。

杜正倫站在其中,聽着耳邊這個世家子弟的哀嚎聲,立於一衆家僕包圍中,氣勢沒有半分減弱,沒有要放手的意思。

“崔仁師!你要是再不出來,你弟弟的手可就廢了!”

話音落下,院子的後方走出一箇中年人,他手裡拿着一卷書腳步並不快。

來人正是崔仁師,四周的家僕紛紛看向這位真正的主人。

崔仁師撫着長鬚道:“族弟待客不周,老夫會管教他,還請放手吧。”

杜正倫這才鬆開手。

崔仁術倒在地上,又哀嚎了好一會兒,惶恐地逃離這裡。

看着此情景,崔仁師道:“想要見老夫,你何必爲難他。”

杜正倫道:“陛下命我來見你,有話轉達。”

崔仁師放下手中的書卷,在香案邊行禮,舉動保留着當年的名仕該有的端莊,他低聲道:“陛下有何吩咐?”

見四周圍着的家僕還在這裡,崔仁師神色陰沉了幾分,怒道:“還不滾!”

一衆家僕作鳥獸散。

杜正倫站在原地,又道:“聽聞博陵有人與太原和親,陛下希望此事就此作罷。”

崔仁師忽然一笑,他閉目道:“這件事老夫說不上話。”

“那好。”杜正倫接着道:“陛下會安排人手將信送過去的。”

“可還有事?”

杜正倫看着對方,低聲道:“有一件事與陛下的吩咐無關。”

崔仁師低聲道:“什麼事?”

“吳王去洛陽了。”

“老夫知道,去治水。”

“你們的手腳乾淨嗎?”

聽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崔仁師又睜開眼,神色帶着幾分不悅道:“既然如此,老夫也與你說一些私心的話。”

杜正倫正轉身要走,又一次回頭看向他。

崔仁師聞着茶香道:“不論坐在皇位上的人是誰,或者是在洛陽登基稱帝的皇帝,還是長安稱帝的皇帝,老朽也都看夠了,這些皇帝都一樣,就如隋煬帝,隋文帝?這些皇帝做的事不都是一樣的嗎?”

院內又傳來了笑聲,是崔仁術在大笑。

崔仁師低垂着眼,道:“這些皇帝都是一樣的。”

杜正倫離開了這處宅邸,走到身後的宅門關上之後,他呼吸着外界的清新空氣,這才舒服了一些。

而後快步走在朱雀大街去向陛下稟報。 關中的建設發展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這讓李承幹覺得很順心,長安十二縣,罷免了共計七個縣官之後,其餘各縣也都徹底老實了。

各縣新建的作坊歸京兆府與各縣合作擁有,並且各自佔有五成的利潤。

杜荷了提出個人承辦作坊制,其中流程縣民幾家一起出錢,來買下京兆府在各縣中的部分資產。

至於京兆府與各縣的資產價值幾何,這就有極大的商榷空間。

再從壞的一方面考慮,這也是杜荷向朝中送錢的一個重要渠道,哪怕是千金買了馬骨,只要他願意出錢。

杜荷現在的產業很龐大,不僅僅有肥皂,還有一個規模不算太大的養豬場,關中有三個正在興建的醬油作坊,其中有一個就是他的。

因此杜荷手中是沒有長久勞動力的,絕大多數勞動力都是短期的。

雖說是東宮的錢袋子,李承幹越發覺得杜荷從一個成熟的商人,已成了一個具有野心的商人。

他的經營模式是最前衛的勞動分發方式,他也是第一個從這種新的生產模式中嚐到甜頭的人。

他還有許敬宗的指點。

李承干將這份奏章放在一旁,不是不想給杜荷方便,只是現在的關中還沒到可以讓他杜荷承辦建設的時候。

儘管他的心是好的,對東宮也足夠忠心。

今天是渭北的醬油進入關中的第一天,京兆府很關注醬油在關中的買賣情況。

醬油進入長安城的第一天就賣出了三千壺,它成了羊肉的蘸料,或者餅食的調料。

二十錢的一壺的醬油,在長安城內賣到供不應求。

李承幹看着顏勤禮交上來的賬冊很滿意,笑道:“出口的貨物又增加了。”

顏勤禮道:“太子殿下,等藍田縣與高陵縣的醬油作坊建成之後,關中可以賣更多。”

“市稅要抓在生產的源頭,千萬不要鬆懈了。”

“下官明白。”

京兆府內,這裡依舊很清淨,李道宗一個人坐在官衙內,剛剛寫下幾個字。

“府尹,程大將軍來了。”

李道宗深吸一口氣,心裡有個聲音在提醒自己,要好好做事,不能鬆懈,絕不能再鬆懈了。

還未得到府尹准許,程咬金大步走了進來,銅陵大眼打量四下,問道:“怎麼?其他人去哪兒了?爲何就你一個人。”

“狄知遜是京兆府的通判,各縣判案他都要在場,顏書令去見太子了。”

“那個許敬宗呢?他不在嗎?”

李道宗閉着眼,打算拒絕程咬金會開口的邀約,道:“許敬宗說錢不能都被那些商販賺走了,他要組建一支商隊,讓這支商隊東出崤山,讓關中鄉民勞碌一年的辛苦,賺更多的銀錢。”

程咬金忽然大笑道:“哈哈!原來就你一個府尹無所事事。”

李道宗沉聲道:“某家自然有事要做。”

話音剛落,一個陶壺放在了面前,李道宗提筆又擱下,驚疑道:“你也買醬油了?”

京兆府與各縣合作的醬油,李道宗心中明白,經營醬油的一半利潤都是各縣的,其中一半利潤是京兆府的,也是朝中的。

京兆府所有官吏是不拿一文錢的,只拿俸祿。

只不過這錢進入朝中之後,又是太子殿下在安排用度。

程咬金小聲道:“某家發現了一種醬油的新吃法。”

李道宗好奇道:“是嗎?”

“家中還有一些牛肉,你去不去?”

李道宗端坐着,閉着眼猶豫了許久,神色嚴肅道:“老夫在當值!”

程咬金又收起了這壺醬油,不屑道:“別怪某家不說,到時候你們京兆府自己都不知道醬油的用法吃法,而且柴紹也在。”

官衙內,又安靜了片刻。

李道宗深吸一口氣,道:“醬油釀造不容易,如今一天就賣空了,老夫也不能不去看看醬色成色如何,也是京兆府尹該做的事。”

程咬金已走到了門外道:“還不快些?”

李道宗氣餒一嘆,匆匆起身,嘴裡抱怨道:“知節,但凡有人說府尹擅離職守,那都是你害了老夫。”

程咬金大步走着,昂首道:“誰不知道你整天在京兆府無所事事,早點走,早踏實。”

李道宗正色道:“知節,老夫再說一次,老夫在京兆府很忙的。”

“是的是的……”

聽到對方敷衍的話語,李道宗欲言又止,揮袖作罷,懊悔道:“當初就該與你割袍斷義的。”

曲江池邊已有不少的將領聚集在這裡,李道宗跟着程咬金走入宴席中,剛剛擔任京兆府尹的時候,確實很忙,長安城的大事小事都要管,甚至還要請趙國公安排人手來幫忙。

兩年了,現在的京兆府人手齊備之後,自己這個府尹莫名覺得有些失落,倒也不像是程咬金所言的無所事事,能做的事只是比以往更少了。

還是因爲許敬宗,顏勤禮,狄知遜三人的能力確實很強。

半月之後,關中進入了深秋,霜降節氣剛至,從洛陽的第一道呈報就送到了長安城。

這是李恪前往洛陽之後,讓人送來了第一份奏報。

晴朗又顯得蕭條的午後,興慶殿後的池子邊,銀杏樹葉早已枯黃,葉子片片落下之後,樹根處形成了一片落葉堆。

有三個太監正在打掃着落葉。

池塘也早已成了墨池,黑漆漆飄着些許墨香。

李承幹走到池邊,看着父皇正努着嘴專心地拼着一幅拼圖,長長的鬍鬚碰到拼圖的一側,他伸手將拼圖放在了板子的另一邊。

“陛下,太子殿下來了。”

一旁的太監提醒了一句。

李世民這才注意到站在一旁的兒子,低聲道:“朕讓工部將拼圖拿回去重做了,他們要將關中的大拼圖分成幾塊,朕說了好幾次要完整的一塊,不許他們分開。”

李承幹在一旁坐下來,將太監遞來的茶水放在一旁。

人需要有愛好,培養興趣愛好是一件很值得的事。

父皇是比較喜歡拼圖的,很簡單的愛好,也很有意思。

父子倆坐在一張桌邊,李承幹安靜地幫着父皇一起拼拼圖。

安靜的池塘邊,好似此刻的時間也過得很慢,以前還顯矮小的太子殿下,現在與陛下坐在一起,已與陛下平齊一樣高了。

第551章 未來的數十年第30章 天賦異稟的弟弟妹妹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435.第435章 哪家皇帝遇不到反賊?第66章 大將軍教導377.第377章 舊人老臣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301.第301章 親衛第520章 戰前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267.第267章 蘇亶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第42章 正義的一戰204.第204章 太子的產業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182.第182章 膽識與氣魄第95章 合力撈魚第533章 冬至大壽309.第309章 發兵468.第468章 盛世不白來284.第284章 關中雷雨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439.第439章 李唐兒女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446.第446章 寒風第141章 陳倉縣尉第85章 兵馬未動第572章 長安再見246.第246章 以爲太子只在釣魚207.第207章 演武第34章 儲君心事第518章 塞人與汗血馬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第570章 志不在此的人207.第207章 演武第64章 父皇的權力巔峰伊始375.第375章 登泰山357.第357章 安市城下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第147章 千里之外的來信第180章 喜歡與人交談506.第506章 走入長安城第91章 及冠賀禮245.第245章 皮紙老子祭典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362.第362章 祭拜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551章 未來的數十年213.第213章 旱情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456.第456章 最堅定的護國將軍第25章 西北戰事將起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478.第478章 臣慚愧504.第504章 朕高估了他的人品412.第412章 帝國的養分191.第191章 查到底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第138章 從不退讓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第567章 朕就再多活兩年第77章 立冬宴席479.第479章 高人指點第147章 千里之外的來信第524章 同盟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132章 豪傑依舊第71章 最划算的買賣406.第406章 少年才子431.第431章 寒山寺往事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493.第493章 李孟嘗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第321章 臂膀第174章 分寸362.第362章 祭拜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279.第279章 清查第172章 精氣神336.第336章 老府兵第179章 效益250.第250章 夜釣第560章 皇帝的清閒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第21章 豈不是一樁美事第173章 妹妹的不滿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204.第204章 太子的產業498.第498章 皇帝的班底
第551章 未來的數十年第30章 天賦異稟的弟弟妹妹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435.第435章 哪家皇帝遇不到反賊?第66章 大將軍教導377.第377章 舊人老臣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301.第301章 親衛第520章 戰前490.第490章 名士之後267.第267章 蘇亶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第42章 正義的一戰204.第204章 太子的產業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182.第182章 膽識與氣魄第95章 合力撈魚第533章 冬至大壽309.第309章 發兵468.第468章 盛世不白來284.第284章 關中雷雨第185章 果然成了祥瑞439.第439章 李唐兒女308.第308章 儲君治下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446.第446章 寒風第141章 陳倉縣尉第85章 兵馬未動第572章 長安再見246.第246章 以爲太子只在釣魚207.第207章 演武第34章 儲君心事第518章 塞人與汗血馬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第570章 志不在此的人207.第207章 演武第64章 父皇的權力巔峰伊始375.第375章 登泰山357.第357章 安市城下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217.第217章 孤不懂這些的第147章 千里之外的來信第180章 喜歡與人交談506.第506章 走入長安城第91章 及冠賀禮245.第245章 皮紙老子祭典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362.第362章 祭拜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551章 未來的數十年213.第213章 旱情第164章 這世上的事難不住太子456.第456章 最堅定的護國將軍第25章 西北戰事將起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478.第478章 臣慚愧504.第504章 朕高估了他的人品412.第412章 帝國的養分191.第191章 查到底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第138章 從不退讓第157章 從來就不爲自己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第553章 只需成功一次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第567章 朕就再多活兩年第77章 立冬宴席479.第479章 高人指點第147章 千里之外的來信第524章 同盟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第132章 豪傑依舊第71章 最划算的買賣406.第406章 少年才子431.第431章 寒山寺往事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493.第493章 李孟嘗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400.第400章 皇宮歡慶第321章 臂膀第174章 分寸362.第362章 祭拜449.第449章 安西軍的歸途279.第279章 清查第172章 精氣神336.第336章 老府兵第179章 效益250.第250章 夜釣第560章 皇帝的清閒第534章 人前人後的禮部第21章 豈不是一樁美事第173章 妹妹的不滿第24章 還是舅爺疼太子第135章 忠心的許敬宗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饒人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204.第204章 太子的產業498.第498章 皇帝的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