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慫恿

第1262章 慫恿

弗里爾的這番話自然是受到了恩斯特的示意,東非並不希望未來在南洋地區出現一個前世印度尼西亞這樣的區域超級大國。

前世印尼國土接近兩百萬,人口更是接近三億,同時控制或影響着着世界多條重要海峽和航線,其中就包括馬六甲海峽,資源上也幾乎不存在短板,石油,煤炭,鐵礦,銅礦,鋁土等等樣樣俱全,並且儲量豐富。

而這樣一個具有大國潛力的國家如果出現,對於未來東非對南洋地區的控制是十分不利的。

雖然東非切割走了加裡曼丹島上前世印度尼西亞的土地,但是這顯然並不保險,所以弗里爾纔會對凱波爾首相提議將巽他海峽兩岸從東印度羣島殖民地中分割出來。

弗里爾說道:“貴國可以在巽他海峽設置特區,並且將當地的財政,軍事等等大權收歸荷蘭政府。”

“我們東非也是樂意貴國加強對東印度羣島的分化統治,但是我們並不看好如今荷蘭在東印度羣島的一系列殖民政策。”

“而巽他海峽特區的建設,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趁着如今兩岸尚未開發,如果貴國將這片區域從東印度羣島殖民地中分割出來,並不會受到當地人太大的反抗。”

“同時引入遠東帝國人,暹羅人,越南人等外來人口,將這裡和東印度羣島上廣泛分佈的阿拉伯教人口完全隔離開來……”

凱波爾首相仔細聽完了弗里爾的一系列建議。

畢竟對於凱波爾首相來說,東非殖民歷史雖然短,但是能力絕對不俗,要不然也不可能短短几十年時間裡混成世界上少有的幾個殖民大國。

雖然東非的海外殖民地價值不高,但如此大的面積也說明了東非掌握着一些獨門秘籍。

弗里爾接着說道:“我想閣下應該也注意到了,從上個世紀末開始,在全世界都掀起了一股落後地區和國家的民族意識覺醒。”

“這些地區的獨立意識正在覺醒並且爆發,除非採取極端手段,要不然這種情況只會愈演愈烈,而東印度羣島距離貴國實在太過遙遠,貴國還是早做打算爲好。”

“目前歐洲各大國忙於戰爭,這反而給荷蘭整治東印度羣島殖民地提供了契機,這也意味着外部干擾因素大大減少。”

“而我們東非也並不希望在南洋地區崛起一個區域性強大政權,所以我們希望荷蘭能夠在這段時間裡完成對東印度羣島的重新整治。”

凱波爾首相對於弗里爾如此直白的話並不反感,畢竟一個統一的東印度羣島也並不是他想看到的。

他說道:“其實我國政府也有類似的想法,但是執行起來卻並不容易,東印度羣島的情況過於複雜,而且我國實力不比貴國,想要在哪裡強行推動各種政策也比較困難。”

弗里爾反倒是不認同凱波爾的看法,他說道:“我們都瞭解東印度羣島殖民地的歷史,本來這個區域,就是殖民活動強行整合起來的。”

“要知道在貴國殖民東印度羣島以前,整個東印度羣島可不是鐵板一塊,反而是有衆多國家。”

“但是你們的殖民活動,反而助推了當地各族的整合,比如統一的軍隊,統一的行政管理機構,統一的法律……”

“而這些雖然方便了貴國在荷屬東印度羣島的統治,卻也埋下了後患,在如東印度羣島甚至出現了印度尼西亞人這種統一民族概念。”

“這是十分危險的,他們以東印度羣島爲自己的身份認同,而當地阿拉伯教勢力又一家獨大,同時各族混居也助推了這種統一民族意識的形成。”

隨着弗里爾的一番挑刺,凱波爾的臉色變得難看起來。

“弗里爾閣下,聽你的意思,好像是我們荷蘭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導致了東印度羣島民衆勾結在一起,可據我所知,貴國的殖民地執行的政策和我們應該也比較相似吧!”

弗里爾沒有否認,他對凱波爾首相說道:“是這樣,但是我們東非對海外殖民地的定位和貴國完全不同。”

“我們是將海外殖民地的民衆作爲自己人看待的,可以給予他們相對應的尊重,而貴國能對印度尼西亞人不存在這種偏見,並且和如此龐大數量的異教徒混在一起麼?”

凱波爾面色古怪的問道:“閣下不會不知道你們在東加里曼丹的所作所爲吧!不僅是東加里曼丹,貴國的蘭芳海外省,棉蘭老島,你們的一系列政策,我們可是一清二楚。”

隨後,他壓低聲調側着身子對弗里爾說道:“那種簡單粗暴的屠殺,也算將當地人看做平等的存在麼?”

東非是什麼貨色,沒有人比荷蘭人更清楚,尤其是東非在南洋地區的所作所爲,那就是有計劃的“種族滅絕”活動。

也就是東非是一個世界大國,所以一般情況下沒有哪個國家敢直接站出來指責東非。

所以弗里爾所說的“自己人”,在凱波爾首相看來極爲諷刺,如果大規模屠殺土著都算“自己人”的話,那荷蘭統治下的印尼人和荷蘭人簡直就是“親人”。

畢竟荷蘭人可沒有像東非那樣露骨的在東印度羣島搞種族滅絕活動。

弗里爾面不改色的說道:“我們所說的自己人自然不包括那些頑固分子和異教徒,而是願意和東非和平共處的新移民。”

“這些新移民由願意接受德意志化的人口組成,並且接受全套的德意志教育,未來他們和東非民衆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而貴國在東印度羣島還是不夠果斷,如果我是你們的話,要麼積極打壓土著和宗教勢力,推廣本國文化,要麼就乾脆讓他們永遠不可能成爲一個國家,最後就算獨立也不會對宗主國形成威脅。”

“東印度羣島一大片島嶼,反而有利於貴國操作,但是你們卻將他們硬生生的整合成一個整體,這無異於自掘墳墓。”

“所以和我們東非不一樣,貴國應該在殖民地執行和我們東非截然不同的殖民策略,這樣才能延續貴國在當地的殖民活動。”

“尤其是將當地的一些特殊地區,將他們分割開來,從而保證即便東印度羣島獨立後,也可以保留更多利益存在。”

弗里爾毫不掩飾東非的“罪行”,並且並不以這種罪行爲恥,還反過來勸說凱波爾首相。

這讓凱波爾首相大大佩服東非人的厚顏無恥,不過弗里爾的話也給了凱波爾很大的啓發。

如今,歐洲各國忙於戰爭,而東非又支持荷蘭在東印度羣島進行一些極端手段,拆分東印度羣島,這對於荷蘭來說確實是一個機會。

而凱波爾也不擔心東非別有用心,或者說即便東非人真的包藏禍心,荷蘭也阻止不了東非的任何行動。

畢竟,東非真想拿下整個東印度羣島的話,那也是易如反掌,如果東非人真的打算這麼做的話,荷屬東印度羣島殖民地早就改旗易幟了。

所以,凱波爾首相併不認爲東非對荷屬東印度羣島有所企圖,至少目前階段,東非肯定沒有這個打算。

所以凱波爾首相思考了片刻後對弗里爾說道:“我會認真考慮閣下的建議,等過段時間,我們兩國政府再找個機會詳談。”

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1513章 兩黨合流第204章 “流放”?“潤”!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647章 準備第560章 記者會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200章 分裂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844章 魯道夫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735章 廓爾喀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1156章 軟刀子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368章 插曲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137章 補丁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840章第149章 王位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58章 密謀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54章 發“貨”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1500章 阿根廷經濟崩潰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844章 魯道夫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501章 亞丁灣駐軍第505章 提速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953章 新家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084章 底氣第1527章 德國兩黨戰爭第810章 海岸線第206章 “收破爛”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1084章 底氣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758章 331師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871章 “萊茵”市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206章 “收破爛”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942章 宣戰第555章 羞辱第35章 牛馬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525章 血清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525章 血清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735章 廓爾喀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898章 太特市第109章 聖誕節第467章 觀察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963章 合作想法
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1513章 兩黨合流第204章 “流放”?“潤”!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647章 準備第560章 記者會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392章 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200章 分裂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844章 魯道夫第1479章 英國的農業第735章 廓爾喀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1156章 軟刀子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368章 插曲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137章 補丁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840章第149章 王位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58章 密謀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54章 發“貨”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1500章 阿根廷經濟崩潰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844章 魯道夫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501章 亞丁灣駐軍第505章 提速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953章 新家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084章 底氣第1527章 德國兩黨戰爭第810章 海岸線第206章 “收破爛”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1084章 底氣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758章 331師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871章 “萊茵”市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206章 “收破爛”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942章 宣戰第555章 羞辱第35章 牛馬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525章 血清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525章 血清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735章 廓爾喀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898章 太特市第109章 聖誕節第467章 觀察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963章 合作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