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

東非和這個所謂新達爾馬提亞王國做切割也很好理解,雖然東非有意在原奧匈帝國境內扶持一個混血德意志區域,但是並不意味着東非和當地的利益完全一致,而且當地混血德意志在搞明白歐洲遊戲規則後也未必完全聽從東非政府的指揮。

這和東非直接管理的海外領土是有根本性區別的,所以原內雷特瓦地區本來就是東非扶持出來的一個親東非勢力,而非完全的傀儡。

並且由於對奧匈帝國最終命運的不確定性,東非也不可能進一步插手當地局勢,要是奧匈帝國和前世一樣煙消雲散,戰後同盟國很大概率會對當地進行清算,所以靈活的外交政策才能保證東非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這就和前世歐美對烏克蘭的支持一樣,凡事都是烏克蘭人民自己的選擇,絕對不會承認自己“微不足道”的幫助。

所以新達爾馬提亞王國註定命運多舛,而能不能在歐洲立足,根本還要看其自身的韌性,東非也絕對不會承認自己是背後的支持者,哪怕各國心裡都有數。

……

貝爾格萊德。

此時貝爾格萊德成爲了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交鋒的前線,去年在短暫奪取貝爾格萊德之後,因爲波蒂奧雷克的無能,奧匈帝國陸軍全面退回境內,年末奧軍才止住頹勢。

在年初,整頓完畢的奧軍再一次踏入貝爾格萊德郊區的土地,而塞爾維亞人被迫再次開啓首都保衛戰。

薩瓦河西南岸。

由內雷特瓦地區軍隊爲基礎新組建的第54師就駐紮在這裡休整。

這次第54師跟隨奧匈帝國大部隊,一路從莫斯塔爾出發,向東推進了將近三百多公里,三個月以來,幾乎沒有片刻停頓。

師指揮部。

“報告師長,馮·弗蘭克將軍來電,他要求我們全力配合明天貝爾格萊德的西部523陣地的攻堅任務。”通訊兵將電報送到克萊德師長的面前彙報道。

克萊德師長一臉不耐的說道:“給總指揮部回電,我師尚未休整完畢,部隊減員嚴重,武器彈藥嚴重不足,無力承擔主力作戰任務。”

等通訊兵出去後,克萊德將手上的樹枝狠狠地拍在沙盤的邊沿上,對下屬們說道:“這羣王八蛋,真是揪着我們師往死裡用,出發前我們師可是足足有一萬三千多人,打到現在已經不足九千,物資供應也是後孃養的,還指望我們師繼續拼命。”

第54師也就是內雷特瓦地區組建的兩個師之一,另一支則是第59師,目前已經開赴俄國戰場。

而之所以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內雷特瓦地區在戰場上的表現十分亮眼。

第54師先於第59師成立,是內雷特瓦地區第一支師級部隊,由原本退卻到內雷特瓦的內雷特瓦第二步兵營爲架構編成。

而克萊德師長也就是原第二步兵營的營長,火速被任命爲新編第54師師長,這個跨度不可謂不大。

但是克萊德顯然不是什麼小人物,雖然指揮一個營和指揮一個師完全不一樣,但是克萊德在戰場上的表現卻遊刃有餘。

這主要得益於其父親是東非的基層軍事指揮官,後來因爲東非的“0”號文件,其父親加入奧匈帝國軍隊,成爲內雷特瓦地區一個守衛連的連長。

而在父親的薰陶和東非對內雷特瓦地區撥款的支持下,年紀輕輕的克萊德不僅畢業於的裡雅斯特軍事學校,還獲得了到東非黑興根軍事學院交流學習的機會。

可以說,克萊德的一生,從一開始就被東非這個幕後黑手安排好了,所以克萊德接受過全套且系統的軍事教育。

當然,東非頂多也就對奧匈帝國基層軍隊進行滲透,根本沒有想到克萊德能成爲奧匈帝國陸軍高層的一員,由此可見戰爭確實是階級迅速提升的機會。

本來按照一般邏輯,克萊德在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前,沒有幾年時間也做不到營長的位置,但是一開戰,內雷特瓦地區擴軍,克萊德就直接成了營長,而現在更進幾步,直接成爲師長,對於在奧匈帝國軍隊內部沒有豐厚人脈關係的克萊德而言簡直魔幻。

面對克萊德的怒氣,指揮部裡許多人都深以爲然,下屬旅長卡林頓說道:“我們旅在戰爭中的傷亡最大,這三個月以來,執行了多次攻堅任務,一般來說這應該是帝國主力來完成了的。”

“我們的炮彈基本上已經打光,但是沒有獲得新的補充,但是我們隔壁的46師卻在三天前,剛剛接手了一批彈藥,還有糧食,藥品……很明顯上級沒有將一碗水端平,難道我們要端着步槍去硬碰塞爾維亞牢固的軍事要塞。”

作爲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附近塞爾維亞修建的工事可以說是銅牆鐵壁,沒有重型火炮覆蓋支援,壓制塞爾維亞人的火力輸出,那和送死沒有太大差別。

而隨着卡林頓開口,其他人也開啓了訴苦大會,反正到了現在,第54師內部,基本上厭戰情緒蔓延。

“叮鈴鈴……”

指揮部裡的電話突然響起。

“師長,是馮·弗蘭克將軍的電話!”

克萊德來到電話前接過話筒,只聽見馮·弗蘭克將軍大聲怒斥道:“克萊德,你難道想要抗命麼?”

對於馮·弗蘭克將軍的怒火,克萊德毫無波瀾,他底氣十足反問道:“將軍閣下,我們第54師不是鋼鐵巨人,也是肉體凡胎,如果基本的人員和物資得不到補充,就是上軍事法庭我也接受。”

“如果說國內情況困難,我們也就認了,可現在物資供應明顯十分充足,我們隔壁的46師,28師都在上一輪獲得了物資人員補充,可他們才執行多少次作戰任務,你這是拿我們內雷特瓦地區的士兵不當人看,所以我們師堅決拒絕執行這次任務,並且要撤回莫斯塔爾,到時候大家大不了一起丟臉……”

克萊德是有底氣的,大不之後託老父親的組織關係重回到東非,這奧匈帝國的官愛誰當誰當,一想到第54師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還不如在東非當個基本軍事人員。

而這個時候,馮·弗蘭克將軍卻直接被克萊德的話懟懵了,這些都是什麼情況?

戰場抗命,上軍事法庭,是誰給的克萊德勇氣!而且第54師又是什麼情況?

馮·弗蘭克將軍也是奧匈帝國的老將,至少上一次對塞爾維亞戰爭他就是高層指揮官,只不過鍋大多數都被波蒂奧雷克給背了。

反而馮·弗蘭克將軍等一些人沒有受到太大處罰,畢竟之前奧匈軍隊敗的太快,所以需要這些人穩定軍心,這次對貝爾格萊德的作戰任務,就是馮·弗蘭克將軍戴罪立功的機會,如果再失敗,魯道夫皇儲可不會再饒了他。

而第54師可是現在馮·弗蘭克將軍手下的一張王牌,別看第54師草創,但是從小接受軍事訓練的內雷特瓦居民武德充沛,靠着之前幾個月的表現,直接成了不遜色於帝國精銳的主力地方部隊。

至少馮·弗蘭克將軍已經將第54師當成了一支自己掌握的王牌部隊,而依託第54師之前的亮眼成績,剛剛成立不久的第59師纔會被帝國點名派往俄國戰場。

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1305章 封賞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821章 裁軍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96章 西北悲歌第1296章 接見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1182章 中間商斐迪南大公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1189章 邀請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1404章 警告第861章 分贓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367章 鐵甲艦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40章 新品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830章 蓄水池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45章 羅恩羅達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647章 準備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290章 長絨棉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618章 良知第108章 歷史課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56章 平衡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28章 打探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539章 鄰居論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47章 聯姻事宜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67章 大臣路線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1463章 代理人第1037章 電氣化第1155章 震怖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92章 挖牆角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94章 迎接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882章 出口第428章 談論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
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1305章 封賞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821章 裁軍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96章 西北悲歌第1296章 接見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1182章 中間商斐迪南大公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1189章 邀請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1404章 警告第861章 分贓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367章 鐵甲艦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40章 新品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830章 蓄水池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45章 羅恩羅達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647章 準備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290章 長絨棉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618章 良知第108章 歷史課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56章 平衡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28章 打探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館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539章 鄰居論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47章 聯姻事宜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67章 大臣路線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1463章 代理人第1037章 電氣化第1155章 震怖第1179章 鷹擊號航母第92章 挖牆角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94章 迎接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882章 出口第428章 談論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