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巴薩。
作爲東非第二大城市,蒙巴薩的繁榮程度絲毫不遜色於達累斯薩拉姆,近些年兩座城市的差距也越來越小。
這也和兩座城市的發展路徑不同有關,雖然達累斯薩拉姆有被蒙巴薩超越的風險,但是達累斯薩拉姆市周邊的城市,第一鎮市,索加市,巴加莫約市,這些城市的市區已經事實上和達累斯薩拉姆連成一片,產業協同也基本落實。
除此外,還有奔巴島,桑給巴爾島,坦噶市也屬於達累斯薩拉姆的經濟圈範圍。
這就使得東非東海岸出現了一個以達累斯薩拉姆市爲核心的城市圈,其覆蓋城市人口接近三百萬。
而蒙巴薩則是單核城市,其人口約一百四十萬,比達累斯薩拉姆市稍微低一些。
當然,就全國範圍來看,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近些年的人口增速其實算不上太快。
因爲過去十幾年裡,東非國家投資的重點在西部,近些年則重點扶持大湖區和南方。
而這種攤大餅一樣的城市佈局,也導致東非至今沒有一座人口超過兩百萬的大城市出現。
這在世界大國裡算是比較特殊的,比如英國的倫敦人口超過七百萬,美國紐約人口在五百萬以上,芝加哥也在兩百萬以上,德國的柏林人口接近四百萬,法國巴黎人口接近三百萬,而奧匈帝國維也納和俄國的莫斯科人口都在兩百萬出頭水平,日本東京人口則高達三百五十萬以上。
唯一的例外可能也就是西班牙,西班牙情況特殊,情有可原,作爲列強守門員,西班牙在剛剛進入本世紀時,或許還和日本有些爭議,但如今已經徹底落後於日本。
甚至,初步統一的意大利體量都比西班牙要高一點。
而且,西班牙在20世紀初依舊在走下坡路,其國內局勢持續動盪,民族和階級問題甚至比奧匈帝國有過之而無不及,未來大概率有爆發內戰的風險。
這樣一看,在全世界主要世界大國中,東非的城市發展十分特立獨行,畢竟東非可不是西班牙那種有心無力的國家,如果想堆出一座超級大城市,對於東非而言並不是難事。
相對於其他世界大國,東非城市的最大特點在於五十萬以上的中等城市數量衆多,人口超過百萬的大城市也有不少,人口超五十萬的城市數量上,東非甚至比任何國家都要多。
而放在20世紀初,人口超過五十萬的城市,在許多國家已經能算“大城市”行列了,而在東非只能算中等規模城市,即便放在21世紀,人口超過五十萬的城市也不能算小城市。
蘇聯考察團部分成員也來到了蒙巴薩這座東非的大城市,但是他們抵達此地的目的,實際上是爲了轉車。
蒙巴薩並非蘇聯人的重點考察對象,因爲這座城市近些年已經轉向金融領域發展,而蘇聯顯然並不重視金融業的發展,他們需要的是工業,尤其是重工業。
但即便如此,他們還是爲達累斯薩拉姆市的發展感覺到驚歎!甚至有一些蘇聯考察團成員睜大了眼睛觀察這座城市。
“卡里莫夫同志,沒想到蒙巴薩的繁榮程度,居然還在達累斯薩拉姆市之上,達累斯薩拉姆市和歐洲城市在建築風格上至少還有很多共同點。”
“而蒙巴薩更像美國的紐約,芝加哥兩座城市,到處都是摩天大樓,簡直就像科幻小說裡的未來城市一樣!”
蒙巴薩和東非絕大部分城市不同,作爲東非的金融中心和世界之窗,近十幾年來,興建了一大批高樓大廈。
作爲東非最貼近歐亞大陸的大城市,同時也是印度洋主航線上的重要城市,東非政府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讓亞歐大陸以及世界各地的人,見識到如今東非的強盛。
而毫無疑問,這讓絕大部分來蒙巴薩的蘇聯考察團成員開了眼。
卡里莫夫也驚歎的迴應:“材料上只說蒙巴薩是東非第二大城市,但是僅從外觀上給人的第一印象,這座城市的發達程度就要遠超達累斯薩拉姆。”
“達累斯薩拉姆和莫斯科和列寧格勒更像,而蒙巴薩則完全不同,我也只在報紙上見過紐約的曼哈頓能和蒙巴薩對比。”
“不過,曼哈頓的高層建築給人的印象有些千篇一律,蒙巴薩島上的高層建築,則更加精緻和錯落有致,建築也更加簡約和具有未來感。”
紐約的曼哈頓島和蒙巴薩的蒙巴薩島都是島嶼,兩者的區別在曼哈頓島比蒙巴薩島的面積要大的多,前者面積足足有八十多平方公里,而後者僅十幾平方公里。
所以蒙巴薩島的可用面積比曼哈頓小很多,這也導致,曼哈頓中央能夠建設一座規模頗大的中央公園,而東非對蒙巴薩島的利用,就比較緊張了。
對於這一點,卡里莫夫也提到:“曼哈頓是徹徹底底的鋼鐵森林,後來纔不得不建設一座大規模的公園來彌補這一缺憾,而蒙巴薩島則是高樓和綠化有機結合。”
畢竟按照東非的一貫作風,城市建設中,城市公園是必不可少的特色,就像達累斯薩拉姆,大大小小的公園數不勝數。
而蒙巴薩市中心,也就是蒙巴薩島完全不是如此,在蒙巴薩島上,爲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沒有建設一座公園,但是在路邊的綠化帶,還有建築周圍能夠利用上的空間,東非政府種植了不少綠植,花草。
這讓蒙巴薩島的高樓大廈就像生長在一座花園裡城市,而達累斯薩拉姆則更像是處在一座森林裡,至於曼哈頓則如卡里莫夫所說,是一座鋼鐵水泥建造的森林。
至於曼哈頓的中央公園,如果這個時代有衛星圖片的話,就像一塊難看的補丁,貼在曼哈頓的中央。
卡里莫夫的同僚卡利亞金說道:“我年輕時曾經去過美國做學術交流,見識過紐約的曼哈頓,那時候還是帝俄時期。” “相較於曼哈頓,毫無疑問蒙巴薩島的設計更加用心,尤其是建築特點和對人居環境的重視程度上。”
“曼哈頓的富人們建造高樓大廈,最喜歡追求高度,帶有典型的攀比心理,畢竟人們更能記住第一名,所以曼哈頓的高樓越建越高,不斷打破紀錄,爲此不惜代價,曾經有很多工人因爲沒有安全保障,從高空跌落丟失性命,不知道蒙巴薩的這些高樓大廈是否也是如此建設的。”
“不過,蒙巴薩島上的建築確實比曼哈頓更有藝術性,在曼哈頓,很多高樓都是那種密集的小窗戶,極大破壞了美感,而蒙巴薩的建築多用玻璃來修飾外表,窗口更少,感覺生活在這種城市裡,確實更像科幻小說裡的城市。”
“而且蒙巴薩的高樓以平頂居多,曼哈頓的高樓則是下面方正,快到頂部的時候,依次遞減,就像塔尖一樣。”
當然,曼哈頓的建築之所以會如此,就像卡利亞金之前所言,是爲了能夠將樓層建的更高,從而使整座建築的高度更高。
這就類似21世紀,一些高樓大廈爲了增加高度,從而在樓頂配上天線狀的塔尖一樣。
就比如前世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的塔尖就佔到整座建築高度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而曼哈頓高樓大廈建造原理也差不多。
這使得曼哈頓很多摩天大廈的腦袋都尖尖的,如果放在21世紀看,絕對稱不上美觀,當然,在20世紀初,肯定不用考慮這麼多。
卡里莫夫說道:“不管是美國還是東非的這種摩天大廈,都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我們蘇聯和兩國的差距,畢竟想要建造這種建築,對於材料,資金和技術都有一定的要求。”
“等到未來我們蘇聯的經濟發展好了,或許也能建造這樣的城市。”
卡利亞金則對於這種摩天大廈沒太大興趣,他反而批判道:“這種高樓實際上是勞民傷財的典型案例,東非和美國的攀比罷了。”
“你可以想象,很多沒有防護的工人,高空作業有多危險,說實話,很多人光是站在他們的位置,都會感覺恐懼,我曾經瞭解過,幾乎曼哈頓的每一座摩天大廈,都是用人命堆砌起來的。”
“蒙巴薩的情況應該好一點,畢竟這裡的高樓看起來整體比曼哈頓要少許多,但這種建築建成肯定也犧牲了不少工人。”
卡利亞金說的完全沒有問題,在20世紀初,建造摩天大樓的過程中必然伴隨着各種安全隱患。
而東非的情況比美國好許多,也不可能避免人員的傷亡,畢竟高層建築很多地方,因爲高度和位置,無法使用機械幫助,而依賴人力完成,就比如一些特殊位置的鋼材,水泥運輸等等。
東非尚且如此,美國只會更甚,因爲東非尚且有政府出臺法律法規的約束和人員的監管,而美國基本上有錢就可以爲所欲爲,所以即便建造摩天大廈的死亡率很高,依舊有大量美國工人選擇鋌而走險,換取微薄的酬勞。
卡里莫夫辯解道:“我自然不是說蘇聯要像美國和東非這樣建設,畢竟工人的生命遠比這些鋼筋,混凝土更重要。”
“但是,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更加安全且嚴謹的態度,來建造高樓大廈,比如做好工人的防護措施,不追求工期,加強監管等等。”
“而且,建造這些高樓,也不完全是壞事,高樓有利於節約土地資源,增加土地利用效率,所以,未來我們蘇聯也必然要朝着這個方向發展。”
“而且,我們蘇聯建築高層建築,必然和東非,美國這種資本主義國家有着本質上的區別,在蘇聯一切財產都是勞動人民的,而美國和東非則是爲了攀比和享樂。”
“眼前蒙巴薩的這些高樓大廈,想必也只有富人才能居住的起,而我們未來則要讓蘇聯的普通人能夠住的上樓房。”
卡利亞金聽完了卡里莫夫的解釋,也認同了他的說法:“確實不能因噎廢食,畢竟高樓大廈同樣可以用來服務蘇聯人民,或許未來,人人都住在這種建築裡也說不定。”
在20世紀初,因爲高樓大廈的稀缺性,所以很多人認識不到其缺點,至少在很多蘇聯人看來,未來的房子應該就是以高樓大廈爲主,他們無法想象到21世紀,歐美的城市空心化反而導致市區的高樓大廈成爲“貧民窟”。
反正就恩斯特個人而言,他對於高樓大廈的態度是有限發展,所以東非城市在這一領域的建設顯然不如紐約和芝加哥等美國城市。
蒙巴薩之所以能夠解禁,還是得益於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建設任務,從1910年以後,近十幾年來,蒙巴薩才終於建造出了具有震撼效果的高層建築羣。
雖然說不管數量還是整體高度,都比美國差了一大截,但是除了美國以外,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在高層建築領域超越東非。
尤其是對於除了美國以外的任何國家公民,蒙巴薩的高層建築,就已經足夠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了。
如今,東非大批金融機構和公司,已經入駐蒙巴薩市,同時,蒙巴薩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國資本和企業,尤其是在印度洋區域,蒙巴薩已經成爲難以撼動的區域金融中心。
同時,蒙巴薩也能有效輻射歐洲,遠東,大洋洲等地區,這使得蒙巴薩和倫敦,紐約在金融業方面的差距正在極速縮小。
倫敦和紐約的優勢在大西洋,而蒙巴薩的優勢則是印度洋和太平洋,除非美國在西海岸也搞出一個金融中心和東非在太平洋打擂臺,但是,美國對於太平洋的影響力實際上並不比東非具有明顯優勢。
這一點從殖民地就可以看出來,東非在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還有勢力範圍,甚至比美國更多,尤其是東南亞地區,而兩國在遠東的影響力只能說半斤八兩,所以,整體來看,反而東非更具備優勢。
蒙巴薩的地理位置也比倫敦和紐約稍強一些,畢竟印度洋周邊有歐亞大陸,非洲和大洋洲,更不用說大西洋的競爭更加激烈,倫敦和紐約,巴黎,甚至是柏林,羅安達等等城市都存在競爭關係,而蒙巴薩在印度洋卻幾乎沒有對手,唯一能對蒙巴薩金融地位形成競爭的還是東非本國的達累斯薩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