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一分爲二

第857章 一分爲二

埃萊埃萊港。

“總督閣下,羅格已經派人發來消息,美國人就在今天動手?想必他們已經開始行動了,我們要不要動手?”格蘭斯頓中尉詢問道。

約翰克蘭點點頭說道:“現在已經七點鐘,我先讓島嶼上我們的人做好準備,等晚上六點鐘,我們再發動政變。”

對於約翰克蘭的話,格萊斯頓沒有反駁,這次行動不可能全讓自己人來,還要東非潛藏在島上的其他勢力聯動起來。

格萊斯頓手下的兩千人不可能分散到全島上去,而是要用在關鍵的地方,畢竟可愛島面積不算小,兵力過於分散不利於接下來可能和美國人之間衝突。

格萊斯頓說道:“到時候,我帶着主力前往利胡埃,埃萊埃萊留多少人合適?”

約翰克蘭想了想說道:“埃萊埃萊留三百人應該足夠了,太少有被擊破的風險,太多不利於控制利胡埃,等控制了利胡埃恐怕還要分兵到島嶼東部和北部的其他區域,所以你手上最少留下一千兵力在利胡埃,而且由你親自坐鎮利胡埃。”

格萊斯頓說道:“這是當然,也就是利胡埃人口最多,我會多注意的,至於島嶼東部和北部,北部應該多注意,畢竟控制了利胡埃東部也就穩了,北部主要集中在哈納萊伊灣東部的普林斯維爾。”

“普林斯維爾是島上人口第二多的城鎮,而且繞着大半個島的距離,現在就派人出發,那裡的消息也一時傳不出去。”約翰克蘭也說道。

至於埃萊埃萊,因爲和利胡埃不遠,所以開發的比較晚,也就是東非人來後,埃萊埃萊纔有些規模。

商討完政變的相關安排後,格萊斯頓問道:“總督閣下,海軍怎麼還沒到可愛島?”

約翰克蘭說道:“前一天,消息已經傳回來,海軍現在應該正在路上,可能也就這一兩天時間裡到。”

……

瓦胡島。

伊奧拉尼宮。

伊奧拉尼宮建於1882年,在檀香山市中心,是前世美國領土上“唯一”的皇宮。

這座建成時間相對晚的宮殿,完全採用西式建築,看起來比當年桑給巴爾蘇丹國王宮相對小一點,但也更加精緻。

這個時候夏威夷王室,還想不到美國人終究是不會“手下留情”,畢竟在之前美國還是挺大義凜然的,幫助夏威夷王國抵擋了沙俄,英國和法國的侵略。

當然,這幾年夏威夷王室也認識到美國在夏威夷一家獨大的危害,但是也只能裝鴕鳥,希望美國還要點臉。

美國對夏威夷王國採取的就是“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實現對當地的兼併,原本夏威夷存在本土的卡普教。

卡普教被剷除了,而這就爲美國入侵提供了條件。許多美國的傳教士在夏威夷國內宣講《聖經》,美國的基督教更是在國內肆意擴散。

表面上,美國的傳教士在夏威夷國內開辦免費的學校、醫院,還舉辦了很多的慈善活動。但實際上這是一種隱形入侵的手段。

當然,夏威夷王國也是活該,如今夏威夷國王卡拉卡瓦是個不折不扣的傾美者,繼位之後,卡拉卡瓦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靠攏美國,所以從卡拉卡瓦繼位之後,夏威夷王室的命運就已經註定。

實際上夏威夷的位置並不是一個太好被入侵的國家,就算美國本土距離夏威夷也有三千七百多公里。

如果夏威夷能夠均衡島嶼上各方勢力,還是很容易做到左右逢源的,但是夏威夷王室已經把自己的路堵死。

今天夏威夷的海風依舊十分清新,卡拉卡瓦矗立在王宮的窗戶前,享受着“文明”世界的福澤。

自從卡拉卡瓦繼位後,就把首都從拉海納遷往了經濟更加繁榮的檀香山市,伊奧拉尼宮這座美式宮殿就是他的手筆。

宮殿外牆和美國白宮一樣,刷上了明豔的白色,宮殿門前種植着高大的熱帶樹木,道路平整,絲毫不比一些歐洲小國的王宮遜色。

就拿恩斯特家的霍亨索倫宮殿來說,霍亨索倫宮殿更像是軍事堡壘,居住體驗實際上並不算好,而伊奧拉尼宮則相反,處於市中心位置,根本沒有多少防禦功能,只有外圍有簡易的圍牆,而現在這些圍牆外,美國人已經攜帶着武器,氣勢洶洶的殺了過來。

“陛下,不好了,我們的宮殿被包圍了!”卡拉卡瓦的大臣緊張的向卡拉卡瓦彙報道。

“怎麼回事?”卡拉卡瓦大驚失色道。

“美國人,外面全是美國人,他們帶着武器包圍了王宮,同時我還看到反對君主統治的示威橫幅。”

“該死,怎麼會這樣!”卡拉卡瓦難以置信道,自己的“美國爸爸”怎麼可能反手推翻自己?

不得不說,卡拉卡瓦對美國人太信任,如果是恩斯特肯定不會把王宮放在檀香山市,以前拉海納雖然偏遠一點,但是也不容易直接被美國人包圍,如果再有座霍亨索倫城堡那樣的軍事性王宮,在不動用重武器的情況下,就是被圍困幾個月都沒有問題。

當然,霍亨索倫城堡最突出的一點是建在一座小山上,所以霍亨索倫城堡的居住性有多差可想而知,而伊奧拉尼宮和霍亨索倫城堡完全相反。

卡拉卡瓦建設這座宮殿,就是爲了“享福”,檀香山市的珍珠港是整個羣島上最好的港口,所以經濟也最發達,加上大量美國人居住,所以居住條件也最好,而現在這些都成了卡拉卡瓦的催命符。

當然,依照美國人的德性,不太可能殺掉卡拉卡瓦,畢竟還要繼續借助夏威夷王國的名義,維持美國在當地的統治,主要還是預防國際社會的閒言碎語,而東非也是這個打算。

晚上六點。

利胡埃。

“你就是可愛島的總督庫馬利,聽說你是高慕阿利伊國王的後代?”

格萊斯頓輕而易舉的率領人馬殺進了利胡埃的總督府,生擒了夏威夷王國冊封的可愛島總督庫馬利。

“接下來,我們怎麼說,你怎麼做……”格萊斯頓沒有和這個已經被嚇尿的庫馬利廢話,直接讓其開始組建傀儡政府,並且宣佈脫離夏威夷王國,恢復可愛島政權。

同時,島上的動盪,自然引起了美國人的注意,可是看着殺氣騰騰的東非國防軍士兵,一個屁也不敢放。

甚至有眼尖的英國商人,第一個認出東非國防軍的服裝,驚呼道:“天吶,這些該死的東非蠻子怎麼在這裡!”

幸好東非士兵聽不懂英語,要不然肯定會給他來上一槍托。

也就在這一天,1892年3月13日夏威夷羣島上出現了一副世界名畫,東非和美國人在同一天內,先後在夏威夷羣島上發動了政變。

統一的夏威夷王國徹底覆滅,並且成立了兩個傀儡政權,一個是美國扶持的夏威夷共和國,一個是東非扶持的北夏威夷王國(可愛島)。

羣島上發生的變動很快引起了英法日等國家在島嶼上勢力的注意,各國只能眼睜睜看着美國和東非“分贓”,而暫時無力阻止。

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401章 駁回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144章 貿易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255章 五五開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249章 熱度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1222章 會面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424章 奔逃第840章第48章 訂婚第1224章 收網第740章 古戰法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1448章 竊聽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742章 大捷第867章 推銷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769章 籌碼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87章 勸說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33章 尋找“光明”第524章 幸福第898章 太特市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60章 革新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76章 應許之地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981章 捷徑第878章 無線電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141章 學習請假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961章 危與機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77章 “貨物”到港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695章 納塔爾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513章 抉擇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204章 “流放”?“潤”!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33章 拖拉機第752章 軟柿子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1233章 抓捕
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401章 駁回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144章 貿易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255章 五五開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249章 熱度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1222章 會面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424章 奔逃第840章第48章 訂婚第1224章 收網第740章 古戰法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1448章 竊聽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742章 大捷第867章 推銷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769章 籌碼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87章 勸說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33章 尋找“光明”第524章 幸福第898章 太特市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60章 革新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76章 應許之地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981章 捷徑第878章 無線電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141章 學習請假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961章 危與機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77章 “貨物”到港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區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695章 納塔爾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513章 抉擇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204章 “流放”?“潤”!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33章 拖拉機第752章 軟柿子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1233章 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