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漏洞

南非地區英國人表現出越來越強烈的侵略野心,在東非周邊實際上所有說的上號的勢力都是如此。

葡萄牙的兩塊殖民地行動也在加速,莫桑比克殖民地加強對境內幾個土著王國的侵襲,安哥拉在北面對剛果王國的入侵也在加劇。

比利時人已經在沿海站穩了腳跟,同時把安庫茲王國納入自己的保護國(烏班吉河西岸的土著王國)。

意大利方面進展也比較順利,現在他們已經嚴重威脅了阿比西尼亞帝國的安全,使得阿比西尼亞帝國各方勢力不得不停下爭執,共同應對意大利王國的威脅。

連埃及都發動了對達爾富爾蘇丹國的戰爭,企圖將達爾富爾蘇丹國這個奧斯曼帝國的藩屬國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

在非洲的其他區域,法國人,西班牙人,荷蘭人也積極在非洲地區進行開拓,而在這些國家殖民行動的擴展時,他們都會遇到一個無法忽視的存在——東非。

在國防會議上,國防部長亞爾曼彙總着近來東非以及周邊的國防安全形勢:

“1876年2月份,一艘荷蘭殖民船隻企圖在新符騰堡省沿海地區農瓦杜東部的傑森那海灣登陸,被農瓦杜鎮居民發現,我們驅逐了這一批試圖非法進入東非的荷蘭人。”

“1876年8月,西阿贊德省報告,在西部發現了一支六人的法國探險隊,他們宣稱是是和大部隊走散,無意闖入西阿贊德省。”

“1876年11月份,有一支來自英國納塔爾殖民地的探險隊偷偷越過圖蓋拉河,被我們發現驅逐,同時在奧蘭治河也有幾支試圖偷渡到我方國土的英國人勢力。”

“1877年,也就是今年,我們在西南非洲的殖民活動中,和英國船隻碰面。”

“同樣是今年五月份,開普敦殖民地合併了奧蘭治自由邦,我們和開普敦之間的緩衝地帶已經徹底消失。”

“同時有跡象表明,在吉布提的英軍也有異動,他們有可能對英屬索馬里附近的哈拉爾埃米爾蘇丹國有想法。”

“葡萄牙方面也不安分,我們在西南非洲和安哥拉的民間殖民團體有過幾次小規模衝突。”

……

以上僅僅是東非這兩年來發現的,還有沒被發現,恐怕會更多,也是很無奈,東非國土過於廣闊,加上剛果雨林地帶直接突破一千萬平方公里,如果加上西南非洲那就達到一千一百多萬平方公里。

而且東非和別國邊境很多地區是沙漠和雨林或者河流山地並不適合人類居住,地廣人稀,有外國勢力滲透進來也很難被發現。

不說那些東非佔領比較晚或者自然條件差的區域,東非東部沿海地區也會遇到這個問題,就比如荷蘭人進入傑森那灣,等東非發現時都過去了十三天。

傑森那灣是一處面積不小的海灣(針對東非來說),在索科港的南部五十公里左右。東非的港口都是有限開發,重點發展幾個重要港口,所以很容易忽視對一些條件不太好的港灣的重視。

這就讓荷蘭人抓住了空子,因爲從海面上看,傑森那灣真的像一塊無主之地,東非對這裡的一點開發都沒有,所以保持着最原始的狀態。

實際上第一個發現荷蘭人在這裡活動的的是南下新漢堡港運輸鐵軌的東非船隻,但是並沒有引起重視,因爲黑興根遠洋貿易公司和東非政府不是一個系統。

在遠洋貿易公司船員看來,傑森那灣的荷蘭人說不定是“自己人”,畢竟政府開發新的港口又不會事先通知自己。

就像正在修建的索科港,完全是因爲東非規劃的南部鐵路而新確立的港口,而像傑森那灣這種“野”灣,一般人可沒有閒工夫靠近去上面瞧一瞧。

荷蘭人最後被發現也比較戲劇性,如果他們老老實實待在沿海,還真有可能當一段時間黑戶,但是荷蘭人是來幹什麼的?他們是過來搞殖民的,所以上岸後的荷蘭殖民團體就向內陸進發,想抓些黑奴在傑森那建設據點。

結果向內陸深入了十多公里後終於見到了人煙,何止是人煙,得益於東非的建設,大片良田和德式村莊的出現讓荷蘭人頓時預感不妙。

田地裡工作的東非農夫也發現了這批“外來者”的異常,穿着亂七八糟的服裝,還帶着武器,一看就不是什麼正經人。

隨後,農瓦杜鎮警察局集體出動,把這批非法入侵者攔截下來,東非警察基本上都是從軍隊退役的軍人,同時村民也有許多民兵,所以很快就臨危不懼的把這批百十人的荷蘭人圍堵起來。

在經過農瓦杜警察局的盤問之後,這批荷蘭人的身份也被揭露,他們並沒有荷蘭政府背景,只是一個在荷蘭註冊的小殖民公司,因爲成立時間短,所以對非洲勢力並不熟悉,結果一頭扎入了東非國土。

恩斯特在國防安全會議上說道:“傑森那灣事件說明我們對沿海的安全考慮並不充分,尤其是一些還沒有利用開發的天然港灣,幸好這次只是一個民間殖民團夥,要是有國家藉助這個漏洞,對東非發動攻擊,那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我們要對東非沿海所有港灣進行排查,對於可以開發應用的港灣全部登記下來,馬上開發利用,即便不能馬上開發利用的也要先建立軍事設施,派駐軍事人員,海軍要把沿海地區的巡視日常化,沿海電報也要鋪設,避免這種鬧劇再此發生。”

實際上東非沿海是有一條電報線路的,但是這條線路剛好在達累斯薩拉姆市戛然而止,北部一直通向北方省邊境。南部也有電報,但是沒有走沿海區域,因爲東非在坦噶尼喀南部沿海的港口城市並不多,僅有姆特瓦拉和索科港兩個,索科港還是新建港口。而連接姆特瓦拉和達累斯薩拉姆市的電報,是通過以前下濱海區的首府羅恩羅達市來完成的,羅恩羅達在內陸,所以這條線路也就沒必要經過南方沿海地帶。

在東非大陸港灣條件雖然很差(不包括海島,相對於同級別面積大國而言,缺乏世界級天然良港),但是數量也不少,尤其是天然小港灣。

這些小港灣之前一直處於放養狀態,加上東非想要“閉關鎖國”,那就不能在沿海投入太大,所以和這個時代的東非沿海幾乎和遠東帝國沿海狀態差不多。

恩斯特以前設置的近海防禦體系,是不考慮這些天然小港灣的,而是重點放在東非開發的港口,畢竟那時候東非沿海大部分區域真是荒蕪之地。現在看來這些小港灣也要利用起來,實際上傑森那灣並不算小港灣,不過沒有人口和經濟,就使得這裡一直被荒廢,恩斯特當時也想不到會有人從這裡登陸上岸,而且就算當時考慮到了也沒有能力管理。

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388章 換師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992章 入籍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382章 渡河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75章 大逃亡第1236章 敖德薩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還在審覈……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547章 登陸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64章 一日政治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696章 油井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64章 一日政治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449章 野心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967章 奧拓第66章 《東桑條約》第451章 人口(續)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1344章 輿論戰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801章 恭賀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517章 過剩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904章 卡賓達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315章 交接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1389章 定居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220章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450章 摻沙子第525章 血清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389章 定居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742章 大捷第923章 壞事做盡
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388章 換師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992章 入籍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382章 渡河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75章 大逃亡第1236章 敖德薩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還在審覈……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547章 登陸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64章 一日政治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696章 油井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64章 一日政治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449章 野心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967章 奧拓第66章 《東桑條約》第451章 人口(續)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1344章 輿論戰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801章 恭賀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517章 過剩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256章 貿易重心南移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904章 卡賓達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315章 交接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1389章 定居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220章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450章 摻沙子第525章 血清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389章 定居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742章 大捷第923章 壞事做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