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村落選址

第175章 村落選址

東非殖民地。

東馬拉維湖區。

“就在這裡,藉助河牀裡的地勢,多建一排堤壩,讓水流漫過這裡,既可以截斷河水,保證旱季水流不白白流失掉,同時雨季多餘的雨水又可以從上面流走。”羅爾德指着河牀裡一片高低起伏的地方對村民們說道。

這裡是魯伏馬河上游的一處不知名的小河,河流雖小卻也匯入魯伏馬河,兩邊的地勢極其平坦,土地肥沃,適合耕作。

從今年開始,東非移民開始沿着魯伏馬河一路北上,在魯伏馬河北岸紛紛建立據點。

填補下濱海區和東馬拉維湖區兩地的空白,東非第一條沿河流分佈的居民帶正在慢慢形成。

東非南部港口,姆特瓦拉也受此影響難得迎來了一小波移民潮,每天都有船隻在姆特瓦拉港靠岸。

“羅爾德先生,如果把村子建在這裡,應該不會遇到水澇災害吧?”代理村長瓦西姆對着羅爾德詢問道。

“這裡的地形我勘察過,結合東非政府繪製的地圖,附近區域沒有什麼地勢較高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平原,雨季如果雨水較大,也只會均勻散佈在整個區域。

所以只要做好排水工作,多修建些排水渠和下水道將雨季的雨水從建設村子的地方引入河流就不會有問題。”羅爾德回答。

“如果將村子建在河岸附近,是容易開發,可萬一這條河在雨季河水突然暴漲,河道在雨季承受不了這麼多水會不會淹沒周邊土地。”瓦西姆說着自己的擔憂。

“這一點,我早就考慮到了,瓦西姆先生你看,這裡是魯伏馬河,這裡是這條小河,兩者在這裡交匯,我們現在站的地方就是兩條河交匯處的西北方向。

這個區域比周圍大概高出半米左右,而且我通過對周邊泥土和河道的研究,發現這條河水即使歷史上最氾濫的時候也不會超過河岸邊十米。

所以這裡最應該擔心的不是雨水多的問題,而應該是雨水少的問題,畢竟開發農業水多一點沒有壞處。

而我之所以提議在河流中間建設一道拱水壩,也是爲了在旱季保證此地的水源供應。

現在這裡人口很少,可未來就說不準了,用水量可能會大增,當然我這是參考的歐洲地區的人口密度。

而且這條河本在這一段剛好形成了一段高地,藉助河牀的地勢,趁着旱季可以很快完工的。”羅爾德作爲一個專業人士詳細的分析着利弊。

“嗯,工程看起來確實不算難,畢竟這條河和魯伏馬河相比確實很渺小,不過最近我們恐怕沒有多餘的精力來建設這道堤壩了。

現在我們也就百十號人,要等到後續人員到齊,還有奴隸分配到位了恐怕才能開工。

現在光是準備房屋,開發周圍土地,我們都忙不過來了。”瓦西姆說道。

瓦西姆來自奧匈帝國,先前是下濱海區羅恩羅達附近的村民,這次魯伏馬河流域移民,瓦西姆就是以老移民的身份帶着新移民開闢村落。

所以瓦西姆還只是個代理村長,在此前瓦西姆也不過是羅恩羅達地區再普通不過的一個移民之一。

這個代理村長實際也是瓦西姆自己爭取到的機會,現在東非到處缺文化人,只能矮子裡面拔將軍。

比較活躍的瓦西姆基本沒遇到什麼競爭對手就被選中了,因爲根本沒有多少人報名。

華人移民向來比較穩健,這樣瓦西姆就少了近四成對手,而歐洲移民則不願意離開羅恩羅達,重新帶着一幫人開發新地區,所以報名的也寥寥無幾。

畢竟,村長在東非不算多大官,沒有什麼權力,尤其是瓦西姆這種野路子出身的村長。

而村長要負責的具體事務還多,責任也重,每個月也就比普通人多領一點薪水,所以大多數移民都不願意去競爭新地區的村長。

每開發一個新地區,尤其是初期,難度是最大的,什麼都缺不說,條件還比較艱苦。

“瓦西姆先生,放心好了,我在東非也工作過一段時間了,對於東非的辦事效率還是很清楚的,相信很快東非政府就會派支援過來,當然,前提是我們快點敲定村落的建設地點,上報上去。”羅爾德對着瓦西姆說道。

羅爾德是東非殖民地高薪聘請的地理學生,在東非已經工作了近兩年時間,說起來比瓦西姆來到東非的時間還早半年。

不過,這樣的人才當前東非肯定是留不住的,和那些被高薪留下的人一樣,都是爲了來東非賺一波快錢。

尤其是羅爾德這樣有文化的人,放在這個時代絕對是個人才,之所以來東非,還是當年剛畢業太年輕,沒有抵抗住社會的誘惑,進了賭場欠了債。

其實羅爾德家庭條件還不錯,欠的錢也不多,但是羅爾德的父親比較嚴厲,羅爾德害怕父親知道他去賭博,很有可能打斷他的腿。

就暫時隱瞞着家裡人,看能不能找份工作把賭債還上,結果就遇到了黑興根財團的招募人員。

東非殖民地很愉快的幫其墊付了賭債,前提是到東非工作,同時開出三倍薪水,每年還准許其乘坐黑興根船隻回家一趟。

年輕的羅爾德想還有這好事?加上年輕人天不怕地不怕,就上了賊船。

到東非工作以後,羅爾德發現東非的條件開的是不錯,也確實兌現了承諾。

但是這個鬼地方也太清苦了!而且羅爾德的工作就是去東非各地探點,幫助東非尋找適合居住的地方,羅爾德去的基本上是人煙稀少的地方,更是和花花世界徹底告別,這一點和恩斯特前世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羅爾德對這份工作也確實幹出了點感情,就比如自己的賭癮在這裡徹底被戒斷了。

而且常年在東非奔波,真正見識到以前老師描述和教材記錄的那些地理景觀,讓羅爾德真正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水平,未來回到歐洲,讓父親稍微運作去大學裡任教絕對沒問題。

總之,羅爾德在東非是感受到自己成長的,當然,未來合同一到期,羅爾德還是打算回到歐洲去發展。

(本章完)

第871章 “萊茵”市第49章 疾病防控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546章 許可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1473章 警示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472章 備戰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330章 跑路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013章 站隊第428章 談論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992章 入籍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13章 野望第258章 夜襲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46章 船隊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149章 王位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3章 國際調停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347章 開飯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523章 電氣化鐵路比例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727章 艦隊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942章 宣戰第711章 歸國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640章 工地第469章 鯨灣港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353章 下一站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480章 有實無名的殖民地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435章 雙總部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404章 暴富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
第871章 “萊茵”市第49章 疾病防控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546章 許可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414章 奧匈帝國危機第1473章 警示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472章 備戰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330章 跑路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013章 站隊第428章 談論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992章 入籍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13章 野望第258章 夜襲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46章 船隊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19章 黑興根軍事學院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149章 王位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3章 國際調停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347章 開飯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523章 電氣化鐵路比例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727章 艦隊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942章 宣戰第711章 歸國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640章 工地第469章 鯨灣港第1386章 萊茵盾國際化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353章 下一站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480章 有實無名的殖民地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1435章 雙總部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441章 交通強國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404章 暴富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