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

意大利王國統一的道路被徹底堵死,還摺進去不少領土,人口卻沒有沒有相應大規模減少,所以意大利王國必須尋找出路,而眼下只剩下殖民一條道路。

艾瑪紐爾二世受到東非王國的啓發,也準備在非洲開闢一塊殖民地,最主要的是用來解決意大利王國的糧食缺口問題。

雖然暫時受財政拖累,無法立刻開展,但是艾瑪紐爾二世還是讓人開始收集非洲的資料。

非洲資料就那麼多,手下人很快就收集了大概資料,並向艾瑪紐爾二世報告。

“陛下,整個非洲沿海幾乎都零星分佈着各國勢力,其中西非條件最優越,英法葡西荷各國都在此地有所分佈,北非距離我們距離上最近,但是大多是沙漠地帶,並沒有大規模適合耕種的土地,一些綠洲區域被法國和奧斯曼帝國控制,東非則是東非王國和葡萄牙莫桑比克兩方勢力爲主,南非是英國的開普敦殖民地,氣候上和意大利本土最像,但是英國我們可招惹不起。”

艾瑪紐爾二世聽着手下人的彙報,皺着眉頭說道:“看來非洲的競爭也很激烈啊!我還以爲那裡真是不毛之地呢?沒想到已經有這麼多歐洲的勢力存在。”

“陛下,主要還是其他國家的先發優勢大,就連普魯士境內小小的黑興根親王國都能去非洲搶佔大面積領土,所以非洲土著的實力可見一斑,而且這些國家雖然在非洲存在據點,但是除了東非王國和葡萄牙,布爾人幾乎沒有什麼勢力大規模開發非洲內陸的,我們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聽到這裡艾瑪紐爾二世也放下心來:“那你們有沒有什麼大致方向?”

“陛下,在我們翻閱非洲地區資料和這兩年情報中,我們經過縝密的分析,認爲紅海沿岸的阿比西尼亞帝國是一個更適合我們意大利王國體質的好地方。”

艾瑪紐爾二世問道:“阿比西尼亞帝國?他有什麼優勢?”

“陛下,首先阿比西尼亞位於紅海沿岸,交接蘇伊士運河,這就給我們攻略此地提供了便利。”

艾瑪紐爾二世:“那北非不是距離我們更近!”

“唉!陛下,要是原本的意大利王國,我們還有可能在北非開拓,但是現在我們被極大削弱,目前北非最弱的也就是奧斯曼帝國,也成了我們得罪不起的存在,奧斯曼帝國雖然衰弱,但是體量巨大,以前我們還算強大時可能並不畏懼奧斯曼,現在失去近半國土,我們拿什麼和奧斯曼比拼國力,再者現在我們如果和奧斯曼真發生衝突,恐怕奧地利的弗朗茨晚上做夢都會笑醒,我們兩國都面臨奧匈帝國這個死敵,所以雙方應該保持良好的關係,共同應對奧匈帝國的威脅纔是正途。”

意大利王國面對狼子野心的奧匈帝國有亡國之危,而奧斯曼帝國歐洲領土受到奧匈帝國的威脅,兩國算是同病相憐。雖然奧斯曼還有個世代死敵——沙俄,但是意大利王國西面也有法蘭西存在,從歷史上來看,法蘭西對意大利也是極大的威脅。

“其次,也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阿比西尼亞帝國有大量耕地存在,這方面,北非可遠遠比不上阿比西尼亞帝國,而我們意大利王國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耕地,而阿比西尼亞帝國的耕地都是現成的,他們的土地經過上千年的開發,不像非洲其他地區,存在不確定性,只要在武力上我們能鎮壓阿比西尼亞帝國,那絕對可以源源不斷的向本土輸入糧食。”

埃塞俄比亞高原農業條件確實不錯,要不是海拔過高,比東非高原高了近千米,文明程度過高,恩斯特都會心動,海拔高,也有海拔高的好處,埃塞俄比亞高原地形影響,攔截雨氣,年均降水量在1200mm到1600mm之間,號稱東非水塔。

尤其是東非王國佔領的埃塞俄比亞高原西南部,降水量常年維持在1300mm以上,形成獨特的多雨高山高原氣候區域。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空,阿比西尼亞帝國不能同埃塞俄比亞高原劃等號,前世埃塞俄比亞作爲獨立國家獨佔埃塞俄比亞高原,現在則是阿比西尼亞帝國和東非王國共同擁有,但是埃塞俄比亞高原主體還是在阿比西尼亞帝國境內,東非只是佔有西南部,東南部則是較爲乾旱的平原區域。

阿比西尼亞帝國的農業區集中在埃塞俄比亞高原西北區域,也是阿比西尼亞帝國立國之本,使其成爲同埃及一樣農耕國,中間的蘇丹地區就以遊牧業爲主,只有一塊狹小的農業地帶依靠青白尼羅河交匯存在,而恰巧其水量依賴發源於埃塞俄比亞高原的青尼羅河來水。

艾瑪紐爾二世:“既然如此,阿比西尼亞帝國國力應該不差吧,你們確定那裡不會是塊難啃的骨頭!”

“陛下放心,我們選定這塊區域,自然是考慮到這方面,這也是我們要強調的最後一點,阿比西尼亞帝國國力不值一提,三年前英國人就以極少的兵力攻破了阿比西尼亞帝國首都,其皇帝因戰敗自殺,阿比西尼亞帝國隨即陷入四分五裂狀態,同時北方的埃及也同阿比西尼亞帝國有衝突,雙方在蘇丹地區大打出手,現在正是阿比西尼亞帝國曆史最衰弱時期。”

阿比西尼亞帝國作爲地方強權,在蘇丹地區有幾個藩屬國,這也是埃及同阿比西尼亞帝國發生衝突的原因,不過埃及對蘇丹的統治比較薄弱,交通比較糟糕,造成埃及國力強卻拿四分五裂的阿比西尼亞帝國沒有什麼辦法。

在阿里時代,埃及遠征蘇丹就因爲惡劣沙漠環境造成阿里征服蘇丹止步於蘇丹北部,對蘇丹實行類似奧斯曼對埃及一樣的羈縻統治。

艾瑪紐爾二世聽後,很滿意:“果然,土著就是土著,我們打不過奧地利,不信拿阿比西尼亞帝國沒有辦法,英國人能做到的事,我們也一定能做到。”

隨後艾瑪紐爾二世開始着手準備意大利王國入侵殖民阿比西尼亞的計劃,意大利王國殖民部也開始籌建,阿比西尼亞這個對手體積足夠大,人口也多,同時農業條件優越,這一切都是意大利王國所需要的,現在國內工商業因爲那不勒斯王國獨立,需要市場,因爲戰爭造成的過剩人口也需要土地,沒有比入侵阿比西尼亞帝國更誘人的了。

王國各方勢力,也積極支持艾瑪紐爾二世的決定,經歷過第二次意奧戰爭的慘敗,什麼統一意大利的偉大理想誰愛來誰來吧,意大利王國反正是被打怕了,像阿比西尼亞這種弱雞對手,纔是我們意大利王國的首選目標。

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1422章 蘇聯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774章 搬遷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563章 熱心腸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302章 巴庫第792章 條件第1467章 回籠資金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1254章 錫礦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531章 兵城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658章 方針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1262章 慫恿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680章 緩衝區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238章 三把“刀”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351章 過往第135章 休整第1182章 中間商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475章 鋼鐵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867章 推銷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444章 到家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566章 比較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672章 危與機第71章 海底電纜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53章 土豆種植第228章 留學生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469章 鯨灣港第1113章 大借款第1045章 教育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802章 爭論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1521章 蘇亞雷斯港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617章 行動第945章 空軍第1435章 雙總部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428章 談論第861章 分贓第353章 下一站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1254章 錫礦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343章 屯田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336章 東非菜?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438章 會議召開
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1217章 出兵蘇丹第1422章 蘇聯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774章 搬遷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563章 熱心腸第1554章 雙翼市場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1302章 巴庫第792章 條件第1467章 回籠資金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1254章 錫礦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531章 兵城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658章 方針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1262章 慫恿第1545章 低風險的威尼斯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680章 緩衝區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238章 三把“刀”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351章 過往第135章 休整第1182章 中間商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475章 鋼鐵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867章 推銷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444章 到家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566章 比較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672章 危與機第71章 海底電纜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53章 土豆種植第228章 留學生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469章 鯨灣港第1113章 大借款第1045章 教育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802章 爭論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1521章 蘇亞雷斯港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617章 行動第945章 空軍第1435章 雙總部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428章 談論第861章 分贓第353章 下一站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1254章 錫礦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343章 屯田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336章 東非菜?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438章 會議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