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

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

關於無線電的推廣,這次軍方也直接參與其中,畢竟無線電的軍事價值太過巨大,所以爲了能更好的加強無線電在軍隊的先行實驗,軍方下屬的科研團體,已經開始展開行動。

“無線電的應用,離不開信息的傳遞,其應用也就體現在無線電報這個具體的點上,以前我們軍隊只能通過有線電報來傳遞消息,而線路鋪設是具有極大限制性的,極大拖延軍情傳遞速度,而無線電在這方面的可塑性就極高。”

“當然,無線電也存在一個弊端,那就是它的信號直接在空氣中傳播,這樣一來敵人就能通過建設信號接收裝置來獲取我方信息,這就要求我軍在信息安全領域下功夫,尤其是編撰新的密碼本,防止敵人能夠輕易破解我軍軍情信息。”

“同時,這也在側面說明,有線電報依舊具有使用價值,尤其是一些重要軍事單位和部門,通過有線電報傳輸來保障國家信息安全。”

東非的軍隊高層們對無線電的應用說的頭頭是道,這也很好理解,東非軍隊可以說是世界上對先進軍事技術最容易接受的羣體。

因爲東非軍隊系統整體年輕化,且文化程度高,對先進軍事技術的應用也是東非能在南非戰爭中擊敗英國的重要原因。

斐迪南大公說道:“我們海軍肯定是要大規模普及無線電上艦的,畢竟軍艦不可能用電線連接起來,過去海軍艦艇之間的聯絡基本上只能依靠傳統形式,現在無線電的出現,代表着我國海軍即將出現重大變革。”

“不僅如此,我們海外的軍事基地,對於這項技術的需求也極大,畢竟有線傳輸推廣投資成本高,而無線電的傳播可以讓我們把北夏威夷王國,蘭芳海外省同東非本土直接聯繫起來。”

有線電報和海底電纜的出現,使得英國的觸角伸向了全世界各地,英國依託有線電報建立了世界最龐大的電報網絡,就比如東非和遠東帝國的通信是必須先在歐洲,然後通過印度週轉的。

東非的有線電報在過去三十年裡發展也極爲迅速,並且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國的有效網絡,當然,像莫桑比克和安哥拉這種地方肯定在分佈密度上差一些。

但東非的有線電報網絡也只是區域網,而英國的則是“全球網”,這一點也只有英國這種手握世界霸主的的國家才能做到。

早在1880年,英國鋪設的海底電纜就達到了驚人的156萬公里,如今規模只會更加龐大,基本聯通英國所有主要海外殖民地,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南非等。

而依託海底電纜網絡,英國政府就能實現監聽全球的計劃,英國人的海底電纜竊聽組織嚴密的秘密機關,他們在電纜必經的連接點設立竊聽機構,安放竊聽裝置,並迅速將重要信息彙總研究。

這一點在前世最早的案例就發生在布爾戰爭期間,在英國失利之後,幸災樂禍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聞訊發電報給德蘭士瓦共和國總統保羅克魯格,熱烈祝賀布爾人的勝利,並稱德蘭士瓦“獨立自主地戰勝了侵略者”,“捍衛了國家獨立”。

這份電報通過英國人控制的海底電纜傳到德蘭士瓦之前,就先被英國人所截獲,自此英國對德國的威脅加強了重視,一改以往妥協姿態,轉而在全球各地採取對抗措施,而德國也針鋒相對,英德矛盾逐步激化,最終逐步陷入“造艦競賽”和互爲假想敵的建立同盟,最終導致一戰的爆發。

對於這種說法有一定的可能性,不過絕對不是根本性原因,畢竟威廉二世本身就是一個“大嘴巴”,經常在國際社會上“語出驚人”。

不過這也側面證明了,英國藉助覆蓋全球有線電報網絡從而獲取相關國家的情報的真實性。

至少恩斯特本人是相信的,這屬於昂撒人的傳統手藝,後來英國“孝子”,美國也有監聽各國政府的“棱鏡”,並且隨着相關正義人士出逃被公開於衆,所以對英國的防範並不是“小題大做”。

換位思考,如果恩斯特手裡有這個“網絡”,那爲了東非的國家利益和安全,恩斯特肯定也會這麼幹。

當然,東非到歐洲的有線電報網絡還是安全的,直接同奧匈帝國網絡連接,走的是單獨線路,而不需要轉接開普敦。

不過從奧匈帝國在接入英國地中海到遠東帝國之間就有可操作性了,不過這也是一個複雜的工程,東非政府完全可以通過“僞裝”來保證信息安全。

當然,最後肯定還是要走上建設“獨立”網絡的道路,實際上在意識到了英國行爲之後,美國,法國和德國都在20世紀開始建設獨立的海底電纜體系。

在20世紀,有線電報之間的爭端不止這些,在戰爭期間,出現一種叫“割纜船”的特種船隻,這種船在戰時會毫不客氣地切斷他國海底電纜,而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可確保這些“電海盜”順利作業。

所以即便有線電報安全性更可靠,但也不是萬無一失,尤其是東非通往歐洲和遠東帝國勢必會經過英國勢力範圍,萬一海底電纜被截斷,那就完蛋了。

所以在東非電報業,恩斯特的方案是“兩條腿走路”,實現有線電報和無線電報的相互補充,獨立於英國之外的有線電報傳輸,同時搭配無線電報系統,從而實現東非國家信息安全。

除了軍方以外,其他部門對無線電報的需求同樣不容忽視,像郵政系統,學術交流,商業信息傳遞,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聯繫等等。

這意味着,在未來幾年時間裡,東非原本依賴於有線電報,鐵路,驛站系統等傳統信息傳遞方式,將受到巨大影響。

東非的信息產業將隨同無線電報的誕生而發生巨大變革,這無異於是一次信息革命。

當然,這也意味着東非要着手爲無線電普及和推廣做準備,就比如之前軍方提到的容易被攔截問題,這需要東非政府各個部門和科研機構,編訂新的通信規則,同時還要增加新設備。

這又牽扯到無線電設備的生產,同樣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就比如軍方的要求肯定是比較高的,畢竟電氣設備要符合軍用標準門檻很高,軍隊不可能養着“嬌貴”的電子設備,必須符合野戰需求,能夠在各種極端氣候條件下正常工作,同時要有防水,抗震性。

尤其是海軍方面,要求的標準只會更加嚴格,艦船在大海上行業,肯定會遇到各種極端天氣,畢竟東非海軍不可能一直在東非周邊的熱帶海域活動,偶爾也要到高緯度海域進行訓練,海上又極爲顛簸,在這種情況對電子產品的性能穩定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981章 捷徑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196章 鐵路第1282章 學習營第119章 農忙第231章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396章 推測第108章 歷史課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499章 建交熱第942章 宣戰第354章 電報第1303章 撤資第1305章 封賞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673章 象牙第1254章 錫礦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769章 籌碼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015章 市場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326章 野望第837章 颱風第1259章 同意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61章 危與機第520章 發電廠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732章 雙輸第65章 電燈第1448章 竊聽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820章 購艦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936章 軍售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114章 抉擇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930章 漢薩省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976章 開始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261章 威脅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991章 抵達第1325章 卡塔爾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46章 船隊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367章 鐵甲艦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91章 青檸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560章 記者會第230章第803章 威脅第380章 夜談第701章 城市化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
第981章 捷徑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196章 鐵路第1282章 學習營第119章 農忙第231章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396章 推測第108章 歷史課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499章 建交熱第942章 宣戰第354章 電報第1303章 撤資第1305章 封賞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673章 象牙第1254章 錫礦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769章 籌碼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015章 市場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326章 野望第837章 颱風第1259章 同意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961章 危與機第520章 發電廠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732章 雙輸第65章 電燈第1448章 竊聽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820章 購艦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936章 軍售第1299章 喀山國庫劫案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114章 抉擇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930章 漢薩省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976章 開始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436章 街頭爆炸案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261章 威脅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991章 抵達第1325章 卡塔爾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46章 船隊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367章 鐵甲艦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191章 青檸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560章 記者會第230章第803章 威脅第380章 夜談第701章 城市化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