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一日政治

第64章 一日政治

殖民地政府準備的1500名軍事人員在亞爾曼指揮官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向桑給巴爾境內殺去。

……

達累斯薩拉姆。

馬吉德·本·賽義德和其親屬被殖民地士兵從地牢裡當了出來,重登桑給巴爾大位。

雖然桑給巴爾合法政府重新掌握了政權,但是馬吉德·本·賽義德和自己的王宮大臣們也被關在王宮裡出去不得半步。

桑給巴爾軍隊被解散,軍官全部扣押,士兵則被放假回家,武器也被收繳。

宮廷裡只允許女僕被留下,負責蘇丹和大臣們的起居和生活,男性僕人被驅逐,防止桑給巴爾方面利用這些人動小心思。

菲利克斯安排漢斯·張帶人負責看管這些人,自己則負責維持達累斯薩拉姆的治安,巴澤爾也重回崗位迎接今天到港的移民。

至於巴伽什·本·賽義德和其幕僚,如死狗一樣被丟進了桑給巴爾地牢,馬吉德·本·賽義德因爲巴伽什·本·賽義德的背刺,對他恨之入骨,強烈要求殖民地軍隊槍斃巴伽什·本·賽義德。

但是巴伽什·本·賽義德現在可是東非殖民地的重要證據,自然不能隨意處死。

馬吉德·本·賽義德退而求其次,要求給巴伽什·本·賽義德安排最差的牢房和伙食,絕對不能讓巴伽什·本·賽義德好過。

雖然馬吉德·本·賽義德只在地牢裡待了一天,巴伽什·本·賽義德還來不及折磨他,畢竟是自己的親哥哥,而且巴伽什·本·賽義德還要借用馬吉德·本·賽義德的名義來掌控桑給巴爾,所以在巴伽什·本·賽義德沒有整理完國家事務之前,馬吉德·本·賽義德在地牢裡過的還不錯。

加上東非殖民地來的太突然,巴伽什·本·賽義德敗的太快,馬吉德·本·賽義德只用了一天不到就出獄了。

這次政變的全過程都發生在一天之內,而且桑給巴爾蘇丹國是東非殖民地打敗的第一個國家政權,因此被後來的東非政府載入史冊,史稱“一日政治”,或者叫“桑給巴爾一日政治”。

巴伽什·本·賽義德政府也成爲有史以來世界上存在時間最短的政府之一,從巴伽什·本·賽義德宣佈自己爲桑給巴爾執政到東非殖民地政府攻克桑給巴爾王宮歷時十一個小時。

而東非殖民地的損失僅爲一趟移民船隊被迫晚點,軍隊損失一人身亡,兩人重傷,六人輕傷。

這點損失的原因是殖民地軍隊沒有重武器,所以只能靠士兵搭配步槍和少量手榴彈進攻人數佔絕對優勢的桑給巴爾陸軍。

作爲從阿曼帝國中獨立出來的國家,實際上桑給巴爾蘇丹國在印度洋周邊是個少有的海上軍事強國。

雖然桑給巴爾的國土面積大部分在東非沿海地帶,但其主體實際上是海上的桑給巴爾島。

桑給巴爾島上的人口和經濟規模佔了桑給巴爾蘇丹的七成以上,大陸方向只有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有可觀的人口,主要從事奴隸和象牙經濟。

桑給巴爾的海軍沒有加入此次戰鬥,其海軍只有幾艘從阿曼帝國時代繼承下來的老舊木製歐式戰艦。

海洋上的阿拉伯船隻大部分是從事海洋貿易的武裝商船,不受桑給巴爾蘇丹國控制,桑給巴爾之所以在區域裡有所威望是因爲佔據了陸地和桑給巴爾島的地理位置優勢。

這些阿拉伯船隻需要在桑給巴爾停靠休整和補充物資與淡水,所以桑給巴爾海軍遠沒有想象中那樣名副其實。

加之桑給巴爾蘇丹這些年來一直把政治重心向大陸方面遷徙,甚至把王宮從桑給巴爾島移到達累斯薩拉姆,所以海軍不能上岸,這也是巴伽什·本·賽義德只靠達累斯薩拉姆守軍就掌握桑給巴爾政權的原因。

至於桑給巴爾蘇丹國國都現在落入東非殖民地手中,還是桑給巴爾人的思維慣性的結果。

在東非殖民地建立之前,東非內陸沒有一個能打的對手,桑給巴爾蘇丹國自己就能擊敗內陸還停留在原始社會的東班圖人諸部。

在陸地上沒有對手造就了早年時期還算英明的桑給巴爾蘇丹馬吉德·本·賽義德積極向東非沿海開拓,並最終遷都達累斯薩拉姆。

現在德意志人來了,已經老邁的桑給巴爾蘇丹和大臣們還沒有轉變思維,加之之前東非殖民地一直對桑給巴爾採取平等對話的態度,進一步促進了桑給巴爾奴隸貿易的繁榮,所以桑給巴爾的高層們繼續奢靡享樂。

……

第三天。

快馬加鞭的亞爾曼帶着大部隊趕到了達累斯薩拉姆。

在路上亞爾曼就接到了菲利克斯送來的捷報,但是已經出發一半的亞爾曼和軍隊總不能原路返回,就繼續向達累斯薩拉姆方向前進。

而菲利克斯的信使繼續向西給殖民地政府送信。

“菲利克斯,好樣的,這一仗真是讓我刮目相看!”亞爾曼對菲利克斯說道。

“哈哈哈,這也不算什麼,誰能想到桑給巴爾的軍隊這麼費不拉堪,原本我以爲裝備火器的桑給巴爾人怎麼也要比內陸的土著們強,沒想到他們這麼廢物。”菲利克斯洋洋自得地說道。

“部隊傷亡情況怎麼樣?”亞爾曼問道。

“有一名士兵犧牲了,還有兩個正在搶救,目前已經脫離危險,其餘的已經恢復差不多了。”菲利克斯說道這有些低沉。

主要是桑給巴爾的戰鬥力太過低下,給了菲利克斯一種錯覺,完全可以避免傷亡。

“好了,戰爭中有人犧牲總是在所難免的,何況是以弱敵強,而且還是數倍於自己的敵人。”亞爾曼安慰道。

“不要因爲個別的數據就影響到大局的判斷,如果能將損失減輕到最小當然是好事,但是不要因爲一點失利就躊躇不前,只有敢於承擔挫折和責任的軍人才是合格的軍人。”爲了防止菲利克斯陷入思想誤區,亞爾曼及時提醒。

“是我想的太完美了,亞爾曼閣下,這世上哪有永遠十全十美的事呢!”菲利克斯言道。

“這就對了,將犧牲戰士的遺骨收拾好,我們還要向前看。”

……

亞爾曼的到來解決了達累斯薩拉姆人手不足的問題,桑給巴爾蘇丹國徹底落入東非殖民地的暫時管轄之下。

在收到情報後的殖民地政府,將勝利的消息發往歐洲,請示恩斯特做出對桑給巴爾問題的態度和解決方案。

受限於交通和距離的原因,而恩斯特接到情報已經是十幾天後。

被噴子整怕了,動不動就拿大神的書說事,你怎麼不去和馬雲比有錢,設置粉絲值大於1才能發言,別想言論自由了。最離譜的就是那個看了頭兩章開噴的,這是爽文不是歷史文,有本事去噴三國演義,封神榜。

(本章完)

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1435章 雙總部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469章 鯨灣港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1081章 消耗第58章 密謀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154章 斷案第555章 羞辱第1302章 巴庫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231章第577章 收尾第867章 推銷第520章 發電廠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1498章 移民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898章 太特市第1157章 “0”號文件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973章 籌備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454章 軍演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499章 建交熱第1037章 電氣化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802章 爭論第595章 鼓動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1045章 教育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1157章 “0”號文件第832章 押解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7章 擴大生產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38章 開墾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67章 大臣路線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867章 推銷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973章 籌備第713章 不畏戰
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1435章 雙總部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469章 鯨灣港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1081章 消耗第58章 密謀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1154章 斷案第555章 羞辱第1302章 巴庫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231章第577章 收尾第867章 推銷第520章 發電廠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1498章 移民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329章 落後當前版本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329章 兇名在外的劊子手第898章 太特市第1157章 “0”號文件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973章 籌備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454章 軍演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1497章 噴氣式飛機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499章 建交熱第1037章 電氣化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764章 計劃調整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802章 爭論第595章 鼓動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1045章 教育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1157章 “0”號文件第832章 押解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7章 擴大生產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38章 開墾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67章 大臣路線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867章 推銷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973章 籌備第713章 不畏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