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建交熱

“東葡戰爭打的如此虎頭蛇尾,這充分說明葡萄牙在東非面前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對手,這一點就像墨西哥之於美國一樣,我們可以看到非洲地區正在迅速興起一個類似北美美國一樣的區域性質的霸權國家,如果沒有人遏制東非的發展,那麼非洲也會成爲非洲人的非洲。”——《泰晤士報》

對於非洲人的非洲這一言論,太陽報記者專門對駐德國的東非大使威爾進行了專訪。

“威爾大使,最近泰晤士報評價非洲將會成爲非洲人的非洲,這個非洲人是不是影射東非。”

威爾:“對於這一言論,我們是反對的,東非從來沒有說過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這種話,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東非在非洲的影響力僅限於自身,北非是阿拉伯人傳統勢力範圍,西非影響力最大的國家是法國,南非英國實力也不錯,除此外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時等國都在非洲有所參與,這說明當前非洲是多元化的,而不是某些人口中的非洲人的非洲,我想問誰是非洲人?誰代表非洲人?德意志不可以,法國也不行,阿拉伯人也不行,所以非洲人的非洲只是一種空洞的焦慮罷了。”

威爾的採訪受到了歐洲的廣泛關注,因爲之前東非在歐洲是相當低調的存在,但是東葡戰爭第一次讓整個歐洲社會對東非這個非洲國家產生了興趣。

老牌殖民強國葡萄牙這次更是顏面盡失,連帶着葡萄牙國內輿論對東非和當前政府的批評相當尖銳。

就像配合泰晤士報一樣,葡萄牙主流媒體把東非渲染成爲非洲最大的威脅。

畢竟這次葡萄牙是丟了大臉的,巴西獨立葡萄牙很心痛,以往和西班牙,荷蘭,英國競爭失敗,葡萄牙也可以理解,但是被非洲國家擊敗並且割地求和,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葡萄牙本屆政府因此倒臺,新首相上臺後就強調要通過各種手段收回失地,同時宣佈對東非進行制裁。

葡萄牙跳的越急,東非越不把葡萄牙放在心上,制裁東非?簡直可笑,而東非把葡萄牙當做跳樑小醜,其他國家卻開始深挖這次葡萄牙丟人背後的原因。

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東非國力的評估,因爲東非實行封閉主義,所以東非海軍是東非國力明面上最直觀的體現。

然後大家驚奇的發現,東非海軍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已經來到了世界第七的位置,僅在奧匈帝國之後,德國之上,陸軍只能靠各國猜測,不過根據東葡戰爭可以推算出東非至少有二十萬陸軍。

所以從軍事實力角度來看,東非也算是一個世界強國,有多強不清楚,但是肯定在葡萄牙之上。

隨之而來的是東非威脅論這一言論,其實東非威脅論很早就有了,在東非佔領南非後就開始出現這種論調,但是大多數都被黑興根財團控制的媒體壓下去了。

至於非洲人的非洲,東非就是再蠢也不會說這種言論,因爲誰不知道非洲人一般就是指黑人,東非可不會上趕着把自己開除德籍。

不過從泰晤士報和葡萄牙媒體酸溜溜的評價也可以看出英葡兩國的真實心態,東葡戰爭可以說是英國強行按住葡萄牙,然後結束的,英國知道一點,那就是東非還沒有出全力,可是葡萄牙的兩塊殖民地已經榨乾了全部潛力。

東葡戰爭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一些國家開始尋求發展和東非的友好關係,其中意大利和比利時兩國最爲積極,兩國殖民地都在東非旁邊,所以爲處於利益需要,必須和東非打好關係。

於是,意大利和比利時都派出外交人員,前往達累斯薩拉姆和東非商談建交事宜,這也是第一次有歐洲國家主動和東非建交,荷蘭人也在稍晚時候,派出外交官員和東非討論此事。實際上東非和這三個國家都是有外交關係的,不過就和之前東非殖民地時期設立在遠東帝國的德意志商會差不多性質,但是東葡戰爭後更近一步了而已。

荷蘭本來就和東非關係不錯,有過不少合作,加上荷蘭可能也注意到了東非在加裡曼丹島上的動作,所以需要及時正規的協商平臺,防止兩國發生衝突。

蘭芳共和國面積不大,讓給東非也無所謂,但是旁邊還有荷蘭的殖民地,如果兩國發生衝突,現在看來東非還真有能力掐斷荷蘭和東印度羣島的聯繫。

對於這些態度友好的國家,東非當然是來者不拒,不過東非規劃的使館區域讓人不得不吐槽。

東非規劃的使館區域在達累斯薩拉姆市,而不是首都第一鎮,不過東非也算比較有誠意,對各國的說法是達累斯薩拉姆市是東非最繁華的城市,第一鎮建設水平過於落後,無法提供對應服務。達累斯薩拉姆

第一鎮的商業和服務業水平確實不如達累斯薩拉姆市繁榮,不過不至於像東非所描述的那麼不堪。

只不過恩斯特從現實角度考慮,東非和這些國家的關係還沒有好到讓他們搬到東非首都來,作爲高度集權的國家,第一鎮市官員知道的情報比較高,有被收買風險,所以還是把這些國家外交人員安置在達累斯薩拉姆比較好。

反正達累斯薩拉姆市距離第一鎮市也不遠,火車也就一個小時不到的時間,還有電報聯絡。

除了這些和東非有切實利益的國家,也有一些國家單純就是和黑興根王室或者東非關係不錯,所以在東非設立使館。

恩斯特把這些國家使館設立在了第一鎮,包括德奧兩國,剛剛獨立的羅馬尼亞,瑞典,遠東帝國,巴拉圭等。

當然,遠東帝國大使館比較特殊,說不上和東非關係到底怎麼樣,但是對於遠東帝國來說,東非絕對是各國中關係比較不錯的國家,至少比較好說話。

實際上東非還有第三類國家使館區,那就是桑給巴爾島使館區,桑給巴爾島使館區入駐的國家有奧斯曼,美國,日本等國家。

所以東非的外交建設嚴重參雜着恩斯特的私人情感,這也側面反應着東非作爲君主專制國家,黑興根王室對東非無與倫比的控制和影響力。

東非三處使館區域也體現着東非外交的差異性,在第一鎮的肯定是東非的朋友,達累斯薩拉姆市則是友好國家,桑給巴爾島則是大雜燴。

這種使館劃分,也有保密性質的安排,就比如東非的混合經濟體制,恩斯特是不想透露出去的,有巴黎公社在前,東非不想和其扯上關係,雖然兩者根本不是一個東西,但是很多政策性的東西,查重率太高,讓有心人利用解讀就不大好了,而且不管是君主專制還是階級專制,又或者是奴隸制度,當前各國好像都不太受歡迎,東非確實太反動。

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564章 貴人第351章 過往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166章 體驗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40章 新品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345章 援助團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103章 “大殺器”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850章 移民第570章 投降!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77章 放牧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73章 消化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451章 人口(續)第71章 海底電纜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1377章 賄賂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364章 燃燒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769章 籌碼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10章 數據第498章 和談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524章 幸福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930章 漢薩省第1420章 客戶第1156章 軟刀子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615章 交流電第942章 宣戰第45章 羅恩羅達第261章 威脅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936章 軍售第713章 不畏戰第802章 爭論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484章 訓練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531章 兵城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36章 濱海區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198章 遠東人員
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564章 貴人第351章 過往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166章 體驗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40章 新品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345章 援助團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103章 “大殺器”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850章 移民第570章 投降!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77章 放牧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73章 消化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451章 人口(續)第71章 海底電纜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1377章 賄賂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364章 燃燒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769章 籌碼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332章 軍事半島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110章 數據第498章 和談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524章 幸福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930章 漢薩省第1420章 客戶第1156章 軟刀子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615章 交流電第942章 宣戰第45章 羅恩羅達第261章 威脅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1385章 年末經濟會議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936章 軍售第713章 不畏戰第802章 爭論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484章 訓練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531章 兵城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36章 濱海區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198章 遠東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