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巴庫

俄國工黨以及目前俄國所面臨的混亂局面,在世界範圍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一方面是十一月(俄歷十月)革命爆發的過於突然,另一方面大陣營尚且處在戰爭之中,就算俄國的事再重要,也要排在之後。

就像前世,一戰結束後其他國家纔開始大規模干涉俄國內部事務,現在大部分列強國家沒有閒工夫處理俄國的事。

當然,東非除外,不過東非政府目前沒有和俄國工黨對着幹的想法,更多的是從俄國儘可能的套出更多的資源。

巴庫。

從上個世紀開始,巴庫就是東非最重要的海外石油進口基地之一,而且憑藉豐富的石油儲備,俄國超過奧匈帝國和羅馬尼亞成爲東非在歐洲最大的石油進口國。

並且因爲內燃機產業的繁榮,巴庫油田的產量相比較前世大幅度提高,人口也多出了近十萬人。

靠着石油繁榮,巴庫城市建設水平比較高,建造了大量豪宅,劇院等,成爲一座娛樂中心,享樂之城,甚至是放蕩的城市,石油帶來了一切,包括奢侈品,汽車,衣服,高級時裝。

同時,世界上不少知名的企業,家族,亦或者國家都在20世紀初瞄準了巴庫油田的投資事宜。

一戰爆發後,巴庫的石油更是供不應求,目前的形勢就是不管巴庫的石油生產多少,歐洲戰場都能夠吃的下。

而在這種極度繁榮的情況下,東非的石油公司卻在巴庫呈現出節節敗退的趨勢。

之所以用“節節敗退”來形容並不誇張,畢竟在巴庫,各家石油公司的競爭格外激烈,而東非的石油公司基本上都是國有企業,所以在其他人看來,這種效率低下的企業模式,導致虧損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實際上想在巴庫投資石油從而導致虧損幾乎不可能,哪怕能力一般的公司,只要負責油井的正常運行,幾乎和印鈔沒有區別。

貝拉化工石油冶煉廠。

這是一家東非在俄國巴庫投資的煉油廠,其經理是阿爾特霍芬,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這家煉油廠和東非的貝拉市關係密切。

而事實也是如此,貝拉市是東非重點發展的工業城市,尤其是在能源和化工領域在東非城市中佔據重要地位。

作爲中部工業的門戶港,貝拉市向來是以哈拉雷爲首的東非波西米亞工業區的最主要對外通道。

波西米亞工業區雖然資源衆多,但是在能源領域,並沒有豐富的石油資源,所以格外依賴進口。

其石油來源主要是中東歐的三個產油國,按照產量排行也就是俄國,羅馬尼亞和奧匈帝國。

近些年隨着東非對東加里曼丹的開發,東加里曼丹的石油也開始迅速向着波西米亞工業區運輸。

但是不管從哪裡運輸,都必然要經過貝拉市,在貝拉市經過提煉和加工後,在集中發往波西米亞工業區的各個工廠和企業。

而波西米亞工業區是東非最大的重工業中心,背靠波西米亞工業區強勁的工業實力以及市場。

貝拉市的石油產業和化工產業發展自然十分迅速,而貝拉化工石油冶煉廠就是其中一家企業,也是東非的一家國有企業。

而在巴庫的煉油廠就是這家東非國有企業投資的產業,其建設於1907年,也算曆史比較悠久,算是巴庫比較知名的煉油廠之一。

但是自從一年前開始,貝拉化工石油冶煉廠就開始傳出經營不善的傳聞,這讓周邊的企業很感興趣。

畢竟貝拉化工石油冶煉廠(巴庫)規模不算小,設備雖然不算新,但也絕對不舊。

如果能吃下這家煉油廠,那絕對可以增強自身在巴庫地區的話語權,而且現在巴庫的石油產業依舊處在一個高速發展期,只要歐洲的戰爭不結束,根本就不需要擔心訂單問題。

“阿爾特霍芬閣下,你真要放下這座苦心經營的煉油廠?”比利·諾貝爾對着貝拉化工石油冶煉廠的總經理阿爾特霍芬詢問道。

阿爾特霍芬面帶愁容的對着比利說道:“這是當然,比利先生,其實早在一年前我就想賣掉這家煉油廠的想法了,可惜你也知道我們這家廠有國家背景,所以必須經過一定的程序,這也是我現在纔出售這家煉油廠的原因。”

比利眯着眼睛說道:“我懂,我懂,一般而言,政府幹預企業的生產活動,向來不是什麼好主意,尤其是在效率方面,我早就對貴廠的經營模式有一定意見了,所以你的難處我是相當瞭解的。”

實際上國有企業的通病向來不是什麼秘密,就比如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很多企業就有國家背景,亦或者是世界上不少國家兵工廠,比利也是接觸過的。

當然,比利接觸最多的其實還是俄國人,畢竟俄國是諾貝爾家族的根基所在。

比利·諾貝爾來自一個俄國的富豪家族,諾貝爾家族,他家在俄國的最主要投資就是石油,在巴庫就有幾十家石油相關的工廠屬於諾貝爾家族。

其實更直接來說,諾貝爾家族是巴庫當地最大的投資者,就算東非企業,洛克菲勒或者羅斯柴爾德家族在當地也比不了諾貝爾這種地頭蛇。

這也好理解,畢竟諾貝爾家族怎麼說也是俄國人,俄國政府自然也會爲他們提供便利,給予更多的支持。

而靠着巴庫的石油產業,諾貝爾家族也成爲了俄國最富裕的家族之一,這就可以看出巴庫對諾貝爾家族的重要性。

而這次比利前來和阿爾特霍芬商討煉油廠的交易,就是諾貝爾家族爲了拓展家族在當地的業務的新嘗試。

阿爾特霍芬彷彿十分贊同的說道:“還是比利老弟你瞭解我,國企就是不如你們自由,也就是我這個人沒有什麼能力和膽識,要不然早就自己創業了。”

“說來也是慚愧,如果我有能力的話,也不至於讓一個如此有前景的工廠,在我手裡虧損如此嚴重。”

比利說道:“老哥不要妄自菲薄,你也是靠着自己本事當上經理的,更何況這是企業制度的問題,而非你能力的體現,如果我在這種公司工作,放不開手腳,說不定還不如你呢!”

阿爾特霍芬擺擺手說道:“算了,你也別安慰我,不說這些傷心事,我們還是談正題吧!”

“比利老弟,你也知道我們這家煉油廠規模不小,如果你們能吃的下,願意開出一個怎麼樣的價格……”

比利:“……”

隨着兩人的談判,阿爾特霍芬最終決定以遠低於市場的價格將這家煉油廠賣給諾貝爾家族。

理論上來說,諾貝爾家族貌似佔了大便宜,但實際上這些年東非對這家工廠的投資早就回本了,在戰爭期間更是大賺特賺。

現在還能在俄國政策變動之前,脫手這個燙手山芋,更是又贏了一次。

而比利對這次交易,也感覺心滿意足,獲得了貝拉化工石油冶煉廠,那諾貝爾家族的成品油產量能夠在提高許多,而歐洲戰爭目前遠沒有結束的徵兆,只要在通過自家的渠道,把這些石油往德國,奧匈帝國等國家轉手,那就又大賺一筆。

第1372章 平原省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388章 換師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1404章 警告第164章 肉類第43章 行政區劃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48章 訂婚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523章 電氣化鐵路比例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287章 西逃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281章 酒館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981章 捷徑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612章 美食節第1276章 酒精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882章 出口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904章 卡賓達第383章 引入第844章 魯道夫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555章 雨林裡的直升機第1239章 兵變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1459章 禍水南引第809章 事後第1470章 巴拉圭動員第871章 “萊茵”市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545章 孤兒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958章 巴拉圭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961章 危與機第1008章 分析第1344章 輿論戰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89章 佔領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394章 硬氣第12章 戰場間隙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438章 倒計時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803章 威脅第926章 機耕路
第1372章 平原省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1251章 二手艦隊第1043章 化工安全第388章 換師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453章 國民經濟第1404章 警告第164章 肉類第43章 行政區劃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1548章 利比亞本土化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48章 訂婚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1496章 交通產業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1290章 戰略要地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523章 電氣化鐵路比例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287章 西逃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281章 酒館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981章 捷徑第1357章 倫敦海軍會議第612章 美食節第1276章 酒精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882章 出口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904章 卡賓達第383章 引入第844章 魯道夫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1354章 瘟疫來了第1555章 雨林裡的直升機第1239章 兵變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1459章 禍水南引第809章 事後第1470章 巴拉圭動員第871章 “萊茵”市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545章 孤兒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1492章 贊比西河改造工程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1387章 影視基地第958章 巴拉圭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961章 危與機第1008章 分析第1344章 輿論戰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189章 佔領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394章 硬氣第12章 戰場間隙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438章 倒計時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95章 兵工廠升級第803章 威脅第926章 機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