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

1903年12月27日。

“俄國人對於我們的合理訴求不予答覆,俄國外交官是在拖延時間,這樣對俄國的戰爭準備只會越來越有利,俄國的軍隊正從歐洲源源不斷的向着亞洲而來,如果我們不做出反應,那我們不僅無力向遠東帝國境內滲透,甚至將失去朝鮮殖民地,回去後,我要向倭皇陛下陳述俄國的態度,戰爭無法避免。”

在1903年末,日俄雙方的談判再一次破裂後,伊藤博文忿忿不平的對着隨行人員們說道。

面對俄國的咄咄逼人,實際上當前日本政府主要採取的是忍讓態度,畢竟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日本和俄國不是一個體量的國家,即便俄國在遠東地區勢力比較單薄,那也是針對俄國本身而言,在周邊國家看來,俄國遠東軍事力量十分強大。

日本政府雖然喜歡當賭徒,但是他們不是愚蠢,所以對於和俄國發動戰爭的態度是比較積極的。

所以在前期同俄國外交談判中,日本也不奢求短時間內將俄國勢力驅逐,而是希望俄國保證日本在朝鮮的利益和地位,但是俄國不僅駁回了日本政府“合理”訴求,還反對日本將朝鮮領土用於軍事目的的要求,這顯然是日本政府所不能接受的。

兩國之間的談判從去年年末開始,經過長達一年的談判後,日本政府的耐心也隨之耗盡,當然,日本在談判中表現的弱勢,並不意味着日本熱愛和平,原因很簡單,俄國需要時間,日本同樣如此。

經過一年時間談判拖延,俄國做沒做好準備很難說,日本的海軍基本擴充完成。

在12月份談判破裂後,日本倭皇政府終於下定決心先下手爲強。

……

旅順。

時間轉眼來到1904年,旅順作爲遠東帝國東北地區最重要的港口,而今卻被俄國人非法軍事佔領。

而今這裡是俄國太平洋地區海軍的重要基地之一,軍艦數量常年維持在四十多艘以上,並且修建了配套的旅順要塞,駐紮數萬陸軍的同時,配備有一百多門岸防火炮,這個規格下的旅順對於俄國而言應該算作固若金湯。

1月3日夜,今晚的旅順異常平靜,俄國水兵們正在夢鄉之中,軍艦停放在港口之中,沒有絲毫戒備,卻不知道災難正在悄然靠近。

“現在是午夜時間十二點三十分,前方就是俄國軍艦所在地,帝國能否崛起全靠此戰,我們勢必要將俄國遠東海軍全殲在此地!”小平八太郎對着屬下們說道。

作爲遠東地區北部稀有的終年不凍港,旅順的地理位置十分優渥,這也使得日本海軍能夠實現自己的目的,並且冒險的夜間航行,抵達附近海域,這也從側面說明日本的充足準備。

凌晨一點十三分,日軍基本就位,“白雲”號的水雷長聽到了一陣敲打聲從受話簡傳來。

“鐺鐺、鐺鐺鐺”,兩短間隔三短,這是艦長髮來的作戰準備命令。“魚雷準備!”水雷長壓低嗓子喊道。

魚雷兵立刻開動起來,他們熟練地擰開發射筒尾栓,填入藥包然後接上擊發電路,繼而轉開了魚雷頭的保險,而水雷長自己則努力調整瞄準具,藉助閃爍不定的燈光估算着周圍俄艦的距離。

而此時,俄國巡邏人員在漆黑的海面上識別出至少7艘日本軍艦,並且迅速上報,而就在這個間隙,日本海軍發動了進攻。

“轟……”

“?”潛伏在旅順的東非國防安全局的情報人員萊爾斯被火炮聲驚醒。

火炮聲並沒有斷絕,而是繼續響起,萊爾斯趕忙起身來到窗口前,循着聲音的方向望去,只見旅順港內已經泛起熊熊火光。

“開始了麼!”

這個時候萊爾斯還不敢確認自己的猜測,他拿起放在窗臺上的望遠鏡,開始仔細觀察,藉助微弱的光線,隱隱約約看見軍艦的軀體在海上飄蕩,而炮彈的來源正是這些尚且不能確定屬於哪個國家。

不過想到上層的指使,萊爾斯不敢怠慢,顧不上穿好衣服,打開電燈,開始在房間裡操作電報機。

萊爾斯對了一下時間,隨後開始發報:“1904年1月4日凌晨一點二十分,俄國旅順港遭到不明武裝軍艦襲擊,旅順港內多艘俄軍軍艦被炸,具體傷亡情況不明……”

很快東非本土也收到了消息,回電道:“繼續探查具體情況,及時反饋情報。”

……

萊茵市。

在東非政府的重點關注下,日本偷襲旅順港的消息很快就反饋到東非本土,爲此恩斯特召開了專門會議。

“根據情報部門查明,就在昨天下午(東非時間),日本以不宣而戰的方式,對俄國發動了進攻,俄國遠東艦隊損失慘重,並且日本封堵了旅順港,現在基本可以確定日俄戰爭正式爆發了。”

恩斯特的消息可以說一石激起千層浪,雖然東非政府早有預測,但是面對戰爭突然爆發,以及日本不講武德式的戰爭方式,還是引起了東非政府官員的激烈討論。

俄國遠東海軍可不容小覷,實力甚至可以說十分強大,這支遠東艦隊擁有“皇太子號”,“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列特維贊號”,“佩列斯韋特號”,“勝利號”,“波爾塔瓦號”,“塞瓦斯托波爾號”共七艘戰列艦,且排水量都在萬噸以上,同時還有大量巡洋艦等作戰艦艇。

就是東非海軍在俄國遠東艦隊面前,也不敢說十拿九穩,結果一夕之間,這支規模龐大的俄國遠東艦隊就失去了戰鬥力,簡直讓人難以想象。

不得不感慨俄國海軍的家底雄厚,雖然俄國海軍戰鬥力容易遭到質疑,但是在日俄戰爭之前,俄國海軍在規模上常年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英國皇家海軍和法國海軍。

俄國海軍總噸位高達五十萬噸,而此時英國皇家海軍也才一百多萬噸左右,單從這一點上來說,俄國海軍就是東非海軍的將近三倍。

東非海軍在沒有參與海軍軍事競賽的情況下,目前總噸位也達到了接近二十萬噸水平,主要是近些年來戰列艦和潛艇建造比較多,和輕兵黷武的日本海軍相差不多。

日本海軍總噸位是二十多萬噸左右,比東非海軍略高,畢竟日本一直都在拼命擴充海軍,國家經費大部分投入到海軍建設這個無底洞之中,而東非則全面轉入經濟發展階段。

“現在盯緊俄國政府的動作,他們勢必會有求於我們,這個時候,俄國想不輸掉戰爭,只能從波羅的海或者黑海艦隊抽調兵力,前往遠東海域參戰,黑海艦隊可以排除在外,畢竟英國不可能讓俄國軍艦穿過奧斯曼帝國控制下的達達尼爾海峽。”

“就算俄國冒着風險穿過達達尼爾海峽,也會被英國阻攔在蘇伊士運河,所以俄國能調動的只有波羅的海艦隊,而波羅的海艦隊大概率會通過我國東西海岸,這是我們同俄國進一步談判的籌碼。”

“同時遠東地區的兩國戰爭,我們肯定是不能參與了,我們只做前半段的準備工作,爲俄國海軍提供一定的服務,至於戰爭走向不可能因爲這點細微變化而改變。”

第1189章 邀請第1165章 抵押物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293章 肢解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618章 良知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206章 “收破爛”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463章 站隊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555章 羞辱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76章 應許之地第57章 探險隊第596章 壓迫感第1459章 禍水南引第343章 屯田第830章 蓄水池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904章 卡賓達第163章 年底第1282章 學習營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57章 探險隊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1174章 1914年鋼鐵貿易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272章 犀牛園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882章 出口第1章 穿越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28章 打探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35章 牛馬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1390章 自治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698章 魚餌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207章 換牌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404章 暴富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404章 警告第228章 留學生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206章 “收破爛”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752章 軟柿子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1515章 進軍奢侈品行業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704章 底氣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577章 收尾第1344章 輿論戰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
第1189章 邀請第1165章 抵押物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293章 肢解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618章 良知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206章 “收破爛”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463章 站隊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555章 羞辱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76章 應許之地第57章 探險隊第596章 壓迫感第1459章 禍水南引第343章 屯田第830章 蓄水池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904章 卡賓達第163章 年底第1282章 學習營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57章 探險隊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1174章 1914年鋼鐵貿易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272章 犀牛園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882章 出口第1章 穿越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28章 打探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35章 牛馬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1390章 自治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698章 魚餌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207章 換牌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404章 暴富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1491章 文化入侵第1400章 俄國停戰打算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1404章 警告第228章 留學生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206章 “收破爛”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752章 軟柿子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1515章 進軍奢侈品行業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704章 底氣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577章 收尾第1344章 輿論戰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