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押解

第832章 押解

“嗚……”

咆哮着的鋼鐵巨獸,穿行在剛果盆地的森林中,鑄鐵的車輪碾壓在鐵軌上發出尖銳的巨響。

在鐵路兩邊,鬱鬱蔥蔥的原始雨林,和鋪滿石渣的鐵路形成鮮明對比,一種野性和文明糾纏的野性美肆溢在剛果盆地中。

“黑森鐵路是八十年代,東非的偉大工程成就,總共耗時四年時間,全長近兩千公里,打通加丹加高原和剛果河下游之間的聯繫,成爲東非礦產,木材,橡膠等物資的運輸大通道,這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熱帶雨林鐵路,也是世界最長的穿過熱帶雨林區域的鐵路。”

在列車上,押解物資和黑人的士兵,透過車廂看着一望無際的綠色“海洋”由衷感嘆道。

任誰在這種環境裡都會感覺震撼,一連十幾天都只能看着這種綠色的原始森林,最後都會感覺孤獨和鬱悶。

在黑人鐵路沿線的城鎮極少,千篇一律的沿途風景,加上車廂裡的悶熱環境,對於列車上的人員來說是嚴峻的挑戰。

東非對剛果盆地的開發,集中在邊緣區域,也就是盆地同高原交匯的區域。

這和前世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人口,城市分佈情況基本吻合,剛果民主共和國能夠成爲非洲第四人口大國,和這些地區有着密切關係。

在前世非洲人口破億的國家有四個,分別是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埃及以及剛果民主共和國。

第五是坦桑尼亞只有六千五百多萬人口,不過按照非洲的人口增長趨勢,未來非洲會有更多人口破億的國家。

當然,在東非統治下,不存在坦桑尼亞這個名詞,而且被分入東非高原和東部沿海平原這兩個地理單元。

前世東非高原包括原烏干達,盧旺達等國家,人口在一億以上,而東非東部沿海平原的範圍就更廣泛了,最開始東部沿海平原只是坦桑尼亞沿海,到現在,從北部索馬里平原一直到南部圖蓋拉河平原都屬於東部沿海平原,面積也達到一百多萬平方公里。

只不過單獨劃分出來的東部沿海平原比智利都顯得更加狹長,當然,北部索馬里平原是大片的沙漠區域,所以很多地方沒有什麼農業價值。

其他地區平原多爲河流沖積而成,這些河流沖積平原構成了東部沿海平原的主體。

前世東非國家基本能做到糧食自給自足,這顯然是剛果無法做到的,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兩地的環境承載能力。

不過剛果盆地不適合居住的地區主要是雨林區域,但是剛果雨林並不和剛果盆地重合,除了剛果以外,喀麥隆、加蓬、中非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剛果布都屬於剛果雨林範圍,而喀麥隆,加蓬等顯然不在剛果盆地之內。

剛果盆地的主要宜居地帶在周邊高原交匯處,尤其以東部和南部爲最,而這也是剛果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區域,但前世剛果首都卻在西部的金沙薩,所以造成剛果內部局勢動盪,區域獨立傾向明顯。

而東非顯然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爲東非的經濟主體主要集中在非洲東部和南部,正好和剛果東部和南部接壤。

這進一步擴大了東非東部對西部的優勢,所以東非的經濟主體必然以東部爲主。

“艾爾,現在十二點了,你去後面車廂巡視一下,同時打開窗戶讓他們透透氣,別讓這些人死在車廂裡。”

班長李森羅德放下手中的腕錶,對着艾爾吩咐道。

名叫艾爾的東非士兵無精打采的帶上鋼盔,準備去後節車廂巡視。

“把槍帶上,如果遇到問題就鳴槍示警,保命爲主。”李森羅德囑咐道。

顯然押解工作並不安全,所以李森羅德才會這樣命令。

在這節列車上的後五節車廂總共有一千多名黑人,而李森羅德手下總共才八個人,這趟列車上的東非武裝人員總共才三十多人,差不多是一個排的兵力。

三十多人看守一千多名手無寸鐵的黑人也是極其危險的,如果發生暴動,肯定會發生流血事件。

“是班長。”艾爾回答道。

不過等艾爾踏入後方車廂,還是被撲面而來的各種難以言表的氣息所淹沒,雖然臉上帶着口罩,但糞水夾雜着汗液,食物殘渣的發酵味道,太上頭了。

艾爾嫌棄的開始清點人數:“坐下!”

隨着艾爾的口令,這些黑人婦女兒童,老弱病殘恢復了秩序。

他們窩縮在車廂的兩旁,老老實實的空出一條道路,至於不老實的,都捱過東非人的鞭打,所以在場的黑人升不起反抗的念頭。

“一,二……”艾倫開始順着車廂數數,不過主要還是走走形式,兩邊車廂的牆壁上的窗戶被鋼筋焊死,根本就不可能有人逃走。

“把這裡清理乾淨,等我回來看到地上的污穢,我一定讓你們知道什麼叫痛苦。”艾爾指着地一攤已經無法辨識的不明液體說道。

在車上雖然有便桶,但總有不守規矩的人會隨地大小便,因爲人太多,艾爾無法找出是誰幹的的,所以只能採取連座法。

在這節列車上的黑人,很多都是從安哥拉地區拉來的,根本就沒有衛生概念,像印度人一樣哪裡都可以“如廁”,而東非顯然無法在短時間內糾正他們的觀念。

也不需要糾正,因爲東非根本沒打算把他們留在國內,所以等到這趟列車到達錫格馬林根,艾爾等人就可以結束這趟糟糕的任務了。

在巡視了一遍車廂後,艾爾終於逃離出了這片“地獄”,不過艾爾的苦難還遠遠沒有結束。

很快列車的工作人員開始對這五節車廂進行“消毒”和清潔工作,隨後纔開始分發食物。

拿到食物的土著們忐忑不安的心理終於得到一點慰藉,畢竟他們對於自己的命運終究是不可知的。

沒有人知道這些東非人要把他們帶到哪裡,在陰暗潮溼的車廂裡,狹小的空間中,未知的恐懼隨着時間推移而日益加深。

好在三天後,列車終於抵達基桑市,這讓東非人和土著都鬆了一口氣,他們終於可以短暫的重新接觸土地。

但基桑市只是一箇中轉站,未來還有十幾天的路程,他們才能抵達錫格馬林根和東非邊境。

在基桑市補充了物資補給之後,列車又開始向着邊境地區前進。

在整個東非鐵路上每天都有東非的火車做着重複的事,那就是將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黑人向西非輸出。

並不是所有黑人都有“資格”參與奴隸貿易,美洲等地區的奴隸主只需要身強體壯的黑人創造價值。

而婦女兒童,老弱病殘的土著,自然值不上一張通往美洲的船票,也不能成爲東非“勞工”大軍的一員。

不過這些移民,西非的土著勢力還是比較喜歡的,對部落來說女人代表財富,兒童也是可以擴充部落的人口,至於老弱病殘……

當然,即便他們不需要,東非也會強塞給他們,並且拒絕“退貨”,這就是東非統治下,土著人所遭受的苦難。

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40章 新品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084章 底氣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735章 廓爾喀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53章 土豆種植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810章 海岸線第446章 災情第673章 象牙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680章 緩衝區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942章 宣戰第184章 談判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513章 抉擇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291章 “偷國”第612章 美食節第742章 大捷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525章 血清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012章 萌芽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357章 索加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822章 卡賓達第1303章 撤資第958章 巴拉圭第1402章 契卡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1305章 封賞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011章 借錢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867章 推銷第1413章 拉攏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403章 撤資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556章 氣吐血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454章 軍演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546章 許可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608章 會面第506章 賊心不死
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40章 新品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1084章 底氣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735章 廓爾喀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53章 土豆種植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810章 海岸線第446章 災情第673章 象牙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331章 巴達維亞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680章 緩衝區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942章 宣戰第184章 談判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513章 抉擇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291章 “偷國”第612章 美食節第742章 大捷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525章 血清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012章 萌芽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357章 索加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822章 卡賓達第1303章 撤資第958章 巴拉圭第1402章 契卡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1305章 封賞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011章 借錢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867章 推銷第1413章 拉攏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403章 撤資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556章 氣吐血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454章 軍演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546章 許可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608章 會面第506章 賊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