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攻守易勢

聯通東非東西海岸的主要辦法還是要通過鐵路來解決,當然,水路聯通也不是沒有可能性,但絕對不是現在東非能夠實現的。

那就是將贊比西河流域和剛果河流域實現聯網,這樣需要建立大量的水利工程,改善兩個流域之間的通航條件。

這種工程就算放在二十一世紀也基本不可能實現,光是一個贊比西河流域就非常難以調教。

當然,如果以鐵路和公路把這些斷斷續續的內陸河流航道聯通對東非而言就不算太困難了。

不過這些設想對當前的東非而言都太過遙遠,即便經過東非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全國性水利建設,東非依然有大量天然河道沒有改造完成,而征服這些河流和水域恐怕要上百年的時間來逐步完成。

……

1888年8月4日。

東非海軍在確保東部和北部英國皇家海軍沒有異動的前提下,抽調兩艘主力艦,六艘炮艇和十艘輔助艦艇的艦隊浩浩蕩蕩的向着莫桑比克海域進發。

面對這支“強大”的海上力量,聯軍的海軍力量根本無法應對,聯軍艦艇緊急撤往德班和馬普托保存實力。

東非東部通往新漢堡港市的航線恢復,雖然依舊有聯軍海軍對航線進行打擊和偷襲,但是基本上難成氣候。

同時,此消彼長的情況下,之前聯軍是如何封鎖新漢堡港市的,東非海軍也以牙還牙,對馬普托和德班進行軍事封鎖,雙方攻守易勢。

同時這次海上行動,也徹底宣告戰爭天平向着東非有利的方向發展,不管是陸地還是海洋,東非都已經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科摩羅羣島作爲東非海軍基地的作用也被徹底激活,成爲東非海軍可靠的戰略支點,對封鎖聯軍起到巨大作用。

同時爲了響應海軍總部的決定,新漢堡港市海軍分艦隊也由守轉攻,開始在德班海域和開普敦海軍對峙。

狐假虎威的前提是真有一隻虎,布魯斯少將的策略雖然導致前期東非在莫桑比克海峽東非海軍基本沒有什麼作爲,但是保存了實力。

新漢堡港海軍的實力對英軍肯定是實力不足的,但是針對莫桑比克的葡萄牙海軍有一戰之力。

隨着制海權的陷落,現在該頭疼的是聯軍了,目前聯軍唯一的物資運輸通道就是德蘭肯斯山脈東部沿岸的狹窄區域。

但是,隨着新漢堡港市物資恢復供應,東非在該區域的兩個旅也準備進入反攻階段。

同時南部軍區也會派出部隊策應新漢堡港市駐軍,發動攻勢,奪回中央鐵路南邊疆省段的控制權。

這樣一來東非就完全切斷了莫桑比克聯軍的的唯一對外通道,形成“關門打狗”的戰爭態勢。

而根據莫桑比克殖民地的經濟實力和工業能力,顯然是無法供應聯軍主力物資上支撐的。

東非在新漢堡港市投資了大量工業,這保證了東非國防軍困守此地的時候,雖然十分艱難,但是依舊可以在該區域保證軍事存在。

並且有能力在圍困期間,發動多次針鋒相對式的大規模戰術行動,而莫桑比克顯然沒有這樣的能力。

莫桑比克雖然對戰爭準備時間不短,但是全部精力主要集中在馬普托周邊。

馬普托就像法國的巴黎一樣,如果巴黎失守,那法國的抵擋意志基本就會急轉直下。

馬普托對莫桑比克的重要性也是如此,但是馬普托比巴黎還要危險,巴黎畢竟在腹地,而馬普托在沿海。

現在東非海軍就能針對馬普托進行炮擊,這個聯軍針對新漢堡港市的炮擊是一樣的。短時間內東非很難攻破這座堅固的巨大軍事堡壘,所以圍困是解決馬普托的前提條件。

但是馬普托還有比較可觀的腹地,整個南莫桑比克的資源還可以向馬普托輸送。

對此東非海軍肯定是無能爲力的,只能針對海面上的葡萄牙和英國船隻,截斷兩國對莫桑比克的物資輸入。

決戰還是要看陸軍方面的操作,而目前陸軍的想法是優先解決掉安哥拉的葡萄牙軍隊。

如果想集中優勢兵力,需要等到安哥拉大局已定之後,當然,如果南部軍區針對布爾共和國的行動可以早日結束的話,東非也有能力進行雙線大規模作戰。

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目前布爾共和國境內的主要戰爭就是針對布隆方丹還有部分區域的治安戰。

布隆方丹是布爾共和國的首府,這裡集中了布爾人最後的底蘊,同時也是南部軍區軍事行動中的難點。

布隆方丹不僅僅其着軍事要塞的作用,同時串聯了布爾共和國的後方,配合其他布爾人武裝以及英軍,目前已經形成了布爾共和國第二防線的雛形。

整體上從地圖上看,也就是呈三角狀突入南部戰場,布爾人兵力被壓縮在三角狀區域內。

而開普敦方向的英軍已經竭盡可能的向該區域增援,至於原本英軍重視的金伯利已經被放棄。

金伯利的位置並不算好,最主要的是當地的經濟基礎完全以金剛石產業開發而存在,在綜合條件上遠遠不如布隆方丹這種自然形成的城市。

當然,以開普敦視角來看,金伯利優先級肯定在布隆方丹之上,但是開普敦不單單是一座城市,而是英國南非殖民地的總稱。

支援前線的後方,實際上並不是開普敦市,而是南非東南港口城市的伊麗莎白港和東倫敦港。

英國人早在1820年就已經開發建設伊麗莎白港,而東倫敦港也也在1847年建設。

兩地是開普敦殖民地東南重要的經濟中心,光是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英國人對這兩地的看中。

而開普敦市偏居於開普敦殖民地的西南角,實際上和開普敦殖民地內陸腹地的交通條件並不是非常便利。

從伊麗莎白港和東倫敦到布爾共和國路程只有四百多公里,而開普敦到布爾共和國直線距離都超過七百多公里。

而且開普敦市往北和東的氣候條件惡劣,遠不及東南部地區,從道路和定居點密度也可以看出來。

所以英國人只能選擇支持布隆方丹爲中心,對東非進行軍事防禦,當然,支持僅僅是支持。

英軍已經開始在奧蘭治河北岸構築防線,對於布隆方丹實際上並不是太看好,現在主要是爲了爭取時間。

布隆方丹一旦失守,那東非向南的道路基本上一馬平川,只有奧蘭治河稍微有點利用價值。

但是英國在開普敦的人口是一個致命短板,這個時候布爾共和國的重要性也就更加重要,即便在開普敦境內布爾人人口也佔據優勢,如果加上布爾共和國的布爾人,那整個南非的布爾人人口占據絕對優勢。

所以團結布爾人對抗東非幾乎是英國人的唯一選擇,在這種情況下,以布隆方丹政府爲首的布爾共和國政府,就是目前英國唯一選擇。

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658章 方針第513章 抉擇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775章 紹奎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471章 漏洞第1157章 “0”號文件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1259章 同意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852章 夏威夷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30章 多多馬第615章 交流電第802章 爭論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388章 換師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509章 起步第1063章 推力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223章 “療養”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505章 提速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766章 集結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40章 新品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372章 平原省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164章 肉類第76章 應許之地
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658章 方針第513章 抉擇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412章 六月事變第775章 紹奎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471章 漏洞第1157章 “0”號文件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1259章 同意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852章 夏威夷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30章 多多馬第615章 交流電第802章 爭論第1319章 擴軍話題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388章 換師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172章 擴張和移民問題第509章 起步第1063章 推力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223章 “療養”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505章 提速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1393章 世界經濟復甦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766章 集結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40章 新品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372章 平原省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164章 肉類第76章 應許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