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循序漸進

在介紹完農場的情況後,看着眼前充滿活力的小青年,凱德相當不厚道的在心裡想到:“年輕人就是精神好,接下來可就有罪受了。”

因爲是第一天,所以第三國營農場主要是給這些學生安排住宿等事項,但是明天開始那就真是要下地做工了。

第二天。

“今天你們的任務是除草,大家也看到了,這塊地面積不小,不過按照往年的安排,今天是不會給你們分配其他農具的,看到我手裡的鋤頭了麼?你們只能使用鋤頭鋤地。”

不過東非的小青年們也不是五穀不分,有些會幫家裡做些農活,對於鋤頭的應用還是手到擒來的。

不過第三國營農場的地塊可不是小打小鬧,面積很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工程量相當大的工作。

很快,大家熱火朝天的揮起鋤頭,姆貝亞海拔比較高,所以天氣不算炎熱,這一點對於大家來說沒有太大壓力,就是太陽有些曬人。

隨着時間的流逝,實踐課程對於第二中學的學生來說,剛開始還是興致勃勃,現在則有些蔫巴,不過集體勞作還是比較容易度過這種枯燥的工作,但是中午到了飯點,就讓學生們比較頭疼了。

“啊!怎麼全是大餅鹹菜。”

倒不是東非學生矯情,東非的緯度,使得東非一年四季溫度都不會太低,確保水源充足的情況下,也就是說植物可以一年四季生長,雖然東非只有雨季和旱季。

所以這就導致東非的蔬菜種類和產量低不了,不要說蔬菜,就是花卉這種比較嬌貴的植物在東非都很適合生長。

所以東非人可能肉食水平暫時比不上一些國家,但是蔬菜絕對管夠,而東非的華人移民羣體又把炒鍋帶到東非,所以東非炒菜也相當流行。

話說恩斯特就感覺歐洲人吃的比較簡單和他們烹飪方式有很大關係,或者說比較原始,煎烤油炸,或者直接一鍋亂燉,除了油炸比較高級一點,其他方式貌似全世界文明人類生來就會。

而且炒這種烹飪方式,非常適合處理蔬菜類植物,就比如印度,他們主流飲食習慣就是把蔬菜和其他食材做成糊糊,亦或者是西方的蔬菜沙拉都是缺乏炒菜這種方式做出的妥協。

彷彿是聽到了學生們的抱怨,凱德說道:“因爲這次課程就是要讓伱們明白勞作的辛苦和生活的不易,就像你們今天耕作的那塊地,一年到頭來的產出,也就是麥子,這些麥子最後變成你們手中的大餅。”

“凱德大叔,可是我們東非也不缺糧食啊?”

“這一點我們當然知道,但是東非是特例,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的人民連吃飽飯都是奢望,這一點你們可以回去問你們的父母,他們中很多人,除非是因爲躲避戰火,大部分都是因爲吃不上飯才移民到東非,所以不能因爲現在東非日子好了,就心安理得。”

只有對比才能更直觀體現東非的生活質量,不過東非周邊國家沒有這個條件和東非對比,那些黑人還停留在狩獵和採集階段。

於是凱德接着說道:“不要看這裡只有大餅和鹹菜,實際上能吃上這些對於一些國家的平民都有可能不是簡單的事,你們是趕上了好時候,沒有吃過多少苦,就拿我來說,以前只能吃上用玉米熬成的糊糊,還經常吃不飽,一些遠東移民就更慘了,他們很多人甚至連樹皮和草根都吃過。”

凱德的話讓第二中學的學生們若有所思,實際上東非的二代們,絕大多數父輩都是苦日子來的,所以也會和他們講述一些以前的生活。

當然,初到東非的時候,日子也不一定好過,只能維持基本的溫飽,還要面對疾病威脅,這也是恩斯特早期沒有親自到東非的原因,等東非開發出來後才把黑興根王室遷徙到東非,所以經過十幾年的開發,東非生產力爆發後,東非人的平均生活質量才大大提高。看着若有所思的學生,凱德心中很是欣慰,實際上東非人,至少說普通人的心態是很純樸的。

俗話說窮生奸計,富生良心,不管歐美還是遠東,窮人過日子肯定要精打細算,而東非這種社會,底層民衆富肯定不是太富,窮也窮不到哪去,所以競爭不夠激烈,大家反而不用過多算計着過日子,整個社會比較和諧。

當然,東非發展勢必要走上競爭和內卷的道路,不然未來無法和其他國家競爭,至於現在,條件還不太成熟。

東非的人口主力軍,也就是第一代移民正值青壯,雖然體力不錯,但是文化素質相當低,連東非的官僚羣體亦是如此。

所以東非的國家政策和方向,幾乎完全由黑興根王室把控,因爲只有黑興根王室纔有國家治理的經驗。

不過黑興根王室之前也僅僅是德意志一個小國王室,沒有治理東非這種超大型國家的經驗。

所以這需要東非政權進行長期摸索,換句話說東非這個國家是極其不成熟的,要是想讓這個國家迅速擁有自我更新優化的能力,那就要放開管制,讓東非內部進行激烈的競爭。

這一點恩斯特不會實行,因爲東非如果是處在古代,那這麼幹無所謂,現在可正是帝國主義來臨的時代,外患勝於內患,所以恩斯特可不想讓東非動盪,自我消耗,給英國等潛在敵人可趁之機。

所以東非從一開始,就把軍隊抓在手裡,並且通過軍隊來完成國家構建,畢竟軍隊的一個特點就是比較容易管理,只不過東非沒有普魯士那麼依賴軍隊,在東非軍隊每一次突破限制後恩斯特又開始歸攏軍權。

不過這一切都是循序漸進的,恩斯特總是可以讓軍隊數量保持在一個比較合理的區間。

東非早期通過軍隊管理東非民衆,那早期東非實際上就是一個軍營,形成後來東非的高度中央集權。

這樣就使得,東非的大政方針是由上而下,而不是像英法美等民主國家那樣,由下而上。

不過說英法美等國,民主也不太正確,恩斯特理解的民那就是最底層人民,而歐洲的民更符合古羅馬時代的羅馬公民狀態。

這一點從歐美的選舉制度就可以看出來,這個時代歐美各國還沒有進化到全民都有選舉權的地步。

以前世英國爲例,1866年後,英國通過兩次議會改革,到1885年才基本實現了成年男子普選權,而英國這個成年男性普選權還是之前多次工人鬥爭得來結果。

而東非當前就不需要什麼所謂選舉,東非工人羣體規模也不大,民衆受教育水平也暫時處於低水平狀態,民衆對政治訴求慾望不高。

恩斯特自然也不可去推動這種事,畢竟自己可是貴族,只等水到渠成後纔會跟進,現在東非民衆則只需要服從王室安排即可。

當然,恩斯特也明白大勢不可違的道理,要是重生在古代,那自己才懶得搞什麼變革,所以未來東非發展要自己把握好度,順應時代發展。

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749章 南下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81章 捷徑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290章 長絨棉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464章 鐵血暴君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444章 到家第726章 深入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422章 蘇聯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775章 紹奎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124章 水井第801章 恭賀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014章 輕工業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1374章 波斯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504章 脫鉤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925章 造船業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726章 深入第12章 戰場間隙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9章 接觸戰第981章 捷徑第153章 送酒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316章 對話第30章 多多馬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179章 總部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556章 氣吐血第1464章 鐵血暴君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223章 “療養”第1474章 人口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445章 凱末爾第867章 推銷第1536章 阿爾圖佐夫的計劃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976章 開始第803章 威脅第395章 耍無賴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77章 “貨物”到港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262章 英俄態度
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1477章 金融業大整頓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749章 南下第1552章 1933年貿易形勢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981章 捷徑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290章 長絨棉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1464章 鐵血暴君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444章 到家第726章 深入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422章 蘇聯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775章 紹奎第1077章 汽車訂單第124章 水井第801章 恭賀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014章 輕工業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1374章 波斯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526章 全軍突擊檢查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504章 脫鉤第1411章 工程建設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925章 造船業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726章 深入第12章 戰場間隙第1409章 薩丁迪達平原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1528章 養寇自重第9章 接觸戰第981章 捷徑第153章 送酒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1316章 對話第30章 多多馬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179章 總部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556章 氣吐血第1464章 鐵血暴君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1223章 “療養”第1474章 人口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445章 凱末爾第867章 推銷第1536章 阿爾圖佐夫的計劃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976章 開始第803章 威脅第395章 耍無賴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77章 “貨物”到港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262章 英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