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

隨着亞力多德的命令,已經有些精神不濟的第九旅全體官兵,又開始了新一輪對英軍的阻擊行動。

不過相對於開戰前,東非軍隊對英軍的“忐忑”心理,已經轉變成了“英國人也不過如此。”的麻木狀態。

畢竟“世界第一強國”的名頭是比較嚇人的,但是真正打起來,才能體會到其中的“落差”,對面也是兩條胳膊,兩條腿的肉體凡胎,而不是刀槍不入,悍不畏死的“天兵下凡”。

當然,東非基層士兵肯定不是這樣想的,而是一種誇張的說辭,目前第九旅士兵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種是經驗豐富的老兵,一種是擴軍後加入第九旅的新兵。

其中新兵又分成兩部分,一種是近年來移民東非的羣體,這部分新兵是東非第九旅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移民來源主要是德意志地區和遠東地區,所以對戰爭的態度參差不齊,甚至帶有舊式部隊的各種思維模式,但是他們和東非很多老兵聊的來。

另一部分新兵則是接受過東非或者德意志義務教育得羣體,畢竟在奧匈帝國移民很多是斯拉夫人,義務教育普及程度並不是太高,所以他們許多來自德意志卻不一定接受過義務教育。

而接受過東非義務教育得新兵,很顯然沒有接受過軍營教育,對軍隊的印象存在一定偏差,不過東非這麼多年的紀律教育不是白費的,軍官層面更是如此,不敢說東非軍隊紀律很好,但是絕對不算差。

對於新兵來說,一天時間的實戰,已經徹底洗去了其稚嫩,尤其是在和“世界第一強國”交手之後,第九旅全體官兵得到了最大的進步,迅速磨合。

等到英軍第四次渡河行動開啓後,第九旅的所有焦躁,不安,慌亂都已經不復存在,反而在老兵的帶領下,迅速成爲合格的戰士,這是第九旅基層軍事指揮官最直接的感受,部隊指揮越來越順手。

“英國人又要發動進攻了,全體戒備,這一次根據旅部的命令,我們必須節省彈藥,尤其是機槍手,都瞄準了再打,不要仗着機槍威力大,就對着河面隨便浪費子彈。”七營第三連連長說道。

……

圖蓋拉河水流湍急,從德蘭肯斯山脈積壓的勢能,在下游得到極大釋放,而河流中還有浮游的鱷魚,等待着又一次大餐。

這些尼羅鱷也給英軍帶來了巨大壓力,之前很多不幸落水的印度士兵,就是這樣喪生鱷口。

所以英軍的小渡船,都很小心,既要克服湍急的激流,又要小心水下游蕩的死神,還要當心對面東非射過來的子彈和炮火。

“砰……”

第九旅士兵開始了新一輪的射擊,不過這次比較節省彈藥,火力不及前三次強烈。

這讓河面上的英軍部隊的印度士兵鬆了一口氣,廓爾喀僱傭兵在船首的位置,沒有絲毫畏懼,反而在顛簸的環境裡對着東非的火力點開始進行反擊。

英國人在船尾,指揮印度士兵努力划船,事情貌似在向有利的方向發展。

“加快速度,你們這些懶鬼,沒有吃飯麼?”

“要是貽誤了戰機,一律軍法處置,向前衝說不定還能活命,要是敢調轉方向,我敢保證你們一個也逃不掉。”

小船上的英國人各種怒罵道。

在這種怒罵和斥責中,印度士兵的效率確實大爲提升,果然對付這些行動磨磨蹭蹭的印度人還是要使用強硬手段更有效。

這一次英軍終於取得了重大突破,直到河中心,也沒有發生前幾次一觸即潰的現象,但凡有異動的渡船,都有英國人和廓爾喀人監督,甚至發生了流血事件,一些消極的印度士兵被樹立典型,

……

“沒有火力壓制,英國人果然進步了不少,聽我命令,等到敵人距離岸邊不到二十米的範圍給我往死裡打,絕對不能讓他們在搶佔灘塗,建築陣地。”這次英軍比前幾次有了明顯的進步,畢竟有廓爾喀僱傭兵作爲典範,帶頭衝在第一線,後方又有英國人壓陣監督,作爲炮灰的印度士兵沒有理由和機會臨陣脫逃。

“機槍手射擊!”

隨着英軍越來越近,第九旅不再畏首畏尾,火炮和機槍一齊開火,而英軍現在處在無路可退的境地,距離岸邊近在咫尺。

自然不可能縮回去,畢竟回去的路更難走,在河面上被擊破的風險太大。

廓爾喀僱傭兵則完全不存在畏懼,對於東非的機槍點,雖然威力巨大,但是沒有嚇退他們。

這些廓爾喀僱傭兵像敢死隊一樣,在船還沒有靠岸的時候,就縱身一躍,強硬上岸,即便有人不斷倒下也絲毫不影響其作戰意識。

上岸後,立刻進入作戰狀態,爲了躲避東非密集的火力輸出,他們沒有傻乎乎的直接莽上去,反而開始尋找掩體,或者泡在泥水裡,匍匐着向前挺進。

而後面的印度人就顯得有些呆了,如果有思考的時間,他們肯定想不明白這些廓爾喀僱傭兵爲什麼對死亡沒有恐懼。

“上岸,不要發呆!”英軍指揮官怒嚎道。

將這些反應遲鈍的印度士兵驅逐上岸後,英軍指揮官發現事情並不容易,東非的火力太強,而河面上又缺乏掩體,這種情況下,恐怕要白給!

不過已經上岸,也就意味着沒有退路,想明白這一點後,英軍指揮官開始組織“死亡式衝鋒”。

可惜效果不佳,很多印度士兵直接抱着頭趴在地上裝死,而廓爾喀僱傭兵雖然不畏死戰,但是數量太少。

這讓英軍的指揮完全發揮不了作用,東非方面反而不急,躲在掩體後面,盡情收割這些英軍的性命。

時間很快來到下午六點,在確定消滅了最後一波敵人後,第九旅士兵終於鬆了口氣。

英軍第四次渡河行動宣告失敗。

“把屍體都扔到河裡,不要造成病毒和細菌滋生。”亞力多德旅長下令道。

每次打完仗,東非都要派人清理戰場,這些屍體堆積在這裡,加上南非沿海偏高的溫度,很容易造成問題,所以必須冒着風險清理河灘上的英軍屍體。

這是東非軍隊的慣例,之前英軍連渡河都沒有完成,所以也就不需要清掃戰場。

不過讓東非沒有想到的是,河灘上所謂“屍體”其實很多都是裝死,這還是東非國防軍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在東非打掃河灘的時候,很多印度人突然活了過來,並且直接投降,這讓第九旅直接收穫了六百多名印度俘虜。

亞力多德看着被俘虜的印度士兵嘖嘖稱奇,他在東非打了這麼多年仗,還是頭一次遇到大規模裝死逃避戰爭的軍隊,印度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第390章 勸離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421章 鑄鐵廠第367章 鐵甲艦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53章 土豆種植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483章 新民族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84章 談判第633章 “故”人第243章 70式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837章 颱風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265章 新世界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925章 造船業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295章 拒絕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77章 放牧第1293章 肢解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1420章 客戶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758章 331師第521章 申請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867章 推銷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1200章 電氣化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752章 軟柿子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1508章 鉅額援助第1315章 交接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189章 佔領第454章 軍演第123章 誘拐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315章 清倉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545章 孤兒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364章 燃燒第820章 購艦第1448章 竊聽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1525章 視察軍隊第475章 出手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962章 提爾皮茨
第390章 勸離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421章 鑄鐵廠第367章 鐵甲艦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53章 土豆種植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483章 新民族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1505章 庫夫拉地區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84章 談判第633章 “故”人第243章 70式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837章 颱風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265章 新世界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925章 造船業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295章 拒絕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77章 放牧第1293章 肢解第1451章 蘇聯算盤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537章 蘇聯一五計劃結算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1456章 內訌和逼宮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430章 布達佩斯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1420章 客戶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758章 331師第521章 申請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867章 推銷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1200章 電氣化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752章 軟柿子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1508章 鉅額援助第1315章 交接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189章 佔領第454章 軍演第123章 誘拐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315章 清倉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545章 孤兒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364章 燃燒第820章 購艦第1448章 竊聽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1525章 視察軍隊第475章 出手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962章 提爾皮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