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鯨灣港

1877年3月。

在非洲西海岸,四艘船隻悄悄的脫離了東非到北美的販奴船隊,他們向着一處海灣停靠過去。

沃爾維斯灣發育的比較特殊,一條狹長的通道延伸進大西洋,整個海灣好像一個人伸出一條胳膊而成,海灣的敞口面向北方,這使得沃爾維斯灣很好識別,基本上經過這裡的船隻都能認出來。

實際上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大航海時代的開啓者之一),就發現了沃爾維奇灣,在18世紀以前,荷蘭人也對着這裡考察過,不過不了了之,所以沃爾維斯灣的位置很突出,但是沒有受到過多重視。

“這裡就是沃爾維斯灣,從安哥拉到南非之間的唯一深水港灣,我們經過測量,大多數水域應該在十五米以下,海灣出口接近十公里,確實有建設深水良港的條件!”

不過這些數據不能讓東非水手們放心,因爲在海灣東側的陸地上,是一望無際的白色沙漠,只能零星看到一點綠植。

“難怪殿下說這裡條件差,陸地上依然還是沙漠,倒是和摩加迪沙有些相似。”

“比摩加迪沙差遠了,摩加迪沙是綠洲,這裡可沒有謝貝利河那樣的大河滋養兩岸。”

如果單從旅遊層面來說,沃爾維斯灣的風景可圈可點,純白色的沙灘和蔚藍色的海水相接,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但是再漂亮也改變不了此處是沙漠的事實。

安德烈用腳踢着沃爾維斯灣沿岸上的動物骨頭說道:“我們如果想在這裡找到水源恐怕要多花一點功夫,也不知道萊塔尼亞省的人什麼時候能打通物資補給通道。”

受益於東非中央鐵路建設的原因,現在貨物運輸便利了許多,但是這只是相對於東非內陸地區而言,中央鐵路有一段向西延伸段,但是距離安哥拉更近,西南地區龐大的沙漠讓東非暫時沒有興趣在南邊修建一條同樣的鐵路。所以後方的物資沒有辦法直接通過鐵路送到這裡,必須通過萊塔尼亞省轉運。

萊塔尼亞省位於高原區域,如果要從萊塔尼亞向沃爾維斯灣輸送物資,就必須穿過數百公里的沙漠地帶,這也是東非佔領納米比亞的難點。

實際上萊塔尼亞省在納米比亞的東北,但已經是東非通往納米比亞的最佳陸上路線,距離沃爾維斯灣更近的正東方向長達上千公里都是沙漠地帶,納米布沙漠幾乎和卡拉哈里沙漠連成一片。

“現在我們分成兩組二十支隊伍對周圍二十公里內進行勘察,第一組負責在周圍尋找可能存在地下水的區域,第二組去周邊看看有沒有綠洲或者河流存在,現在最重要的找到飲用水,船上的飲用水要省着點用。”船長克里斯說道。

對於乾旱地區找水,東非還比較有經驗的,非洲本身就有很多幹旱區域,所以這是一些東非人必不可少的技能,而且這些技能是從非洲土著和阿拉伯人手裡學到的。

很快船員們就通過對植被分佈的特點,確定了十幾處可能存在水源的地方,不過再向下挖掘了數米深後,結果並不能使人滿意。

不過東邊不亮,西邊亮,傍晚在沃爾維斯灣沒有取得什麼成果,北邊探索的人員傳來了好消息。

“我們在北方大約二十多公里發現了綠洲,那是一條比較大的河流,河流兩岸的條件非常不錯,孕育出了比較寬廣的植被帶。”

這條河流就是斯瓦科普河,前世納米比亞的重要河流之一,從內陸的山地發源,下游流經納米布沙漠,不過水量不是很穩定,有時可能會因爲上游來水變少直接變成乾涸的河牀。

前世德屬西南非洲的最重要港口斯瓦科普蒙德就在這個位置,畢竟斯瓦科普蒙德沒有鯨灣港(沃爾維斯灣港)有名以至於至於恩斯特一時沒有想起來,不過斯瓦科普蒙德也算是前世納米比亞比較知名的旅遊地,尤其以德國建築出名。 歷史上德國人於1892年建立斯瓦科普蒙德。並且成爲德國西南非洲殖民地的統治中心,在德國佔領期間曾是西南非洲主要港口,後來斯瓦科普蒙德因爲因不斷淤塞而爲沃爾維斯港取代。

所以這個時期的斯瓦科普蒙德明顯比鯨灣港更有建設港口的自然條件,這就讓東非人產生了選擇困難症。

“船長,北方的綠洲地帶,明顯比沃爾維斯灣條件更好,至少飲水問題可以解決,而沃爾維斯灣又是殿下親自交待的必須奪取的地方,我們怎麼辦?”

克里斯思考了一下:“何必選?我們人也不少,乾脆在兩個地方都建立據點,兩處地方也不算遠,即便這裡真的找不到水也可以從北方運送過來。”

不過克里斯的想法很快就改變了,因爲在向下挖掘了十幾米後,出水了!

“出水了!出水了!”

克里斯急忙趕到出水口,看着從地下滲出來的清澈井水道:“趕快從船上找些材料來,把井口架住,別讓沙子把水井埋了。”

因爲地表是沙漠,所以沙子還順着挖着的坑向下流,所以水手們找來木板簡單做了一個隔層,把沙土和水井隔開,順便搭了一個木製井蓋。

“現在水的問題解決了,沃爾維斯灣建設據點的條件也就有了,我們還要在北方設立據點麼!”

“當然,那處地方距離沃爾維斯灣不遠,所以必須掌握在我們手裡,要不然以後被敵人鑽了空子怎麼辦?”

實際上前世沃爾維斯灣是英國人的殖民地,所以肯定存在地下水,英國人又不是神仙,不需要喝水。

在前世德屬西南非洲,沃爾維斯灣的鯨灣港是英國南非殖民地在德屬西南非洲中的飛地,直到20世紀末期,南非才在國際社會的輿論壓力下,把沃爾維斯灣交還給納米比亞。

沃爾維斯灣絕對是一處特殊的地方,其海域條件比北部的斯瓦科普蒙德強的多,斯瓦科普蒙德雖然淡水資源相對豐富一些,但是東面直面大西洋沒有天然的地理屏障,同時沃爾維斯灣是西南非洲兩千公里海岸線上的唯一深水港,所以對於東非來說這兩個地方都比較重要。

兩個月後,萊塔尼亞省終於和前往沃爾維斯灣的水手們取得聯繫,東非對這裡的建設也終於展開。

而在這之前,東非政府已經通過回航的奴隸船帶回的消息,知道沃爾維斯灣北部斯瓦科普河的存在。

對於兩地地方,東非政府決定同時開發,很快一座堡壘出現在沃爾維斯灣,關於沃爾維斯灣港口的名稱,依然叫做鯨灣港,恩斯特認爲這個名字很貼切。

東非在沃爾維斯灣和斯瓦科普河出海口建設的兩處據點,很快就被開普敦殖民地發現,當然開普敦殖民地最先察覺到的是東非對奧蘭治河北岸的擴張行動。

這引起了開普敦殖民地的相當不滿,因爲他們也看上了沃爾維斯灣,本來計劃在明年佔領此地,結果讓東非捷足先登(英國殖民沃爾維斯灣時間是1878年)。

甚至發生了不愉快的場景,東非總督派人到沃爾維斯灣考察,結果他們記憶中的無人區域矗立着一座軍事要塞,這讓從開普敦遠道而來的英國人進退兩難,最後只能無奈的回到開普敦向總督報告。

第694章 訛詐第830章 蓄水池第113章 野望第238章 三把“刀”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177章 放牧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1024章 監視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617章 行動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1084章 底氣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976章 開始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953章 新家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492章 靜坐戰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64章 一日政治第925章 造船業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991章 抵達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953章 新家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29章 艱苦行軍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953章 新家第1374章 波斯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157章 “0”號文件第284章 連環計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98章 遊歷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119章 農忙第1460章 海軍想法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282章 學習營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431章 居所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084章 底氣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204章 “流放”?“潤”!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566章 比較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345章 援助團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616章 行蹤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488章 情報戰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
第694章 訛詐第830章 蓄水池第113章 野望第238章 三把“刀”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177章 放牧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1338章 政治互信第1024章 監視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1433章 德國打算第617章 行動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1084章 底氣第1447章 阿拉伯部落串聯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976章 開始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953章 新家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492章 靜坐戰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64章 一日政治第925章 造船業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535章 阿道夫上臺第1538章 世界第四工業強國第1488章 高速發展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1462章 甘托克密談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991章 抵達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953章 新家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29章 艱苦行軍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953章 新家第1374章 波斯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157章 “0”號文件第284章 連環計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98章 遊歷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1298章 別列佐夫卡匪幫第119章 農忙第1460章 海軍想法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282章 學習營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431章 居所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087章 對英國關係解凍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1084章 底氣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204章 “流放”?“潤”!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566章 比較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345章 援助團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616章 行蹤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488章 情報戰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1394章 形勢判斷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