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難上加難

隨着馬普托淪陷,東非的聖誕節攻勢也接近尾聲,馬普托是這場攻勢中極具代表性的一場戰役。

實際上在多條戰線東非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東部軍區和北部軍區也成功渡過薩葦河,把戰線推進到富尼亞洛魯地區,往南的葡萄牙重鎮僅剩下幾座,就能抵達林波波河流域。

而西部軍區和尼羅河軍區戰果更是輝煌,除了參加馬普托戰役以外,西部軍區完成了對葡萄牙西部主力的分割包圍,消滅了大量敵人有生力量。

現在只有林波波河上游馬帕伊和聖若熱兩地的敵人還在負隅頑抗,不過隨着東非軍隊的圍困,這兩地的敵軍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南部軍區和近衛師則是馬普托戰役的主力,三個方面的戰果,基本上消滅了莫桑比克的大部分主力。

現在羅伯茨伯爵手下兵力基本上只剩下七萬多人,集中在以紹奎爲中心不到四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比戰前減少了三分之二還多。

除了被困守在馬帕伊和聖若熱的敵軍,其他地方的駐軍就屬馬普托最新精銳,但是馬普托淪陷後,這也就意味着羅伯茨伯爵手中已經無牌可打。

最後能決一死戰的恐怕只有紹奎保衛戰了,但是紹奎相較於馬普托這種非洲雄城還是差了許多,尤其是基礎設施和城防工事方面,這是極其致命的缺憾。

……

紹奎。

新的聯軍總指揮部和莫桑比克臨時首府所在地,目前紹奎基本城防雛形已經完成,以原本的紹奎鎮爲核心。

聯軍在這裡構築了內外兩層防禦圈,紹奎鎮本身還是不錯的,因爲這裡處於原莫桑比克和非洲土著王國加扎帝國的對抗一線,所以紹奎鎮原本也是一處軍事要塞。

加扎王國是一個很強大的土著王國,而且鼎盛時期正好是19世紀六十年代,國土從北到南覆蓋贊比西河和林波波河大部分區域。

當時葡萄牙人還主要集中在沿海,在此葡萄牙人其實拿加扎王國沒有什麼辦法,就像布爾人和祖魯人之間維持着一個平衡一樣,所以葡萄牙人在後來在紹奎建設的軍事要塞相當牢固。

而使得葡萄牙加速吞併加扎王國的動力就是東非的威脅,在七十年代,葡萄牙人在莫桑比克的軍事實力不斷加強,最終在八十年代徹底消滅了這個土著王國。

而紹奎也因此成爲了莫桑比克內陸的一處城鎮,聯軍就是在原軍事要塞的基礎上加大,加固,使得紹奎重新變成一座適合現代化戰爭的要塞。

同時在外圍,羅伯茨伯爵以林波波河爲依靠,構築了堡壘羣,塹壕和城牆,同時在林波波河設立了水面作戰部隊。

這樣一來,紹奎的防禦體系基本成型,不過也有許多地方比較困擾聯軍,就比如林波波河的雨季正好在夏季,也就是12月到3月之間,南半球的夏季和北半球是相反的。

而雨季林波波河會氾濫,這就造成河水侵佔了部分原本紹奎河邊的土地,這給聯軍增加了不少麻煩。

當然,最麻煩的還是東非勢不可擋的攻勢,已經讓莫桑比克聯軍無從應對。

“這是兩日前的戰報,馬普托已經失守,東非從四個方向對馬普托進行圍困,不過我們還沒有搞清楚馬普托失守的具體原因。”下屬向羅伯茨伯爵報告道。

“戴維斯啊!戴維斯,你誤我啊!”羅伯茨伯爵怒號道。

雖然從馬普托撤離到紹奎,但是馬普托卻是羅伯茨伯爵敢於這麼幹的重要底氣所在。馬普托的堅固可以說在非洲都首屈一指,也僅有開普敦可以相比,所以羅伯茨伯爵對馬普托的定位是北部拖延東非北上的釘子。

就算東非不遺餘力,馬普托至少應該堅守幾個月時間,再差也應該把部隊往西北方向突圍,保留有生力量,但是可惜戴維斯都沒有做到。

“東非出動了海軍,同時發起了登陸作戰,所以戴維斯將軍無法從北面突圍情有可原,但是馬普托的陷落,可以說是完全出人意料的,這太不符合常理了。”布吉瓦爾在一旁面色陰沉的說道。

現在形勢越來越不妙,自己這個莫桑比克總督的管轄區域越來越小,恐怕未來葡萄牙王國也不存在什麼莫桑比克總督一職了。

“東非肯定是採取了什麼特殊的辦法,攻克了馬普托城,至於戴維斯將軍他還是可以信任的,畢竟他沒有投敵的動機。”布吉瓦爾接着說道。

對於這一點羅伯茨伯爵當然清楚,作爲他最器重的下屬,戴維斯是他的心腹,他當然相信戴維斯的人品。

但是現在不是討論戴維斯人品的時候,馬普托陷落已成定局,戰場局勢極速惡化,還有比這更糟糕的麼!事實證明還,有。

“我們和西部軍隊也已經失去聯繫,東非軍隊已經出現在馬欣日耳地區,距離紹奎直線距離不超過一百公里,北部主力也被東非擊潰,正向着林波波河流域回撤,還有馬普托的東非軍隊恐怕也會北上。”

東非軍隊出現在馬欣日耳是非常危險的信號,這隻能說明兩種情況,要麼西部主力被東非全殲,要麼被圍困。

要知道從開戰前到現在,莫桑比克西部兵力都是聯軍最主要的構成部分,也是最精銳和數量最多的。

而出現在馬欣日耳的東非國防軍其實就是西部軍區的騎兵部隊421師,而葡萄牙西部主力爲被東非四個師的兵力壓縮在聖若熱和馬帕伊之間。

當然,就算西部主力沒有被困住,聯軍所面臨的壓力也沒有減少,因爲南北兩個方向的敵人也近在咫尺,而且中間基本無險可守。

紹奎已經處在危若累卵的境地,不出三天時間,羅伯茨伯爵恐怕就能聽到東非先頭部隊出現在紹奎外圍的消息。

而羅伯茨伯爵對紹奎的信心是不足的,畢竟紹奎沒有馬普托那樣的條件,如何能應對東非的包圍。

如果開普敦方向沒有援兵,那東非只要把紹奎團團圍住,只要不超一個月時間,羅伯茨伯爵就只能投降。

因爲時間的原因,紹奎的物資尚且沒有補充完畢,尤其是徵兵和徵糧工作,這都需要大量人手。

而聯軍光是建設紹奎防禦體系就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所以紹奎的聯軍現在只能指望開普敦的援軍可以打開局面,尤其是納塔爾殖民地的英軍,能夠突破新漢堡港市,這樣就能重新激活莫桑比克戰局。

不過羅伯茨伯爵也知道這種情況基本上不可能出現,納塔爾殖民地現在有沒有落入東非手中都是個未知數,因爲當初納塔爾殖民地的部隊基本上都是些戰鬥力不強的二線部隊。

讓他們突破東非的重兵防禦基本不可能實現,當然,羅伯茨伯爵也沒有指望這些“邊角料”,而是寄希望於本土能夠重兵支援南非戰場改變戰局。

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446章 災情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483章 新民族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482章 魯道夫改革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261章 威脅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67章 大臣路線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360章 安排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130章 入侵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758章 331師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422章 蘇聯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160章 革新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390章 自治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72章 菸草種植第822章 卡賓達第832章 押解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1164章 爭議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220章 萊茵人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852章 夏威夷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991章 抵達第555章 羞辱第308章 滲透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83章 到達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867章 推銷第1413章 拉攏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041章 新農業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74章 “整肅”運動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97章 日常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
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446章 災情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483章 新民族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482章 魯道夫改革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261章 威脅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67章 大臣路線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1489章 各國汽車工業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360章 安排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130章 入侵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529章 第十九路軍第758章 331師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422章 蘇聯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160章 革新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390章 自治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72章 菸草種植第822章 卡賓達第832章 押解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1164章 爭議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1398章 歐洲共識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1220章 萊茵人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852章 夏威夷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991章 抵達第555章 羞辱第308章 滲透第1417章 四大鋼鐵核心地帶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83章 到達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867章 推銷第1413章 拉攏第1434章 德語國家組織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041章 新農業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1209章 世界第四海軍第74章 “整肅”運動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97章 日常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