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鐵路所見

第712章 鐵路所見

“沿着鐵路向西最先到的大城市就是姆貝亞,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還要經過多多馬等城市,多多馬是鐵路樞紐,但是建成區比較小,放在東非都排不進前十,但是地理位置極其重要,頗具戰略價值,可惜的是現在東非國土面積龐大,也有很多地方可以替代多多馬的作用,等到未來鐵路進一步增加後,其地位可能接受進一步挑戰。”

如果東非是前世的坦桑尼亞,那多多馬市的地位幾乎就是該國的核心,但是東非不是這樣,姆貝亞反而成了比較重要的樞紐城市,還有後起之秀新法蘭克福市。

這和前世遠東帝國一樣,早期位於平原地區的鄭州成爲了重要鐵路樞紐,但是等到鐵路技術和鐵路建設普及進步,周邊興起了一大堆鐵路樞紐,像武漢,陝西,合肥,濟南等等,不可避免的使其在交通地位上衰落。

這種衰落是相對的,就像美國之於遠東帝國一樣,實際上沒有遠東帝國的襯托,那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其他各個方面根本沒有什麼變化,而且每年仍然處於增長狀態。

多多馬市也面臨這個狀況,實際上多多馬市發展的不錯,但是和周邊地區城市相比就遜色很多。

一方面是多多馬雖然處在高原上,但是境內多丘陵地形,限制了城區發展,且該區域水資源較爲匱乏,不適合工業發展,其年降水量只能維持在五百毫米上下。

也就是多多馬的位置,是東非沿海平原向高原過渡的重要通道,所以沒有落下太多。

瑪麗:“多多馬市和和奧地利南部環境倒是有些相似。”

她和威爾斯是先轉鐵路再到東非的,所以正好經過奧地利南部,最後在的裡雅斯特出海,地中海氣候區域正處於冬季,氣候溫和多雨,而多多馬市的雨季剛好集中在12月到明年3月之間,所以看起來差不多。

雨季是降水集中的時間段,不至於天天下雨,尤其是多多馬市這種在東非都屬於比較乾旱的地方,兩者唯一不同可能就是植被上的差異。

不過在鐵路沿線並不突出,因爲東非在鐵路沿線栽種了許多植被,有一些是從世界各地選擇的優良樹種。

越過鐵路兩線就是遼闊的草原和時而出現的農田和村落,這就是東非目前鄉野的常態,即便是人口比較“稠密”的東部,也有大量尚未開發的土地。

“東非的鐵路狀況,應該和沙俄差不多,雖然里程長,但是密度比不過歐洲,當然,我們東非在鐵路建設上要比沙俄有優勢的多,尤其是這種高原區域,缺乏高大的喬木,十分方便開發,你們這一路會經過姆貝亞和霍亨索倫行省,那裡有成片的巨大森林,往北就是剛果雨林,往南又會恢復草原景象,布拉瓦約市氣候應該和多多馬差不多,不過那裡礦藏豐富,且地形平坦,還是曾經恩德貝萊人的首都,條件比多多馬市強不少。”

艾德利斯也在隨行之列,所以向威爾斯夫婦科普着東非內陸的情況。

他常年乘坐中央鐵路上的列車穿行東非大部分區域,所以對東非的風土人情極爲了解,這種人在東非屬於少數視野開闊的人才。

“等你們進入馬塔貝萊省省界,還能看到贊比西河跨河大橋,那裡也是頗爲壯觀,全部由鋼鐵建成,放在歐洲也是很大的工程,是東非交通建設的一大工程之一。”

東非沒有多少像樣的大河,或者說很多河流是和其他國家共享的,尼羅河,剛果河,奧蘭治河,林波波河,贊比西河皆是如此。

這些河流的共同點就是上游都在東非手裡,奧蘭治河是個例外,但是其主要支流法爾河上游在東非控制之下。贊比西河和剛果河對東非的意義顯然更大,這兩條河流的下游都在葡萄牙人手中,如果東非奪取葡萄牙人控制的下游地區,東非也將獨自佔有兩條世界級大河。

就像在此之前連小小的小萊茵河(魯伏河),都能在東非擁有一定名聲,簡直徒增笑耳,說實話,贊比西河碰瓷萊茵河都有些勉強,更何況魯伏河區區百公里長的小河流。

相比較其他大陸河流的水運之利,東非河流的水力資源就很不夠看,不過這已經是很好的情況了,有總比沒有強。

“贊比西河應該是東非最大的河流吧,以前我們課本上就有關於對贊比亞河的描述,從東非腹地一直延伸到葡萄牙殖民地境內,最後注入印度洋。”威爾斯回憶道。

“以前東非的地理課本早就過時了,老教材只能算簡單描述,且漏洞百出,就比如下游地區我們也控制着北岸,這是上一次東葡戰爭的結果,不過你應該已經在非洲求學,所以對這些不瞭解。”艾德利斯對威爾斯解釋道。

他接着說:“而且要不了多久,恐怕贊比西河流徹底成爲我們東非的內部河流了。”

威爾斯驚訝道:“東非要打仗?”

“呵呵,其實沒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這些年我國的軍隊,尤其是南部就沒有解散過,這兩天你們應該也發現了有好幾列軍列從我們這趟火車旁邊駛過,這都是戰爭的預兆,當然,這是我自己的判斷,到底打不打還要看中央政府怎麼想。”

艾德利斯自然不敢打包票,但是東非確實有備戰的跡象,再加上東非以前的所作所爲,所以艾德利斯認爲應該就是這樣。

東非這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本來就不是別人送的,自始至終東非都是一個侵略性極強的國家,就是東非最安穩的這些年裡,也跨大洋把勢力輻射到太平洋地區去。

現在東非地圖,就是誰來看一眼都會想把兩塊葡萄牙人殖民地去掉,畢竟太不和諧,對於恩斯特這種強迫症患者而言,能忍到現在已經是非常不易了。

當然,這兩塊殖民地的經濟價值和戰略價值纔是恩斯特的原動力,在恩斯特的戰略裡,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海岸線是一定要得手的,彼時東非才能真正成爲和美國那樣的兩洋國家。

至於西南非洲的海岸線,連索馬里地區都不如,難堪大任,無法承擔東非對南大西洋的經濟經略和戰略威懾。

東部海岸線條件其實已經不差,但是如果能拿下莫桑比克,對於中南部地區對外經濟有巨大幫助,通過中央鐵路對外出口,還是要繞遠路。

同時,對新漢堡港市也是一個巨大威脅,在東非鐵路規劃裡,沿印度洋海岸線鐵路早就在計劃之中,非洲東海岸從索馬里一直到南非,有一天狹窄的沿海平原地帶,是未來東非經濟串聯的大動脈。

 

第467章 觀察第104章 飲食第31章 部落衝突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441章 回國第199章 結款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694章 訛詐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847章 畜牧業第560章 記者會第694章 訛詐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704章 底氣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299章 預判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958章 巴拉圭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772章 心態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1117章 輿論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220章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63章 年底第752章 軟柿子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015章 市場第1184章 通吃第222章 體面第1211章 集中營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769章 籌碼第197章 建議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820章 購艦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290章 長絨棉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191章 青檸第1450章 摻沙子第62章 激戰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1404章 警告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6章 戰爭臨近第1316章 對話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54章 發“貨”
第467章 觀察第104章 飲食第31章 部落衝突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441章 回國第199章 結款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694章 訛詐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847章 畜牧業第560章 記者會第694章 訛詐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704章 底氣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299章 預判第1419章 東非人的優越性第958章 巴拉圭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772章 心態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1117章 輿論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220章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163章 年底第752章 軟柿子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015章 市場第1184章 通吃第222章 體面第1211章 集中營第1424章 契卡的監視第769章 籌碼第197章 建議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820章 購艦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290章 長絨棉第1191章 今非昔比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312章 非洲之角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191章 青檸第1450章 摻沙子第62章 激戰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1404章 警告第1396章 急轉直下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6章 戰爭臨近第1316章 對話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54章 發“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