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

鋼鐵產量是東非用來衡量國家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每次都被放在國家工業發展會議的首位。

而東非鋼鐵產業的潛力依舊巨大,主要是隨着兩個五年計劃的開展,東非本國工業水平提升,對鋼鐵產業的缺口也越來越大。

所以在三五計劃期間,繼續大幅度提高東非鋼鐵產量,依舊是東非政府重要的課題。

……

隨着鋼鐵產業分析的結束,東非政府並沒有繼續總結其他產業,而是先對全國區域經濟和工業發展進行了概括。

思維特說道:“目前我國形成了三大產業集羣區,也就是東部,中部和西部,憑藉這三大產業集羣區,我國工業高速發展,形成了絲毫不遜色於其他國家的三大工業地帶。”

東非的三大產業集羣區中,即便是實力最弱的西部產業集羣區,通過兩個五年計劃已經頗具規模,即便放在列強國家也算工業發展不錯的地方。

除此外,東非南部工業發展也不錯,只不過南部工業集中在沿海的新漢堡港市和馬普托市,內陸工業和城市發展比較薄弱。

所以南方產業集羣只能算半個,這樣東非全國事實上形成了三個半主要產業集羣區,以赤道爲界,東非經濟明顯呈現出南強北弱的特徵。

“我們目前將全國根據實際情況分爲七大城市羣,這七大城市羣主要以區域間工業發展水平爲基礎,並不強關聯,在粗略計算和渲染後,我們將全國工業實力最強大的七個成片狀城市密集區域定義爲七大城市羣,這七大城市羣分別是萊茵城市羣,波西米亞和洛林城市羣,東海岸城市羣,西海岸城市羣,環馬拉維湖城市羣,南方城市羣和環大湖城市羣。”

光是從名稱上就可以看出七大城市羣只是東非政府臨時拿來用於參考的全國經濟和工業發展的非正式概念。

畢竟這七大城市羣就算內部也未必有政策和經濟上的深刻聯繫,東非政府單純是將距離相近,經濟發展水平相似的地方串聯在一起,在地圖上形成了所謂七大城市羣。

思維特對着地圖介紹道:“萊茵城市羣以萊茵市和新法蘭克福市爲核心,包括卡布韋,盧薩卡,基特韋,盧本巴希等重要城市,覆蓋有色金屬冶煉,電力,汽車製造業,鋼鐵,精密儀器製造業,鐵路等核心產業。”

萊茵城市羣,也可以稱爲首都城市羣,是雙核心結構,雖然萊茵市作爲東非首都地位突出,但是在經濟方面,主要還是以新法蘭克福市爲核心,新法蘭克福市從一開始就承擔了萊茵市的經濟,交通,產業等管理職能。

“波西米亞和洛林城市羣,以哈拉雷市和布拉瓦約市爲核心,包括塔圖,奎魯,羅普……等城市,除了哈拉雷和布拉瓦約以外,以衆多中小型工礦城市爲主,包括採掘業,鋼鐵,有色金屬冶煉,大型機械製造業,紡織業,電力等產業。”

“東海岸城市羣,以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市爲核心,包括內羅畢市,巴加莫約,第一鎮市等重要城市,經濟總產值位居全國前列,僅次於波西米亞和洛林城市羣,尤其是進出口貿易全國最高,覆蓋化工,鋼鐵,紡織,電力等產業。”

“西海岸城市羣以卡賓達市和羅安達市爲核心,包括金沙薩市,洛比託市,本格拉市,亞歷山大港市等重要城市,藉助我國對大西洋國家貿易,迅速發展,目前排在第四位。”

“環馬拉維湖城市羣,以姆貝亞市和太特市爲核心,太特市近些年一直保持高速發展,雖然和姆貝亞市相比差距依舊很大,但是因爲地理位置原因,姆貝亞市在馬拉維湖最北端,而太特市在南端,兩者之間相互補充協作程度高,重工業份額僅次於波西米亞和洛林城市羣,鋼鐵產量目前排在全國第二位。”

“南方城市羣以新漢堡港市和馬普托市爲核心,南方城市羣也就是原祖魯人和布爾人分佈區,是我國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在鋼鐵,船舶製造業,電力等工業領域較爲突出。”

“環大湖城市羣沒有明顯核心城市,區域內最發達城市分別是基蘇木市,姆萬紮市和坎帕拉市,在七大主要城市羣中實力最弱,水運優勢在全國最爲突出,農產品加工業規模全國最大。”

七大城市羣概念是對二五計劃工業發展的總結,是當前東非工業最集中和發達的七個區域,說明東非工業已經形成了龐大規模,並且比較集中。

而且七大城市羣中有很多以雙核心爲主,最典型的就是東海岸城市羣中的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市,波西米亞和洛林城市羣中的哈拉雷市和布拉瓦約市。

“七大城市羣反映了我國工業的整體分佈狀況,佔到我國工業生產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不過這也爲我國未來工業和城市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如今工業生產的高度集中,也容易導致全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但是產業聚集也有利帶動了我國工業的發展。”

隨着思維特話落,引發了大家的思索,東非產業聚集和分散的界限並不明確,產業聚集效應確實明顯,但是二五計劃相對於一五計劃明顯更加均衡。

一五計劃之前更是如此,當時東非中東部佔了大部分工業和經濟份額,如今東非區域之間,因爲西部,南部等地區工業發展,顯然比一五計劃之前更加均衡。

恩斯特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國工業的發展速度說明,目前這條道路是沒有問題的,至於追求增速和均衡之間的關係要以動態眼光來看待。”

“如今我國工業依舊以追求存量爲主,因爲我們優先要考慮的問題是和世界其他大國之間的競爭問題,所以集中力量辦大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對我們而言更加重要,只有牢牢把握市場之後,我們才應該將目光集中到其他地方。”

“這就和人要先吃飽飯,再追求其他是一個道理,如今我國的國力是無法支撐全國均衡發展的,而且就算我們想要實現均衡發展也不太現實,只能實現相對均衡。”

“而七大城市羣的出現,正說明過去十年,我國工業的發展態勢,這七個地區,綜合了資源,人口,交通,市場等優勢,才能在全國經濟中異軍突起而非偶然。”

“如今我國正面臨世界格局的重大變革時期,國際局勢日益動盪,尤其是歐洲各國間矛盾日益突出,同時也代表着我們東非的機會,我們要想在未來幾年裡佔據優勢,就要先保證本國工業規模上的擴張,再考慮其他問題。”

沒有兩個五年計劃的發展,東非也不可能形成如今的七大城市羣,至少西部,莫桑比克這些東非統治較晚的地方,如果沒有國家政策上的傾斜,根本不可能短時內和其他地方達到同一水平。

工業發展不到位,也不可能形成龐大的城市羣,雖然這些城市羣如今工業實力的提升空間依舊很大,但是也說明東非頭兩個五年計劃是合格的。

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44章 貿易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1443章 監視第1012章 萌芽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325章 卡塔爾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8章 普奧聯動第780章 追蹤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447章 趣談第99章 岸防炮第367章 鐵甲艦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369章 送別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784章 自己人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467章 觀察第261章 威脅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1531章 協商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1482章 魯道夫改革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591章 歸途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694章 訛詐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1081章 消耗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711章 歸國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248章 普吉島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572章 停火線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524章 整合資源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448章 竊聽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695章 納塔爾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789章 態度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1374章 波斯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015章 市場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332章 稻種
第1257章 東荷再協商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44章 貿易第1490章 新成員國第1443章 監視第1012章 萌芽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325章 卡塔爾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8章 普奧聯動第780章 追蹤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447章 趣談第99章 岸防炮第367章 鐵甲艦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369章 送別第1465章 1928年經濟奇觀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784章 自己人第1405章 產業轉移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467章 觀察第261章 威脅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1531章 協商第1388章 人才招聘第1482章 魯道夫改革第1246章 領土細節爭議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591章 歸途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694章 訛詐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1081章 消耗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711章 歸國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248章 普吉島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572章 停火線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524章 整合資源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1448章 竊聽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1440章 達累斯薩拉姆的不速之客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695章 納塔爾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789章 態度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1374章 波斯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015章 市場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1407章 重要地位第332章 稻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