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章 “非法”辦學

1916年8月12日,曼谷市。

曼谷是暹羅王國的首都,同時是該國最大的城市,也是南洋地區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自從19世紀以來,面對西方的侵略和擴張,暹羅這個南洋最典型的古國,也開啓了一系列變革,其中就包括結束“閉關鎖國”政策。

是的,暹羅也執行過閉關鎖國政策,畢竟大多數面臨西方勢力威脅的落後國家,爲了保證統治穩定以及維護本國傳統市場的情況下,閉關鎖國在短時間內是最有效的。

不過閉關鎖國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尤其是對於暹羅這種落後國家而言,畢竟西方的堅船利炮可不是開玩笑的。

所以19世紀後,暹羅終究是頂不住壓力,進行了一系列與時俱進的舉措,其中開放就是重要一條。

而作爲王都的曼谷市也在19世紀中後期迎來了大發展,引入蒸汽機,工廠,現代化道路等等,讓曼谷市呈現出空前的繁榮。

而在曼谷市東南的一條街道上,今天格外熱鬧。

這裡是曼谷的一處唐人街,整條街道上可以看出來帶有遠東帝國濃厚的文化色彩。

“噼裡啪啦……”隨着一陣鞭炮聲,林嘉文掀開了房屋頂上掛着的牌子上的紅色遮布。

只見牌子上用鐵筆銀勾寫着六個大字“嘉文華文學校”。

他走到前來湊熱鬧的衆人面前說道:“歡迎諸位前來捧場,鄙人林嘉文,是一位華文愛好者,致力於將遠東帝國文化向世界推廣,爲此在貴寶地創辦華文學校,所以希望諸位鄰居,友人,如果家中有喜愛華文者皆可前來學習。”

對於南洋地區的華人來說,教育是格外重要的大事,所以南洋地區的華人學校格外多。

當然,曼谷市的唐人街也是華人聚集之地,可是街道上的人顯然對林嘉文的所作所爲並不是很熱衷。

一個年邁的老人上前道:“後生仔,你所追求的自然是好事,可是怎麼敢這麼大張旗鼓,在曼谷這繁華的地方,明目張膽的開辦華語學校,現在政府查的嚴,就算想建立這種‘非法學校’也大多私底下進行。”

林嘉文客氣的對這名老人說道:“老人家,此言差矣,我開辦學校自然是爲了教育事業,這和暹羅政府有什麼關係?”

那位老人說道:“後生仔,聽你的語氣,以遠東帝國北方白話爲主,想必你應該是第一次到暹羅來的吧?”

林嘉文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而是問道:“哦,這裡面有什麼講究?”

老人說道:“嗐,暹羅王國的華人多以南方人爲主,尤其是兩廣人居多,就比如老夫,在當地已經算是第三代,在暹羅很少能見到遠東帝國北方的移民。”

“再加上你現在開辦華文學校這種事,所以我推斷你應該是纔到暹羅不久,不通當地政策,並且也沒有什麼人脈,要不然也不可能在曼谷做這違法之事。”

“現在在暹羅開辦華文學校,或者傳播華語都是當局所不允許的,就算有也是暗地裡進行,你這種明目張膽的做法,顯然行不通。”

“就拿我們這條街道來說,你應該也見識到了,這裡可以說大部分都是原本遠東帝國人,可是你在街道上看到什麼華語廣告了麼?”

林嘉文搖搖頭說道:“沒有。”

老人說道:“這就對了,如今在位的這位暹羅國王,對於遠東帝國文化可是相當厭惡,所以下了法令,不允許和遠東帝國相關的文化傳播,什麼語言,書法之類的傳統文化都不行。”

“這種情況下,伱公然在鬧市開辦華文學校,過不了多久就會被當局找上門來,到時候別說教學,學校都給你查封了。”

林嘉文對這位好心的老人說道:“多謝老人家的告誡,不過我志在傳播遠東帝國文化,怎麼能因爲這種小事就半途而廢。”

老人恨鐵不成鋼的說道:“這裡可是人家的地盤,你難道還想胳膊擰過大腿,別說胳膊,你連人家的一根汗毛都比不上,所以後生仔還是收手吧!”

“我看你這個學校規模也不小,用來做些生意豈不好,非要和暹羅政府鬧彆扭。”

林嘉文對他說道:“老先生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我這個人就是頭鐵,難不成暹羅政府還真能爲了一所學校,就找我麻煩。”

“就算他們真找我麻煩,我也不害怕,畢竟這是我的理想……”

眼見這個年輕人如此倔強,老人只好說道:“算了,你好自爲之吧!”

而一旁圍觀的路人,也紛紛對林嘉文說道:“你這個人真是不識好人心,俗語說民不與官鬥,更何況是人家暹羅的官,你這個學校指定是開不成的。”

還有人說道:“反正我可不會讓我家孩子到這所學校裡上課,現在風頭這麼緊張,可不能拿前途和性命開玩笑……”

而更有甚者,已經開始悄悄的從街道上溜走,準備去揭發林嘉文,從而獲得暹羅政府的獎勵。

而林嘉文則毫不在意,他依舊我行我素的自己的招生工作,他對衆人說道:“嘉文華文學校,教職工二十多人,開辦書法,華語,遠東帝國和世界歷史,世界地理等等課程……”

這麼一聽這所學校還挺正規,不過響應者寥寥無幾。

這當然不是暹羅華人不重視華語教育,而是目前形勢下,沒有人願意陪着林嘉文冒險。

在暹羅的華人的學校自然也有不少,不過都是在暗地裡招生和進行教學工作,像林嘉文這種公開辦學的可是一個也沒有。

而且林嘉文這所學校顯然也沒有和暹羅政府備過案,所以只要是正常人都不會選擇到這所學校就讀。

而在林嘉文在唐人街大肆公開招生開業的時候,曼谷市警察局也收到了消息。

乃薩拉局長對着一名舉報者說道:“你的消息可靠麼?真有人敢明目張膽的在我的轄區裡進行非法辦學活動,而且是華人學校。”

“警官,消息絕對可靠,那個人現在還在街頭進行招生呢!他的學校就在昆布街道231號,規模還不小,招牌都是公然用漢字書寫的華語招牌。”

乃薩拉局長說道:“很好,如果證實了,少不了你的好處。”

那人問道:“警官,那我們現在就過去把這所學校查封,要不要我前去帶路?”

乃薩拉揮揮手道:“不需要,現在不能打草驚蛇,等到這個嘉文華文學校展開教學活動後,我們再去人贓並獲,到時候纔是大功一件,畢竟我們很久沒有遇到過這種刺頭了。”

在暹羅是明令禁止傳播遠東帝國文化的,並且暹羅政府通過多次全國打擊,目前暹羅國內明面上的華人學校一所都沒有。

而嘉文華文學校的出現,讓乃薩拉局長很感興趣,尤其是瞭解了這所學校規模不小以後,畢竟能在曼谷鬧市區買下那麼大這塊地,並且僱傭二十多人,錢肯定不少。

如果能坐實這個案件,乃薩拉認爲自己絕對能撈到不少油水,所以他準備現在按兵不動,如果走漏了風聲,那個校長不辦學了可不行,乃薩拉要做的就是人贓並獲。

第782章 近衛師第797章第356章 鐵路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504章 借人第772章 心態第36章 濱海區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840章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10章 數據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1518章 旅遊業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367章 鐵甲艦請假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545章 孤兒第153章 送酒第103章 “大殺器”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1478章 銷燬農產品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1469章 查科戰爭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924章 海洋第64章 一日政治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426章 鋁都第1041章 新農業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45章 羅恩羅達還在審覈……第711章 歸國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973章 籌備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647章 準備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193章 “理想國”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444章 到家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488章 情報戰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04章 飲食第289章 教學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981章 捷徑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509章 起步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327章 南下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368章 插曲第87章 西北之亂第1264章 在東非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298章 香蕉園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766章 集結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
第782章 近衛師第797章第356章 鐵路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504章 借人第772章 心態第36章 濱海區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840章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10章 數據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493章 阿道夫出獄第1518章 旅遊業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454章 戰士歸來第367章 鐵甲艦請假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545章 孤兒第153章 送酒第103章 “大殺器”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1483章 北非鐵路第1478章 銷燬農產品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1423章 再臨敖德薩第1469章 查科戰爭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924章 海洋第64章 一日政治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1426章 鋁都第1041章 新農業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45章 羅恩羅達還在審覈……第711章 歸國第1455章 日本人的野心第973章 籌備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647章 準備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193章 “理想國”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444章 到家第1403章 歹毒計劃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1307章 東美地緣衝突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488章 情報戰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04章 飲食第289章 教學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981章 捷徑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509章 起步第1543章 德國應對第327章 南下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368章 插曲第87章 西北之亂第1264章 在東非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364章 城市間合作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298章 香蕉園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431章 第三個工黨政權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766章 集結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