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要人

索馬里地區的人口在東非並不算少,至少和西南地區相比,八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生活着接近七十萬人口,而且全部是移民,索馬里因爲地理位置的原因,所以最早清除了土著人口。

當然,索馬里沙漠面積不小,但並不是索馬里地區的全部,東部以沙漠爲主,但是西部以草原氣候爲主,東非控制的索馬里地區比前世索馬里領土還要大上不少。

北方沿海雖然沒有被東非佔領,可西部原本應該屬於埃塞俄比亞的大面積領土,被北方省,朱巴省,圖爾卡納省瓜分,同時部分原肯尼亞地區也有被劃入朱巴省,這也是東非索馬里地區面積甚至比前世還要大的重要原因。

雖然西部的熱帶草原氣候比熱帶沙漠氣候環境上好一些,但是索馬里地區的人口依舊主要分佈在東部的綠洲和河流沿岸。

“截止到1880年,北方省一共開發耕地六十多萬公頃,其中七成以上是近幾年開闢出來的熱帶種植園,有少量糧食產出,但是並不是爲了滿足省內糧食自給,主要是爲北方邊境駐軍隨時提供糧食保障,更多糧食缺口通過海運從南方調運,不過省內糧食自給率依然達到了百分之六十左右。”羅爾曼·卡林對中央派來的專員介紹道。

北方省能在全力推進熱帶經濟種植園產業的同時,保證較高的糧食自給率,完全要歸功於土地面積的廣闊,和人口十分稀少的原因。

當然,這裡的人口稀少主要是和其他國家相比,畢竟索馬里地區比德國還大,人口卻不足七十萬,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有什麼人地壓力存在。

傳統意義上的索馬里地區,可耕地面積大約在八百萬公頃左右,而東非的索馬里地區包含了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部分地區,所以可耕地面積更是超過千萬公頃,同時擁有大量適合作爲草場,林地的農業用地。

這是什麼概念,前世遠東帝國西域省的面積是東非索馬里兩省面積的二倍,也就是一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左右,但是可耕地面積卻只有七百多萬公頃。

當然,前世索馬里國家條件並不比東非的索馬里地區差多少,其可耕地面積也有八百多萬公頃,還是比西域省要多。

當然,可耕地面積不等於耕地面積,而前世索馬里聯邦共和國的已開發耕地面積僅有一百多萬平方公頃做左右,而西域省的已開發耕地面積卻達到了四百萬公頃左右。

更不用說,二者之間單位畝產西域省完勝索馬里聯邦共和國,而且機械化程度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所以前世索馬里聯邦共和國年年饑荒也就情有可原,即便是政治穩定,也很難擺脫這個問題,除非出現相當有作爲的集權統一政府,對索馬里進行全方位改造,至少把水利建設發展起來,那索馬里的耕地面積至少可以翻幾番。

而東非版的索馬里地區,西部高原地帶甚至能達到五百毫米以上,山區更是能達到一千五毫米以上,這個條件比西域省更是要強的多。

所以東非索馬里地區的缺水問題,並不顯著,尤其是在人口不多的情況下,謝貝利河和朱巴河雖然有季節性但是全年只有一兩個月有斷流風險,一般在二三月份左右,避開這個時間段就可以從容的佈置索馬里地區的農業生產工作。

所以索馬里地區的條件沒有想象中那麼艱苦,甚至可以說是東非農業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每年給東非政府帶來大量收益,現在東非還在往內陸投錢,而索馬里已經開始賺錢,這也是東非中央政府同意“歐亞果籃計劃計劃”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北方省和朱巴省推行該計劃的底氣所在。

“所以在這個情況下,我認爲今年政府的移民配額應該對我們北方省多提升一些,要知道現在就連西南地區的某些省份,成立時間可比我們晚,人口卻已經超越我們,更何況現在‘歐亞果籃計劃’實施,所需要的工人和農民數量更多。”莫德萊恩專員並沒有輕易鬆口,而是反問道:“今年在北方省對謝貝利河流域進行開發工作的工人數量應該也不少吧,能不能先用他們抵一下!”

東非的水利建設工程是全國性的大工程,北方省自然也在其中,所以莫德萊恩從這方面提問。

“莫德萊恩專員,你恐怕有所不知,全國水利建設工程雖然有提到我們北方省,可也僅僅是提到,這個工程你應該比我清楚,是見者有份,可實際上是偏向內陸省份和地區,尤其是糧食作爲爲主的地區,去年在索馬里參與水利建設的政府調撥人數是多少,你知道麼?”

“多少?”

“一共三千四百多人!”羅爾曼·卡林無奈道。

“就這麼點?”莫德萊恩有些詫異。

“就是這麼點,全國水利建設工程可是號稱動用勞工人數百萬,加上其他聯動人數,全國絕大部分都要直接或者間接參與其中,可是我們北方省才分到三千多人,這像話麼?”羅爾曼·卡林訴苦道。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我們省還和西部,南部大不一樣,做到了全省人口清‘黑’,也就失去了很多勞動力,現在北方省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可以說完全是北方省上下一心,艱苦奮鬥出來的。”

問題當然沒有羅爾曼·卡林說的那麼誇張,因爲東非本身繼承了格勒迪蘇丹國的遺產,就包括當地土著留下的耕地,水利設施,道路,甚至是建築。

所以東非接手的索馬里並不是一窮二白的地方,本身就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北方省只不過是在這個基礎上優化。

這一點就比東非很多區域強太多,就比如第一鎮市,作爲東非首都,都是在荒地上建立起來的,東非絕大多數地方都是沒有經過開發的地方。

不過,北方省政府和移民也確實做出不少努力,畢竟索馬里很多耕地重新開闢爲種植園,疏浚河道,開闢水渠,拓展道路都要花費不少工作,尤其是在北方省人口僅有三十多萬的情況下,甚至不及達累斯薩拉姆市一市人口,所以羅爾曼·卡林手下是相當缺人,恨不得一個當兩個用,不得不和莫德萊恩訴苦。

“嗯,這麼說來確實如此,不過這一點只能多從移民上想想辦法了,不僅伱們北方省缺人,就是全國各地都缺人,現在移民市場又不及前幾年火熱,不過你放心,我會和中央彙報,把你們的問題上報上去,摩加迪沙市是東非最靠近歐亞大陸的大型港口,我想中央也會着重考慮的。”

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832章 押解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457章 爆金幣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1239章 兵變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1512章 維也納密謀第1498章 移民第711章 歸國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509章 起步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607章 迂迴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168章 餐具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276章 “老朋友”第1041章 新農業第1018章 磋商第1259章 同意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250章 謠言第545章 孤兒第428章 談論第566章 比較第206章 “收破爛”第401章 駁回第820章 購艦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540章 鐵路橋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36章 道路第287章 西逃第1377章 賄賂第949章 戰敗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581章 “火車頭”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595章 鼓動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968章 分歧第844章 魯道夫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680章 緩衝區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988章 彀中計劃
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832章 押解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1334章 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二合一)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1457章 爆金幣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1239章 兵變第1442章 公園取經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1557章 南非破冰第1408章 技術進步第1425章 文物買賣第1427章 經濟答卷第1512章 維也納密謀第1498章 移民第711章 歸國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509章 起步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607章 迂迴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168章 餐具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276章 “老朋友”第1041章 新農業第1018章 磋商第1259章 同意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250章 謠言第545章 孤兒第428章 談論第566章 比較第206章 “收破爛”第401章 駁回第820章 購艦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540章 鐵路橋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136章 道路第287章 西逃第1377章 賄賂第949章 戰敗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428章 金融產業第1308章 趁火打劫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397章 德國的困境第581章 “火車頭”第1533章 施瓦本省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1494章 被架空的威廉二世第595章 鼓動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968章 分歧第844章 魯道夫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680章 緩衝區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484章 查科戰爭結束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988章 彀中計劃